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鼻内镜下鼻腔带蒂黏骨膜瓣修复鼻中隔穿孔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鼻中隔穿孔是耳鼻咽喉科较为常见且治疗棘手的疾病之一,主要治疗方式是经鼻内镜下鼻中隔穿孔修补术。但如何选择用于修补的移植瓣膜,目前并无公认的标准,大多取决于外科医生的经验。本文通过文献回顾以及作者本人的经验体会,就鼻中隔穿孔的相关问题以及几种常见的鼻腔带蒂黏骨膜瓣的选择进行介绍,以期提高经鼻内镜下鼻中隔穿孔修补术的成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鼻内镜下鼻咽癌放疗性后鼻孔闭锁的手术治疗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后鼻孔成形术治疗鼻咽癌放疗性后鼻孔闭锁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19例后鼻孔闭锁患者,男性12例,女性7例,年龄33~59岁,既往有鼻咽癌放疗史,均经电子鼻咽镜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后鼻孔闭锁。其中单侧闭锁3例,双侧闭锁16例,均为后鼻孔完全膜性闭锁。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接受鼻内镜下后鼻孔成形术,术中咬除鼻中隔后端部分犁骨,保留创面边缘正常黏膜,同时使用黏骨膜瓣进行修复。术后1周患者开始进行生理盐水鼻腔冲洗,定期鼻内镜下清理及观察。采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结果:随访观察1年后,通过电子鼻咽镜检查发现19例患者均未再发生后鼻孔闭锁,16例后鼻孔宽敞,3例缩窄(超过成形术后初始的50%)但通气正常。结论:内镜下进行鼻咽癌放疗性后鼻孔闭锁的手术疗效肯定,术中用鼻中隔正常黏膜修复后鼻孔、鼻咽损伤黏膜,可避免后鼻孔再次闭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三种修补术修复鼻中隔穿孔对鼻腔生理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三种鼻中隔穿孔修补术治疗鼻中隔穿孔的临床疗效及鼻腔生理功能的恢复情况,为鼻中隔穿孔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以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间收治的60例鼻中隔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耳屏软骨膜修补(20例);颞肌筋膜修补(20例);带蒂组织瓣修补(20例).统计患者手术时间、黏膜损伤面积、愈合时间,以及术后创面愈合分期;检测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及随访6个月后的鼻腔通气功能,并观察预后指标,分析不同修补术对鼻腔生理功能的影响.结果 三种修补术术后愈合分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带蒂组织瓣修补术手术时间最长,但黏膜损伤面积、愈合时间均优于另两种术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修补术均能在6个月内显著恢复患者鼻腔VAS、RM、NCV、NMCA等鼻腔生理功能,应用带蒂组织瓣修补术后以上功能评分均优于另两种术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内,应用带蒂组织瓣修补术患者出现术后感染、再出血比例均显著低于另两种术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再穿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带蒂组织瓣修补鼻中隔穿孔较耳屏软骨膜修补和颞肌筋膜修补损伤较小、愈合时间快,且预后更好,建议临床更多推广采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鼻内镜下三腔融合与黏膜移植技术治疗后鼻孔闭锁5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总结鼻内镜下三腔融合与黏膜移植技术治疗后鼻孔闭锁的经验,减少再闭锁与狭窄的发生.方法对5例后鼻孔闭锁患者在鼻内镜下采用三腔融合与黏膜移植技术行后鼻孔成形术,术中行鼻中隔后缘前移、蝶窦前下壁切除、游离黏骨膜瓣修复创面、纳吸棉后鼻孔填塞,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术后黏骨膜瓣生长良好,创面光整,其中4例患者术后鼻腔通气良好,鼻内镜检查见后鼻孔光整,无粘连及再狭窄,另外1例患者因为伴有鼻咽部狭窄,鼻腔通气改善有限.结论鼻内镜下三腔融合与黏膜移植技术治疗后鼻孔闭锁,术后扩大了闭锁的后鼻孔空间,同时切除闭锁组织后,创面覆盖黏骨膜瓣,减少了创面间瘢痕的形成与粘连,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3D打印技术在鼻鼻窦恶性肿瘤外科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在鼻鼻窦恶性肿瘤切除及术后重建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7年6月我科收治的鼻鼻窦恶性肿瘤并进行手术治疗的10例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其中鳞癌4例,骨肉瘤1例,嗅神经母细胞瘤2例,腺样囊性癌2例,黏液表皮样癌1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鼻鼻窦CT扫描,3D重建并打印出病变鼻窦模型,在模型上进行术前设计及模拟手术,确定肿瘤切除范围、需修复重建部位,确定手术方案后进行肿瘤切除及同期重建.术后均予以放疗并密切随访,通过CT复查与功能检查,对疗效、手术精准度及功能恢复进行评价.结果 经3D打印术前设计,全部患者顺利完成肿瘤切除术,8例患者同期行缺损部位修复重建,其中6例患者上颌骨和眶壁骨质缺损植入钛网,2例患者颅底骨质缺损较大行鼻中隔黏骨膜瓣修复,2例缺损较小且硬脑膜完整者未行骨性重建.术中能够明确肿瘤与解剖结构的位置关系并实现了全部切除、准确定位缺损并修复,精确度高.术后CT复查显示切除范围、骨缺损部位、重建外形与术前设计基本一致.10例患者术后愈合良好,无严重并发症.患者随访12~ 30个月,肿瘤无复发.