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联合放化疗治疗宫颈癌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讨柴胡桂枝干姜汤联合放化疗对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细胞免疫功能、生存质量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1年12月医院收治的7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放化疗治疗)和观察组(35例,柴胡桂枝干姜汤+放化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细胞免疫功能、生存质量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0.00%,高于对照组34.28%(P<0.05).治疗后,两组的纳差便溏、腰酸汗出、心烦口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CD4+、Treg、NK细胞水平均高于治疗前,CD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NRS评分低于治疗前,FACT-G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呕吐腹泻、肝肾功能异常、中性粒细胞下降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发生程度均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 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联合放化疗治疗宫颈癌在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改善免疫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及减轻不良反应等方面均优于单纯放化疗组,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新鲜冰冻血浆与红细胞高比例输注在严重创伤患者大量输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分析新鲜冰冻血浆与红细胞高比例输注对严重创伤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本院收治的140例严重创伤患者,随机分成2组,均70例.对照组行新鲜冰冻血浆与红细胞低比例输注(1:3),观察组行鲜冰冻血浆与红细胞高比例输注(1:1).对比2组免疫功能、凝血功能、不良反应.结果 输血前、输血1 d后,2组CD3+、CD4+、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前,2组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 1 d 后,观察组 FIB 为(2.18±0.14)g/L,高于对照组的(1.26±0.27)g/L,APTT 为(38.8±3.6)s、PT为(14.5±1.9)s、TT 为(20.5±2.2)s,短于对照组的(46.8±4.3)s、(19.9±2.6)s、(23.5±2.6)s(P<0.05);2 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鲜冰冻血浆联合红细胞高比例输注有助于恢复严重创伤患者的免疫、凝血功能,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存在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硼替佐米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免疫功能及肾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讨硼替佐米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免疫功能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7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分为长春新碱组(n=34,长春新碱联合地塞米松与沙利度胺)和硼替佐米组(n=36,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与沙利度胺),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M蛋白水平及骨髓瘤细胞数.结果 硼替佐米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长春新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SCr、BUN水平及CD4+/CD8+均高于本组治疗前,CD8+、M蛋白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骨髓瘤细胞数均少于本组治疗前,硼替佐米组患者CD3+、CD4+水平及CD4+/CD8+均高于长春新碱组,CD8+、SCr、BUN、M蛋白水平均低于长春新碱组,骨髓瘤细胞数少于长春新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与沙利度胺可以改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免疫功能,抑制M蛋白和骨髓瘤细胞生成,提高临床疗效,且对肾功能损害较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CD4+CD8-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CD4+CD8-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T-LGL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方案.