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复发性多软骨炎 18F-FDG PET/CT显像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复发性多软骨炎是一种罕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累及部位广泛且发病症状不典型,同时无特异性的检查手段,导致早期诊断非常困难,从而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现报道1例因呼吸道症状就诊的老年女性患者,不适症状仅出现1个月余,胸部CT及喉镜未见明显异常,予抗菌、抗病毒等治疗,效果不佳; 18F-FDG PET/CT示气管支气管、鼻软骨及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受累;经过病理学验证,临床诊断为复发性多软骨炎,给予激素及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患者目前无复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雷公藤多苷片致血清白蛋白下降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雷公藤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肿瘤等作用,近年来在风湿免疫科应用广泛,其主要不良反应为肠道毒性、生殖毒性、肝毒性、肾毒性、血液毒性、皮肤毒性和其他损害。本文报道了1例雷公藤多苷片在治疗风湿性多肌痛过程中引起血清白蛋白下降的病例,以提高风湿免疫科医生对雷公藤不良反应的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国内首报落叶型天疱疮转变为大疱性类天疱疮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患者女,58岁,头颈、胸背起皮疹伴痒痛20 d,于2010年2月入院,皮疹表现为红斑基础上浅表糜烂,尼氏征阳性。组织病理检查示颗粒细胞层及棘细胞层上方裂隙,并可见游离角化不良细胞,直接免疫荧光(DIF)示棘细胞间IgG和C3沉积,诊断为落叶型天疱疮,予以曲安西龙24 mg/d,雷公藤多苷片60 mg/d,烟酰胺300 mg/d和四环素2 g/d治疗,皮疹逐渐消退。2017年6月,患者头颈、胸背及手部起皮疹伴瘙痒15 d再次入院,皮疹为红斑基础上紧张水疱,尼氏征阴性。组织病理检查见表皮下水疱,疱内及真皮浅层见嗜酸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DIF示IgG和C3沿基底膜带沉积,ELISA检查示BP180抗体阳性,Dsg1和Dsg3抗体阴性,诊断为大疱性类天疱疮,予以曲安西龙12 mg/d、烟酰胺300 mg/d和四环素2 g/d口服,皮损逐渐消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慢性肾炎的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与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慢性肾炎的疗效及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4例慢性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7例)和联合组(47例)。对照组患者实施缬沙坦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联合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黄葵胶囊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肾功能指标[包括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定量(24 h pro)、肾小球过滤率(GFR)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联合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1.49%(43/47)]明显高于对照组[78.72%(37/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021,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UN、Scr、24 h pro、GFR及UAE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UN、Scr、24 h pro、GFR及UAER均较治疗前改善(均 P<0.05),且联合组患者的BUN、Scr、24 h pro、GFR及UAER优于对照组( t=2.746、5.860、10.025、3.544、5.223,均 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P>0.05)。 结论: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与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慢性肾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慢性肾炎45例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苷片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慢性肾炎的疗效及其对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4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慢性肾炎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采用雷公藤多苷片联合厄贝沙坦治疗,两组持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症状积分、炎性因子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6%(43/45),高于对照组的80.0%(36/4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5.07, P=0.024)。治疗前,两组24 h尿蛋白定量、症状积分、炎性因子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治疗后,观察组24 h尿蛋白定量为(1.42±0.01)g/24 h,低于对照组的(1.95±0.05)g/24 h( t=69.72, P=0.012);观察组症状积分为(0.78±0.01)分,低于对照组的(1.33±0.12)分( t=30.64, P=0.001);观察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均低于对照组( t=15.70, P=0.006; t=96.55, P=0.003; t=43.41, P=0.00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694)。 结论:雷公藤多苷片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慢性肾炎,可显著降低24 h尿蛋白定量、症状积分、炎性因子,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雷公藤多苷片致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1例
编辑人员丨2周前
雷公藤多苷片是雷公藤根茎提取物[1],其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如雷公藤内酯醇、雷公藤内酯二醇、雷公藤内酯酮和生物碱具有多种信号通路活性.临床试验(NCT01613079)显示其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效果[2].由于雷公藤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它已被用作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癌症、克罗恩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近年来,雷公藤多苷片已被用于肾脏疾病的治疗,并能显著降低蛋白尿和保护肾功能,在临床上显示出更多的应用潜力[3].然而,雷公藤多苷片存在诸多不良反应如胃肠不适、腹泻、生殖毒性、肾毒性、肝毒性、骨髓抑制与血液循环系统相关问题[4],尤其是肝损伤,使其在临床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小剂量托法替布联合雷公藤对甲氨蝶呤应答不足RA患者炎症指标及关节滑膜侵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 观察小剂量托法替布联合雷公藤对甲氨蝶呤应答不足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炎症指标及关节滑膜侵蚀的影响.