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慢性肾炎的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究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与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慢性肾炎的疗效及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4例慢性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7例)和联合组(47例)。对照组患者实施缬沙坦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联合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黄葵胶囊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肾功能指标[包括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定量(24 h pro)、肾小球过滤率(GFR)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联合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1.49%(43/47)]明显高于对照组[78.72%(37/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021,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UN、Scr、24 h pro、GFR及UAE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UN、Scr、24 h pro、GFR及UAER均较治疗前改善(均 P<0.05),且联合组患者的BUN、Scr、24 h pro、GFR及UAER优于对照组( t=2.746、5.860、10.025、3.544、5.223,均 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P>0.05)。 结论: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与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慢性肾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黄葵胶囊联合他克莫司治疗儿童难治性IgA肾病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黄葵胶囊联合他克莫司治疗儿童难治性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难治性IgA肾病患儿114例,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给予他克莫司[0.05~0.10 mg·(kg·d) -1,2次/d]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葵胶囊(2.5 g/次,3次/d)。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24 h尿蛋白定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血清白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临床缓解率为85.7%(48/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7%(41/58)。观察组的他克莫司维持剂量和患儿缓解所需时间分别为(0.64±0.08)mg·(kg·d) -1和(2.74±0.42)个月,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76±0.13)mg·(kg·d) -1和(3.62±0.65)个月(均 P<0.05)。观察组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7/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9%(15/58)( P<0.05)。 结论:黄葵胶囊联合他克莫司治疗儿童难治性IgA肾病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显著降低他克莫司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黄葵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肾脏病患者白蛋白尿疗效及安全性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黄葵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肾脏病患者白蛋白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为多中心、随机、双盲和平行对照试验。选取2017年5月至2021年3月在江苏省9家三甲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无锡市人民医院、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泰州市中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常州市中医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肾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区组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配到厄贝沙坦组[厄贝沙坦(150 mg/次,1次/d)+黄葵胶囊模拟剂(2.5 g/次,3次/d)]、黄葵胶囊组[黄葵胶囊(2.5 g/次,3次/d)+厄贝沙坦模拟剂(150 mg/次,1次/d)]和联合治疗组[厄贝沙坦(150 mg/次,1次/d)+黄葵胶囊(2.5 g/次,3次/d)]治疗,试验周期为24周。检测患者基线及治疗24周后尿肌酐及尿白蛋白,并计算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观察UACR较基线的变化值和变化率,记录患者不良事件、不良反应、严重不良事件、严重不良反应、导致退出的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并计算发生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组间比较。 结果:共纳入413例2型糖尿病肾脏病患者。其中,厄贝沙坦组138例,黄葵胶囊组137例,联合治疗组138例。