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D打印模板辅助标准化施源器在ⅢB期宫颈癌影像引导自适应近距离治疗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3D打印模板辅助标准化施源器在宫颈癌影像引导自适应近距离治疗(BT)中的应用。方法:对23例外照射(45 Gy分25次)后宫旁受侵袭范围较大的Ⅲ B期宫颈癌患者行MRI引导自适应BT,处方剂量为7 Gy/次,共4次。根据外照射前后MRI中肿瘤消退情况确定BT范围,预估应用标准化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IC+IS)施源器剂量欠量区域。对欠量区域虚拟经会阴组织间插植针道,并优化植入角度、间距、深度等。应用图形设计软件设计辅助插植模板,并使用3D打印技术打印辅助模板,并与标准化施源器结合紧密。在全麻条件下超声引导完成IC+IS,术后对患者行MRI定位扫描。将定位MRI传入治疗计划系统进行靶区和危及器官勾画,并给予IC+IS治疗计划设计优化,最终完成计划评估及治疗。 结果:3D打印个体化插植模板平均打印时间为(3.5±1.0) h,辅助模板共引导植入插植针382根,单分次(4.2±1.5)根,剂量权重比为(16.49±9.50)%。靶区EQD 2Gy,α/ β=10剂量高危靶区D 90%为(90.45±3.03) Gy,中危靶区D 90%为(66.46±3.68) Gy。膀胱、直肠、小肠、乙状结肠的D 2cm 3EQD 2Gy,α/ β=3分别为(82.69±2.60)、(73.20±2.52)、(69.35±3.32)、(69.39±3.27) Gy,均满足临床剂量要求。1年和2年局部控制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总生存率分别为96%和87%、87%和70%、96%和78%。 结论: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的辅助插植施源器可以有效弥补现有标准化施源器在Ⅲ B期宫颈癌临床BT时大体积靶区剂量的不足,为晚期宫颈癌BT提供了较为有效的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3D打印个体化模具在子宫内膜癌术后三维后装治疗中的剂量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3D打印个体化模具辅助子宫内膜癌术后三维后装治疗中的剂量学优势。方法:回顾性选取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1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的三维后装治疗计划,利用北京科霖众计划系统,在已实施的个体化模具组基础上,为每位患者设计虚拟单通道柱状施源器计划,所有计划均采用三维逆向模拟退火的算法。比较两组计划靶区90%、98%和100%体积接受的最低剂量( D90、 D98、 D100)以及适形指数(CI)、均匀度(HI)、超剂量体积指数(OI);同时,对比两组危及器官膀胱、直肠、小肠和尿道的0.01、1、2以及5 cm 3所接受的最大剂量( D0.01 cm 3、 D1 cm 3、 D2 cm 3以及 D5 cm 3)差异。 结果:两组计划都能满足临床需求。在靶区所受剂量方面,两组计划靶区 D90、 D98、 D100没有明显差异,但是个体化模具组靶区剂量的CI、HI均优于单通道组靶区,而靶区OI指数小于单通道计划( t=-3.21、-5.99、6.25, P<0.05)。在危及器官所受剂量方面,个体化模具组膀胱、直肠、尿道所受剂量 D1 cm 3、 D2 cm 3和 D5 cm 3相比单通道组均有明显降低( t=3.18、3.21、3.77、7.97、8.92、10.92、2.54、3.46、4.28, P<0.05);小肠由于距离靶区比较远,在两组计划中所受剂量差异不明显( P>0.05)。 结论:3D打印个体化模具在子宫内膜癌术后三维近距离治疗中靶区均匀度、适形指数更优,而且膀胱、直肠、尿道所受剂量更低,具有推广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3D打印多通道施源器在宫颈癌术后患者近距离治疗中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比较3D打印多通道施源器与常规阴道单通道施源器用于近距离治疗的剂量学差异,为宫颈癌术后患者的近距离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依据。方法:选取25例自2019年1月—2020年11月接受 192Ir高剂量率近距离治疗的宫颈癌术后合并阴道上皮内瘤变Ⅲ级的患者,每位患者均采用3D打印多通道施源器和常规阴道单通道施源器进行CT扫描定位,并制定相应计划及评估,运用逆向剂量优化算法计算后得出剂量体积直方图,比较两组施源器用于近距离治疗时的高危临床靶区、膀胱及直肠受照剂量的差异,选择最优计划实施治疗。 结果:采用3D打印个体化多通道施源设计计划的D 90%、D 100%、V 100%、V 150%与常规单通道施源器设计的计划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膀胱、直肠的D 2cm 3与常规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 P<0.05)。 结论: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的多通道个体化施源器靶区适形性好,可更好地保护膀胱和直肠,有一定的治疗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3D打印个体化施源器鼻咽癌腔内后装治疗应用初探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初步探讨3D打印个体化施源器在鼻咽癌腔内后装放疗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对1例rT1期复发鼻咽癌及1例T2期残留鼻咽癌患者进行定位CT扫描,传输至3D图像处理软件获得鼻咽腔几何轮廓参数,并设计管道走位使其靠近肿瘤区(rGTV).