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伯特-霍格-杜布综合征诊治和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伯特-霍格-杜布综合征(Birt-Hogg-Dubé syndrome,BHD)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其临床特征为弥漫性肺部囊状病变、自发性气胸、皮肤纤维毛囊瘤或毛盘瘤和多种类型的肾脏肿瘤。BHD综合征发病机制与第17号染色体的卵泡素蛋白(folliculin, FLCN)相关基因功能丢失变异有关。近年来我国BHD综合征病例报道数量逐年攀升,与欧美高加索人群比较,BHD综合征中国人群多累及肺部,主要呈弥漫性囊状病变并常导致气胸,而肾脏和皮肤受累相对少见,故临床上漏诊和误诊较普遍,缺乏规范诊疗与科学管理。为进一步提高BHD综合征诊治和管理水平,特邀请全国相关领域专家制定本专家共识。本共识通过投票形成15条专家推荐意见,具体包括临床评估、诊断标准、鉴别诊断、治疗、随访以及家系管理等,特别是根据我国实际国情,优化了诊断标准。旨在通过本专家共识,推动BHD综合征规范诊疗和科学研究,改善患者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CD117阴性/CK7阳性低级别嗜酸细胞性肾肿瘤7例临床病理学特征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CD117阴性/CK7阳性低级别嗜酸细胞性肾肿瘤(LOT)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其与杂合性嗜酸细胞/嫌色细胞肾肿瘤(HOCT)、肾嗜酸细胞瘤(RO)和嫌色肾细胞癌(chRCC)的关系。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5例)和湘雅二医院(2例)2012年至2019年病理档案中7例LOT,进行临床资料收集和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分析。结果:7例LOT病例均为成人,年龄49~72岁(年龄中位数56.0岁,平均年龄60.7岁),肿瘤最大径2.5~6.0 cm(中位数4.3 cm,平均4.3 cm)。患者男性3例,女性4例,发生于左侧3例,右侧4例。所有肿瘤均为孤立性病变,无Birt-Hogg-Dubé(BHD)综合征或嗜酸细胞瘤病临床病理背景。随访患者5例均无病存活(中位数69.0个月,平均64.6个月,随访时间23~95个月)。镜下观察,所有的LOT均界限清楚(7/7),3例有不完整的包膜。肿瘤主要表现为明显致密的小巢状及纤细的分支薄壁血管围绕瘤巢的生长方式(赋予其器官样结构),但在小巢间常可见到数量不等的腺腔(样)结构(7/7)。肿瘤也常有富含水肿性间质的疏松区,肿瘤细胞在其中呈网状、梁状或单个细胞排列(6/7)。致密区和疏松区常有局灶的出血(5/7)。此外,1例LOT的致密区有局灶的囊肿形成,1例疏松区有局灶骨化。LOT同一肿瘤细胞常有RO和chRCC的杂合/交界细胞学特征:丰富的嗜酸性颗粒状胞质,核卵圆形或圆形,核膜光滑,可见细小的核仁(RO特征)及细微的核周空晕,偶见双核(chRCC特征)。LOT典型的表现为CK7阳性和CD117阴性的免疫表型(7/7)。PAX8(5/7)、P504s(2/7)、波形蛋白(1/7)在LOT中呈不同程度的阳性,而CK20、CD10、FOXI1均阴性。所有肿瘤均保留SDHB免疫染色。结论:LOT是一种罕见的、惰性的嗜酸细胞性肾肿瘤,具有同质性的RO和chRCC的杂合/交界细胞学特征,且与散发性HOCT有一定程度的临床病理重叠。LOT独特的形态学和免疫表型提示其可能是一个独立的肿瘤实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李光熙运用中医药治疗伯特-霍格-迪贝综合征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伯特-霍格-迪贝综合征(Birt-Hogg-Dubé syndrome,BHD)是一种以肺部囊性病变、皮肤良性肿瘤和多种类型肾脏肿瘤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罕见遗传病,典型肺部表现为多发肺大疱、复发性自发性气胸。目前本病尚无有效治疗及预防手段,且因临床工作者认识不足而易误诊、漏诊。李光熙教授对于BHD的诊治有独到见解,常在补肺益肾基础上治以疏肝理气、化痰散瘀。李教授临床治疗1例以自发性气胸为首发表现并延误诊断多年的BHD患者,在口服中药基础上加温散酊透皮治疗,最终取得显著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肺型Birt-Hogg-Dubé综合征家系2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提高对中国人群肺型Birt-Hogg-Dubé(BHD)综合征的诊断意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人民医院2020—2021年诊断的肺型Birt-Hogg-Dubé 综合征家系2例,总结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基因检测结果。分别以“BHD综合征”“Birt-Hogg-Dubé”和“BHD”为检索词,检索从2015年至2021年的万方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两个家系先证者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37、34岁,以肺大疱合并气胸为首发表现,胸部CT显示双肺多发气囊,均无皮肤良性肿瘤及肾脏肿瘤。家系1有气胸家族史,家系2无气胸家族史,两例先证者与其亲属FLCN基因检测均为同一个突变位点。共检索到中文文献12篇,英文文献394篇,其中主要涉及肺脏96篇,从英文文献中筛选出来自中国人群相关文献10篇,共纳入BHD综合征115例(男性31例,女性84例),其中自发性气胸者占66.95%(77/115),有家族性气胸史占88.31%(68/77),首次自发性气胸平均年龄36.5岁,最常见FLCN基因突变位点为c.1285dup。结论:中国人群BHD综合征可能以单纯肺气囊多见,推测目前临床上存在较多漏诊。气胸或肺气囊患者应注意家族史的询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双肺多发囊性病变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患者,60岁女性,因“间断气短1个月”至北京协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门诊就诊。