治疗24周后,3组患者UACR变化值分别为(-89.07±51.17)、(-146.06±45.52)和(-262.31±39.08)mg/g,黄葵胶囊组与厄贝沙坦组UACR变化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87),联合治疗组与厄贝沙坦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治疗24周后,3组UACR变化率分别为(-5.21±6.12)%、(-11.89±5.75)%和(-28.56±4.65)%,黄葵胶囊组与厄贝沙坦组UACR变化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0.395),联合治疗组与厄贝沙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治疗24周后,3组患者的不良事件、不良反应、严重不良事件、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联合使用厄贝沙坦和黄葵胶囊可以进一步降低2型糖尿病肾脏病患者UACR水平,在控制2型糖尿病肾脏病患者白蛋白尿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降低贝伐珠单抗肾毒性的临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黄葵胶囊、缬沙坦、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对复发性或者晚期肿瘤患者经贝伐珠单抗治疗后出现蛋白尿、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贝伐珠单抗治疗后出现高血压或者蛋白尿的晚期或者复发肺腺癌、结直肠癌、卵巢癌、宫颈癌及肝细胞癌患者160例,随机分为4组,A组给予安慰剂处理,B组给予黄葵胶囊口服,C组给予缬沙坦胶囊口服,D组给予黄葵胶囊+缬沙坦联合治疗.观察治疗6周、12周后患者血压及尿蛋白情况.结果 A组贝伐珠单抗治疗后血压为(145.34±9.87/89.67±9.32)mmHg,经安慰剂 治疗12周后血压为(149.08±8.23/92.49±8.92)mmHg;B组贝伐珠单抗治疗后血压为(149.19±8.63/90.71±8.89)mmHg,经黄葵胶囊治疗12周后血压为(150.08±7.73/92.71±7.74)mmHg;C 组贝伐珠单抗治疗后血压为(147.78±9.54/91.98±8.01)mmHg,经缬沙坦治疗12 周后血压为(118.46±8.13/68.01±6.45)mmHg,P<0.05;D 组贝伐珠单抗治疗后血压为(150.65±7.63/89.73±7.84)mmHg,经缬沙坦治疗12周后血压为(108.08±8.76/60.71±7.29)mmHg,P<0.05.A组贝伐珠单抗治疗后尿蛋白为(998.48±65.56)mg/24 h,经安慰剂治疗12周后尿蛋白为(1120.5±39.71)mg/24 h,;B组贝伐珠单抗治疗后尿蛋白为(986.53±48.97)mg/24 h,经黄葵胶囊治疗12周后尿蛋白为(260.3±32.51)mg/24 h,P<0.05;C组贝伐珠单抗治疗后尿蛋白为(1020.03±55.91)mg/24 h,经缬沙坦治疗12周后尿蛋白为(265.21±32.73)mg/24 h,P<0.05;D组贝伐珠单抗治疗后血压为(1054±49.78)mg/24 h,经缬沙坦治疗12周后尿蛋白为(59.17±11.52)mg/24 h,P<0.05.结论 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能显著降低贝伐珠单抗相关的高血压及蛋白尿,从而降低它的肾毒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糖尿病肾病治疗用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为临床合理选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成药提供参考.方法 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药品临床综合评价管理指南(2021 年版试行)》为依据,参考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技术规范和报告规范及《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管理指南(2022 年版试行)》,在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创新性、适宜性、可及性和传承性 7 个维度对渴络欣胶囊、肾炎康复片、糖脉康胶囊/颗粒/片、苁蓉益肾颗粒、百令胶囊、金水宝胶囊/片、六味地黄丸、黄葵胶囊、通心络胶囊、尿毒清颗粒、肾衰宁片/胶囊、雷公藤多苷片、参芪降糖颗粒、益肾化湿颗粒评分,并进行临床综合评价.结果 安全性,黄葵胶囊、肾炎康复片和金水宝胶囊/片较好,雷公藤多苷片、益肾化湿颗粒较差;有效性,黄葵胶囊、参芪降糖颗粒疗效较好;经济性,肾炎康复片、渴络欣胶囊、雷公藤多苷片较有优势;创新性和传承性,14 种中成药均展现出了良好的创新性和强烈的中医药优势特色;适宜性,14 种中成药均为口服制剂,药品技术特点适宜性和药品使用适宜性均无明显差异;可及性,六味地黄丸和雷公藤多苷片更具有优势.14 种中成药的综合评分分别为 74.5 分、76.5 分、56.5 分、62.8 分、70.5 分、79.5 分、72 分、78.5 分、79.5 分、64 分、64.5 分、65 分、69.5 分、68.5 分.结论 综合 7 个维度的评价结果,金水宝胶囊/片、通心络胶囊和黄葵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综合价值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整合生物信息学探究黄葵胶囊治疗慢性肾脏病的机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整合多种生物信息学方法对黄葵胶囊治疗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机制进行综合分析.方法:本研究从文献中收集黄葵胶囊的化学成分,从Genecards、OMIM和TTD数据库中收集CKD疾病靶点,利用Cytoscape 3.8.0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和蛋白互作网络进行核心成分和靶点筛选.利用GEO数据库中的临床样品对黄葵胶囊治疗CKD的核心靶点进行差异分析,找出差异表达的核心靶点(SDECGs),并对这些靶点进行分析以及免疫细胞浸润分析.将CKD样品进行聚类并进行聚类间SDECGs表达分析、免疫细胞分析及富集分析.再把CKD样品进行加权基因共表达分析,分别得正常组与CKD组、CKD样品聚类组之间的模块关键基因,取交集,将交集基因以4种机器学习算法筛选,构建模型,从而得到重要性评分前五的特征基因,构建列线图.使用GEO数据集及分子对接对预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检索到黄葵胶囊化学成分43种,靶点393个,其中核心成分为杨梅素、槲皮素及棉皮素等7种;CKD与黄葵胶囊交集靶点247个,其中核心靶点25个;通过GEO差异分析可获得18个SDECGs,该18个靶点与免疫细胞表达多呈正相关;将CKD样品聚类后获得2个聚类(C1、C2),两个聚类涉及的SDECGs表达、免疫细胞表达及通路富集等都分别与正常组和CKD组对应.分析所得涉及的机制主要有:免疫炎症、氧化应激和细胞焦亡等过程.通过WGCNA结合支持向量机构构建模型,得到5个特征基因(Ccdc186、Smc5、Slc30a7、Coil、Dmxl1),该特征基因可预测CKD患者使用黄葵胶囊治疗的敏感度以及CKD的患病风险.结论:黄葵胶囊治疗CKD主要通过多成分作用于多靶点(ALB、AKT1、GAPDH等)及多途径(免疫炎症、氧化应激、细胞焦亡和自噬及组织修复等机制)发挥作用.