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2022)第二章:脑性瘫痪高危儿的评定与干预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本章对脑性瘫痪高危儿(infants at high risk of cerebral palsy,IHRCP)的概念、高危因素、评定、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进行了阐述。重点是评定部分,包括全身运动评估、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影像学检查(颅脑超声、磁共振成像)和Hammersmith婴幼儿神经学检查等;突出了早期干预的原则和方法,包括新生儿期体位性干预、婴儿抚触、口面部运动干预、高压氧治疗、水疗、早期感觉干预、早期运动干预、家长指导和随访管理等。规范了IHRCP的评定、诊断、早期监测、随访管理和早期干预方法等,对减少或减轻IHRCP向脑性瘫痪或其他神经发育障碍疾病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目标-活动-丰富运动干预对轻、中度发育障碍婴儿运动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目标-活动-丰富运动(GAME)方案对轻、中度发育障碍婴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试验,将符合纳入标准的3~12月龄轻、中度发育障碍患儿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54例,2组再按月龄各分为≤6月龄组和>6月龄组。2组患儿均接受每日1次,每次30 min,每周5 d的常规康复干预和每日60 min的家庭干预,总疗程8周。观察组增加GAME方案进行干预,对照组则增加传统的神经发育学疗法(NDT)进行干预。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治疗后),采用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AIMS)对2组患儿进行运动功能评估。结果:治疗后,2组患儿各体位AIMS评分和总分均显著优于组内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仰卧位、俯卧位、坐位的AIMS评分和AIMS总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2个亚组的各体位评分增加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观察组≤6月龄组患儿的AIMS总分增加值为(16.77±1.78)分,显著高于>6月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与传统的NDT方案相比,GAME方案可更好地提高轻中度发育障碍婴儿的运动功能,且较小年龄组的患儿进步较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振幅整合脑电图联合全身运动和婴儿运动量表在脑瘫高危早产儿运动发育异常中的预测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联合全身运动评估(GMs)、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AIMS)在脑瘫高危早产儿运动发育异常中的预测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河北省衡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82例脑瘫高危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北京市儿童医院保健所指定的评估量表作为诊断标准(金标准)评估患儿运动发育情况。对于发育正常、脑瘫高危早产儿运动发育异常的患儿,采用Kappa检验分析aEEG、GMs、AIMS、3种方法联合检测(aEEG联合GMs、AIMS诊断同时阳性)与金标准的诊断一致性,采用ROC曲线比较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通过对患儿的发育量表评估,运动发育正常患儿100例,可疑异常患儿98例,运动发育异常患儿84例。aEEG、GMs、AIMS、联合检测诊断与金标准的诊断一致性较强(Kappa=8.992, P=0.000;Kappa=9.331, P=0.000;Kappa=8.332, P=0.000;Kappa=9.021, P=0.000),单独采用aEEG、GMs、AIMS以及联合检测灵敏度分别为95.29%、91.25%、92.35%、88.05%,特异度分别为36.47%、35.74%、35.25%、38.60%,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03(95% CI:0.600~0.746)、0.692(95% CI:0.607~0.816)、0.652(95% CI:0.595~0.799)、0.775(95% CI:0.520~0.872)。联合检测诊断的价值和特异度高于单独检查(均 P<0.05)。 结论:aEEG联合GMs、AIMS在脑瘫高危早产儿运动发育异常中的预测效果较好,建议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低铁储备与3~7月龄婴儿的粗大运动评价的低评分相关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3~7月龄婴儿体内铁水平和粗大运动评分的相关性。方法:该项前瞻性研究应用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AIMS)对252例3~7月龄婴儿进行评估,并测定其中250例婴儿的铁蛋白水平。该研究分析222例婴儿的AIMS评分和铁蛋白水平以及61例婴儿的AIMS评分与网织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含量(ret-Hb)的相关性,并应用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进行数据分析。结果: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z评分低于第10百分位数作为结局指标,铁蛋白的最佳截断值为51 μg/L(敏感度86%,特异度81%),ret-Hb最佳截断值为28 pg(敏感度86%,特异度85%),ROC值分别为0.886和0.89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铁蛋白<51 μg/L是预测AIMS z评分低于第10百分位数的高危因素。14例ret-Hb <28 pg的婴儿有6例(43%)AIMS评分低于第10百分位,而47例ret-Hb ≥28 pg中仅有1例(2.1%)。