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隔药灸联合经痛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观察隔药灸联合经痛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21年8月—2023年5月就诊于医院且符合诊断标准的90例寒凝血瘀证原发性痛经患者,将其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试验组给予隔药灸联合经痛汤治疗,隔药灸组单纯使用隔药灸治疗,中药组单纯服用经痛汤治疗.3组患者均于每次月经前7 d开始治疗,其中隔药灸组连续治疗7 d,中药组连续治疗14 d,试验组方法同前两组联合,3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记录各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症状量表及计算各组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前,各组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症状量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的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症状量表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评分明显低于中药组和隔药灸组(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96.5%,28/29)明显高于中药组(84.3%,25/30)及隔药灸组(70.0%,21/30).结论 隔药灸联合经痛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疗效较单纯隔药灸或单纯服用经痛汤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脓毒症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清S1P、Wnt5a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脓毒症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不同病情严重程度血清鞘氨醇-1-磷酸(S1P)、无翅型MMTV整合位点家族成员5a(Wnt5a)的变化及其与早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12月临沂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62例脓毒症并发ARDS患者。根据ARDS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ARDS组(56例)、中度ARDS组(66例)和重度ARDS组(40例)。比较3组患者血清S1P、Wnt5a水平。并根据治疗28 d预后情况将其分为生存组(92例)和死亡组(70例),比较生存组和死亡组患者的血清S1P、Wnt5a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脓毒症并发ARDS患者早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脓毒症并发ARDS患者血清S1P、Wnt5a对早期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轻度ARDS组、中度ARDS组和重度ARDS组的血清S1P、Wnt5a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 223.888、63.613,P均< 0.001)。与轻度ARDS组比较,中度ARDS组与重度ARDS组的血清S1P水平更低,血清Wnt5a水平更高(P均< 0.05);与中度ARDS组比较,重度ARDS组的血清S1P水平更低,血清Wnt5a水平更高(P均< 0.05)。死亡组患者血清S1P水平低于生存组,血清Wnt5a水平高于生存组(t = 7.380、6.485,P均< 0.001)。死亡组年龄、脓毒性休克占比、住ICU时间≥ 10 d占比、机械通气时间≥ 3 d占比、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APACHE)Ⅱ评分、血乳酸水平、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均高于存活组,而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占比、氧合指数均低于存活组(P均<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年龄、脓毒性休克、血清Wnt5a水平、血乳酸水平、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是脓毒症并发ARDS患者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血清S1P与氧合指数则是保护因素(P均< 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1P及Wnt5a单独检测预测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3 [95%置信区间(CI)(0.734,0.861),P < 0.001]、0.758 [95%CI(0.684,0.822),P < 0.001],血清S1P联合Wnt5a检测预测死亡的AUC为0.866 [95%CI(0.804,0.914),P < 0.001],二者联合检测预测死亡的AUC大于血清S1P和Wnt5a单独检测预测(Z = 2.405、3.309,P均< 0.001)。结论:脓毒症并发ARDS患者的病情加重与血清S1P水平下降及Wnt5a水平升高有关,二者联合检测对早期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联合放化疗治疗宫颈癌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柴胡桂枝干姜汤联合放化疗对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细胞免疫功能、生存质量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1年12月医院收治的7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放化疗治疗)和观察组(35例,柴胡桂枝干姜汤+放化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细胞免疫功能、生存质量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0.00%,高于对照组34.28%(P<0.05).