方法 选取108例甲氨蝶呤应答不足RA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予以雷公藤多苷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小剂量托法替布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疗效指标评分、炎症指标水平、症状、关节滑膜侵蚀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疗效指标评分、炎症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症状、关节滑膜侵蚀情况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小剂量托法替布联合雷公藤较单用雷公藤可以显著降低甲氨蝶呤应答不足RA患者炎症指标水平,改善关节滑膜侵蚀程度,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糖尿病肾病治疗用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为临床合理选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成药提供参考.方法 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药品临床综合评价管理指南(2021 年版试行)》为依据,参考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技术规范和报告规范及《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管理指南(2022 年版试行)》,在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创新性、适宜性、可及性和传承性 7 个维度对渴络欣胶囊、肾炎康复片、糖脉康胶囊/颗粒/片、苁蓉益肾颗粒、百令胶囊、金水宝胶囊/片、六味地黄丸、黄葵胶囊、通心络胶囊、尿毒清颗粒、肾衰宁片/胶囊、雷公藤多苷片、参芪降糖颗粒、益肾化湿颗粒评分,并进行临床综合评价.结果 安全性,黄葵胶囊、肾炎康复片和金水宝胶囊/片较好,雷公藤多苷片、益肾化湿颗粒较差;有效性,黄葵胶囊、参芪降糖颗粒疗效较好;经济性,肾炎康复片、渴络欣胶囊、雷公藤多苷片较有优势;创新性和传承性,14 种中成药均展现出了良好的创新性和强烈的中医药优势特色;适宜性,14 种中成药均为口服制剂,药品技术特点适宜性和药品使用适宜性均无明显差异;可及性,六味地黄丸和雷公藤多苷片更具有优势.14 种中成药的综合评分分别为 74.5 分、76.5 分、56.5 分、62.8 分、70.5 分、79.5 分、72 分、78.5 分、79.5 分、64 分、64.5 分、65 分、69.5 分、68.5 分.结论 综合 7 个维度的评价结果,金水宝胶囊/片、通心络胶囊和黄葵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综合价值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使用雷公藤多苷片致肝损伤的临床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 分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使用雷公藤多苷片致肝损伤的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136例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并分析其结局.结果 患者年龄以41~60岁为主;60例患者在服药8周后、57例患者在服药2~8周、19例患者在服药2周内出现药物性肝损伤.除雷公藤多苷片外,其他合并用药包括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抗风湿类药物.与发病前、治疗后比较,发病后患者AST、ALT、ALP、TBil水平升高(P<0.05),Alb水平降低(P<0.05).在停药1个月后,雷公藤多苷片+糖皮质激素+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抗风湿类组未好转患者有3例;雷公藤多苷片+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抗风湿类组未好转患者有4例;雷公藤多苷片+糖皮质激素组、雷公藤多苷片组患者均痊愈或好转.结论 使用雷公藤多苷片致肝损伤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以中年女性为主,临床表现为乏力,肝功能损伤较轻,少数病例预后不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秩边透水道"针刺对卵巢低反应小鼠PI3K/AKT/FOXO3a通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叉头蛋白O3a(FOXO3a)通路观察"秩边透水道"针刺对卵巢低反应(POR)小鼠卵巢功能的保护作用,探析针刺抑制POR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将动情周期规律的 45 只小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和针刺组,每组 15 只.模型组和针刺组小鼠予雷公藤多苷混悬液(50 mg·kg-1·d-1)灌胃 2周制备POR模型.造模成功后针刺组小鼠予"秩边透水道"针刺干预连续2周,每日1次,每次20 min.干预结束次日开始促排卵,各组促排卵后完成取材.采用阴道脱落细胞涂片观察小鼠动情周期变化,记录小鼠取卵数、卵巢湿重、末次体质量与卵巢指数;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抗缪勒管激素(AM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含量;HE染色法观察小鼠卵巢组织形态;TUNEL 染色法观察小鼠卵巢颗粒细胞凋亡情况;实时荧光定量 PCR 法检测小鼠卵巢组织 PI3K、AKT、FOXO3a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卵巢组织B淋巴细胞瘤-2(Bcl-2)关联X的蛋白(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动情周期紊乱率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小鼠动情周期紊乱率降低(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取卵数、卵巢湿重、卵巢指数和末次体质量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小鼠取卵数、卵巢指数和卵巢湿重升高(P<0.01,P<0.05),末次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FSH、LH含量升高(P<0.01),血清AMH、E2 含量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小鼠血清FSH、LH含量降低(P<0.01,P<0.05),血清AMH、E2含量升高(P<0.01,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卵巢组织各级正常发育卵泡数量减少且形态较差,各级闭锁卵泡增多;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小鼠卵泡数量、形态和颗粒细胞结构有不同程度改善,各级闭锁卵泡减少.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率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小鼠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率降低(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卵巢组织FOXO3a mRNA及Caspase-3、BAX蛋白表达升高(P<0.01),卵巢组织PI3K、AKT mRNA及p-PI3K、p-AKT和p-FOXO3a蛋白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小鼠卵巢组织FOXO3a mRNA及Caspase-3、BAX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卵巢组织PI3K、AKT mRNA及p-PI3K、p-AKT、p-FOXO3a蛋白表达升高(P<0.01,P<0.05).结论:"秩边透水道"针刺可以抑制POR小鼠卵巢颗粒细胞凋亡,改善卵巢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调节PI3K/AKT/FOXO3a通路中的关键因子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