结论:网织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含量(ret-Hb)<28 pg及铁蛋白<51 μg/L与3~7月龄婴儿的粗大运动功能评分不佳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0~1岁婴儿运动发育落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探讨0~1岁婴儿运动发育落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保健中心定期健康体检的足月儿396例,采用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Alberta infant motor scale,AIMS)评分评价婴儿的运动发育情况,根据AIMS得分的百分位将足月儿分为运动发育正常组(AIMS得分百分位>P10)和运动发育落后组(AIMS得分百分位≤P10);采用Gesell发育诊断量表(以下简称Gesell发育量表)评估足月儿的发育商(developmental quotient,DQ),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足月儿运动发育落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396例足月儿中男221例、女175例,月龄3.0~12.0个月,平均(7.2±2.7)个月;327例(82.6%)足月儿运动发育正常,69例(17.4%)运动发育落后.AIMS与Gesell发育量表评价运动发育落后的Kappa值为0.61(P<0.05).与运动正常组相比,运动发育落后组Gesell发育量表的适应性、精细动作、语言和个人社交DQ得分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结果显示,精细动作DQ>85(OR=0.349,95%CI:0.187~0.653,P=0.001)和语言DQ>85(OR=0.337,95%CI:0.186~0.613,P<0.001)的足月儿发生运动发育落后的风险较低.结论 Gesell发育量表评价0~1岁婴儿大运动与AIMS评价运动发育结果的一致性较好,其中精细动作DQ和语言DQ是0~1岁婴儿运动发育落后的影响因素.应关注0~1岁婴儿精细动作和语言发育,促进早期运动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MTO1基因变异致联合氧化磷酸化缺陷症10型患儿的临床和遗传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3/23
目的:探讨线粒体翻译优化因子(MTO)1基因变异,所致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联合氧化磷酸化缺陷症10型(COXPD10)患儿的临床表型和遗传学特征。方法:选择2022年7月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1例以运动发育迟缓为主诉的COXPD10患儿(患儿1)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采用全外显子组测序(WES)对患儿1及其父母进行遗传学分析。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制定的《序列变异解释的标准和指南》(以下简称为ACMG指南),对检出变异致病性进行分析。分别以"MTO1基因""联合氧化磷酸化缺陷症10型""复合氧化磷酸化缺陷症10型""COXPD10",以及"MTO1""combined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deficiency-10""COXPD10"为中、英文关键词,在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及Web of Science和PubMed数据库中,检索MTO1基因变异所致COXPD10患儿。文献检索年限设定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3月。对检索文献中COXPD10患儿MTO1基因变异情况与临床表现等进行复习。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规定,并通过该伦理委员会审查及批准(审批文号:ZSXL-ll2023-002),患儿1监护人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①患儿1为8个月龄女婴。其本次入院相关检查结果显示,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AIMS)评分为18分(低于同龄儿AIMS评分第5百分位数);头颅MRI检查提示,双侧丘脑、中脑呈对称性片状异常信号,T1加权成像(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呈低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WI)呈高信号;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左心室增大,卵圆孔未闭;血清乳酸浓度为9.39 mmol/L(异常增高);尿液有机酸分析结果无异常;2022年9月复查尿液有机酸结果显示,尿液有机酸异常增高。其WES检测结果提示,携带MTO1基因c.134G>A(p.Gly45Glu)和c.578C>G(p.Thr193Ser)杂合变异,分别遗传自其父、母亲。这2种变异在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PubMed数据库及基因组聚合数据库(gnomAD)中均未见报道。根据ACMG指南,将这2种变异判断为可能致病性变异(PS4+PM2+PM3)。结合临床表现与遗传学检测结果,患儿1被诊断为COXPD10患儿。②文献复习结果:共计纳入MTO1基因变异所致COXPD10患儿相关文献18篇,涉及44例患儿(患儿2~45),加上患儿1,共计45例COXPD10患儿。这45例患儿中,发生MTO1基因变异30种,分布于10个外显子中,其中8号外显子发生变异最多,为11种,并且均为错义变异;主要临床表现:高乳酸血症(42例,93.3%),心血管疾病(38例,84.4%),线粒体复合体缺乏症(34例,75.6%),发育迟缓(30例,66.7%)等。结论:MTO1基因c.134G>A(p.Gly45Glu)和c.578C>G(p.Thr193Ser)杂合变异是患儿1的致病原因。本研究丰富了MTO1基因变异所致COXPD10患儿的基因变异谱,为临床诊断、产前诊断COXPD10患儿提供了依据。对于运动发育迟缓、头颅MRI检查结果异常、血清乳酸水平异常增高的患儿,需警惕COXPD10可能,应尽早完善基因检查明确病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
-
