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导读
编辑人员丨3天前
近年来问世的生物制剂为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治疗提供了新方法。专家论坛《生物制剂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在分析近期发表的网状Meta分析研究和系统性综述的临床研究数据基础上,重点介绍了生物制剂治疗CRSwNP的适应证、用法、疗效评价、安全性和治疗花费情况。论著《蜗神经动作电位监测在前庭神经鞘瘤手术中的应用》探讨了蜗神经动作电位(CNAP)监测在前庭神经鞘瘤手术中的应用及其对听力保护的意义。发现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联合CNAP监测有利于术中听力保护,应用定位监测可提示术者避免损伤神经;肿瘤切除后,近脑干端CNAP波形及N1波幅对预测术后听力保留状态具有一定价值。论著《鼻瓣区静态参数在鼻腔空间三维模型中的研究》应用Mimics软件对颌面部CT数据进行处理,建立鼻腔空间三维模型,定位鼻瓣区并测量其重要参数,以期为鼻阀功能不良的定量诊断提供依据。论著《MEN2A/MEN2B家系RET胚系突变携带者“分级预警制”与甲状腺预防切除术的研究(附7例报道)》指出,对于有MEN2A/MEN2B家族史的健康人群,应用“分级预警制”的综合判断,在严格筛选和密切监测的基础上,把握合理时机,可开展甲状腺预防性切除术。论著《甲状腺未分化癌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单中心20年回顾性研究》探究甲状腺未分化癌(ATC)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发现ATC患者中,初诊无喉返神经受累症状、白细胞正常、无远处转移的患者预后相对好,综合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继续教育园地《原发性鼻腔鼻窦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研究进展》围绕鼻腔鼻窦黏膜恶性黑色素瘤(SNMM)展开讨论,全面分析其发病机制、诊断要点、治疗及预后等,以期帮助临床医生进一步了解SNMM,为该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机会,提高患者生存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新型可抽取并储存胃内容物经口胃管的设计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吞咽困难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症状,临床上常规采用鼻胃管解决此类患者的营养支持问题。现有鼻胃管存在容易造成吸入性肺炎及患者不适感强烈等缺点;传统经口胃管无单向阀开关及胃内容物储存装置,且无法在胃部固定,容易造成胃内容物倒流、无法充分了解胃内容物消化吸收情况及胃管意外脱出,影响进一步喂养和胃内容物检测。为此,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胃肠结直肠外科医护人员设计了一种新型可抽取并储存胃内容物的经口胃管,并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20 2 1704393.1)。该装置包括收集组件、插管组件和固定组件三部分。收集组件包括:胃内容物储存囊,可清晰直观地看到胃内容物;三通开关,可通过旋动来控制通路处于不同状态,以便医务人员抽取胃内容物、进行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或关闭通路,同时减少污染、延长胃管使用寿命;单向阀,可有效避免胃内容物倒流。插管组件包括:刻度管,使医务人员有效辨别胃管插入深度;实心引导头,使管道经口插入更加顺畅;葫芦形通口,可有效避免管道堵塞。固定组件为可注水注气球囊,管道经口插入后,适当注水注气,可避免胃管意外脱出。使用该装置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进行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不仅可以加快患者康复进程,缩短住院时间,而且可有效促进患者全身各系统恢复,具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鼻阀功能障碍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编辑人员丨3天前
鼻阀是调节鼻腔气流的关键部位,轻度的外鼻阀或内鼻阀解剖异常即有可能引起鼻腔通气障碍。鼻阀功能障碍的原因除了鼻中隔偏曲和下鼻甲肥大外,还包括一些可能引起外鼻形态改变的结构异常,如鼻翼塌陷、张力鼻、鼻尖下垂等,但这些问题常被耳鼻咽喉科医生所忽略。本篇文章旨在介绍鼻阀的结构,分析鼻阀功能障碍影响通气的原因,并探讨鼻阀功能障碍的诊断方法和恢复鼻通气的治疗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鼻瓣区静态参数在鼻腔空间三维模型中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应用Mimics软件对颌面部CT数据进行处理,建立鼻腔空间三维模型,定位鼻瓣区并测量其重要参数,以期为鼻阀功能不良的定量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行颌面部三维CT检查的无鼻部疾病汉族黄种人32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6例,年龄20~80岁,<50岁者占50%。重建鼻腔空间三维模型,定位鼻瓣区并测量以下参数:鼻瓣区与鼻骨平面夹角(θ INV-B)、单侧鼻瓣区面积(A INV-R、A INV-L)、鼻瓣区总面积(A INV)、单侧鼻瓣区高度(H INV-R、H INV-L)、单侧鼻瓣角(α INV-R、α INV-L)以及鼻瓣角之和(α INV)。比较本研究所定位鼻瓣区的总面积与既往采用测量平面(垂直硬腭平面与垂直鼻骨平面)所得。分析不同侧别、性别、年龄及种族分组间上述参数的差异。