方法:报告1例CD4+CD8-T-LGLL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情况,并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为老年女性(70岁),临床进展缓慢,以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骨髓增生较低下,血涂片以大颗粒淋巴细胞为主,免疫分型及T细胞克隆重排符合T-LGLL,应用环磷酰胺50 mg/d联合泼尼松(后逐渐减停)治疗,达到部分缓解(PR).结论:CD4+CD8-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上极为罕见,与CD4-CD8+T-LGLL临床表现存在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一线含CD38单抗方案治疗原发浆细胞白血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一线含CD38单抗方案治疗原发浆细胞白血病(pPCL)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青岛市立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邯郸市中心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8年12月1日至2023年7月26日接受一线含CD38单抗(即达雷妥尤单抗)方案治疗的pPCL连续病例24例,包括男13例,女11例,年龄[ M( Q1, Q3)]为60(57,70)岁。根据外周血浆细胞比例将患者分为两组:浆细胞比例5%~19%组( n=14)和浆细胞比例≥20%组( n=10)。末次随访日期为2023年9月26日,随访时间为9.1(4.2,15.5)个月。收集患者临床基线特点、疗效、生存率、安全性等相关数据,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与生存相关的危险因素。 结果:24例pPCL患者中,确诊时合并贫血患者16例(66.7%),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13例(54.2%),基线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40 ml·min -1·(1.73m 2) -1患者8例(33.3%),合并乳酸脱氢酶(LDH)升高患者13例(54.2%)。外周血浆细胞比例[ M( Q1, Q3)]为16%(8%,26%)。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提示伴有17p缺失、t(4;14)或 t(14;16)患者分别为6例(25.0%)、4例(16.7%)、4例(16.7%)。总缓解率为83.3%(20/24),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20.5(95% CI:15.8~25.2)个月,总生存时间(OS)未达到。预计1年PFS率和OS率分别为75.0%和89.1%,预计2年PFS率和OS率分别为37.5%和53.4%。外周血浆细胞比例5%~19%组和外周血浆细胞比例≥20%组患者的PFS分别为未达到和20.5(95% CI:15.7~25.3)个月,OS分别为17.8个月和未达到,两组PFS和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1p32缺失是与PFS相关的危险因素( HR=7.7,95% CI:1.1~54.9, P=0.043)。共17例(70.8%)患者合并3~4级血液学不良反应,12例(50.0%)患者合并3~4级血小板减少,16例(66.7%)患者合并临床判定的感染,所有血液学不良反应和感染均在对症支持治疗后得到控制和改善。 结论:一线含CD38单抗方案治疗pPCL相对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唾液腺伴胸腺样分化的癌7例临床病理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唾液腺伴胸腺样分化的癌(CASTLE)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并筛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病理科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满足唾液腺CASTLE诊断的病例。共收集7例患者,其中男性3例,女性4例,年龄11~70岁。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镜下表现、免疫组化、预后等特点。结果:7例唾液腺CASTLE均位于腮腺;病史1个月~1年,1例患者伴有面部麻木,1例偶有肿胀感;影像学上,4例考虑恶性肿瘤或恶性肿瘤待排。显微镜下,4例肿瘤累及周围腺体组织,所有肿瘤具有多少不一的淋巴组织背景,肿瘤细胞排列呈巢状,其中5例呈淋巴上皮癌样,2例呈鳞状细胞癌图像;淋巴上皮癌样肿瘤细胞除表达CD5外,还可表达CD117,呈鳞状细胞癌图像的病例局灶或部分表达CD117;所有病例均无EB病毒感染。6例有随访信息的患者均行术后放疗,均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唾液腺CASTLE是一种少见的肿瘤,需与淋巴上皮癌和鳞状细胞癌鉴别,患者预后尚好,CD5在鉴别诊断中具有较大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长病程1型糖尿病患者残余胰岛功能与自身免疫状态关系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长病程1型糖尿病(T1DM)患者残余胰岛功能与自身免疫状态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配体法测定的血清C肽对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T1DM综合管理门诊中长病程(病程≥10年)自身免疫T1DM患者的胰岛功能进行评价。