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合并自身免疫性脑炎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1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对再生障碍性贫血(AA)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合并自身免疫性脑炎(AE)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方法:选择2020年12月28日第九四〇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例因AA接受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后发生AE患者(患者1)为研究对象。患者1为男性、30岁。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其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与诊疗结果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患者1的随访,截至2023年9月30日。以"造血干细胞移植""脑炎""脑膜炎""自身免疫性脑炎""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encephalitis""meningitis""autoimmune encephalitis"为中、英文关键词,在万方数据服务知识平台、中国知网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中,检索血液病患者接受allo-HSCT后发生AE的相关研究文献。文献检索时间设定为以上数据库建立至2023年12月。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并且与受试者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患者1因"allo-HSCT后42 +个月,肌无力1 +个月"于2020年12月28日第九四〇医院血液科入院治疗。①患者1入院实验室检查结果如下。脑脊液压力为350 mmH 2O(1 mmH 2O=9.81 Pa);脑脊液生化检查:Cl -浓度为129.4 mmol/L,葡萄糖水平为2.85 mmol/L,蛋白定量为879.0 mg/L;脑脊液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WBC)为15×10 6/L,蛋白定性呈阳性;外周血感染相关检测:降钙素原(PCT)水平为0.047 ng/mL,白细胞介素(IL)-6水平为2.0 pg/mL;外周血血培养、血清及脑脊液病毒系列检查、脑脊液墨汁染色、脑脊液细菌及真菌培养结果均呈阴性;脑脊液及血清AE相关抗体均呈阴性。②患者1影像学检查结果如下。头颅MRI检查结果提示,双侧大脑半球、中脑、小脑中脚见大致呈对称分布的片状稍长T2信号影,弥散加权成像(DWI)提示双侧大脑半球、中脑、小脑中脚高信号。③临床诊断:患者1于2021年1月14日被确诊为自身抗体呈阴性AE。④治疗及转归:对患者1采取镇静、输注大剂量甲泼尼龙、静注人免疫球蛋白(IVIG)、抗癫痫、脱水降颅压、抗感染及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治疗后,体温逐渐正常,可脱离呼吸机自主呼吸,提示治疗有效。3月3日,患者1出院时可在家属搀扶下行走,四肢肌张力、腱反射正常,一般情况好转,病情稳定。⑤随访及预后:患者1于随访期内规律复诊,9月30日复诊结果显示,AE后遗症症状明显,表现为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精神行为异常等。⑥按照本研究设定的文献检索策略,检索到3篇关于allo-HSCT后发生AE的相关研究文献,共计4例患者(患者2~4),包括患者1在内的5例allo-HSCT后合并AE患者被纳入以下研究。这5例患者allo-HSCT后,均出现中枢神经系统(CNS)症状,经头颅MRI、脑脊液AE相关抗体检测,最后均被诊断AE。对其均采取糖皮质激素、CD20单克隆抗体、IVIG等治疗后,其CNS症状均有所改善。 结论:血液肿瘤患者在接受allo-HSCT后免疫重建过程中,若出现CNS症状,需尽早完善头颅MRI、脑脊液抗体检测排查AE可能。一旦患者被诊断为allo-HSCT后合并AE,应立即采取糖皮质激素联合IVIG等治疗,以挽救其生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通过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别小胶质细胞炎症激活过程中的关键通路和基因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究小胶质细胞炎症激活的关键通路和基因。方法:使用质量浓度为1 μg/ml的脂多糖对小胶质细胞进行刺激,建立小胶质细胞炎症模型。使用ELISA法和RT-qPCR检测小胶质细胞炎症模型IL-6和TNF-α水平。对建立的小胶质细胞炎症模型进行转录组测序,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分析和KEGG分析。使用String数据库构建差异表达基因的蛋白互作网络,并使用Cytoscape软件进行蛋白互作网络的可视化。使用MCODE应用程序提取蛋白互作网络的模块,使用cytohubba应用程序提取枢纽基因。采用RT-qPCR验证枢纽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对枢纽基因进行富集分析,预测其靶向miRNA,预测可能与其作用的药物。结果:经ELISA和RT-qPCR检验,小胶质细胞炎症模型建立成功。