小儿推拿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高危儿运动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 观察小儿推拿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高危儿运动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0 例高危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 组,对照组100 例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 100 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小儿推拿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干预周期为矫正月龄1 月至12 月,分别于矫正6 月龄、9 月龄、12 月龄时应用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AIMS)评估患儿大运动功能,分别于矫正3 月龄、6 月龄、9 月龄、12 月龄时应用Gesell发育诊断量表进行疗效评估,比较2 组纠正月龄后12 月龄发育结局及神经系统后遗症.结果 矫正6 月龄、9 月龄、12 月龄时,治疗组AIMS评分及相当发育月龄均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矫正 3 月龄、6 月龄、9 月龄、12 月龄时,治疗组适应性、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社会交往和 5大能区DQ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纠正月龄12 月龄时,治疗组诊断为全面性发育迟缓(GDD)、脑性瘫痪(CP)、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孤独症谱系障碍高危儿(IHRASD)患儿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儿推拿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可显著改善高危儿的运动及认知功能,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的效度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检测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AIMS)和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Ⅱ(PDMS-Ⅱ)在高危儿评测中的同时效度.方法:118例高危儿加入本研究,月龄范围2-17月龄,平均月龄(7.76±3.93)月.具有AIMS和PDMS-Ⅱ评估经验的3名评估者加入本研究.同一评估者对同一婴儿分别进行AIMS和PDMS-Ⅱ评估,在1周内完成,并记录评估结果.AIMS和PDMS-Ⅱ粗大运动量表的原始分用于检测同时效度.将所有的高危儿分为四个月龄组,并分别计算每个月龄组的Pearson相关系数.结果:AIMS和PDMS-Ⅱ的Pearson相关系数是0.97.0-4月龄组的Pearson相关系数是0.94,4-8月龄组0.95,8-12月龄组0.94,>12月龄组0.91.结论:AIMS与PDMS-Ⅱ的同时效度为高强度相关,AIMS是一个有效的可以用于动态监测高危儿运动发育的量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在脑损伤高危儿康复随访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在脑损伤高危儿康复随访评估中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AIMS)结果与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2(PDMS-2)结果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脑损伤高危儿43例(0-6月龄),平均月龄为(3.20±1.44)个月,分别采用AIMS量表及PDMS-2量表对患儿进行随访评估.6月龄内患儿每月随访评估1次,大于6月龄患儿每3个月随访评估1次.对患儿首次就诊、6月龄、12月龄评估时的AIMS总分与PDMS-2粗大运动各项指标[包括反射(RE)、姿势(ST)、移动(LO)]原始分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对AIMS百分位与PDMS-2粗大运动商(GMQ)进行定性分析(参照Kappa值).结果 本研究43例入选患几首次评估时AIMS总分均值为(8.42±4.96)分,AIMS总分与PDMS-2反射(RE)、姿势(ST)、移动(LO)各项原始分均呈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05,0.823,0.913);42例患儿在6月龄随访时其AIMS总分均值为(18.50±6.72)分,AIMS总分与PDMS-2反射(RE)、姿势(ST)、移动(LO)各项原始分均呈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19,0.809,0.887);32例患儿在12月龄随访时其AIMS总分均值为(37.16±13.80)分,AIMS总分与PDMS-2反射(RE)、姿势(ST)、移动(LO)各项原始分均呈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22,0.913,0.952);在首次评估、6月龄及12月龄随访评估时AIMS百分位与PDMS-2 GMQ均呈中度相关(kappa值分别为0.567,0.618,0.625).结论 AIMS与PDMS-2在0-6月龄脑损伤高危儿康复随访评估中具有较高一致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头针治疗不同月龄早产儿脑损伤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头针对不同月龄早产儿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90例早产儿脑损伤按纠正月龄分为头针l组(纠正月龄3~6个月)、头针2组(纠正月龄7~9个月)和头针3组(纠正月龄10~12个月),每组30例,在常规早期干预基础上给予头针治疗,头针1组取智七针、运动区;头针2组取智七针、运动区、足运感区;头针3组取智七针、运动区、足运感区、平衡区.隔日1次,共治疗30次.观察治疗前后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Albertainfant motor scale,AIMS)评分、盖塞尔发展量表(Gesell developmental scale)各功能区适应行为发育商(DQ)值,并比较各组临床疗效,分析临床疗效与月龄的相关性.结果:各组治疗后AIMS总分、Gesell各功能区DQ值均较治疗前提高(均P< 0.01);治疗后各组间AIMS总分、Gesell各功能区DQ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头针1组高于头针2组、头针3组(P< 0.05,P< 0.01).头针1组总有效率为96.3%(26/27),高于头针2组[89.7% (26/29)]和头针3组[83.3% (25/30)].临床疗效与月龄呈相关性(P< 0.05),且月龄越小,干预效果越好.结论:头针对早产儿脑损伤恢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尤其对≤6月龄的早产儿脑损伤疗效更为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