近1 个月来出现间断气短,无明显咳嗽、咯痰,无发热;近5年曾出现3次自发性气胸,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兄弟姐妹共4人,哥哥有气胸史。患者门诊胸部CT见双肺多发、大小不一的薄壁囊状透亮影(图1, 2),形状不规则(可见圆形、椭圆形和扁平状),部分融合,主要分布于中下肺及双肺基底部,邻近纵隔胸膜下。考虑伯特-霍格-杜布(Birt-Hogg-Dubé syndrome,BHD)综合征诊断可能性大,行外周血全外显子测序后确诊BHD综合征:染色体17p11.2区域存在约2 kb的拷贝数杂合缺失变异:主要累及FLCN 基因45号外显子及其相邻内含子。泌尿系超声:左肾小囊肿。BHD综合征是一种罕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特征为弥漫性肺部囊状病变、自发性气胸、皮肤纤维毛囊瘤或毛盘瘤和肾脏肿瘤;针对肺部囊性病变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日常需要避免长途飞行、屏气负重等以减少自发性气胸的发生。本例患者有反复自发性气胸、双肺多发近胸膜分布为著的大小和形态不均一的囊泡影,结合基因检测后确诊BHD综合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Birt-Hogg-Dubé综合征1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2024/4/27
Birt-Hogg-Dubé(BHD)综合征是临床较为罕见的常染色体遗传病,主要发病原因为卵泡蛋白基因(folliculin,FLCN)突变,主要表现为特征性的皮肤纤维瘤,常合并有肺大疱、肝肾囊肿[1].因临床上BHD综合证发病率较低,易被忽略.现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1例BHD综合征患者,为疾病的诊治及预防提供新相关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非典型卵巢滤泡激素基因突变的复发性气胸1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4/3/16
Birt-Hogg-Dubé 综合征(Birt-Hogg-Dubé syndrome,BHD)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的家族遗传性疾病,由卵巢滤泡激素(folliculin,FLCN)基因的种系突变引起.BHD综合征主要累及皮肤、肺脏和肾脏,其中肺脏是BHD综合征患者常见的受累脏器,大多数肺部囊状改变为双侧、多发,具有自发性、复发性气胸的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正确认识临界型髋关节发育不良
编辑人员丨2023/9/16
临界型髋关节发育不良(borderline hip dysplasia,BHD)是从定义到治疗均具争议的概念.传统上将外侧中心边缘角(lateral center-edge angle,LCEA)20°~25°作为BHD的影像学诊断标准.由于BHD患者髋关节畸形的多态性,可能存在髋关节不稳定和/或髋股撞击.但迄今缺乏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金标准".因此,术前需从症状、体征和影像学三方面全面评估BHD患髋,以明确是否存在髋关节不稳定和/或髋股撞击,以采取合适的治疗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BHD综合征与自发性气胸关系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一、BHD综合征和FLCN基因信号传导Birt-Hogg-Dube'( BHD)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1975 年和1977 年首次被发现[ 1-2 ]. 1977年,Birt等人研究发现,家族患有遗传性常染色体显性模式中的纤维性滤泡性皮肤肿瘤. 后来被命名为Birt-Hogg-Dubé综合征[1]. Birt-Hogg-Dublos综合征主要特征表现为多发皮肤纤维囊腺瘤,多发性肺囊肿,反复自发性气胸,肾肿瘤等[ 1 ]. 进一步研究发现, BHD综合征由FLCN基因突变引起[3]. Nickerson 等人[3]首次描述了17p11染色体上该基因的易感基因座. 即为FLCN基因.FLCN基因位于染色体17 p11.2 上[ 4 ]. 由14 个外显子组成,编码一种称为卵泡素的64 kDa 蛋白,没有特征功能结构域. 研究发现,FLCN编码两种FL-CN结合蛋白,即为FNIP1 和FNIP2 ,与5α-AMP激活的蛋白激酶( AMPK )相互作用. AMPK是负调节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标( mTOR)的细胞中的重要能量传感器,是细胞生长和增殖的调节枢纽[5-7]. 故推测FLCN可能在细胞能量和生长增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 BHD综合征的患者中,肺囊肿细胞中强烈表达磷酸化mTOR 和磷酸化S6 ,在FLCN单倍体不足的条件下,肺囊肿细胞中mTOR信号传导加速,下游分子如S6蛋白和VEGF有助于囊肿的发展[ 8 ]. 最近的研究已经阐明了FLCN在转录因子E3 和转化生长因子β的调节中的抑制活性,其广泛参与肿瘤发生和凋亡[9-10].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Birt-Hogg-Dubé综合征合并肾嗜酸/嫌色细胞混合性肿瘤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Birt-Hogg-Dubé(BHD)综合征是临床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卵泡素基因突变是本病致病原因,常见受累器官包括肺、 肾、 皮肤等.国内BHD综合征仅有数个家系报道,肺囊肿和气胸为此病常见临床表现,而皮肤损害和肾脏肿瘤则比较少见.本文报道一例BHD综合征合并肾嗜酸/嫌色细胞混合性肿瘤病例,分析其临床特征、 实验室检查结果、 家系情况、 诊治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提示临床应重视BHD综合征的诊断,对合并肾肿瘤患者,早期发现以及保留肾单位的肾肿瘤切除为处理原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