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频超声诊断小儿桡骨远端骨折术后骨痂质量的价值探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诊断小儿桡骨远端骨折术后骨痂愈合质量中的可行性与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剪切波弹性成像观察30例小儿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第2、4、8、12周骨痂形成的声像特征,采集骨痂处血管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剪切波速度及杨氏模量,并与X线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0例患者均完成随访,术后第1周骨折断端可见血肿,无血流信号,X线片未见骨痂.术后第2周,所有患者骨折断端处均可见骨痂回声,灰阶超声提示骨痂横切面3.0mm×0.7mm~4.0mm×1.0mm,骨折部位可见血流信号,RI为0.51~0.55,骨痂剪切波速度平均2.58 m/s,杨氏模量平均20.8 kPa,RUSS得分1~4分.术后第4周,骨折断端处灰阶超声提示骨痂横切面1.7 mm×1.1 mm~4.0mm×2.3 mm,骨折部位血流信号强,RI为0.51~0.57,骨痂剪切波速度平均3.04 m/s,杨氏模量平均28.6 kPa,X线片显示骨痂开始增厚,RUSS得分5~7分.术后第8周,X线片提示骨痂愈合良好,灰阶超声提示骨痂横切面1.8 mm×2.1 mm~9.9mm×2.1 mm,骨痂处血流信号较前减少,RI为0.55~0.58,骨痂剪切波速度平均4.58 m/s,杨氏模量平均52.5 kPa,RUSS得分6~8分.术后第12周,灰阶超声骨痂横切面2.6 mm × 1.2 mm~10.7 mm × 1.8 mm,骨痂处无血流信号,骨痂剪切波速度平均4.83m/s,杨氏模量平均70.9 kPa,RUSS得分均为8分.结论 应用高频超声能有效监测小儿桡骨远端骨折端骨痂愈合的过程及其血运变化,能定量分析各阶段骨痂愈合质量,可为临床早期预测骨折愈合的趋势提供有效参考,利于早期预警、干预以降低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等情况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高频超声不同参数弹性成像的特征分析及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观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高频超声、不同参数弹性成像的特征,并分析其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本院就诊且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9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依据淋巴结转移情况将患者分为转移组与未转移组,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接受高频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对比不同淋巴结转移情况的患者高频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参数,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其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绘制ROC探讨高频超声、超声弹性成像参数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9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中淋巴结转移59例(61.46%),未转移37例(38.54%);淋巴结转移组腋窝淋巴结皮质厚度、腋窝淋巴结纵径、纵横径比值大于未转移组,周 边型或混合型血流模式占比、淋巴门消失占比高于未转移组(P<0.05);转移组最大弹性模量值、弹性数据离散度值、病灶与周边组织比值大于未转移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腋窝淋巴结皮质厚度大、腋窝淋巴结纵径大、纵横径比值大、周边型或混合型血流模式、淋巴门消失、最大弹性模量值大、弹性数据离散度值大、病灶与周 边组织比值大是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淋 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OR>1,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腋窝淋巴结皮质厚度、腋窝淋巴结纵径、纵横径比值、血流模式、淋巴门消失、最大弹性模量值、弹性数据离散度值、病灶与周边组织比值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预测价值(AUC=0.833、0.782、0.758、0.721、0.646、0.714、0.685、0.730),联合诊断价值更高(AUC=0.908).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高频超声、超声弹性成像特征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用于淋巴结转移的术前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全球乳腺癌BRCA1/2突变患者地域分布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乳腺癌易感基因1(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 1,BRCA1)和乳腺癌易感基因 2(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 2,BRCA2)是与遗传性乳腺癌相关的主要基因.目前,关于BRCA1/2种系突变已在人群中被报道,而且不同地域与种族间的突变类型和频率存在很大差异.虽然大多数报道集中于欧美的高加索人,但也有关于亚洲、非洲、南美洲等地区的人群突变谱的报道.本研究旨在综述BRCA1/2的生物学功能以及乳腺癌BRCA1/2突变患者的全球地域分布特点,了解特定种族或地理群体中鉴定出的相对高频的BRCA1/2突变,为不同地域的有效基因检索策略提供信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2003-2023年白花蛇舌草研究文献可视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了解白花蛇舌草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为相关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2003年1月1日-2023年9月5日收录的白花蛇舌草研究文献.