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蒂组织瓣及游离组织在重睑成形术后上睑凹陷的治疗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随着美容外科重睑手术的广泛开展,上睑凹陷畸形成为重睑成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上睑凹陷严重影响眼部外观,同时可能伴发睑裂闭合不全及角膜溃疡.重睑成形术后上睑畸形修复的主要原则是恢复正常解剖关系,松解黏连,并进行组织填充恢复组织容量.带蒂组织瓣及游离组织移植修复重睑成形术后上睑凹陷畸形在临床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于不同的上睑凹陷畸形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和诉求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现结合国内外文献的收集分析及综合比较,就带蒂组织瓣及游离组织治疗重睑成形术后上睑凹陷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埋没导引"低位外固定技术在经结膜入路眶隔脂肪重置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埋没导引"低位外固定技术在经结膜入路眶隔脂肪重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河南电力医院整形美容外科就诊并要求下睑综合治疗42例求美者的临床资料.在经结膜入路睑袋去除和眶隔脂肪重置填充泪沟手术中实施"埋没导引"低位外固定技术,以有效地预防已释放的眶隔脂肪瓣再次回弹至眶隔前间隙形成睑袋.术后随访观察并统计释放后带蒂的眶隔脂肪瓣向上回弹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42例求美者术后睑袋膨出和泪沟凹陷得到明显改善.12例术中麻醉药物注射时出现球结膜出血,无特殊处理2周后好转;2例术后2周静态无面部表情时双侧下睑区域平坦,而做剧烈面部动态表情时出现下睑区域疑似睑袋膨出,未给予特殊处理;2例在术后前2个月表示仍有下睑牵拉感,未给予特殊处理后消失.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12个月,无一例出现释放眶隔脂肪回弹至眶隔前间隙重新形成睑袋膨出.高年资医师、护士、求美者三方评价满意率分别为90.48%、95.24%、85.71%.结论 在经结膜入路眶隔脂肪重置手术中实施"埋没导引"低位外固定技术,术后能获得较满意的下睑形态外观,对睑袋膨出和泪沟凹陷具有较好的矫正效果,且释放的眶隔脂肪重新回弹形成睑袋的概率较低,医患双方满意度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眼轮匝肌"窗口法"在切开法重睑成形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观察上睑提肌腱膜瓣或睑板前筋膜瓣穿过眼轮匝肌窗口前徙固定的仿生法重睑成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8年7月至2020年1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烧伤整形科对286例单睑患者采用眼轮匝肌"窗口法"行切开法重睑成形术.术中显露切口之间眼轮匝肌,分别于内侧、中间、外侧去除约2 mm×2 mm的眼轮匝肌组织形成窗口,窗口内为上睑提肌腱膜组织或睑板前筋膜组织,形成上睑提肌腱膜瓣或睑板前筋膜瓣,分别将3处窗口部位的下唇皮肤、下唇眼轮匝肌、窗口内上睑提肌腱膜瓣或睑板前筋膜瓣与上唇皮肤做缝合固定,其余位置皮缘直接缝合.结果 286例患者均于术后7 d拆线.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24个月,重睑线形态自然流畅,闭眼时切口隐蔽,无凹陷性、"台阶样"瘢痕.满意度评价:280例满意,6例不满意,其中双侧重睑不对称3例,重睑线变浅3例,满意率为97.9%.结论 眼轮匝肌"窗口法"切开重睑成形术是一种可靠稳定、瘢痕隐蔽、重睑效果自然流畅、接近仿生的重睑成形术,值得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重睑术者眶隔与周边结构的连接及其组织学与轻度上睑下垂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观察眶隔与周边结构的连接情况以及眶隔组织学结构,探讨其与轻度上睑下垂的关系.方法 自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整形激光美容科将行切开法重睑成形术的276例(549只眼)门诊求美者根据上睑情况分为正常组和轻度上睑下垂组,并进行眶隔观察.观察指标为眶隔与周边结构的连接、眶隔的组织学结构.