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口腔湿化仪的设计和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部分危重患者存在昏迷、张口呼吸或长期留置胃管的问题,由于不能经口饮水,口唇和口腔黏膜容易干燥,引起干裂、溃疡、疼痛、感染等,导致患者不适,加重其心理负担,甚至影响预后。为解决此类问题,嘉兴市第一医院医护人员设计出一种新型口腔湿化仪,并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ZL 2019 2 0066979.0)。新型口腔湿化仪由喷雾装置和固定装置组成。喷雾装置包括壳体和水箱。壳体上设有喷雾口,可喷出纳米水雾;壳体上还设有电筒和电筒开关;壳体外侧壁上设有瞳孔对照图谱,方便医务人员更加快速和精准地评估患者瞳孔情况。固定装置由固定架、可调节杆和夹具组成。壳体可放置在固定架上;可调节杆两端分别与固定架和夹具连接,在外力作用下可弯曲变形。通过固定架、可调节杆和夹具可将壳体方便地安装在患者的病床上,并快速调整至合适位置。本实用新型口腔湿化仪,集喷雾和瞳孔照射于一身,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提高了对危重患者护理的便利性,缓解了患者的口渴需求,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口周按摩联合试喂养方法在新生儿窒息致吞咽障碍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致吞咽障碍患儿应用口周按摩联合试喂养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4月—2020年5月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医疗中心收治的150例新生儿窒息致吞咽障碍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直接鼻饲喂养,观察组患儿给予口周按摩联合试喂养方法。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1周吞咽障碍情况、经口喂养时间、胃管留置时间、全胃肠喂养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流奶例数、奶量残留量均低于对照组,有吸吮动作患儿例数高于对照组;喂奶时间、开始经口喂养时间、胃管留置时间、全胃肠喂养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新生儿窒息致吞咽障碍患儿应用口周按摩联合试喂养方法能够缩短患儿喂养时间,提高喂养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儿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根据生长指标及胎龄建立早产儿经口留置胃管长度公式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建立基于生长指标及胎龄推算早产儿经口留置胃管置入长度的公式。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生后即收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在入住24 h内因临床需要行经口留置胃管及胸腹部X线检查,并依据检查结果调整置管长度的早产儿进行回顾性研究。记录早产儿置管时胎龄、体重、身长及最终置管长度,以早产儿胎龄、体重及身长为自变量,最终正确置管长度为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建立早产儿经口留置胃管长度公式,并与Freeman等的公式进行比较。结果:共纳入180例早产儿,胎龄<32周90例,32~35周84例,36周6例。不同胎龄早产儿胃管异位发生率和异位类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胎龄≤35周的早产儿身长和体重与胃管置入长度呈正相关,胎龄36周的早产儿仅体重与胃管置入长度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自变量体重或体重和胎龄进入回归方程,回归模型公式分别为经口留置胃管置管长度(cm)=11.8+2.1×体重(kg)或置管长度(cm)=9.5+1.6×体重(kg)+0.091×胎龄(周)。本研究公式与Freeman等的公式比较,随着体重的增加,经口留置胃管长度差异增大。 结论:早产儿体重和胎龄与胃管置入长度正相关,其中体重的影响最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程序化管理流程应用于产前诊断梨状窝瘘病例的效果:八例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总结程序化管理流程在产前诊断为梨状窝瘘(pyriform sinus fistula,PSF)患儿的应用效果。方法: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于2016年1月制定了产前诊断PSF的程序化管理流程,即产前超声检查发现胎儿颈部囊肿后进一步完善MRI检查确诊为PSF,并对气道受压程度进行评估,生后即留置胃管,禁止经口进食,完善CT/MRI及相关术前检查后限期行手术治疗。回顾性纳入2016年1月至2020年10月按该流程进行管理的8例PSF患儿。总结产前诊断、生后治疗及随访结果。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1)产前:8例患儿首次产前超声检出颈部囊肿的孕周为(27.1±4.1)周,所有囊肿均位于左侧,产前MRI提示囊肿最大径为(32.0±12.2)mm,气管推移指数为(10.9±2.8)mm。(2)生后:8例患儿中男5例,女3例;出生胎龄为(38.0±0.9)周,出生体重为(3 020±459)g。1例因宫内气管推移指数为17.4 mm,行产时气管插管。患儿生后均禁止经口进食。生后行CT/MRI检查中位日龄为2.5 d(1~8 d),囊肿最大径为(40.6±6.9)mm,囊内均可见气泡影。术前感染指标不高,手术日龄为(8.6±2.3)d,术中均未见囊肿感染,均完整摘除囊肿及高位结扎瘘管,手术用时为(95.0±19.6)min,术后中位机械通气时间为5 h(3~71 h),术后住院时间(8.8±1.0)d,无一例出现声嘶等并发症。门诊结合电话随访4~58个月,未见复发病例。