使用NoteExpress3.7软件管理文献题录,利用CiteSpace6.2.R2软件对作者、机构及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纳入2 713篇文献,年发文量呈波动上升趋势;来源期刊617种,其中《陕西中医》发文最多(136篇);涉及799位作者,核心作者包括刘健、林久茂、彭军等;主要研究机构有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等;近年高频关键词有名医经验、数据挖掘、用药规律、细胞凋亡、肺癌、肝癌等;研究前沿涉及作用机制、数据挖掘及分子对接等.结论 白花蛇舌草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疾病治疗、配伍应用、成分分析、作用机制,以及各医家临床应用白花蛇舌草的经验总结等方面.数据挖掘名医用药规律、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预测潜在药物靶点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该领域研究趋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Bicomb共词聚类的患者报告结局测量信息系统研究热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索患者报告结局测量信息系统的研究热点趋势.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知网和PubMed数据库,采用Bicomb 2.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及清洗,提取关键词,并对高频字段进行词频分析,构建共词矩阵.采用SPSS 24.0进行共词聚类分析,归纳探索研究趋势及热点.结果 患者报告结局测量信息系统的热点主题聚类为患者报告结局测量、生活质量、症状及心理学变量评估3类.结论 患者报告结局测量信息系统成为患者健康水平和照护质量领域的热点问题.未来研究趋向于采用基于共识的健康测量工具进行患者报告结局测量信息系统的测量学检验,构建系统性临床解释体系,进而促使其在临床实践中的转化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高频超声检查和剪切波弹性成像在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检查和剪切波弹性成像在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尿毒症患者 96 例,其中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 46 例(UPN组),不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 50 例(NUPN组),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 40 例(对照组).三组均进行年龄、性别、病史时长、实验室检查、电生理等指标检测,同时行双侧胫神经高频超声检查探查及剪切波弹性成像测量胫神经横截面积(CSA)、杨氏模量(Emean)、长径、宽径、周长,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各项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UPN组与NUPN组血肌酐、血尿素氮、血磷浓度显著升高,而白蛋白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UPN组比较,UPN组病史时长、β2-微球蛋白、甲状旁腺素(PTH)、血钾浓度、血磷浓度均显著升高,而血红蛋白、白蛋白、血钠浓度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胫神经测量值组间比较,UPN组测得胫神经的Emean、CSA、周长等均高于NUPN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测得三组样本胫神经的Emean、CSA、周长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899、0.675、0.582,最佳截断值分别为 55.56 kPa、0.23 cm2、1.91 cm.结论 高频超声检查和剪切波弹性成像在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中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可作为临床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和监测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100例骨髓增生异常性肿瘤患者基因突变及其与临床特征间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性肿瘤(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患者基因突变与临床特征、预后及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转化风险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连续的初治MDS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第二代测序技术检测患者中34种MDS疾病相关突变基因,分析该队列中不同基因的突变发生率及分布情况,探讨高频基因突变(突变率≥10%)与患者临床特征、预后及转化为AML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100例MDS患者共检出32种基因突变,有84%患者出现至少1种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最多见于MDS伴多系病态造血(MDS with multilineage dysplasia,MDS-MLD)患者(39.3%);≥60岁老年患者中有82.8%(53/64)出现基因突变.基因突变中,ASXL1突变发生率最高(26.0%),其他突变率大于10%的基因(高频基因)还包括TET2、U2AF1、DNMT3A、RUNX1、TP53和SF3B1.ASXL1易与RUNX1共突变,与TP53突变共排斥.