通过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434个差异表达基因。GO分析显示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主要集中在细胞对细胞因子刺激的反应、炎症反应、对外界刺激反应的调节等条目。KEGG分析显示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主要集中在趋化因子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等通路。构建了这些差异表达基因的蛋白互作网络图,并进行了模块分析和枢纽基因的提取,枢纽基因大部分位于模块1内,模块1的种子基因为 S1pr1,枢纽基因包括 S1pr1、 Cxcr4、 Cx3cl1、 Cx3cr1、 Cxcl10、 Cxcl2、 Ccl4、 Ccl5、 Ccl9、 Fpr1。RT-qPCR结果显示,与培养液组相比,脂多糖组中 S1pr1、 Cxcr4、 Cx3cl1、 Cx3cr1的mRNA表达下调, Cxcl10、 Cxcl2、 Ccl4、 Ccl5、 Ccl9、 Fpr1的mRNA表达上调。枢纽基因的富集分析主要集中在趋化因子介导的信号通路、视紫红质样受体、细胞趋化性等条目。预测了可能和枢纽基因作用的miRNA和药物。 结论:通过对小胶质细胞炎症模型进行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了差异表达基因,提取了枢纽基因和种子基因,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小胶质细胞炎症的分子机制,为相关疾病的诊治提供潜在的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肥胖症脂肪组织中环状RNA表达水平及功能研究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分析肥胖症内脏脂肪组织中环状RNA(circRNA)表达水平。方法:留取北京朝阳医院2020年1月至9月收治患者的内脏脂肪组织,根据体重指数,分肥胖(>32.5 kg/m 2)和正常组(<20.0 kg/m 2),选取10份(肥胖组6份,正常组4份)行全转录组测序,比较circRNA表达水平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功能。以Log2(Fold change>1)且 P<0.05筛选差异化表达的circRNA,以 P<0.05为条件筛选富集的通路和分子功能。 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肥胖组有52个差异表达的circRNA[Log2 (Fold change)>1,且 P<0.05],其宿主基因主要富集在"胰岛素抵抗"、"肿瘤坏死因子通路"和"细胞因子-因子受体通路"等通路( P<0.05),筛选出上述通路中的关键基因,如趋化因子(CX3CL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白细胞介素6(IL-6)、胰岛素受体底物2(ISR2)等,这些基因与慢性炎性反应密切相关。 结论:circRNAs可能通过调控慢性炎性反应在肥胖症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miR-520c-3p对糖尿病肾脏病患者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焦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探讨 miR-520c-3p对糖尿病肾脏病患者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焦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糖尿病肾脏病患者(DKD组,4例)和糖耐量正常肾脏肿瘤手术者(正常对照组,4例)的肾脏组织。HE染色、过碘酸-希夫染色(PAS)和透射电镜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取生长状态良好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HK-2)细胞传代至培养板内,并分成如下8组:正常葡萄糖组(NG,5.6 mmol/L葡萄糖)、高糖组(HG,30.0 mmol/L葡萄糖)、抑制物组(正常葡萄糖+转染 miR-520c-3p抑制物)、抑制物对照组(正常葡萄糖+转染 miR-520c-3p抑制物阴性对照物)、模拟物组(高糖+转染 miR-520c-3p模拟物)、模拟物对照组(高糖+转染 miR-520c-3p模拟物阴性对照物)、模拟物+TXNIP共转染组(高糖+共转染 miR-520c-3p模拟物+TXNIP)、共转染阴性对照组(高糖+共转染 miR-520c-3p模拟物+TXNIP阴性对照物)。活细胞动态实时监测细胞活性,碘化丙啶(PI)染色检测细胞焦亡情况;免疫荧光染色、荧光原位杂交、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 miR-520c-3p、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和细胞焦亡分子NOD样受体蛋白3(NLRP3)、活化半胱氨酸蛋白酶-1(cl-caspase-1)、消皮素D(GSDMD)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明确 miR-520c-3p和 TXNIP之间的相互作用。两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KD组肾脏组织肾小管炎性细胞增多,伴随 miR-520c-3p表达水平下降, TXNIP表达升高(均 P<0.05);肾小管特异性标志物水通道蛋白1(AQP1)与NLRP3和GSDMD焦亡蛋白共定位均增加。