治疗后,两组的纳差便溏、腰酸汗出、心烦口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CD4+、Treg、NK细胞水平均高于治疗前,CD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NRS评分低于治疗前,FACT-G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呕吐腹泻、肝肾功能异常、中性粒细胞下降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发生程度均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 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联合放化疗治疗宫颈癌在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改善免疫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及减轻不良反应等方面均优于单纯放化疗组,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抗反流黏膜套扎治疗顽固性胃食管反流病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抗反流黏膜套扎术治疗顽固性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2年以上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于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胃食管外科接受内镜下抗反流黏膜套扎治疗,且术前资料完整的顽固性GERD患者的病历资料,收集治疗前后的反流相关症状评分、症状主观缓解程度、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停药情况、术后并发症、复发和再次治疗情况,并进一步统计分析术前评估结果对抗反流黏膜套扎满意率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共纳入GERD患者136例。男67例,女69例,年龄[52(38,60)]岁。术后中位随访时间[54(50,56)]个月,12个GERD相关症状的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消化道和食管外症状的主观缓解程度分别为[70(40,95)]%和[70(30,95)]%。PPI停药率为78%,疗效满意率为68%。术前评估项目中仅症状-反流相关性阴性组的疗效满意率优于阳性组(χ2=4.926,P=0.026),其余项目的组间疗效满意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轻度吞咽困难、腹胀、腹泻、迟发性出血分别为7、1、1、1例,均经保守治疗后缓解。3例症状学复发和10例疗效不足患者再次接受内镜下治疗(n=5)或腹腔镜胃底折叠术(n=8),再次抗反流干预后11例取得满意疗效。结论:抗反流黏膜套扎治疗可减轻大部分入选GERD患者的多种相关症状,有较高的疗效满意率和PPI停药率。术前反流监测显示存在反流高敏感可能对疗效有不良影响。套扎术后短期和长期并发症较少且轻微,但需注意极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迟发性出血。疗效不充分或复发的患者可再次选择内镜下治疗或抗反流手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躲避幽门螺杆菌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人是智慧动物,在生活中学会了躲避"惹不起"的微生物.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惹不起"的.世界卫生组织(WHO)把幽门螺杆菌列为一级致癌物.幽门螺杆菌感染很普遍,在世界范围内,超过一半的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在发展中国家,70%~90%低于10岁的儿童携带幽门螺杆菌;在发达国家,该比例为25%~50%.成年人的感染率与儿童的相似[1].这种菌定居在人的胃里,可形成持续感染,引发胃溃疡和胃癌.超过60%的胃癌是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膝关节置换术后专项护理效果及术后功能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患者仍有一定程度的不满意率,部分术后功能恢复不良,通过评估专项护理对术后恢复的作用,并分析影响术后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优化术后护理,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满意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2-7月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专项护理组(52例)和常规护理组(58例).比较2组末次随访时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OM)、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根据HSS评分将患者分为优良组(HSS≥70分)及不良组(HSS<70分),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KA术后影响膝关节功能的危险因素.结果 (1)临床效果:专项护理组较常规护理组VAS评分明显降低(2.08±0.97 vs.3.49±1.10),术后HSS评分和膝关节 ROM 明显升高(90.24±9.06 vs.84.34±7.36;108.80±8.67 vs.90.45±6.30,P<0.05);(2)护理效果:专项护理组焦虑评分、患者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优于常规护理组,且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护理方式及年龄、术前HSS评分、术后患者依从性、术后SAS评分等均是TKA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专项护理能减轻TKA术后膝关节疼痛,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术后护理方式、年龄、术前HSS评分以及术后患者依从性是TKA术后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影响因素的系统评价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本文旨在通过系统评价,对影响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Scopus、EBSCO中关于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 2024 年 1 月,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相关研究文献.使用美国卫生保健质量和研究机构推荐的横断面研究质量评价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 软件进行Meta分析.