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AR-T细胞在结直肠癌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CAR-T细胞治疗(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apy,CAR-T)是一种利用抗肿瘤免疫力进行癌症治疗的免疫治疗新方法.与传统免疫治疗相比,CAR-T具有改良的肿瘤抗原特异性和不依赖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分子的细胞毒性.近几年,关于CAR-T细胞的研究发展迅速,其中靶向CD19的CAR-T细胞治疗在晚期白血病和淋巴瘤患者中已显示出令人印象深刻的临床反应.随着近年来结直肠肿瘤发生率的升高,CAR-T疗法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方面取得的成功使得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致力于将其应用至结直肠癌在内的其他实体瘤的治疗中.然而,大量的临床研究结果并未达到预期.该文总结了CAR-T细胞的定义与结构、在实体瘤方面的现存挑战等方面,并在最后着重讨论了CAR-T细胞疗法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及未来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含靶向B细胞受体相关蛋白CD19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产品国内临床试验现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近年来,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产品在血液肿瘤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在实体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中也有所突破.为深入了解CAR-T产品的临床研发进展,本文主要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为信息来源,重点对国内含靶向B细胞受体相关蛋白CD19的CAR-T细胞治疗产品的临床试验进展进行统计分析,希望能进一步提升CAR-T细胞治疗产品的临床研发质量和效率,强化申办者主体责任意识,及时更新试验信息,以保障临床试验期间受试者的权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分子影像技术在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是一种新型肿瘤免疫治疗方法,近年来在治疗血液系统肿瘤方面表现出巨大潜力,尤其在治疗复发或难治性急、慢性白血病上已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CAR-T疗法尚缺乏体内实时监控的有效手段,在治疗血液肿瘤的过程中无法预测及监测治疗效果,从而无法准确预估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和风险,在临床转化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分子影像有望用于CAR-T体内生物学行为实时可视化监测,直接标记细胞和报告基因间接评价研究已取得相关突破。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分子影像技术在CAR-T治疗中的应用并进行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中病毒感染的防治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随着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疗法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治疗过程中有关病毒感染的防治和管理问题也逐渐凸显。文章总结了关于CAR-T免疫疗法中患者发生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治疗后可能出现的病毒感染及其相应的预防策略和治疗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嵌合抗原受体细胞疗法治疗肝癌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肝癌是全球最常见癌症和癌症死亡原因,其起病隐匿,病程进展快,预后差,使得治疗较为棘手。现有的治疗方式,如手术切除、消融,术后复发是其常见问题;靶向药物治疗的疗效亦不够理想。免疫治疗是具有良好前景的研究方向,分子层面的免疫抑制剂初显成效,而细胞层面的过继免疫细胞疗法也显露了可喜的成果,后者的典型代表为嵌合抗原受体(CAR)细胞疗法。本综述旨在阐述近年来CAR疗法在肝癌治疗上的研究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儿童急性T细胞白血病嵌合抗原受体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占儿童ALL的10%~15%。随着MICM分型、危险度分层及多药联合强化疗的应用,T-ALL患儿的预后已得到改善,但总生存率和无事件生存率仍<70%,复发/难治T-ALL总生存率<10%。CDl9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修饰的T细胞治疗儿童难治性复发B-ALL缓解率已达70%~90%,但CAR在难治复发T-ALL中仍面临许多挑战。随着CAR-T细胞及CAR-NK细胞靶向治疗的出现及应用,复发/难治T-ALL的预后将有望得到改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治疗难治/复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挑战与对策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免疫治疗难治/复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R/R ALL)是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治疗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之一。