在HK-2细胞中,与NG组相比,HG组焦亡细胞增多,伴随 miR-520c-3p表达水平下降,TXNIP、NLRP3、cl-caspase-1、GSDMD的蛋白水平和细胞上清液IL-1β浓度升高(均 P<0.05);与模拟物对照组相比,模拟物组中 miR-520c-3p表达量更高, TXNIP mRNA表达量更低,TXNIP、NLRP3、cl-caspase-1、GSDMD的蛋白水平和IL-1β浓度更低(均 P<0.01),TXNIP和NLRP3共表达定位减少( P<0.05);与抑制物对照组相比,抑制物组中 miR-520c-3p表达量更低, TXNIP mRNA表达量更高,TXNIP、NLRP3、cl-caspase-1、GSDMD的蛋白水平和IL-1β浓度更高(均 P<0.01)。与共转染阴性对照组相比,模拟物+TXNIP共转染组的TXNIP和NLRP3共表达定位增加,TXNIP、NLRP3、cl-caspase-1、GSDMD的蛋白水平更高( 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表明, TXNIP是 miR-520c-3p直接作用靶点, miR-520c-3p通过靶向调节TXNIP表达,抑制高糖诱导的细胞焦亡。 结论:miR-520c-3p通过抑制TXNIP/NLRP3途径减轻高糖诱导的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焦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肝细胞核因子4α抑制胃癌中自噬的作用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探讨肝细胞核因子4α(HNF4A)对胃癌(GC)细胞自噬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人GC细胞株AGS(CRL-1739)、HGC-27(CL-0107)购自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GC细胞株分为空载体对照组、HNF4A过表达组、随机干扰组、HNF4A干扰组,筛选稳定过表达/敲低HNF4A的亚克隆细胞株;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GC细胞中HNF4A的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变化;通过JASPAR分析寻找胃癌中HNF4A潜在靶基因;荧光成像检测细胞自噬通量变化;软琼脂克隆形成和基质胶侵袭检测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 结果:稳定过表达/敲低HNF4A的亚克隆细胞株,HNF4A组表达指标高于空载对照组(3.56±0.03比1.00±0.04, t=25.62, P<0.05),敲低HNF4A组表达指标低于随机干扰组(0.27±0.04比1.00±0.03, t=21.53, P<0.05)。HNF4A过表达组自噬相关蛋白5(ATG5,2.54±0.11比1.00±0.03, t=41.70, P<0.05)和自噬相关蛋白12(ATG12,3.14±0.03比1.00±0.02, t=24.72, P<0.05)表达指标,克隆形成数指标(386.00±14.42比144.00±11.14, t=23.00, P<0.05)和侵袭细胞数指标(391.70±9.50比144±11.14, t=29.30, P<0.05)均高于空载对照组;相反,HNF4A干扰组ATG5(0.28±0.05比1.00±0.02, t=20.32, P<0.05)和ATG12(0.31±0.07比1.00±0.05, t=18.93, P<0.05)表达指标,克隆形成数指标(50.00±5.57比136.00±10.15, t=12.87, P<0.05)和侵袭细胞数指标(45.00±11.00比150.30±13.58, t=10.44, P<0.05)均低于随机干扰组。 结论:转录因子HNF4A调控自噬相关基因ATG5和ATG12表达,促进胃癌细胞自噬。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2018年至2019年浙江省绍兴市新确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感染者的分子传播网络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分析浙江省绍兴市新确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HIV-1)感染者传播关系的分子网络特征,为疫情流行趋势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纳入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绍兴市新确证未经抗病毒治疗的423份HIV-1感染/艾滋病病例血液样本,获得375份样本序列,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HIV-1的 pol基因,采用MEGA 6.0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亚型,并采用HyPhy软件和Cytoscape 3.7.2。生成不同基因距离的分子网络,通过美国斯坦福大学HIV耐药数据库在线软件工具分析耐药突变位点。 结果:375份样本序列中发现8种亚型,优势亚型为流行重组型(circulating recombinant form, CRF)07_BC 215份(57.33%),CRF01_AE 103份(27.47%),其他包括CRF08_BC、CRF85_BC、CRF55_01B、B、C和CRF01_AE/B亚型。在基因距离为1.50%时,共形成24个分子簇,194条序列入网,入网率为51.73%。在分子簇最多的0.75%基因距离时,共形成30个分子簇,129条序列入网,入网率为34.40%,35例以老年人为主的病例聚集成CL1簇。