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含有金盏花提取物的防晒乳对儿童皮肤防护作用的单中心、随机、平行对照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含有金盏花提取物的温和倍护防晒乳对儿童皮肤日晒的防护效果、安全性及耐受性。方法:2022年7 - 8月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为中心招募健康儿童,采用单中心、随机、平行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入组3 ~ < 18岁健康儿童200例,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A组(左侧涂抹试验品、右侧涂抹对照品)或B组(右侧涂抹试验品、左侧涂抹对照品),涂抹后进行阳光暴露活动,在阳光暴露前后对颞部、上臂伸侧和前臂伸侧部位进行皮肤测试评估。试验品为含有金盏花提取物的温和倍护防晒乳[防晒系数(SPF)50+,长波紫外线防晒系数(PA)++++],对照品为含有甘草提取物的婴儿防晒霜(SPF35,PA++)。采用双侧差异量表评估日晒后症状,采用红斑评分评估晒后红斑情况,采用MPA10多功能皮肤测试平台检测评估部位黑色素及红斑值、含水量及经表皮失水量(TEWL)。观察记录相关不良事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配对 t检验或Wilcoxon配对样本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检验)。 结果:198例受试者完成研究及访视,男100例(50.5%),女98例(49.5%);年龄3 ~ 17(8.11 ± 0.23)岁,A组、B组各99例。颞部、前臂伸侧和上臂伸侧日晒后对照侧症状更明显的受试者例数多于试验品侧(颞部:11例比4例,上臂伸侧:16例比2例,前臂伸侧:33例比3例),两侧频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 0.001)。3个测试区域试验侧和对照侧红斑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上臂和前臂部试验侧日晒后与日晒前黑色素值差值(3.57 ± 2.41、1.74 ± 1.68)均低于对照侧(9.50 ± 2.21、8.13 ± 1.87),颞部、上臂和前臂部试验侧日晒后与日晒前角质层含水量差值[7.72(-2.19,19.44)、9.56 ± 1.37、9.05 ± 1.37]均高于对照侧[-3.25(-13.54,9.94)、3.63 ± 1.32、3.73 ± 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 < 0.001)。3个测试区域试验侧和对照侧日晒后与日晒前红斑值、TEWL差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研究期间1例(0.51%)的对照侧发生一过性荨麻疹,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结论:含金盏花提取物的温和倍护防晒乳对3 ~ < 18岁健康儿童日晒后黑化的防护优于对照品,且耐受性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含氧化铁的防晒霜对可见光诱发的皮肤色素沉着的防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400 ~ 700 nm波段的可见光可导致Fitzpatrick Ⅲ~Ⅵ型皮肤发生色素沉着,包括即时性黑化和延迟性黑化。可见光可与长波紫外线1(UVA1)协同作用,在Ⅰ~Ⅲ型皮肤中诱发红斑反应,而在Ⅳ~Ⅵ型皮肤中诱发高强度、持续性色素沉着和炎症反应。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可见光照射皮肤后早期发生的是黑素的光氧化,后期则通过黑素细胞合成新的黑素,其主要机制被认为与激活感受器视蛋白3(opsin 3)引起黑素细胞中酪氨酸酶的表达和活化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昆虫先天免疫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在自然环境中,昆虫会和微生物病原体发生广泛的接触.其中,媒介昆虫携带的病毒等病原会导致严重的人类疾病或动物疫病.而昆虫主要通过先天免疫系统来应对病原体的感染.昆虫先天免疫按照其组织和作用方式的不同主要分为细胞和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指由血细胞介导的吞噬、集结和包囊反应.而体液免疫则主要依靠脂肪体细胞所分泌的免疫蛋白,通过抗菌肽或黑化反应来抵御病原体.抗菌肽的激活转录,离不开相应的免疫信号通路的参与,如:Toll、1MD、JAK/STAT等.昆虫先天免疫的研究会促进新方法的开发以保护人类和动物宿主免受媒介传播病原的威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人工培殖冬虫夏草僵虫颜色变化转录组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目的:探索人工培殖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BerK.)Sacc.外观品质形成的分子基础.方法:以重庆和康定人工培殖冬虫夏草僵虫为材料,利用Illumina Hiseq 2500 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基于差异倍数(FC)和错误发现率(FDR)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具体筛选条件为|log2FC|>1、FDR<0.05.