采用SPSS 26及GraphPad Prism 9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制图。 结果:本研究所定位鼻瓣区的总面积为(214.87±52.94)mm2,较既往CT测量方法中所采用的垂直硬腭平面[(254.97±47.80)mm2]及垂直鼻骨平面[(226.07±57.36)mm2]上所得偏小。本研究测得的鼻瓣区静态参数如下:θ INV-B为(82.07±7.06)°,A INV-R为(112.66±31.39)mm2、A INV-L为(102.21±27.14)mm2,A INV为(214.87±52.94)mm2,H INV-R为(24.87±4.62)mm、H INV-L为(24.35±4.86)mm,α INV-R为(20.48±2.99)°、α INV-L为(19.65±3.82)°、α INV为(40.13±6.24)°。右侧较左侧鼻瓣区面积偏大( t=2.33, P<0.05);男性的单侧鼻瓣区高度和右侧、左侧鼻瓣区面积,以及鼻瓣区总面积较女性偏大( t值分别为5.77、3.21、2.91及3.52, P值均<0.01);<50岁人群的鼻瓣区总面积较≥50岁人群的偏大( t=2.83, P<0.01);汉族黄种人的鼻瓣区与鼻骨平面夹角不同于白种人( t=2.92 ,P<0.01),鼻瓣角较白种人偏大( Z=-6.92, P<0.01),而单侧鼻瓣区高度较白种人偏小( Z=-3.89, P<0.01)。 结论:本研究在鼻腔空间三维模型中对汉族黄种人鼻瓣区进行定位及参数测量所测得的鼻瓣区总面积小于既往CT测量方法所得,不同性别、年龄组及种族的鼻瓣区参数存在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咽鼓管解剖及功能与中耳炎相关性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3天前
咽鼓管作为中耳通风复合体的重要结构,与中耳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紧密联系。咽鼓管口受压、阻塞、炎症及阀功能异常引起的开闭紊乱将导致中耳通风不畅,出现负压、积液、逆行感染等,引起中耳炎性渗出增多。而中耳内的慢性炎症病变会反作用于咽鼓管,加重这一恶性循环。本文就咽鼓管解剖与功能在中耳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做一综述,以探究各型中耳炎的发病机制,为中耳炎患者提供更好的诊疗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鼻腔内外整体评估在鼻内镜下功能性鼻整形术中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结合鼻腔内外整体评估,探讨鼻内镜下功能性鼻整形术的诊治策略。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招募2018年2月至2021年8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接受鼻内镜下功能性鼻整形术的患者。于术前进行鼻腔内外结构及功能的整体评估,制定个体化手术策略。根据手术策略,施行鼻中隔矫正术、下鼻甲消融术、下鼻甲骨折外移术、下鼻甲骨黏膜下切除术、背侧扩展软骨移植物、歪鼻矫正、假体或自体软骨植入、驼峰截除+截骨等,从鼻功能和美容2方面进行调整。术前和术后6个月,应用内鼻阀(INV)角度、INV塌陷分级、INV横截面积、外鼻阀效力(ENVE)指数评估鼻阀区结构,应用鼻阻塞症状评估(NOSE)量表、鼻阻力[包括鼻腔总阻力(RT)、鼻腔阻力差异比(R 1r)]评估鼻通气功能,应用面部形态自我测评量表-鼻整形版(FACE-Q RM)、鼻整形结果评估(ROE)量表、外鼻亚单位测量评估鼻外形整形效果,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心理状态,最后行患者满意度与各主客观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手术前后数据比较采用配对 t检验;相关性检验采用Pearson分析法。 结果:共招募50例患者,男18例,女32例,年龄23~52岁,平均35.7岁。所有患者均有鼻塞症状,其中伴歪鼻畸形28例,鼻阀区狭窄12例,鞍鼻畸形6例,驼峰鼻4例。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INV角度明显增大、INV塌陷分级降低、INV横截面积增大、ENVE指数增大( P均<0.05)。术后NOSE量表评分降低,鼻阻力测量示RT、R 1r下降( P均<0.05),提示鼻塞症状明显缓解。术后FACE-Q RM及ROE量表评分升高( P均<0.05),提示患者鼻外形满意度升高;外鼻亚单位测量示术后鼻翼上宽、下鼻翼角有所缩小( P均<0.05),其余结构测量值无明显变化。患者术后SDS、SA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患者术后整体满意度较术前提高( 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满意度与INV角度、INV横截面积、ENVE指数、鼻外形FACE-Q RM、ROE量表评分呈正相关,与INV塌陷分级、NOSE量表评分、鼻阻力测量值呈负相关,与外鼻亚单位测量值无相关性。 结论:结合鼻部结构、鼻通气功能及外鼻美学等进行鼻腔内外整体评估,有利于制定个体化功能性鼻整形术的诊治策略,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自体肋软骨皮质改善鼻尖形态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自体肋软骨皮质作为鼻尖支撑及修饰移植物在改善鼻尖形态中的效果。方法: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北京米扬丽格医疗美容门诊部美容外科要求实施鼻尖成形术患者116例,男26例、女90例,年龄20~45(27±7)岁,用CT辅助检查并切取肋软骨,将肋软骨皮质制作呈"板条状"及"帽状"移植物塑造鼻尖形态,聚四氟乙烯膨体或硅胶假体抬高鼻背行鼻综合整形术。结果:113例鼻尖形态稳定,均获得满意效果;仅3例患者由于未处理鼻中隔偏曲,出现了鼻小柱偏斜,鼻孔左右不对称。