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多组合便携式输液辅助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静脉输液是药物治疗的重要给药途径,输液安全是医护人员关心的重要问题,长时间及多条液路同时输注给患者带来不便,多个三通开关并联输注有可能导致液路中断,严重可危及患者生命。为解决这些临床问题,河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及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急诊科的医务人员设计了一种多组合便携式输液辅助装置,并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22 2 0226073.2)。该装置主要由胶布贴、卡座和管路组成,还包括三通阀和混合腔,可根据临床需求选择不同模式的输液辅助装置。该装置操作简单方便,解决了多条液路输注堵管难题,提高了输液安全性及舒适性,能满足临床多种情况下液体输注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新型可抽取并储存胃内容物经口胃管的设计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吞咽困难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症状,临床上常规采用鼻胃管解决此类患者的营养支持问题。现有鼻胃管存在容易造成吸入性肺炎及患者不适感强烈等缺点;传统经口胃管无单向阀开关及胃内容物储存装置,且无法在胃部固定,容易造成胃内容物倒流、无法充分了解胃内容物消化吸收情况及胃管意外脱出,影响进一步喂养和胃内容物检测。为此,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胃肠结直肠外科医护人员设计了一种新型可抽取并储存胃内容物的经口胃管,并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20 2 1704393.1)。该装置包括收集组件、插管组件和固定组件三部分。收集组件包括:胃内容物储存囊,可清晰直观地看到胃内容物;三通开关,可通过旋动来控制通路处于不同状态,以便医务人员抽取胃内容物、进行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或关闭通路,同时减少污染、延长胃管使用寿命;单向阀,可有效避免胃内容物倒流。插管组件包括:刻度管,使医务人员有效辨别胃管插入深度;实心引导头,使管道经口插入更加顺畅;葫芦形通口,可有效避免管道堵塞。固定组件为可注水注气球囊,管道经口插入后,适当注水注气,可避免胃管意外脱出。使用该装置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进行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不仅可以加快患者康复进程,缩短住院时间,而且可有效促进患者全身各系统恢复,具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连接三通开关的动、静脉穿刺套管针在胸腔心包腔穿刺引流上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手术用一次性外周静脉穿刺包的制作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手术室是集检查、治疗、抢救于一体的重要场所。为方便术中追加药物,带有三通开关的静脉输液装置是手术必用的物品。在建立静脉通道前,手术室护士需要准备输血器、数个三通、延长管、静脉留置针、透明敷贴、止血带、消毒棉签、消毒液等多种物品。然后逐一检查其包装的密封性、有效期,最后逐一拆开各自外包装、去除保护帽连接起来。准备工作繁琐耗时,在遇到严重创伤、多发伤、群发伤等紧急情况时容易出错、甚至耽误抢救时机。在临床工作中,护士需将穿刺后的静脉留置针的针芯,从弯盘取出扔至锐器盒,易误伤医务人员。消毒用的干棉签,将其直接伸入消毒液中蘸取,不符合无菌原则。将消毒液直接倾倒至棉签上,浪费又会污染桌面、地面。手术后的患者会因疼痛、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术后转运而常使留置针滑出血管外。为解决这些缺陷,笔者研制了手术用一次性外周静脉穿刺包(以下简称静穿包),将其应用于临床,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加压舱外开式快速启闭门的设计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设计和建造能快速启闭的外开式加压舱气密门,满足高气压实验研究中人员或动物快速进出加压舱的需求.方法 采用齿啮式旋转门结构,舱门开口法兰圈开设环形凹槽,其内卡设环形密封圈,凹槽底设置数个气孔,通过三通阀连接高压气源的减压阀和加压舱内空间.关闭舱门时门与加压舱门框法兰间留有适当空隙,当舱门关闭并限位后,向气孔供气,高压气将密封圈整体外推压迫舱门,封闭舱门和舱体之间的缝隙,实现舱门气密.高气压暴露减压结束后,气孔接通舱内空间,将凹槽内密封圈后气压释放,解除密封圈对舱门的压迫,舱门即可被轻易打开.结果 按该法建造了舱门直径900 mm的大动物加压舱,能在1.5 MPa压力下保持气密,开关门时间均不超过10 s.结论 该设计建造的加压舱,至少在上述规格和工作压强范围内,能在保证气密性的前提下,实现外开式快速启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中心静脉通路装置维护核查清单的设计及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通路装置维护核查清单的设计及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珠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7个ICU且留置中心静脉通路装置的患者680例,急诊ICU、神经外科ICU、心胸外科ICU纳入的338例患者为观察组,综合ICU、脑血管ICU、心血管内科ICU与呼吸科ICU纳入的342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中心静脉通路装置通过应用核查清单进行维护,对照组患者中心静脉通路装置由护士采取常规流程维护,并将维护情况填于电子信息系统血流导管相关性感染监测单,对比2组患者中心静脉通路装置敷料卷边、导管堵管、非计划性拔管等发生率,2组患者所在病区ICU护士导管维护知识与操作考核得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心静脉通路装置堵管率、非计划性拔管、导管相关血流性感染、固定敷料卷边、穿刺口渗血/渗液、未及时移除多余输液管道及三通开关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区护士研究开始和结束时中心静脉通路装置维护规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导管维护知识、操作考核得分高于对照组护士(P<0.05).结论 将核查清单应用于ICU患者中心静脉通路装置日常维护,提升ICU护士中心静脉通路装置维护知识与技能水平,减少患者中心静脉通路装置留置并发症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改良密闭式采血方法在动脉置管采集血标本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1/1/16
随着危重症医学发展,动脉置管有创血压监测已经在临床广泛应用,动脉置管有创血压监测有助于医护人员准确查明动脉血压的瞬间变化,因此在测量血压中得到普遍的使用[1].临床诊疗中,需要多次采集血标本进行血气分析及电解质的监测,避免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疼痛和恐惧心理,经动脉置管也是采集动脉血标本的理想途径[2].但是目前临床经动脉置管采集动脉血标本时,不能在密闭下采集动脉血标本,采集过程中很容易造成血液污染、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造成压力传感器配件受污染,增加感染的风险.本文动脉置管患者采用改良密闭式采集动脉血标本的方法,以期在采集血标本过程中避免血液污染、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三通开关螺旋帽受污染.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1/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