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鱼精蛋白过敏患者缓慢静脉滴注法再次治疗成功
编辑人员丨6天前
1例74岁男性患者因心脏瓣膜病于全麻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瓣置换+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中在体外循环结束后给予硫酸鱼精蛋白注射液50 mg(5 ml)缓慢静脉注射以中和肝素钠。注射约3 min时(鱼精蛋白入量约15 mg),患者血压突然下降,心率加快,呼吸急促,注射部位周围皮肤泛红,出现淡红色斑丘疹。考虑鱼精蛋白过敏,立即停止滴注,并静脉注射苯海拉明、地塞米松和肾上腺素等抗过敏药物。约30 min后,患者血压回升,心率下降,皮疹逐渐消退。因鱼精蛋白用量不足,患者术后胸腔渗血、渗液较多,导致其血压下降,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将硫酸鱼精蛋白注射液50 mg(5 ml)用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稀释后以60滴/min速度缓慢静脉滴注,患者未再出现过敏现象,胸腔引流液逐渐减少,血压恢复正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心血管手术患者压疮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心血管手术是压疮发生的高危手术类型.本文主要对心血管手术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压疮危险因素进行综述,同时指出目前研究中,针对心血管手术患者发生压疮是否与体外循环时间、体温变化有关存在争议,且缺乏术中使用鱼精蛋白抗凝是否对压疮有影响的相关研究.本文旨在为临床加强心血管手术压疮危险因素的观察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鱼精蛋白模拟肽的体外代谢稳定性和代谢酶表型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建立鱼精蛋白模拟肽(简称R15)的超效液相色谱(UPLC)检测方法,并应用于其体外代谢性质的研究.方法 BioBasic C18(2.1 mm×10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05%三氟乙酸-水和0.05%三氟乙酸-乙腈(98:2,V/V),使用10%三氟乙酸-乙腈-水作为沉淀剂;研究了R15在不同种属大鼠全血中及大鼠肝、肾匀桨中的体外稳定性;将R15与大鼠全血和17种蛋白水解酶抑制剂在体外温孵,研究参与降解R15的蛋白水解酶类型.结果 UPLC方法的批内、批间精密度(RSD)均<15%,准确度(RE)为±15%,全血中R15在25~10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R15的提取回收率为99.4%~100.4%,在各实验贮存条件下R15稳定.R15在大鼠肝、肾匀浆、大鼠全血、比格犬全血和人全血中的半衰期分别为27.4、9.1、15.6、11.9和21.0 min;与不加蛋白酶抑制剂的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中加入EDTA、抑肽素、盐酸苯甲脒蛋白酶抑制剂的抑制率分别为92.7%、41.3%和33.0%,表明金属羧肽酶是R15主要的代谢酶,AEBSF、亮肽素、胰蛋酶抑制剂等蛋白酶抑制剂组抑制率较低,推测其可能参与R15的代谢.结论 该法专属性强、准确、可靠,R15在肾中代谢最快,R15在大鼠全血中的代谢与金属羧肽酶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类肝素样抗凝物引起不同凝血仪间凝血筛查试验结果差异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2种不同检测原理的凝血仪,测得1例4岁“腺样体肥大”患儿的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结果间存在差异的原因.方法:动态监测患儿的凝血四项,用一期法检测凝血因子水平,行鱼精蛋白中和试验,纤维蛋白原基因测序分析.结果:2种凝血仪器测得的该患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TT结果间存在明显差异,其中A凝血仪测得的APTT为52.4 s、TT为88.7 s;B凝血仪测得的APTT为36.6 s,TT为16.7 s.该患儿的爬虫酶时间、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正常;纤维蛋白原基因测序未见异常;采用50 μg/mL(终浓度)的鱼精蛋白可纠正延长的TT,证明其体内存在有类肝素样抗凝物.结论:该患儿体内的类肝素样抗凝物导致2种凝血仪检测的TT结果间差异较大,十分罕见,提示临床上出现检测结果不一致时.不应盲目认定为检测错误.需进一步探究原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PRM1、PRM2和TRF2在特发性弱精子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特发性少弱精子症患者精子中PRM1、PRM2和TRF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精子运动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于本院生殖中心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症患者43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本院精子库的供精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精液参数,并采用RT-PCR法检测PRM1、PRM2和TRF2的mRNA水平;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其蛋白水平.结果 ①观察组精子密度、精子活力及精子形态正常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PRM1和PRM2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TRF2 mRNA及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PRMl mRNA与PRM2 mRNA与精子向前运动有显著的相关(P<0.05).结论 PRM1和PRM2与男性精子的运动能力相关,可能参与了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的发生;临床上可根据鱼精蛋白PRM1、PRM2的表达水平进行早期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的防治,为临床提供分子生物学机制,降低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术前自体血小板分离对复杂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血液保护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术前自体血小板分离(autologous plateletpheresis,APP)对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复杂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血液保护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9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住院,CPB下行复杂成人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APP技术的患者20例为APP组,根据术式配对同期未使用APP技术的手术患者20例为对照组.APP组分离的贫血小板血浆和红细胞酌情按需回输,富血小板血浆在CPB结束后并且鱼精蛋白完全中和后予以回输.