将空腹或餐后2 h C肽高于仪器检测敏感度下限(16.7 pmol/L)定义为胰岛功能存留,否则为胰岛功能丧失。筛查并入组所有胰岛功能存留患者(19例),同时入组性别、年龄、病程、体质指数(BMI)匹配的胰岛功能丧失患者(19例)及健康对照(19例)。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亚群:Th1辅助细胞(Th1)、Th2辅助细胞(Th2)、Th17辅助细胞(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及B淋巴细胞亚群:边缘区B细胞(MZB)、滤泡状B细胞(FoB)、分泌白细胞介素10的调节性B细胞(B10)频率及CD4+T、CD8+T、CD19+B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其配体(PD-L1)的表达水平;测定研究对象空腹血清中炎症因子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受体抗体(IL-1RA)、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2p40亚基(IL-12p40)、白细胞介素-12p70亚基(IL-12p70)、白细胞介素-23(IL-23)及干扰素诱生蛋白-10(IP-10)的水平。比较上述指标在胰岛功能存留组、胰岛功能丧失组患者与健康对照之间的差异。结果:19例胰岛功能存留组患者中男性占42.1%(8例),年龄[ M( Q1, Q3)]为29.0(23.0,40.0)岁,病程[ M( Q1, Q3)]为11.0(10.0,14.0)年;19例胰岛功能丧失组患者中男性占42.1%(8例),年龄[ M( Q1, Q3)]为30.0(23.0,40.0)岁,病程[ M( Q1, Q3)]为12.0(10.0,15.0)年;19例健康对照中男性占42.1%(8例),年龄[ M( Q1, Q3)]为29.0(24.0,40.0)岁。健康对照、胰岛功能丧失组、胰岛功能存留组患者Th1细胞频率[ M( Q1, Q3)]分别为9.93%(7.45%,15.20%)、14.90%(11.70%,18.00%)、10.20%(6.93%,15.80%)( P=0.015);Treg细胞频率[ M( Q1, Q3)]分别为3.52%(2.92%,5.68%)、2.88%(1.64%,3.22%)、3.12%(2.81%,4.81%)( P=0.005);B淋巴细胞表面PD-1分子表达比例[ M( Q1, Q3)]分别为4.69%(2.64%,6.37%)、2.11%(1.45%,3.63%)、4.20%(2.53%,6.01%)( P=0.003);血清IL-6水平[ M( Q1, Q3)]分别为26.43(18.06,33.35)ng/L、42.97(25.52,66.30)ng/L、22.07(14.85,34.45)ng/L( P=0.006);血清IP-10水平[ M( Q1, Q3)]分别为107.39(76.19,126.07)ng/L、188.82(131.27,348.18)ng/L、128.26(114.31,136.50)ng/L( P<0.001)。两两比较发现,胰岛功能丧失组Th1细胞频率、血清 IL-6、IP-10水平均分别高于胰岛功能存留组及健康对照,Treg细胞频率、B 淋巴细胞表面 PD-1 分子表达比例均分别低于胰岛功能存留组及健康对照(均 P<0.05)。 结论:胰岛功能存留的长病程T1DM患者外周血Th1细胞频率、IL-6、IP-10因子水平更低,Treg细胞频率、B细胞表面PD-1分子水平更高,提示存在更强的自身免疫耐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长远航持续应激对潜艇艇员免疫功能及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研究某型潜艇艇员长远航前后淋巴细胞亚群、调节T淋巴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长远航中持续应激对艇员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长远航(70 d)潜艇61名艇员为研究对象,空腹抽取静脉血,利用流式细胞仪对艇员长远航前后淋巴细胞亚群[CD3 +、CD4 +、CD8 +、CD4 +/CD8 +、CD3 -CD19 +、CD3 -CD(16+56) +]及调节T淋巴细胞(CD4 +CD25 +)进行测定,采用液态芯片技术观察白细胞介素-2(IL-2)、IL-4、IL-8、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含量的变化。 结果:与长远航前相比,长远航后CD3 +、CD4 +、CD8 +、CD3 -CD19 +、CD3 -CD(16+56) +淋巴细胞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CD4 +/CD8 +的比值以及CD4 +CD25 +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IL-2、IL-8含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IL-4、IP-10含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长远航持续应激作用下,艇员的免疫功能发生明显变化,表明长远航对艇员健康有一定的影响,有必要进一步阐明原因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结核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以及12项血浆细胞因子流式检测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结核病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和12项血浆细胞因子的流式检测结果,探讨其在结核病中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初诊的有病原学证据或临床确诊的结核病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部位分为肺结核组(83例)与肺外结核组(45例)。