评价内容包括患者因素、术前因素、手术因素和术后因素对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情况的影响.结果 最终纳入 8 篇文献,其质量评价为A级或B级.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早期下床活动有利的影响因素包括患者年龄<70 岁(OR=2.16,95%CI 1.11~4.21,P=0.02)、男性(OR=1.72,95%CI 1.30~2.28,P=0.0002)、留置导管数量<4(OR=3.24,95%CI 1.19~8.85,P=0.02).结论 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性别、术后留置导管数量等.关注这些影响因素有助于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案,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臀下动脉来源的股骨头后上支持带动脉观察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通过冰鲜标本进行解剖学研究并结合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SA)观察股骨头后上支持带动脉的来源,为治疗股骨头坏死(ONFH)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采用10具没有髋关节疾病的冰鲜标本进行股骨头周围血供解剖,观察后上支持带动脉的来源以及走形。回顾性分析2020年至2024年因ONFH收入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骨科的患者,年龄18~45岁,术前接受DSA确认后上支持带动脉存在并显影。排除标准: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身体情况不耐受手术、术后依从性差。共计194例符合入选标准,男性120例,女性74例;左髋84例,右髋110例;根据国际骨循环协会(ARCO)分期:Ⅱ期患者128例,Ⅲ期患者66例。髋关节均存在轴向叩击痛,“4”字实验(+)以及不同程度的活动受限。术前行股骨头DSA检查,观察后上支持带动脉的来源,以此指导手术方式的选择。评估患者术前术后的Harris 髋关节功能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关节活动情况等,数据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10具冰鲜标本后上支持带动脉均存在,7具标本(70%)来源于旋股内侧动脉,3具标本(30%)来源于臀下动脉。194例患者均完成术前DSA检查,156例(79.9%)来源于旋股内侧动脉;39例(20.1%)来源于臀下动脉。39名臀下动脉型(ARCO Ⅱ期30例,ARCO Ⅲ期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48个月,平均随访(20.1±0.6)个月。ARCOⅡ期患者病情无进一步进展,ARCOⅢ期患者有1例股骨头塌陷,但其髋关节疼痛术后较术前明显减轻,活动度有所改善。其余患者股骨头表面无塌陷,关节间隙与髋关节屈伸活动功能都尚可。术后12个月随访时,VAS评分(2.4±1.2)分,Harris评分(92.7±1.3)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t=4.74、33.54,均为P<0.001)。结论:后上支持带动脉大部分由旋股内侧动脉发出,小部分由臀下动脉发出。臀下动脉型较旋股内侧动脉性走行位置较高,保髋手术方式更多,创伤及医源性损伤血管风险更低,但需更多病例进一步观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新鲜冰冻血浆与红细胞高比例输注在严重创伤患者大量输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分析新鲜冰冻血浆与红细胞高比例输注对严重创伤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本院收治的140例严重创伤患者,随机分成2组,均70例.对照组行新鲜冰冻血浆与红细胞低比例输注(1:3),观察组行鲜冰冻血浆与红细胞高比例输注(1:1).对比2组免疫功能、凝血功能、不良反应.结果 输血前、输血1 d后,2组CD3+、CD4+、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前,2组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 1 d 后,观察组 FIB 为(2.18±0.14)g/L,高于对照组的(1.26±0.27)g/L,APTT 为(38.8±3.6)s、PT为(14.5±1.9)s、TT 为(20.5±2.2)s,短于对照组的(46.8±4.3)s、(19.9±2.6)s、(23.5±2.6)s(P<0.05);2 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鲜冰冻血浆联合红细胞高比例输注有助于恢复严重创伤患者的免疫、凝血功能,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存在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MALDI-TOF-MS在耐碳青霉烯肠杆菌多黏菌素B快速药敏试验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构建一种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多黏菌素B的快速药敏试验方法,为临床抗生素的选择和精准调整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WHONET 5.6软件对分离自西安市第一医院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的108株CRE菌株信息进行筛选,以肉汤稀释法为参比方法,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MS)进行多黏菌素B快速药敏测定.结果 108株CRE分离株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48.14%),其次是产气肠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各占13.89%).标本来源以痰液为主(65.74%),其次尿液(18.52%)和血液(8.33%).临床科室分布以神经外科为主(48.15%),其次为重症医学科(18.52%)和呼吸内科(14.81%).CRE分离株对大部分药物呈现高度耐药,对常见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复合药物耐药率分别超过70%,80%,50%和75%.与肉汤稀释法相比,MALDI-TOF-MS法测定CRE对多黏菌素B药敏结果的分类一致率(CA)为98.1%,重大误差(ME)为1.85%,未出现非常重大误差(VME),均在可允许范围之内.结论 本院分离的CRE对多种抗菌药物广泛耐药,基于MALDI-TOF-MS的快速药敏试验方法准确可靠,可用来评价CRE对多黏菌素B的敏感性,便于临床及时调整泛耐药细菌治疗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