结论:程序化管理流程能够为产前诊断PSF病例的生后诊治提供正确的指导,有助于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不同鼻胃管喂养模式对食管闭锁术后恢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食管闭锁术后经鼻胃管进行高能量密度的早期肠内营养模式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天津市儿童医院一期食管吻合手术治疗的Ⅲb型先天性食管闭锁36例患儿的资料,所有患儿均于术后早期经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根据所使用配方奶能量密度分为两组:一组为早期微量EN组17例,其中男11例,女6例,胎龄为(38.8±1.3)周,出生体重为(2.6±0.3) kg,术后早期给予深度水解配方奶微量喂养;另一组早期强化EN组19例,其中男13例,女6例,胎龄为(38.5±1.8)周,出生体重为(2.8±0.4) kg,术后早期给予高能量密度深度水解配方奶喂养。两组均根据胃肠道耐受情况,逐步增加肠内营养量,最终过渡至完全经口喂养。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6软件处理所有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独立样本 t检验,非正态分布用非参数检验。 结果:两组在术前一般指标、手术方式、喂养不耐受、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后14 d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及术后1个月年龄别体重 Z值(weight for age z score,WAZ)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早期强化EN组术后7 d血清前白蛋白水平、日均体重增长、达到全肠内营养时间、住院时长、住院总费用方面明显优于早期微量E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新生儿食管闭锁术后早期高能量密度的肠内营养有助于改善围手术期营养状态,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医疗花费,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重症监护室住院期间早产儿吸吮功能的纵向追踪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早产儿住院期间吸吮功能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吸吮功能异常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早产儿202例,动态评估早产儿住院期间的吸吮功能,采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其吸吮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结果:202例早产儿生后24 h内、经口喂养前、经口喂养1周后、经口喂养2周后和出院前,吸吮功能正常率分别为64.36%、66.83%、72.77%、76.73%和84.16%,吸吮紊乱率分别为32.18%、30.20%、25.74%、22.77%、15.34%,吸吮障碍率分别为3.46%、2.97%、1.49%、0.50%和0.50%。经多因素分析发现,使用保胎药、分娩方式、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出生头围、留置胃管为重症监护室住院期间早产儿吸吮异常风险因素, P<0.05。 结论:早产儿住院期间吸吮功能异常的发生率较高,有必要在生后早期评估早产儿的吸吮功能,并重点关注未使用保胎药、顺产、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出生头围、无留置胃管的早产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食物流动测试在喉癌术后患者吞咽-摄食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应用食物流动测试的吞咽-摄食安全管理对促进喉癌术后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9年1—11月在长沙市某三甲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开放式手术治疗的喉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1—5月入院的3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9年6—11月入院的36例患者设为试验组。对照组给予食物种类指导、进食体位及姿势指导、进食环境管理、口腔护理等常规进食指导;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吞咽-摄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并使用食物流动测试方法指导个体化进食方案。比较两组患者进食时发生刺激性呛咳情况和胃管留置天数,采用经口摄食吞咽功能评价量表(FOIS)、进食感受VAS主观评分比较干预效果。结果:两组喉癌患者刺激性呛咳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者胃管留置天数少于对照组,FOIS、VAS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应用食物流动测试的吞咽-摄食管理能够为喉癌术后患者提供精准的进食指导,可以提高进食的安全性,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减少胃管留置时间,提高患者进食的主观体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经鼻胃管与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的疗效对比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不同肠内营养方式在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住院治疗的65例MSA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鼻胃管肠内营养(NGEN)组(35例)和鼻空肠管肠内营养(NJEN)组(30例),所有患者的肠内营养液均以24 h匀速持续泵入的方式喂养。