收集围术期临床数据,血制品使用量和预后情况,凝血指标以及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m,TEG)数据.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年龄、体质量、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类型大致相同、再次手术比例均为50%.两组患者的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24 h胸液量、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停留时间、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P组患者异体血小板的输注率(5%vs.35%,P<0.05)和输注量[0(0~0)vs.0(0~1),P<0.05]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PP组异体红细胞的输注率(10%vs.45%,P<0.05)和输注量[0(0~0)vs.0(0~2.8),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围术期凝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G结果中除APP组在CPB结束后最大血块强度较对照组小外,两组患者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自体血小板分离技术在复杂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应用,可在减少异体血小板输注的同时不影响凝血功能,并可减少异体红细胞的使用,起到血液保护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Mycobacterium sp.LY-1高效转化植物甾醇两相体系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2023/8/5
9α-羟基雄甾-4-烯-3,17-二酮(9α-OH-AD)是一种卤代皮质类激素的重要前体,具有重要的商用价值.为进一步提高目的产物9α-OH-AD的产量,在本实验室前期利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壬基酚乙氧乙烯醚(TX-40)替代大豆油进行Mycobacterium sp.LY-1转化植物甾醇的基础上,通过考察16种助溶剂与TX-40复配对菌株LY-1转化植物甾醇生产9α-OH-AD的影响,确定最适助溶剂为司盘-20.通过正交优化实验确定司盘-20的最优添加浓度为0.1%.进一步考察不同浓度细胞膜结构抑制剂甘氨酸、鱼精蛋白、异烟肼对菌株LY-1转化植物甾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以上转化体系中添加1.0 μg/mL的鱼精蛋白时,9α-OH-AD的摩尔得率最高,达到46.4%.最终确定菌株LY-1降解植物甾醇的两相转化体系为TX-40 0.7%,司盘-20 0.1%,鱼精蛋白1.0 μg/mL.该体系于植物甾醇的投料浓度提高至35 g/L时,目的产物9α-OH-AD的摩尔得率仍能稳定在32.5%以上.本研究成功构建了Mycobacterium sp.LY-1高效转化植物甾醇的两相体系,结果可为其工业化应用奠定良好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中分子量羟乙基淀粉130/0.4电解质注射液作为体外循环预充液对凝血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观察羟乙基淀粉130/0.4电解质注射液用于成人体外循环(ECC)管路预充对术后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盲、随机对照研究方法,272例18岁以上于2019年5月至2019年11月于本院ECC下行心脏手术患者,分为羟乙基淀粉130/0.4电解质注射液组(20 ml/kg,A组)、羟乙基淀粉130/0.4电解质注射液组(40 ml/kg,B组)、琥珀酰明胶组(20 ml/kg,C组)、琥珀酰明胶组(40 ml/kg,D组),每组各68例.应用血栓弹力图测定检测转前(T1)、鱼精蛋白中和后15 min(T2)、转后4 h(T3)及术后24 h(T4)的凝血功能.结果 四组患者年龄、身高、体重、性别、手术种类及术前心功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CC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ICU监护时间、术中红细胞用量、术后24 h红细胞用量、24 h胸液引流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B组血小板数量在T2时点组与A组、C组、D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5);血栓弹力图最大幅度值在T2时点,B组与A组、C组和D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9).结论 中分子量羟乙基淀粉130/0.4电解质注射液作为ECC预充液,当剂量小于40 ml/kg时对机体凝血功能不会造成明显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体外循环中肝素抗凝的监测——抗凝与拮抗中的影响因素的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5
本文分析了762例用ACT监测体外循环和拮抗时与各因素间的关系。结果发现肝素需要量的个体差异很大。几无规律可循,且不受病种、紫绀、年龄和术前凝血检查异常与否等因素的影响。按传统方法使用肝素,仅60%左右能达到充分抗凝。鱼精蛋白拮抗效果也与病种、年龄、紫绀、肝素用量大小及氧合器种类无关,而受体外循环时间的长短影响最大,术前凝血检查异常也影响其拮抗效果。因此建议,提高常规的肝素用量以减少抗凝不足的危险; 遇有鱼精蛋白拮抗效果不佳时,要考虑体内凝血因子的变化等情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人精子鱼精蛋白与畸形精子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2023/8/5
畸形精子症为男性不育症的常见类型,人类精子中的鱼精蛋白作为精子变形期与成熟期的重要蛋白,与精子形态密切相关.对近年来人精子鱼精蛋白与畸形精子症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发现在人精子中鱼精蛋白缺陷、鱼精蛋白基因表达异常及鱼精蛋白的基因多态性时,均可出现精子形态异常,降低患者生育力;在畸形精子症患者的精子中可出现鱼精蛋白缺陷、鱼精蛋白基因表达异常及鱼精蛋白的基因多态性;提示人精子鱼精蛋白异常是畸形精子症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者尝试对鱼精蛋白异常的畸形精子症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研究,取得了一定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