本研究对CKD的临床治疗以及黄葵胶囊的机制探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火把花根片联合黄葵胶囊治疗高或极高进展风险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探索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探讨火把花根片联合黄葵胶囊治疗高或极高进展风险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江苏省中医院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门诊或病房收治的高或极高进展风险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黄葵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火把花根片治疗,2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尿微量蛋白/肌酐比值(UACR)、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肌酐、胱抑素C、肾功能及尿蛋白的疗效评估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UACR和血肌酐下降,eGFR升高(P均<0.05),胱抑素C呈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UACR、血肌酐和eGFR均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胱抑素C上升(P<0.05)。观察组UACR、eGFR、胱抑素C治疗前后的改善幅度(ΔUACR、ΔeGFR和Δ胱抑素C)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在肾功能疗效评估方面,治疗后观察组显效14例,有效8例,稳定18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6.92%;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6例,稳定11例,无效28例,总有效率为45.1%;2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尿蛋白疗效评估方面,治疗后观察组近期缓解14例,显效10例,有效16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6.92%;对照组近期缓解8例,显效6例,有效19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64.71%;观察组治疗蛋白尿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在安全性评价中,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7.69% vs 3.92%,P>0.05)。结论:火把花根片联合黄葵胶囊对高或极高进展风险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在降低尿蛋白和保护肾功能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黄葵胶囊通过Wnt/β-catenin通路保护IgA肾病大鼠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探讨黄葵胶囊对IgA肾病大鼠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血清白蛋白灌胃+四氯化碳皮下注射+脂多糖尾静脉注射建立IgA肾病模型.将健康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IgA肾病模型组(B组)、黄葵胶囊治疗组(C组)以及IgA肾病黄葵胶囊治疗组(D组).C组和D组予黄葵胶囊灌胃.4周后收集大鼠血清、尿液和肾脏组织样本.观察肾脏病理变化;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β-连环蛋白(β-caten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相对mRNA表达;检测β-catenin和α-SMA的蛋白表达;检测24 h尿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的含量.结果 24 h尿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肾脏损害指标、肾脏组织损害、β-catenin及α-SMA mRNA表达水平、β-catenin及α-SMA蛋白表达水平,与A组相比,C组均无明显差异,B组和D组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相比,D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葵胶囊对健康大鼠无明显肾脏保护作用,可以减轻IgA肾病大鼠的肾损害,降低Wnt/β-catenin通路表达,可能与其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滋膵饮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代谢组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16
为分析滋膵饮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探究药物可能的作用靶点,收集 2019 年 1-12 月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或肾病科就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 18 例,分为试验组(10 例)和对照组(8 例),2 组患者均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滋膵饮或黄葵胶囊,给药 8 周.该试验获得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 2017-023-01),全部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果显示,滋膵饮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对疾病发展程度较低(24 h尿蛋白定量<3.5 g)患者的 24 h尿蛋白定量、24 h尿微量白蛋白、尿白蛋白肌酐比值、肾小球滤过率均有改善作用.根据尿蛋白水平的差异将全部患者分为 2 个亚组(24 h尿蛋白定量<3.5 g为A亚组,≥3.5 g为B亚组).采用UPLC-Q-TOF-MS/MS技术对不同亚组患者基线血清样品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确定 19 个潜在生物标志物以区分 2 个亚组代谢差异,并与临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其中滋膵饮显效的 A亚组中苯丙氨酸、伪尿苷、腺苷 3 个标志物受其干预显著回调[差异倍数(FC)<0.5,P<0.05].结果表明,滋膵饮对糖尿病肾病发展程度较低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优,作用靶点涉及苯丙氨酸代谢和核苷代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黄葵胶囊质量标准提升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提升黄葵胶囊质量标准.方法 TLC定性鉴别芦丁、棉皮素-8-O-β-D-葡萄糖醛酸苷、异槲皮苷,建立UPLC特征图谱,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棉皮素-8-O-葡糖醛酸苷、槲皮素-3′-O-葡萄糖苷的含量.结果 TLC斑点清晰,分离度良好.16 批样品特征图谱中有 7 个特征峰,分别为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棉皮素-8-O-β-D-葡萄糖醛酸苷、杨梅素、槲皮素-3′-O-葡萄糖苷、槲皮素.4 种黄酮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 98.7%~100.5%,RSD 1.44%~1.79%.结论 该方法准确稳定,专属性强,可用于黄葵胶囊的质量控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