结果:共获得 21 942个转录本,利用DEGSeq筛选获得 1575 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表达基因 626 个、下调表达基因 949 个;基因本体(GO)数据库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主要集中于氨基酸代谢、折叠-分选-降解、糖代谢、转运和分解代谢、辅酶因子和微生物代谢等途径;筛选到 66 个颜色变化差异表达基因,包含 46个氧化还原酶活性相关基因、12个过氧化物酶体相关基因、3个单加氧酶活性调节相关基因、3个黑化反应相关基因、2个活性氧代谢相关基因,其中tyr1、TYR基因可能是冬虫夏草僵虫颜色变化的关键功能基因.结论: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分析获得了人工培殖冬虫夏草僵虫转录组信息特征,为阐明人工培殖冬虫夏草僵虫颜色变化的调控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
昆虫天然免疫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昆虫形成了强大的天然免疫防御系统,即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主要包括Toll、IMD和JAK/STAT 3条信号通路,通过信号转导及免疫途径调控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诱导产生抗菌肽和其他效应分子.细胞免疫由血细胞介导,主要完成对病原物的包裹、吞噬和集结等.近年来,昆虫基因组学快速发展,通过生物信息学等方法从昆虫基因组数据中已鉴定到大量免疫相关基因,对这些基因的研究加深了人们对昆虫天然免疫分子机制的认识和理解.根据基因功能,免疫相关基因分为识别、信号转导、调制器、效应分子、黑化反应、RNA 干扰和其他基因等 7 类,这些基因通过互作来调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本文对昆虫免疫相关基因的分类、功能及家族进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对今后昆虫免疫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昆虫免疫分子机制的研究及开发新的害虫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昆虫鞣化激素及其受体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昆虫通过多种激素调控蜕皮过程,以完成生长发育.鞣化激素与其受体结合,调节昆虫表皮发育及鞣化、翅的伸展和成熟、肌肉收缩、卵子边缘细胞的迁移等,对昆虫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鞣化激素由两个亚基(BURS和PBURS)构成,主要在胸腹神经节中合成,两个亚基在结构及其进化上较为保守,氨基酸序列中均含有11个半胱氨酸残基,在某些特定的组织中具有独立的生物学活性.鞣化激素受体为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GPCR)亚家族成员,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被命名为dLGR2.LGR2的C端区域(含多个丝氨酸残基)和N端区域(富含亮氨酸重复结构域)对于其行使正常功能具有重要作用.鞣化激素释放至血淋巴中与LGR2结合,激活cAMP/PKA信号,使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hydroxylase,TH)磷酸化,磷酸化的TH将酪氨酸(Tyrosine)羟化为多巴(DOPA),进而引起表皮的黑化和硬化过程.另外,昆虫鞣化激素亚基形成的同源二聚体可激活转录因子Relish,调控免疫反应.本文结合近年来该领域研究成果,对鞣化激素及其受体的分子结构特性和时空表达进行分析,同时,对其在翅的延展和成熟、表皮黑化和硬化以及免疫等方面的功能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深入认识昆虫鞣化激素及其受体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布拉迪小环腹瘿蜂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寄生对黑腹果蝇生长发育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调查布拉迪小环腹瘿蜂Leptopilina boulardi的生物学特性,明确该寄生蜂寄生对寄主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运用形态成像和统计学的方法,对布拉迪小环腹瘿蜂的发育历期和寄生效率等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同时对布拉迪小环腹瘿蜂寄生后寄主黑腹果蝇发育历期以及蛹期体长和体重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布拉迪小环腹瘿蜂的卵期平均为0.98±0.22 d,幼虫期为10.22 ±0.57 d,雄虫蛹期为8.09±0.19d,雌虫蛹期10.07±0.30 d,雌蜂平均比雄蜂约晚2d羽化.布拉迪小环腹瘿蜂寄生黑腹果蝇2龄幼虫后,黑腹果蝇幼虫出现明显的黑化包囊反应,幼虫发育显著延缓,蛹长和蛹重也显著降低.[结论]布拉迪小环腹瘿蜂是黑腹果蝇的专性寄生蜂.