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液质联用技术与网络药理学的生姜质量标志物研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MS)技术和网络药理学对生姜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方法:采用UPLC-Q-TOF-MS/MS技术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对生姜中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运用网络药理学分析生姜传统功效的现代药理作用机制从而初步探索生姜的Q-Marker,并利用分子对接技术验证活性成分与靶点蛋白的结合活性.结果:通过UPLC-Q-TOF-MS/MS技术共分析得到生姜中48种化学成分,筛选后得到活性成分33个,以这33个活性成分为Q-Marker候选成分做网络药理学分析,获得靶点基因508个,作用于157条信号通路,如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大鼠肉瘤蛋白(Ras)信号通路等.该实验初步探究了 8-姜酮(8-gingerone)、6-姜烯酚(6-shogaol)、8-姜酚(8-gingerol)、四氢姜黄素(Tetrahydrocurcumin)、1-脱氢-8-姜二酮(1-dehydro-8-ging-erdione)和(E)-4-(3,7-dimethylocta-2,6-dien-1-yl)-2-methoxy phenol等6个化合物发挥药效的作用机制并预测为生姜的Q-Marker.结论:本研究初步预测了生姜传统功效的Q-Marker.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云南产生姜UHPLC指纹图谱及4种成分定量分析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15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HPLC)建立20批云南不同产地生姜的指纹图谱,并对4个姜辣素类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建立了生姜UHPLC指纹图谱并对20批样本的18个共有峰进行了化学计量学分析;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CA)可将样本分为4类,色谱峰则被分为3组,红河与文山样本比较相近且被聚为2类,曲靖样本被聚为2类;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结果表明,红河与文山(云南东南部)样本间的差异相对较小,同时两地与曲靖(云南东部)样本的差异相对较大,主成分得分及各变量的载荷分布情况与聚类分析分类结果基本一致;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可实现对云南东南部、云南东部的有效区分,并筛选了 8个差异性标志物.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红河与文山生姜样本含量较为相近,两地与曲靖生姜样本存在一定差异,差异成分主要为6-姜辣素、8-姜酚和6-姜烯酚.本研究可为药用生姜的产地选择、质量综合评价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生姜两种提取物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通过对比生姜水提和绞汁两种提取物药理作用和化学成分的差异,从而研究生姜的药效物质基础以及为指导生姜临床上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酵母致热的大鼠模型,比较生姜水提和绞汁两种提取物的解热作用差异;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比较生姜水提和绞汁两种提取物的抗炎作用差异;通过对比生姜水提和绞汁两种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大小,从而比较其抗氧化作用的差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姜水提和绞汁两种提取物中6-姜酚、8-姜酚和10-姜酚的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生姜水提和绞汁两种提取物中总多糖的含量;采用BCA蛋白浓度检测法(bicinchoninic acid)测定生姜水提和绞汁两种提取物中总蛋白的含量.结果 生姜水提物对酵母致热的大鼠模型体温改善作用不明显(P>0.05),而生姜绞汁提取物能显著改善酵母致热的大鼠模型(P<0.05);生姜水提物对二甲苯导致小鼠耳肿胀的模型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P<0.05),而生姜绞汁提取物的改善作用不明显(P>0.05);阳性对照药物维生素C、生姜水提物和生姜绞汁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79.68%、78.36%和76.52%;生姜水提物中的6-姜酚、8-姜酚和10-姜酚含量分别为0.259 6 mg/g,0.027 18 mg/g和0.026 79 mg/g,生姜绞汁中的6-姜酚、8-姜酚和10-姜酚的含量分别为0.161 3 mg/g、0.020 82 mg/g和0.034 99 mg/g;生姜水提物和生姜绞汁提取物中总多糖含量分别为1.790 mg/g和1.390 mg/g;生姜水提物和生姜绞汁提取物中总蛋白含量分别为9.90 mg/g和7.840 mg/g.结论 生姜水提物的解热作用不及生姜绞汁提取物,但生姜水提物的抗炎作用要明显优于生姜绞汁提取物,生姜水提物和生姜绞汁提取物均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因此,生姜临床应用时,发挥其解热作用时应选用其绞汁提取物,发挥其抗炎作用时可选用其水提物,发挥其抗氧化作用时两种提取物均可.生姜水提物中6-姜酚、8-姜酚、总多糖和总蛋白的含量比生姜绞汁提取物相对较多,而10-姜酚的含量比生姜绞汁提取物相对较少,两种提取物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是其不同临床应用的物质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不同产地、不同部位及不同直径的黑老虎根质量差异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研究不同产地、不同部位及不同直径的黑老虎根质量差异.方法 采用UPLC法,测定14批不同产地、不同部位及不同直径黑老虎根的指纹图谱,结合相似度评价、单因素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及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各黑老虎根样品的指纹图谱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 黑老虎根UPLC指纹图谱标定了8个共有峰,指认了峰5为8-姜酚.不同产地、不同部位及不同直径的黑老虎根部分样品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较低.不同批次黑老虎根药材与木质部、皮部的共有峰的单位峰面积波动较大,不同直径的黑老虎根样品间的共有峰的单位峰面积差异明显.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批次的黑老虎根药材无明显的产地分类聚集现象;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批次黑老虎根药材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值范围为0.066~0.094,灰色关联度差异范围为0~29.79%.结论 市场上的黑老虎根药材内在质量差异较大,建立的UPLC指纹图谱检测方法重复性与稳定性良好,可为黑老虎根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基于多指标成分定量、化学计量学、EW-TOPSIS分析的白术厚朴合剂质量评价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13