比较两组患者的腹痛缓解时间、肠内营养开始时间、恢复经口进食时间、肠内营养1周时计算机断层扫描严重指数(CTSI)评分、营养状况、感染指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置管费用和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和两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NGEN和NJEN组患者的年龄、性别、BMI、入院时CTSI评分、入院时Ranson评分、腹痛缓解时间、肠内营养开始时间、恢复经口进食时间、肠内营养1周时CTSI评分、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两组均无死亡患者;NGEN组患者的住院费用、置管时间、置管费用均低于NJEN组[(4.0±1.0)万元比(4.4±0.9)万元、2.00 min(1.50 min,2.50 min)比11.50 min(9.50 min,12.75 min)、135.42元(135.42元,135.42元)比1 313.30元(1231.20元,1 823.72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342, Z=6.737、7.687, P均<0.01)。NGEN组MSAP患者入院时和肠内营养1周时白蛋白水平均高于NJEN组[(43.5±5.1) g/L比(41.0±4.0) g/L、(42.1±4.1) g/L比(39.5±4.4) 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135、2.486, P=0.04、0.02),但两组白蛋白下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NGEN和NJEN组患者营养相关并发症(腹胀、腹泻、胃潴留、管腔阻塞)和严重并发症(一过性器官功能衰竭和胰腺坏死合并感染等)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 结论:NGEN用于MSAP的疗效和安全性与NJEN相当,且能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其操作简单,便于在基层医院开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新型可抽取并储存胃内容物经口胃管的设计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吞咽困难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症状,临床上常规采用鼻胃管解决此类患者的营养支持问题。现有鼻胃管存在容易造成吸入性肺炎及患者不适感强烈等缺点;传统经口胃管无单向阀开关及胃内容物储存装置,且无法在胃部固定,容易造成胃内容物倒流、无法充分了解胃内容物消化吸收情况及胃管意外脱出,影响进一步喂养和胃内容物检测。为此,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胃肠结直肠外科医护人员设计了一种新型可抽取并储存胃内容物的经口胃管,并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20 2 1704393.1)。该装置包括收集组件、插管组件和固定组件三部分。收集组件包括:胃内容物储存囊,可清晰直观地看到胃内容物;三通开关,可通过旋动来控制通路处于不同状态,以便医务人员抽取胃内容物、进行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或关闭通路,同时减少污染、延长胃管使用寿命;单向阀,可有效避免胃内容物倒流。插管组件包括:刻度管,使医务人员有效辨别胃管插入深度;实心引导头,使管道经口插入更加顺畅;葫芦形通口,可有效避免管道堵塞。固定组件为可注水注气球囊,管道经口插入后,适当注水注气,可避免胃管意外脱出。使用该装置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进行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不仅可以加快患者康复进程,缩短住院时间,而且可有效促进患者全身各系统恢复,具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经口机器人手术治疗口咽癌的初步经验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经口机器人手术(transoral robotic surgery,TORS)治疗口咽癌的肿瘤学及功能学效果,以及该方法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北京和睦家医院行TORS治疗的口咽癌患者26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4例,年龄39~76岁。T1-2期患者占88.5%(23/26)。收集相关临床病理学及随访资料,记录患者拔除胃管及气管插管的时间,采用SPSS软件包进行生存分析,计算总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结果:26例口咽癌患者均接受TORS治疗,无中转开放手术,其中20例行同期颈淋巴清扫术。TORS手术时间为65~360 min,平均215 min。术中出血量5~600 ml,平均70 ml。术后4例患者(15.4%)行气管切开,其中3例术后1个月内拔除气管套管,1例至随访结束未能拔除。12例患者(46.2%)行胃管置入,其中11例术后1个月内拔除胃管,1例患者术后13 d因口咽部出血死亡,死亡时胃管尚未拔除。术后1例患者(3.8%)切缘阳性,余患者切缘阴性。16例患者(61.5%)行术后放疗,其中11例患者(42.3%)进行以铂类为主的同步化疗。中位随访时间21.5个月(0.4~45.0个月)。3年总生存率为83.0%,3年无病生存率为75.8%。结论:选择合适的口咽癌患者,TORS可取得良好的肿瘤学及功能学效果,手术并发症较少,治疗安全可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