然而,该领域还存在异基因CAR-T细胞免疫排斥、白血病复发、能否将CAR-T细胞用于微小残留病(MRD)阳性患者的干预和初诊ALL患者的治疗等诸多挑战,只有建立针对上述挑战的相应策略才能进一步提高CAR-T细胞免疫治疗ALL的安全性、有效性,改善临床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结外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主要治疗方式的研究新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结外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ENKT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一种少见亚型。近年,ENKTCL发病率逐年上升,其具有侵袭性强、临床进展快、患者预后差等特点,目前尚缺乏统一的标准治疗方案。由于ENKTCL对放疗敏感,早期以放疗和综合治疗为主,晚期以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为基础的全身化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期,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及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疗法为ENKTCL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笔者拟就ENKTCL的联合化疗、综合治疗、放疗、HSCT等研究新进展进行阐述,以期为ENKTCL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治疗T细胞恶性肿瘤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复发难治T细胞恶性肿瘤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临床前研究及临床研究证实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细胞)治疗可能成为复发难治T细胞恶性肿瘤最有前景的免疫治疗手段之一,但靶向T细胞肿瘤的CAR-T尚面临巨大挑战:①无特异性靶抗原:理想状态下,靶抗原应仅表达于肿瘤细胞上,而在正常T细胞上不表达,对于T细胞恶性肿瘤来说,大多数靶抗原在正常T细胞和肿瘤T细胞均表达;②难以区分正常T细胞和肿瘤T细胞:CAR-T细胞疗法需要从患者体内分离出正常T细胞,否则很可能导致产品污染或肿瘤细胞的CAR修饰 [1];③CAR-T细胞自相残杀:靶抗原在CAR-T细胞上的表达会导致CAR-T细胞自相残杀,而靶向正常T细胞表达的抗原会引起T细胞免疫缺陷,进而导致严重的机会性感染 [2]。本文对CAR-T细胞治疗T细胞恶性肿瘤的临床前及临床研究综述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单纯输注抗BCMA与抗BCMA输注联合抗CD19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免疫重建的对比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观察比较单纯输注抗B细胞成熟抗原(BCMA)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细胞)与输注抗BCMA联合抗CD19 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患者免疫重建的差异。方法:以2017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行CAR-T细胞治疗的61例RRMM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单纯接受抗BCMA靶点者26例,接受抗BCMA联合抗CD19靶点者35例。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CAR-T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的T细胞亚群(CD3 +、CD4 +、CD8 +、CD4 +/CD8 +)、B细胞(CD19 +)及NK细胞(CD16 +CD56 +),免疫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IgG、IgA及IgM水平。对比两组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的重建规律。 结果:CAR-T细胞输注后,CD8 + T淋巴细胞恢复最快,BCMA组与BCMA+CD19组分别在输注后3个月和输注后1个月时恢复至输注前水平[BCMA:695(357, 1264)个/μl对424(280, 646)个/μl;BCMA+CD19:546(279, 1672)个/μl对314(214, 466)个/μl]。两组NK细胞均在输注后3个月时恢复至正常水平[分别为171(120, 244)个/μl、153(101, 218)个/μl(正常参考范围150~1100个/μl)],但BCMA组不能维持在稳定水平。两组CD4 + T淋巴细胞恢复缓慢,输注后12个月内仍处于持续低水平,多数患者未观察到恢复。CD4 +/CD8 +比值倒置持续1年以上。两组CD19 + B细胞均在输注后3个月恢复至输注前水平[BCMA:62(10, 72)个/μl对57(24, 78)个/μl;BCMA+CD19:40(4, 94)个/μl对29(14, 46)个/μl]。BCMA组IgG在输注后12个月恢复至输注前水平[7.82(6.03, 9.64)g/L对6.92(4.62, 12.76)g/L],BCMA+CD19组未恢复。IgA先后在输注后9个月和12个月恢复至输注前水平[BCMA:0.46(0.07, 0.51)g/L对0.22(0.12, 4.01)g/L;BCMA+CD19:0.46(0.22, 0.98)g/L对0.27(0.10, 0.53)g/L]。两组IgM在输注后6个月恢复至输注前水平[BCMA:0.43(0.06, 0.60)g/L对0.20(0.13, 0.37)g/L;BCMA+CD19:0.53(0.10, 0.80)g/L对0.16(0.11, 0.28)g/L]。两组患者淋巴细胞亚群重建及免疫球蛋白恢复在各时间点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接受CAR-T细胞治疗的RRMM患者中,可基本不考虑单纯抗BCMA CAR-T与抗BCMA联合抗CD19 CAR-T治疗之间免疫重建的差异而选择合适的靶抗原。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CTR-OIC-17011271、ChiCTR-OIC-17011272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