结论 3D打印技术在鼻鼻窦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中可以实现术前设计、手术模拟及术后预测,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有助于鼻鼻窦恶性肿瘤切除范围的确定、缺损重建,可提高鼻鼻窦恶性肿瘤手术治疗的精确性、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鼻咽癌放疗性后鼻孔闭锁的手术治疗及术后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鼻咽癌放疗性后鼻孔闭锁的手术治疗、术后复发相关因素及处理方法.方法 2010年1月~ 2015年12月收治的18例后鼻孔闭锁患者,均有鼻咽癌放疗史,其中男性14例、女性4例;单侧闭锁7例、双侧闭锁11例,均为膜性闭锁.所有患者均接受了鼻内镜下后鼻孔成形术.术中使用鼻中隔黏骨膜瓣,保留创面边缘的正常黏膜组织;术后术腔填塞纳吸绵,不放置扩张管.观察患者术后的症状改善程度以及是否发生后鼻孔再狭窄或闭锁.结果 术后18例患者鼻塞、流涕、张口呼吸、口干等症状明显改善.在平均26.5个月的随访时间内,鼻内镜复查见黏骨膜瓣在位、无坏死,新成形的后鼻孔通畅,未出现后鼻孔再狭窄或闭锁以及其他手术并发症.结论 鼻内镜下后鼻孔成形术是鼻咽癌放疗性后鼻孔闭锁的主要治疗方法.术中成形后鼻孔的大小、正常黏膜的保留、黏骨膜瓣的使用及术后定期的鼻内镜复查可降低其复发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鼻内镜下应用鼻内自体材料治疗脑脊液鼻漏的临床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应用鼻内自体材料治疗脑脊液鼻漏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4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例脑脊液鼻漏患者,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23~52(41.6±12.5)岁.缺损部位位于筛窦顶壁4例、筛板3例,位于额窦顶、蝶窦顶、额隐窝各1例.颅底骨质缺损周径小于10 mm者6例、10~20 mm者4例.通过详细的术前检查初步判断颅底缺损部位,按照不同部位颅底缺损的大小及脑脊液鼻漏的严重程度,采用鼻内镜下不同的鼻内自体材料重建鼻颅底缺损,其中6例应用自体鼻中隔黏软骨膜-软骨瓣,4例应用自体中鼻甲黏膜瓣.术后定期行神经系统检查,脑脊液生化检查糖定量,随访观察有无复发.结果 本组10例患者手术时间1~2.5 h,术中出血20~50 mL,住院时间7~14 d.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系统病理征均阴性,脑脊液生化检查糖定量均低于1.7 mmol/L,术前头痛症状消失.出院前鼻内镜检查术区,无一例修补材料坏死、脱落.出院后6个月随访,均无脑脊液鼻漏复发.结论 鼻内镜下利用鼻内自体材料重建鼻颅底缺损治疗脑脊液鼻漏安全、可行,术中取材方便、创伤小、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经鼻中隔入路改良蝶窦开放术治疗孤立性蝶窦病变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经鼻中隔后端入路改良的蝶窦开放术治疗孤立性蝶窦病变的安全性、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1例孤立性蝶窦病变患者接受鼻内镜下经鼻中隔后端入路的蝶窦开放术,必要时切除鼻中隔后端蝶嘴部分及蝶窦中隔以扩大蝶窦腔,清除蝶窦病变并充分引流.在接近蝶窦自然口附近取带蒂鼻中隔黏骨膜瓣,将其覆盖在蝶窦裸露的骨质处.结果 术后蝶窦黏膜水肿及结痂明显减轻,术腔上皮化时间缩短.1年内21例患者均无复发,蝶窦口无闭锁.结论 鼻内镜下经鼻中隔后端入路的蝶窦开放术及局部带蒂鼻中隔黏骨膜瓣覆盖裸露骨质可以减少术腔结痂并加速愈合,扩大的蝶窦术腔便于术后清理,且避免再次闭锁,但应严格控制手术适应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经鼻内镜前颅底巨大脑膜瘤手术及颅底重建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研究扩大经鼻入路内镜切除前颅底巨大脑膜瘤的手术效果,以及不同颅底重建的方法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行扩大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前颅底巨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肿瘤侵犯前颅底骨质范围的长径均>4 cm.切除肿瘤后,14例患者采用生物膜、人工骨基质和带蒂鼻中隔黏膜瓣进行颅底多层修复,4例患者用阔筋膜辅助进行颅底重建.结果 肿瘤完全切除者17例,少许残留者1例;术后住院平均时间为8.5 d.术后腰大池置管引流3例,发生颅内感染和脑脊液鼻漏患者1例.所有患者均无迟发型脑膜脑膨出、颅底重建组织坏死或塌陷.结论 扩大经鼻内镜切除前颅底巨大脑膜瘤切实可行.颅底重建依照缺损的位置、大小及病变侵袭的范围,选择不同的修补方式;带蒂鼻中隔黏膜瓣修补前颅底可以实现,且临床证实是安全、有效的,阔筋膜和带蒂额部骨膜瓣在鼻中隔黏膜瓣不能完全覆盖时是一种可靠的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耳屏软骨联合带蒂鼻腔黏骨膜瓣在修补鼻中隔大穿孔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耳屏软骨联合带蒂鼻腔黏骨膜瓣修补鼻中隔大穿孔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选取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医院18例鼻中隔大穿孔(直径≥15 mm)患者,鼻内镜下采用耳屏软骨联合带蒂鼻腔黏骨膜瓣行鼻中隔穿孔修补术,间断缝合,明胶海绵贴敷固定,术后观察修补物的存活情况.结果 18例患者术后全部随诊6个月至1年,17例完全修补成功,术后半年复查移植物全部成活;1例在术后半年复查时残留有小穿孔(直径为2 mm),门诊在局麻鼻内镜下重新创建新鲜创面后对位缝合,换药2个月后完全愈合.结论 鼻内镜下采用耳屏软骨联合带蒂鼻腔黏骨膜瓣修补鼻中隔大穿孔,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