目的 以 10种成分为指标,建立白术厚朴合剂HPLC定量分析方法 ,联合化学计量学及熵权优劣解距离法(EW-TOP-SIS)对其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方法 以 75%甲醇提取液为样品,采用Agilent TC-C18 色谱柱,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HPLC法同时测定 12 批白术厚朴合剂中 10个化合物(白术内酯Ⅲ、白术内酯Ⅰ、肉桂醇、肉桂酸、桂皮醛、和厚朴酚、厚朴酚、6-姜辣素、8-姜酚和 10-姜酚)含量,运用化学计量学和EW-TOPSIS法对含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经方法 学验证,各指标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要求:10 种成分在各自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0.99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加样回收率RSD均<2.0%.化学计量学分析显示,前 2个主成分代表 10个成分 92.24%的信息,12 批样品聚为 3 类,桂皮醛、厚朴酚、和厚朴酚、白术内酯Ⅲ、6-姜辣素和白术内酯Ⅰ对白术厚朴合剂的质量影响较大.EW-TOPSIS法结果 显示,12批白术厚朴合剂的最优解欧氏贴近度均值为 0.238 5~0.666 2,各批次间质量差异较大.结论 建立的多指标成分定量方法 操作便捷、结果 准确,可用于白术厚朴合剂的质量控制,化学计量学及EW-TOPSIS分析可实现对白术厚朴合剂质量的综合评价,为白术厚朴合剂质量标准提升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痛经软膏的多成分综合质量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 建立痛经软膏多组分定量联合化学计量学、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综合质量评价的方法.方法 以姜黄素为内参物,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一测多评(HPLC-QAMS)法同时检测痛经软膏中柠檬苦素、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姜黄素、6-姜辣素、8-姜酚、10-姜酚、延胡索乙素、去氢紫堇碱和紫堇碱的含量,结合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正交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其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12种成分在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均≥ 0.999 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58%~100.19%(RSD均小于2.0%,n=9).HPLC-QAMS计算值与外标法实测值无显著差异(P>0.05).化学计量学将其分为3类,显示姜黄素、6-姜辣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柠檬苦素和延胡索乙素是影响痛经软膏产品质量的主要潜在标志物.灰色关联度分析显示相对关联度在0.317 3~0.624 8范围内,痛经软膏质量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 建立的方法可以全面地评价痛经软膏的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干姜中3种姜酚类成分提取工艺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目的:建立干姜中姜酚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3个因素对6-姜酚、8-姜酚、10-姜酚总提取率的影响,并利用响应面法优选姜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优化后最佳提取条件设定为乙醇浓度为61%,提取时间为41 min,料液比为1∶34(g/mL).结论:本方法简便,具备可行性,可用于干姜中姜酚提取物的提取、分离及纯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
[10]-姜酚对缺氧/复氧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损伤的 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10]-姜酚对缺氧/复氧诱导原代乳鼠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提取原代乳大鼠心肌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10]-姜酚不同剂量组(1、3、10μmol·L-1).细胞缺氧4 h、复氧2 h,制备缺氧/复氧损伤模型;CCK-8法测定心肌细胞存活率;测定细胞上清液中生化指标,如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测定上清液中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含量;Western blot测定心肌细胞RhoA、ROCK1、p-NF-κB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10]-姜酚增加乳鼠心肌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细胞上清液中LDH、CK-MB、TNF-α、IL-6、IL-1β含量.[10]-姜酚能降低心肌细胞中RhoA、ROCK1、p-NF-κB蛋白表达.结论:[10]-姜酚对乳鼠原代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RhoA/ROCK1/NF-κB信号通路、减轻炎症反应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姜不同炮制品对苓甘五味姜辛汤4种成分含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明姜不同炮制品对苓甘五味姜辛汤指标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生姜、干姜、炮姜配伍成苓甘五味(生)姜辛汤、苓甘五味(干)姜辛汤、苓甘五味(炮)姜辛汤各10批,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进行含量测定分析.色谱条件:Acquity BEH C18(2.1 mm×100 m,1.7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流速0.2 mL/min;柱温30℃C;检测波长280 nm.结果 姜不同炮制品组成的苓甘五味姜辛汤中甘草苷、甘草酸铵、6-姜酚、五味子醇甲4种成分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8;4种成分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01%、99.78%、96.69%和98.36%,RSD分别为2.15%、2.47%、2.79%和2.34%.结论 姜的不同炮制品对苓甘五味姜辛汤成分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药炮制用辅料姜汁的冻干工艺优化及冻干粉稳定性考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姜汁是常用的中药炮制用辅料,用于多种中药饮片的炮制.姜汁的原料和制备工艺决定了姜汁难以长时间保存,在用于炮制时无法根据有效成分含量决定用量;不同来源姜汁用于中药饮片炮制难以实现一致的炮制效果.该文以前期姜汁干燥研究为基础,对姜汁在不同搁板温度和真空度条件下的冷冻干燥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姜汁冷冻干燥的优化条件;建立了姜汁和复溶姜汁中6-姜酚,8-姜酚,10-姜酚,6-姜烯酚含量测定方法;对姜汁在冷冻干燥前后及30 d内的保存期内6-姜酚,8-姜酚,10-姜酚,6-姜烯酚含量、挥发油含量及总酚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工艺优化后姜汁冻干时间大大缩短;姜汁冻干前后成分基本一致,姜辣素、总酚含量无显著性变化,挥发油含量有显著性下降(P <0.05);30 d内,姜辣素、总酚、挥发油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该研究初步证明了中药炮制用辅料姜汁冻干的可行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