在基因突变与临床特征相关性分析中,ASXL1突变组骨髓原始细胞比例高于ASXL1未突变组;U2AF1突变组血小板计数少于U2AF1未突变组,老年患者中DNMT3A突变(85.7%)高于年轻患者(14.3%);RUNX1突变组白细胞计数高于RUNX1未突变组;TP53突变组中位国际预后评分系统-修订版(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Scoring System-Revised,IPSS-R)评分(6.0分)高于TP53未突变组(4.5分),P=0.016;TP53突变组中位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数值(420 U/L)高于TP53未突变组(222 U/L)(P=0.002).本研究中位随访时间为18.6个月,中位生存时间27.1个月,多因素分析表明,TP53突变是总体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短的独立危险因素.随访期间,15例(15%)患者发生AML转化,而DNMT3A基因突变是MDS患者发生AML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HR=3.73).结论:本研究中MDS患者的MDS相关基因突变率为84%,TP53突变与患者不良预后有关,DNMT3A突变与患者易于发生AML转化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肺癌患者肺康复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分析国内肺癌患者肺康复研究的热点及前沿,旨在为我国肺癌患者的肺康复提供参考.方法 在中国知网检索建库至2023年2月18日发表的肺癌患者肺康复相关的文献,采用CiteSpace软件对发文量、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364篇,年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通过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总结研究热点包括老年共病肺癌术前人群的研究、肺康复运动训练模式的探索、肺康复健康指导方案的创新及中医康复技术在肺康复领域的融合应用,近5年的研究前沿包括专项护理、主动呼吸循环技术及康复效果.结论 肺癌患者肺康复一直处于较高的研究热度,关注老年共病人群、更新肺康复实施技术、创新健康指导方式、发挥中医特色优势可作为今后肺癌患者肺康复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前庭功能联合听力学检查在眩晕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背景 前庭功能检查项目种类众多,各检查项目靶点及阳性率各有不同,临床上眩晕患者如何恰当合理选择检查项目有不同观点.目的 探讨前庭功能联合听力学检查在外周眩晕疾病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眩晕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 2021 年 1 月—2022 年 1 月以头晕或眩晕为主诉就诊于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眩晕门诊的患者.所有患者在起病7 d内完成纯音测听(PTA)、温度试验、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摇头试验(HST),比较不同眩晕疾病的前庭功能及听力学检查的异常率.结果 符合纳入、排除标准且病例资料完整的眩晕患者共120例,其中突发性聋伴眩晕(SDV)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组、前庭性偏头痛(VM)组各 40 例.SDV组患者PTA均为感音神经性聋,温度试验异常 25 例(62.50%),vHIT异常 16 例(40.00%),HST异常 28 例(70.00%).BPPV组患者PTA异常9例(22.50%),其中7耳为感音神经性聋,2耳为传导性聋;温度试验异常18例(45.00%),vHIT异常21 例(52.50%),HST异常20例(50.00%).VM组患者PTA异常21例(52.50%),均为感音神经性聋,其中26耳为高频听力轻中度下降,7耳为低频轻中度下降,温度试验异常16例(40.00%),vHIT异常17例(42.50%),HST异常 27 例(67.50%).三组患者PTA检查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26,P<0.001);三组患者温度试验、vHIT、HST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庭功能联合听力学检查有助于周围性眩晕的定位诊断及鉴别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和CiteSpace的航空应急文献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分析总结当前航空应急文献的研究进展,预测未来航空应急领域的发展趋势,为应对灾害、化解风险、处理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依据.方法 在中国知网检索2011-2023年主题为应急管理、应急救援、应急处置或者应急处理的有关航空航天领域的研究文献,导出原始文献分析数据,应用文献题录信息分析工具Sati 3.2软件输出以关键词为筛选条件的预处理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工具Ucinet 6.2程序包分析关键词的中心度、凝聚子群、核心-边缘,利用文献分析工具CiteSpace软件分析关键词的共现时间线图谱.结果 共获取527篇与航空应急相关的研究文献.中国的航空应急领域的相关研究大致经历了萌芽期(2007-2015年)、急速增长期(2015-2020年)、发展热潮期(2020-2023年).排名前10位的高频关键词依次为:应急救援、应急管理、应急管理部、通用航空、航空应急救援、直升机、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体系、无人机、应急测绘.关键词社会网络分析结果显示"应急管理""应急救援""应急救援队伍""应急管理部""应急救援体系""航空救援"等在航空应急中占有重要地位.关键词网络密度值=0.106 3,表明社会网络中节点间的联系属于中等紧密程度的网络.中心度值和特征值均较大的关键词有应急救援、应急管理、应急管理部、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体系等.关键词凝聚子群分析结果显示8个子群,归类于4个2级凝聚子群,形成了以航空应急能力和通用航空参与各种应急活动及救援等两个方面的研究类别.共现时间线图谱显示在2015年之后有关航空应急装备以及相应的应急工作的研究大量出现.结论 应急管理体系和制度建设是航空应急救援的重心.当前应急管理、应急管理体系、救援队伍等方面是航空应急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航空应急管理和应急装备研究是航空应急领域的热点问题.但航空应急领域的研究在内容和深度上尚有待加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