42份样本存在监测性耐药突变(surveillance drug resistance mutation, SDRM),耐药传播率为11.20%(42/375),其中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耐药突变38例,分别为 K103 N(32/375,8.53%)、 K103 S(4/375,1.07%)、 Y188 L(1/375,0.27%)和 G190 A(1/375,0.27%),蛋白酶抑制剂耐药突变4例,分别为 M46 I(3/375,0.80%)和 V82 A(1/375,0.27%)。分子簇C2序列携带高比例耐药突变(94.29%,33/35)。 结论:绍兴市HIV-1亚型丰富多样,CRF07_BC亚型传播迅速;在0.75%基因距离仍聚集的CL1簇老年病例亟待干预,防止该耐药毒株的进一步快速传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Ⅰ型Bartter综合征患儿3例SLC12A1基因变异功能分析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分析Ⅰ型Bartter综合征患儿SLC12A1基因变异的功能特性,探索分子伴侣类药物4-苯丁酸钠对SLC12A1基因变异体的纠正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至2018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3例Ⅰ型Bartter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表现、生长发育情况、实验室检查结果及SLC12A1基因变异情况等,在人胚胎肾293细胞(HEK293)中分别过表达野生型和变异型SLC12A1基因,运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Na +-K +-2Cl -共同转运体(NKCC2)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技术检测NKCC2的亚细胞定位,同时用分子伴侣类药物4-苯丁酸钠处理转染SLC12A1基因变异体的细胞,运用非配对 t检验比较处理前后药物对变异体的纠正作用。 结果:3例患儿中男2例、女1例,分别为3.0、4.0、1.2岁。均表现为早产,母亲孕期羊水多,生后出现低氯性碱中毒,伴低钾、低钠血症等。一代测序结果显示3例患儿为SLC12A1基因纯合或复合杂合型变异。在HEK293细胞中发现3种变异体NKCC2(p.L463S、p.L479V和p.507-510del)膜蛋白表达均低于野生型(0.718±0.039、0.287±0.081、0.025±0.156比1.001±0.028, t=5.92、8.35、30.49,均 P<0.01),p.L479V和p.507-510del总蛋白表达均低于野生型(0.630±0.032、0.043±0.003比1.000±0.111, t=3.21、8.65,均 P<0.05)。4-苯丁酸钠处理组p.L463S、p.L479V成熟型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未处理组(0.459±0.018比1.123±0.024、0.053±0.012比1.256±0.037, t=2.75、18.35,均 P<0.05)。免疫荧光实验示p.L479V和p.507-510del 2种变异体滞留于细胞质内,且4-PBA可以促进p.L479V变异体转运到细胞膜上。 结论:SLC12A1基因3种变异体导致蛋白表达或定位异常,4-苯丁酸钠可在一定程度上纠正Ⅰ型Bartter综合征患儿SLC12A1基因变异体的表达和定位缺陷,可能为临床治疗Ⅰ型Bartter综合征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99Tc m-焦膦酸盐显像在转甲状腺素心肌淀粉样变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评价 99Tc m-焦膦酸盐(PYP)显像在心肌转甲状腺素型淀粉样变(ATTR)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前瞻性纳入自2018年12月至2019年7月因疑诊心肌淀粉样变于北京协和医院行 99Tc m-PYP显像的17例[男9例,女8例,年龄(53.4±13.0)岁]患者,利用视觉评分及半定量方法[心脏/对侧比值(H/CL)],对照心肌或其他部位活组织检查(简称活检)结果及基因检测结果,判断该综合分析方法对心肌ATTR的诊断价值。 结果:17例患者中有5例视觉评分为2~3分,H/CL≥1.5,诊断为阳性,后续活检或基因检测为阳性,确诊为ATTR;4例患者基因检测为阳性但无心脏症状,视觉评分0~1分,H/CL<1.5,考虑患者年龄较轻,体内淀粉样物质沉积尚未引起脏器病变;另有8例显像阴性患者视觉评分为0~1分,H/CL<1.5,其中2例后续穿刺活检证实为轻链型淀粉样变(AL),3例临床诊断为AL,余3例基本除外ATTR。 99Tc m-PYP显像诊断ATTR心脏受累的准确性为11/11。 结论:99Tc m-PYP显像有助于无创地诊断心肌ATTR。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99Tc m-PYP延迟及断层显像诊断转甲状腺素蛋白相关心脏淀粉样变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探讨 99Tc m-焦膦酸盐(PYP)不同采集方法在心脏淀粉样变(CA)诊断与病理分型中的应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间北京协和医院31例临床怀疑CA的患者资料,其中男22例、女9例,年龄21~81(57.2±13.4)岁。患者注射 99Tc m-PYP后不同时间行平面显像[早期显像(注射后1 h)、延迟显像(注射后2~3 h)]和断层显像(注射后1 h)。