本研究的结果为寄生蜂调控寄主的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家蚕BmPGRP-S5蛋白的抑菌活性及其在细胞免疫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肽聚糖识别蛋白(peptidoglycan-recognition proteins,PGRP)可以特异性识别细菌细胞壁中的肽聚糖(peptidoglycan,PGN),并通过免疫缺陷(immune deficiency,IMD)途径和Toll途径诱导昆虫抗菌肽的产生.本研究旨在探讨家蚕Bombyxmori肽聚糖识别蛋白BmPGRP-S5的抑菌活性及在引发家蚕细胞免疫中的作用.[方法]用果蝇胚胎S2细胞表达BmPGRP-S5蛋白;通过细菌生长曲线法检测BmPGRP-S5蛋白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K12 D31、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和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 的抑菌活性;ELISA检测BmPGRP-S5蛋白与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胞壁组分的结合力;通过测定吸光值和观察家蚕血淋巴黑化反应分析BmPGRP-S5对细菌胞壁组分激活酚氧化酶原(prophenoloxidase,PPO)的影响,并通过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法检测BmPGRP-S5对家蚕血细胞吞噬细菌的影响.[结果]获得表达纯化的BmPGRP-S5蛋白.BmPGRP-S5蛋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K12D31和巨大芽孢杆菌无抑菌效果,加入40 pmol/L的Zn2+后,其对巨大芽孢杆菌的抑菌效果明显增强.ELISA结果表明,BmPGRP-S5蛋白与来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PGN和枯草芽孢杆菌脂磷壁酸(LTA)的结合能力较强,同时也促进了这两种细菌胞壁组分激活家蚕血淋巴酚氧化酶原,加快胞璧组分介导的家蚕血淋巴黑化反应.加入BmPGRP-S5蛋白后,家蚕血细胞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吞噬率提高到53.33%左右,对大肠杆菌K12D31的吞噬率在25.83%左右,对巨大芽孢杆菌的吞噬率达30.83%左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强.[结论]BmPGRP-S5抑菌作用依赖于Zn2+,可能与其酰胺酶活性有关.BmPGRP-S5可以通过识别细菌胞壁组分PGN或LTA在家蚕的黑化反应和细胞吞噬中发挥作用.本研究使用的BmPGRP-S5蛋白是通过在果蝇S2细胞进行重组表达获得,更能真实地反映其在昆虫体内生理状态下的功能活性.因此,本研究的结果对进一步开发利用BmPGRP-S5有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寄生黑腹果蝇的日本开臂反颚茧蜂生物学特性及其寄生对寄主发育及免疫反应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调查寄生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的日本开臂反颚茧蜂Asobara japonica的生物学特性,明确其寄生对寄主生长发育及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运用解剖成像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调查分析了日本开臂反颚茧蜂的各发育阶段发育历期、形态特征,以及日本开臂反颚茧蜂寄生黑腹果蝇2龄幼虫后的寄生率、出蜂率及寄主化蛹时间和寄主免疫通路15个主要基因(Toll通路中的SPE,Toll,Myd88,Dif和Drosomycin,Imd 通路中的PGRP-LE,PGRP-LC,imd,Relish 和Diptericin及PO通路中的Spn27A,MP2,yellow-f2,DoxA2和PPO1)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在25±1℃,相对湿度50%±1%和光周期16L∶8D条件下,日本开臂反颚茧蜂的卵期平均为2.38±0.01 d,幼虫期为5.36±0.07 d,蛹期为8.30±0.04 d.日本开臂反颚茧蜂寄生黑腹果蝇2龄幼虫,其寄生率为94.9%±4.0%,出蜂率为64.3%±7.1%.另外,日本开臂反颚茧蜂寄生使黑腹果蝇幼虫50%化蛹时的化蛹时间比未被寄生对照显著延缓约0.5 d;寄生后黑腹果蝇抗菌肽基因Drosomycin和Diptericin转录水平显著上调,而原酚氧化酶基因PPO1转录水平则显著下调.[结论]通过延缓寄主发育和抑制寄主的黑化反应,日本开臂反颚茧蜂能够在黑腹果蝇幼虫上成功寄生.本研究的结果为进一步规模化扩繁日本开臂反颚茧蜂并进行田间生物防治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pins对昆虫免疫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pins是一类参与调控多种生理过程的蛋白酶抑制剂,广泛存在于所有生命体中.本文以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烟草天蛾Manduca sexta为例,阐述Serpins在昆虫体内诱导抗菌肽产生的Toll信号通路和诱导黑化反应的酚氧化酶酶原(Prophenoloxidase,PPO)激活通路中的调控作用,并以病毒、线虫、细菌和真菌及寄生蜂为例,明确它们产生的Serpins对昆虫宿主免疫系统的调控作用,全面总结和综述了近年来具有Serpin domain结构域的典型Serpins对昆虫免疫的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