结果 正常组498只眼,轻度上睑下垂组51只眼.两组间患者比较,轻度上睑下垂组的眶隔与眶隔脂肪包膜间的黏连发生率更高(x2=95.00,P<0.001),轻度上睑下垂组的眶隔与上睑提肌腱膜间的限制韧带发生率更高(x2=99.00,P<0.001).HE染色结果显示,两组眶隔均主要为结缔组织结构,可分为两层:前层较疏松;后层较致密.轻度上睑下垂组与正常组相比,其结缔组织纤维含量更少,且更为疏松.Masson染色结果显示,均未发现肌组织结构.SMA染色结果显示,除穿行眶隔的血管显示阳性外,其余的组织SMA染色均为阴性;两组的眶隔中均未发现平滑肌结构.结论 眶隔与眶隔脂肪包膜的黏连、眶隔与上睑提肌腱膜间的限制韧带,可能是引起轻度上睑下垂的原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高频电刀在重睑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比较高频电刀和手术刀在重睑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7月收治的眼部整形者35例(70眼),随机选取一侧眼为高频电刀组(采用高频电刀行手术),另一侧眼为手术刀组(采用手术刀行手术),每组35眼.评估术后双眼重睑成形效果.术后1d、1周、1个月及3个月观察患者肿胀情况及瘀斑形成情况.术后1周、1个月、3个月采用曼彻斯特瘢痕量表(MSS)评估患者瘢痕情况.将切除的组织行HE染色和TUNEL染色,评估皮肤和肌肉的坏死程度和热损伤范围.结果 术后患者双眼在肿胀、瘀斑、疼痛及瘢痕形成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电刀组眼睑出现肌肉组织凝固性坏死,手术刀组几乎无凝固性坏死;患者双眼术后凝固性坏死肌肉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电刀组热损伤深度大于手术刀组(P<0.05).结论 高频电刀在重睑成形术中操作简单,使用安全,术中切凝及时,可获得良好的手术术野及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联合眼轮匝肌—上睑提肌双重缝合固定在重睑成形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联合眼轮匝肌-上睑提肌双重缝合在重睑成形术中的效果。方法: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解放军第九0四医院整形外科对90例患者(女79例,男11例;年龄18~49岁)采用联合眼轮匝肌-上睑提肌双重缝合固定法,适度去除部分肥厚眶隔脂肪,行单睑重睑成形术,术后评估效果。结果:本组90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明显肿胀,瘀血。术后随访3~24个月,所有受术者上睑臃肿均有明显改善,闭眼时上睑皮肤平整、睁眼时睫毛上翘、弧度自然、效果满意。结论:联合眼轮匝肌-上睑提肌固定法切除部分眶脂肪,既可改善上睑臃肿形态,又可形成持久而稳定的生理性重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自体脂肪注射与眶隔脂肪重置术矫正年轻人眶下缘凹陷的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比较自体脂肪注射术与结膜入路眶隔脂肪带蒂移植术矫正年轻人眶下缘凹陷畸形的效果。方法: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眶下缘凹陷伴眶隔脂肪膨出患者40例,男9例,女31例,年龄20~40岁,平均30.6岁。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0例,1组经结膜入路眶隔脂肪释放重置术,2组在眶隔脂肪适量去除后行分层分区结构脂肪、微脂肪颗粒、纳米脂肪注射术。结合泪沟畸形等级量表(TTRS)和患者满意度评估术后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6、12个月TTR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术后6~12个月两组患者TTR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TTRS各项评分改善比较,2组患者泪槽深度( P<0.05)、色素沉着( P<0.01)、皱褶( P<0.01)改善优于1组。2组患者满意度(95%)高于1组(7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年轻人眶下缘凹陷经眶隔脂肪适量去除后分层分区自体脂肪注射术能获得较好效果,不仅减轻泪槽深度,还对眶周色素沉着和细纹具有改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双W形皮肤-结膜贯穿连续埋线法重睑术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双W形皮肤-结膜贯穿连续埋线法重睑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于日照市人民医院医疗美容科、日照壹美天成美容整形医院整形科行双W形皮肤-结膜贯穿连续埋线法重睑术的患者资料。