以临床诊断为标准,分别采用视觉评分法(≥2分为阳性)和半定量法[心脏与对侧肺摄取比值(H/CL)≥1.5诊断为阳性]分析 99Tc m-PYP不同采集方法获得的CA及非CA患者的影像学特点。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Bonferroni检验分析数据。 结果:根据临床诊断,CA组15例[转甲状腺素蛋白相关CA(ATTR-CA)5例、轻链型CA(AL-CA)10例],非CA组16例。5例ATTR-CA患者双时相显像和SPECT/CT显像均为阳性;10例AL-CA患者中3例早期显像阳性,延迟显像和SPECT/CT显像阴性;16例非CA患者双时相显像和SPECT/CT显像均为阴性。延迟期平面显像及断层显像灵敏度均为5/5,特异性均为10/10,阳性预测值均为5/5,阴性预测值均为10/10,准确性均为15/15。31例患者中,转甲状腺素蛋白相关(TTR)突变基因患者16例,其中4例为家族性突变型(ATTRv),表现为 99Tc m-PYP显像阳性;12例诊断为非CA,表现为显像阴性。ATTR-CA组与AL-CA组早期显像H/CL(2.11±0.24与1.31±0.07)与延迟显像H/CL(2.02±0.19与1.30±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值:75.41和87.15,Bonferroni检验,均 P<0.01)。 结论:早期平面显像对CA分型存在误诊现象,延迟期平面显像及断层显像结果一致性好,可准确诊断ATTR-CA。 99Tc m-PYP显像有助于发现TTR突变基因患者是否合并CA。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高通量测序分析高血压伴或不伴牙周炎大鼠牙龈mRNA差异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基于高通量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分析高血压大鼠伴或不伴牙周炎状态下牙龈组织中的差异mRNA,旨在为高血压伴牙周炎的防治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获得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给予含8%(w/w)NaCl的高盐饲料建立高血压大鼠模型,使用3-0的无菌丝线结扎大鼠下颌第一磨牙建立牙周炎大鼠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高血压组(H组)和高血压伴牙周炎组(PH组),测量血压、心率、牙槽骨吸收量和牙槽骨中破骨细胞数量;取3组牙龈组织进行NGS,分析组间差异基因表达;H组和PH组间所有差异基因行基因功能(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行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筛选关键基因;免疫组织化学验证关键通路中的关键基因在各组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分析关键基因在各组全身循环中的表达.结果 实验终点(第11周)时,H组和PH组的血压均高于N组(P<0.001),但PH组的血压与H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3组心率无统计学差异.Micro-CT显示PH组下颌第一磨牙的釉牙骨质界(cemento-enamel junction,CEJ)到牙槽骨嵴顶(alveolar bone crest,ABC)距离较N组和H组增加,牙槽骨中破骨细胞数量多于N组和H组(均P<0.016 7).3组的共同差异基因为0个,H组和PH组牙龈组织共 235 个差异基因,相较于H组,在PH组有P-选择素(P-selectin,SELP)、角蛋白 16(keratin 16,KRT16)和S100钙结合蛋白A9(S100 calcium binding protein A9,S100A9)等137个上调基因,以及FK506结合蛋白 5(FK506 binding protein 5,FKBP5)、介体复合体亚基 22(mediator complex subunit 22,MED22)和含锌指和BTB域16(zinc finger and BTB domain containing 16,ZBTB16)等98个下调基因.H组和PH组差异基因的GO分析结果提示,主要富集的生物学过程(biological processes,BP)为白细胞迁移,主要的细胞成分(cellular compo-nent,CC)为胶原三聚体复合物,主要的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s,MF)为细胞外基质结构的构建;H组和PH组差异基因的KEGG信号通路主要富集于细胞因子之间受体相互作用、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信号通路中.通过PPI分析筛选出4个作用于高血压状态下牙周炎的关键基因,包括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Ⅰ型胶原α1(collagen type Ⅰ alpha 1,COL1α1)、趋化因子配体 1(chemokine ligand 1,CX-CL1).与N组和H组比较,IL-1β和TNF-α在PH组牙龈组织及全身血清中的表达均上调(P<0.016 7).结论 高血压伴牙周炎或不伴牙周炎时的差异mRNA为IL-1β和MMP-9以及差异信号通路为IL-17和TNF-α信号通路,为今后进一步研究高血压伴牙周炎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了实验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