平均随访11.7个月,116例患者手术后鼻腔内无占位、无移植物凸出、患者自查外鼻阀无明显异物感觉、鼻尖可左右摆动,同时鼻尖表现点明显,下小叶饱满,无软骨显形、外露、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自体肋软骨皮质作为鼻尖支撑及修饰移植物塑造出的鼻尖柔软可活动,不影响气道,是鼻尖整形术中效果较可靠的技术,值得临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Hallermann-Streiff综合征继发青光眼:病例系列报告与文献回顾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分析Hallermann-Streiff综合征(Hallermann-Streiff syndrome,HSS)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表现,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病例系列研究与文献回顾方法,记录3例确诊为HSS继发性青光眼患者的视力、眼压、裂隙灯、超声生物显微镜、相干光断层扫描、角膜地形图、A超、B超、X线眼眶大小测量等检查结果.随访患者药物治疗、周边虹膜切除术、小梁切除术或青光眼阀植入术的疗效.结果:3例患者年龄分别为9、29和47岁,其中女性2例、男性1例.最佳矫正视力为0.04-0.5,平均屈光度为+12.1 D,平均眼压为37.7 mmHg,平均角膜直径为9.1 mm,平均中央前房深度为2.43 mm,平均眼轴长度为18.13 mm,角膜地形图示平均K1值为56.97 D,平均K2值为60.65 D.眼眶水平径为28.86~31.40 mm,垂直径为30.16~32.90 mm.2例年轻患者为无晶状体眼,伴葡萄膜炎、瞳孔区纤维膜、视盘旁脉络膜萎缩弧.年长患者表现为蓝色巩膜、白内障、房角关闭,眼底表现为青光眼性视杯凹陷.3例患者平均身高143 cm,伴头发及眉毛稀疏、额头前凸、鼻子呈喙状、牙齿发育不全、下颌发育不全.术后平均随访47.7个月(范围:11~84个月),眼压控制,视力与术前一致,无治疗相关并发症出现.结论:HSS继发性青光眼的眼部病变可表现为小眼眶、小眼球、小角膜、蓝色巩膜、无晶状体、瞳孔区纤维膜、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及视盘旁脉络膜萎缩.对HSS继发性青光眼的患者,个性化地选择治疗方案,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在硅油依赖眼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探讨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FCVB)植入治疗硅油依赖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21年4月—2022年2月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且因硅油依赖眼行FCVB植入术的患者临床资料,评价FCVB植入的效果.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04例(104眼),其中男性74例、女性30例.平均年龄为(36.00±18.25)岁(3~68岁).所有眼均为硅油依赖眼,包括眼外伤94眼(90.4%),急性视网膜坏死3眼,复杂性视网膜脱离7眼.平均随访时间为(337.50±102.03)d(180~550 d).所有患者行25 G玻璃体切除联合FCVB植入术,残留的视网膜均成功复位,术前眼压、眼轴及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后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眼FCVB植入均顺利,未发生眼内炎、引流阀暴露及球囊破裂等严重并发症.14眼(13.5%)术后角膜混浊程度加重.15眼(14.4%)术后发生前房积血,再次行前房冲洗术.5眼(4.8%)因虹膜缺失,球囊向前移位,再次行前房成形术.结论 FCVB植入治疗硅油依赖眼,经短期随访,可以维持眼球形态,防止眼球萎缩,但其长远效果仍需进一步长期随访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对SOM患儿并发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在分泌性中耳炎(SOM)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 2019 年 1月至2022 年5 月收治的SOM患儿94 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参考组和观察组,每组47 例.参考组采用鼓膜置管术治疗,观察组予以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联合鼓膜置管术治疗治疗.观察 2 组听力水平[听性脑干反应(ABR)阀值、ABRI波潜伏期]、疗效、炎性反应[C-反应蛋白(CRR)、肺瘤坏死因子 α(TNF-α)]、复发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 组术后12 个月ABR阈值和ABR I波潜伏期水平均较本组术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稍高于参考组,但 2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组术后 3d的血清CRP、TNF-α水平均低于本组术前,且观察组较参考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 12 个月的病情复发率及术后 12 个月内的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较参考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联合鼓膜置管术治疗SOM患儿的疗效确切,能够减轻SOM患儿炎性反应,并可减少病情复发及并发症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