按设计参数,使用3D打印机制造出个体化腔内施源器.用类似后鼻孔填塞技术将施源器置入鼻咽腔内.在施源器预设的管道中,插入后装施源管及假源,再次行定位CT并传入3D后装计划系统.勾画靶区和危及器官,设计优化治疗计划,完成首次治疗后取出施源器.再次治疗前复查定位CT并观察假源位置是否准确.结果 施源器置入鼻咽腔后能与鼻咽壁完全贴合,并且自行固定无须额外的固定措施.治疗中多次复查CT并与计划CT比较假源位置误差≤1mm,患者治疗全程无明显不适.优化后三维治疗方案100%剂量曲线包全rGTV,脑干、脊髓最大剂量<30%.复发患者给予处方剂量40Gy分8次4周完成,残留患者12Gy分2次1周完成.2例患者后装治疗后3个月复查肿瘤均全消.结论 使用3D打印技术制作的个体化鼻咽腔内施源器具有自行固定、位置准确、重复性好、患者耐受良好的优点,近期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宫颈残端癌应用3D打印施源器实施个体化自适应近距离放疗1例报道
编辑人员丨2023/8/5
1 临床资料患者为 51 岁女性,20 年前因子宫肌瘤已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因阴道不规则流血伴下腹痛 1 个月入院.查体宫颈发现大小约3 cm肿物,侵及阴道左侧壁上 1/3 ,左侧宫旁受侵达盆壁.MRI显示子宫颈增大,边界不清,大小约为 3 .6 cm × 3 .7 cm × 3 .3 cm.病理检查结果为鳞状细胞癌,诊断为残端癌ⅢB 期(FIGO 2009).治疗方案:给予患者 45 Gy/25f的全盆腔外照射放疗,同期给予顺铂(40 mg/m2 )化疗每周 1 次,共计 5 次.外照射联合同期化疗后 MRI显示,肿瘤宫旁侵犯范围消退不明显.而后进一步行麻醉条件下超声引导的 MRI定位的宫颈癌3D适形BT,剂量为28 Gy/4f.由于宫颈残端癌特殊的解剖结构,同时左侧宫旁受侵严重,标准施源器无法完全覆盖靶区,因此应用 3D打印技术建立个体化会阴插植模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3D打印个体化模具在宫颈癌近距离治疗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通过3D打印个体化模具辅助插植,降低宫颈癌近距离治疗难度.方法:前瞻性研究2019年6月至2020年7月30例于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根治性放化疗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随机分为15例3D打印组(试验组)和15例通用施源器组(对照组).评估两组治疗情况、靶区适形指数(coformity index,CI)、高危临床靶区(high-risk clinical target area,HR-CTV)90%体积的最低吸收剂量(D90)、危及器官(organs-at-risk,OARs)受量及临床治疗结果.结果:试验组无子宫穿孔,对照组子宫穿孔率为8.97%(7/78).试验组的CI为0.81±0.01,与对照组的0.61±0.01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HR-CTV D90及膀胱的分次/总外照射等效剂量(equivalent dose in 2 Gy per fraction,EQD2)分别为6.65±0.06/91.84±1.35及3.75±0.07/71.02±1.39,与对照组的6.17±0.06/88.59±0.11及4.09±0.07/74.81±1.50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直肠及乙状结肠的受量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结束后3个月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率为93.33%(14/15),与对照组的86.67%(13/15)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个体化模具在辅助宫颈癌近距离插植治疗中有明显的优势,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有利于组织间插植技术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宫颈癌盆腔复发应用个体化施源器1例病例报道
编辑人员丨2023/8/5
1 临床资料患者为67 岁女性,6 年前诊断为IB期(FIGO 2009)宫颈癌,行子宫切除术,术后病理为中-高分化腺癌,浸润深度约为 1 cm,侵及子宫肌层,左右宫旁和阴道残端未见癌组织,盆腔淋巴结未见癌转移.术后行 6 Gy/3 f外照射治疗后拒绝继续治疗.3 年前发现右侧宫旁复发,行尼妥珠单抗+顺铂化疗 1 周期,尼妥珠单抗+多西他赛+顺铂化疗 1 周期,尼妥珠单抗+多西他赛+奈达铂化 3 周期,而后进行全盆腔外照射 12 Gy/6 f,因发现骨转移中止治疗,后给予宫旁复发病灶外照射 60 Gy/30 f.3 个月前再次复发,行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奈达铂化疗 1 周期,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贝伐单抗化疗 1 周期,贝伐单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奈达铂化疗 1 周期,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化疗 1 周期.