术前设计重睑线并均匀标记5点,从外向内依次为A、B、C、D、E点。术中用10 ml针头对重睑线上标记的5点破皮,由最外侧的A点皮面斜向内侧进针,翻转上睑,睑板上缘结膜面出针;于结膜面原出针点进针,斜向内由皮面B点出针;同法依次贯穿C、D、E点;再由内向外依次贯穿E、D、C、B、A点;将两线端穿过3/8弧圆针,由A点进针,向外上走行深部并高于重睑线至外眶缘穿出皮面,调整松紧度打结。术后观察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情况,并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行患者满意度评价,包括重睑弧度、宽度、流畅度、对称性4项,满分100分,评分越高代表患者越满意。计量资料用 ± s表示,同一例患者手术前后满意度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 t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共纳入82例患者160只眼,女性75例,男性7例;年龄18~32岁,平均25.4岁;双侧单睑78例,单侧单睑4例。术后早期8例患者眼睑局部青紫、轻微肿胀,给予常规冷敷处理后好转;2例眼球伴有异物感,应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1周后症状改善;其余患者重睑形态良好,眼睑无明显肿胀及异物感。共60例随访满6个月,患者重睑形态自然、美观,睁眼时重睑线流畅,闭眼无明显手术痕迹,仅1例患者重睑线变浅,予再次埋线修复后效果满意。所有患者均无线结外露、皮下结节等并发症发生。术前患者满意度评分为(58.15±5.07)分,术后6个月为(98.68±1.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0.33, P<0.001)。 结论:双W形皮肤-结膜贯穿连续埋线法重睑术具有微创、简易、直视操作等优点,术后重睑形态自然,患者满意度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改良眶隔脂肪释放在下睑袋成形术同期矫正泪槽畸形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改良眶隔脂肪释放在下睑袋成形术同期矫正泪槽畸形的效果。方法:2019年1月至2023年8月,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整形美容外科对下睑皮肤松弛合并泪槽凹陷畸形患者52例(男5例、女47例,年龄27~66岁,平均47.8岁)用眶隔脂肪填充眶下缘凹陷处,眼轮匝肌支持韧带缝合固定于眶下缘骨膜处达到解剖复位,眶隔膜游离缘缝合固定于支持韧带缘的改良眶隔脂肪释放法下睑袋成形术同期进行泪槽畸形矫正。术后6~12个月随访,评估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52例患者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外观良好,切口瘢痕不明显。随访6~12个月,术后6个月评估手术满意度,49例满意、2例基本满意、1例不满意,无下睑外翻、下睑退缩、睑球分离等并发症。结论:改良眶隔脂肪释放法对矫正下睑袋伴泪槽畸形的效果较好,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泪沟畸形的分类及相应治疗策略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泪沟畸形的分类及治疗方法多样,患者与整形医师常难以选择。明确泪沟畸形的分类对于准确、便捷地选择治疗方案十分重要。目前泪沟畸形的分类多基于外观,基于成因的分类较少。该文综述了泪沟畸形的分类,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分类角度,根据成因将泪沟畸形分为衰老所致的后天性泪沟和眶下颧骨复合体发育不全所致的先天性泪沟畸形,后者又分为青春期出现的非年龄相关型泪沟畸形和30岁后出现的年龄相关型泪沟畸形并综述了相应的治疗策略,后天性泪沟畸形和严重的先天性泪沟畸形患者首选基于手术的治疗方法,其余患者尤其是年轻患者应首选以透明质酸和自体脂肪填充为主的微创治疗。随着年轻患者的增加,微创治疗策略应被重视,其并发症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解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