-
藏药脑神宝丸方中应用培育牛黄与天然牛黄对高原性心脏病患者症状表现、心功能、凝血功能及血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探讨藏药脑神宝丸方中应用培育牛黄与天然牛黄对高原性心脏病(HAHD)患者症状表现、心功能、凝血功能及血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按照单盲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9月至2022年8月该院收治的80例HAHD患者分为天然组、培育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藏药脑神宝丸方治疗,天然组患者方中应用天然牛黄,培育组患者方中应用培育牛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心率、心功能[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右心房收缩波(As)和肺动脉收缩压(SPAP)]、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和凝血酶原时间(PT)]、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物(LP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疲乏、呼吸困难、胸闷、头晕/头痛和烦躁不安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天然组患者临床症状各维度评分与培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SPAP和As水平较治疗前降低,RVEF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天然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心率与培育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T、APTT均长于治疗前,FDP、FIB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SOD、GSH-Px水平升高,LPO、MDA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天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3/40),与培育组(2.50%,1/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藏药脑神宝丸方中应用天然牛黄与培育牛黄效果一致,联合常规治疗均可缓解HAHD患者的氧化应激损伤,改善凝血指标,促进临床病症好转,且安全性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高原环境脑损伤与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高原反应是从平原进驻高原时因低压缺氧导致,会引起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损伤的疾病.其中脑组织对氧分压降低非常敏感,易引起神经细胞功能障碍,严重时会导致神经细胞凋亡.高原环境氧分压低,通过寻找提高氧利用率的抗缺氧药物,提高机体的抵抗能力是一种有效的途径.本文回顾并总结近年来关于高原环境下神经系统临床症状,包括高原性头痛、急性高山病和高原脑水肿,及其病理生理分子机制和相关药物治疗情况,为研制有效的抗高原缺氧脑损伤新药并指导临床科学用药提出合理化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82例儿童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流行病学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调查分析82例儿童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7年10月-2019年8月收治的82例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完整资料(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入院体检的82例健康儿童为健康组.设计儿童高原型红细胞增多症调查问卷,通过翻阅纳入患儿的基本资料(性别、年龄、体质量、身高)、临床症状(头晕、头疼、心悸、乏力、胸闷、呼吸困难、肢体麻木、夜眠差等)及结膜充血、浮肿、唇甲发绀等体征.抽取两组患儿空腹静脉血,检测血常规及凝血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82例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儿中,35例为世居人群,47例为移居人群,其中世居人群与移居人群中均在海拔高度2 700~3 000 m范围内发病率最高,随着患儿生活海拔高度的增加,发病率逐渐增长;82例患儿中,男53例(64.63%),女29例(35.37%),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1.828倍;绝大部分患儿出现唇甲发绀、多血面容、头痛等症状.研究组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GB)、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均高于健康组(均P<0.05).结论 儿童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多发于男性,且随着生活海拔高度的不断增加,其发病率逐渐增长,临床症状主要表现出唇甲发绀、头痛、多血面容等;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儿的血常规及凝血指标均高于健康儿童,临床可根据相关血清指标进行早期诊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