为寻求进一步近距离放射治疗入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入院后查体发现阴道顶端粘连,长度约为 3 cm,右侧宫旁轻微增厚.MRI显示,阴道残端右侧膀胱三角区可见结节状长 T1 长 T2 信号影,与输尿管开后处分界不清,大小约为 1.9 cm × 1.3 cm,同时弥散信号增高,提示右侧输尿管继发梗阻,此外骶骨左侧可见斑片状长T1 长T2 信号影,边界不清,提示肿瘤存在骶骨转移.治疗方案:给予患者 3D适形近距离放射治疗,在麻醉条件下通过超声引导进行施源器和插植针植入,植入后应用 MRI进行定位,处方剂量为 28 Gy/4f.患者子宫切除术阴道残端解剖结构较为特殊,阴道长度缩短,同时右侧瘤体与输尿管紧密相邻需要控制插植针植入深度,此外病灶被坐骨所遮挡,经会阴插植需要避开坐骨达到病灶处,标准施源器无法满足上述要求,因此应用 3D打印技术建立个体化会阴插植模板及阴道圆柱形施源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3D打印施源器在宫颈癌近距离放疗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比较局部晚期宫颈癌三维近距离治疗3D打印阴道多通道个体化施源管与常规施源器剂量学差异,观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50例初治局部晚期宫颈癌行近距离根治性放射治疗,其中25例患者行3D打印多通道施源器(3DP-ISBT组),25例患者采用传统施源管(ICBT组).比较2组患者的HR-CTV剂量分布,评价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近期疗效与毒副反应.结果 3DP-ISBT、ICBT组近距离HR-CTV D90分别为(87±7)、(76±16)Gy.组间比较,3D打印多通道个体化施源管较常规施源器剂量分布更合理,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D2cc3DP-ISBT组为(81±8)Gy,ICBT组为(86±17)Gy;直肠D2cc3DP-ISBT组为(72±10)Gy,ICBT组为(79±14)Gy.组间比较,3D打印多通道个体化施源管患者放射性膀胱炎及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均低于常规施源器,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打印个体化施源管与传统常规施源器行腔内放射治疗相比剂量分布更加合理,降低正常组织受量有明显优势,具有疗效好、毒副反应轻的特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3D打印技术在皮肤癌近距离放疗中的初步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皮肤癌高剂量率近距离治疗个体化施源器模板制作中的应用.方法:根据1例基底细胞皮肤癌患者的定位CT图像进行术前计划设计,然后根据患者轮廓和术前计划中预设管道位置完成3D模板打印.将打印好的模板置于病灶处并加以固定,再次进行CT扫描,将两次的CT图像进行融合匹配,以确定管道位置重合程度.结果:3D打印模板与患者外轮廓高度贴合,实际治疗中,3D打印模板中施源器管道位置可与预计划中的施源器管道位置完成匹配重合,提高了靶区覆盖率.结论:对于位置轮廓曲面角度大的皮肤癌病变,根据术前计划进行3D打印模板辅助近距离治疗可使病灶较好地达到处方剂量.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尚需进一步观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3D打印个体化施源器在宫颈癌治疗中的探索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研究3D打印技术在个体化宫颈癌近距离放射治疗中运用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2019年6月至12月在福建省肿瘤医院行近距离放射治疗的ⅡB-ⅢB期宫颈癌患者20例,年龄44 ~ 76岁,中位年龄56岁;鳞癌19例,腺癌1例.将其分为3D打印组和常规插入组.根据带有导向模板的CT图像,勾画高危靶区(HRCTV)、中危靶区(IRCTV)及膀胱、直肠、乙状结肠等危及器官.于Nucletron Oncentra计划系统中设计相应的插植针道及针数、驻留点及驻留时间,逆向优化后形成预计划.两组处方剂量HRCTV为700 cGy.分别评估3D打印组和常规插入组靶区、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参数的差异.结果 HRCTV D90在3D打印组、常规插入组分别为(699.85±3.61) cGy、(703.00±2.59)cGy,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RCTV D100、IRCTV D90、IRCTV D1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直肠、乙状结肠的D5cc、D2cc、D1cc、D0.1cc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近距离治疗中,3D打印组与常规插入组比较,在剂量分布上合理,差异无显著性,但该方法操作简单、方便,也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