另选择性别、年龄与结核病患者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12项血浆细胞因子[包括10项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IL)-5、干扰素(IFN)-α、IL-2、IL-6、IL-1β、IFN-γ、IL-8、IL-17、IL-12p70、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2项抑炎因子:IL-4、IL-10]水平。比较各组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浆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法分析淋巴细胞亚群与细胞因子的相关性,二元Logistic回归筛选结核病相关因素,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价结核病相关因素的诊断效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肺结核组和肺外结核组CD3 +T淋巴细胞、CD3 +CD8 +T淋巴细胞、CD3 +CD4 +T淋巴细胞、NK细胞和B细胞绝对数较低( P均<0.05),肺结核组除IL-1β外的其他11项细胞因子水平均较高( P均<0.01),肺外结核组IL-6、IFN-γ、IL-17、TNF-α、IL-4和IL-10水平较高( P均<0.05)。与肺外结核组比较,肺结核组IL-8水平较高( P=0.026)。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IL-6、IFN-γ、IL-8分别与CD3 +T淋巴细胞、CD3 +CD8 +T淋巴细胞、CD3 +CD4 +T淋巴细胞、NK细胞和B细胞绝对数均呈负相关(IL-6: R2=-0.30、-0.28、-0.32、-0.26、-0.28;IFN-γ: R2=-0.36、-0.31、-0.37、-0.25、-0.36;IL-8: R2=-0.14、-0.13、-0.16、-0.14、-0.22; P均<0.001),IL-10与CD3 +CD4 +T淋巴细胞、NK细胞和B细胞绝对数呈负相关( R 2=-0.14、-0.19、-0.21, P均<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L-6、IFN-γ、IL-8、IL-10是结核病的相关因素( OR=1.809、1.136、0.910、2.218, 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IL-6、IFN-γ、IL-8、IL-10联合诊断结核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5,敏感度为0.766,特异度为0.820。 结论:肺结核和肺外结核患者的淋巴细胞亚群绝对数和细胞因子水平显示其免疫功能处于低下状态,促炎因子(IL-6、IFN-γ、IL-8)和抑炎因子(IL-10)水平明显升高,4项细胞因子联合检测对结核病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眼眶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患者,男,77岁,因"右眼眼胀,双眼视物重影半年余"于2022年12月就诊于济南明水眼科医院。既往无肿瘤病史,慢性胃炎史20余年、慢性支气管炎史20余年、肝囊肿病史11年、冠心病史10余年、结肠息肉切除术后11年余、小肠疝气术后3年余,无传染病史。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6,左眼0.8,双眼视力矫正无助;眼压:右眼10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10 mmHg;双眼位正,眼球各方向运动未见明显异常;眶压:右眼(++);右眼上睑下垂,遮挡瞳孔上缘,瞳孔圆,直径约3 mm,光反射正常,晶状体混浊(++),玻璃体轻度混浊;裂隙灯显微镜下眼底检查:右眼视盘颞侧萎缩弧,黄斑中心凹反光不明,鼻下方及颞侧周边视网膜见出血点。实验室检查示血常规、尿常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丙型肝炎抗体、梅毒抗体、艾滋病抗体等未见异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律,肢体导联低QRS电压。胸部X线示双肺纹理增多增粗,其内未见明显实质性病变。眼眶CT示右眼眶眶顶部见类扁椭圆形略高密度阴影,横截面约1.7 cm×1.9 cm,CT值约40 Hu,相邻眶壁骨质结构未见明显破坏,上直肌受压移位。双侧眼球大小对称,球后视神经未见明显增粗(图1)。眼眶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强化示:右侧眼球略突出,右眼眶球后外上方可见团块状长T1长T2异常信号影,边界较清,增强扫面呈明显较均匀强化,大小约15 mm×21 mm,邻近视神经及上直肌受压、移位,左侧眼眶及内容物未见明显异常。患者于2022年12月在全身麻醉下行右眼眶内肿物切除术,术中切除肿物送病理,术后甘露醇降眶压,激素减轻水肿。术后组织病理学提示(右眼眶内)低分化癌,呈深染小细胞样,呈巢团状分布(图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CK-pan:(+)、Syn:(+)、S-100:(个别散在+)、Ki-67:(阳性细胞数约70%)、CD56:(+)、CgA:(-)、CK20:(-)、TTF-1:(+)、P16:(+)、P53:(+,突变型)、CD117:(+)、SMARCA4:(+)。综合以上结果,病理学诊断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Small cell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SCNEC)。术后常规抗感染,建议患者至肿瘤专科医院行全身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显像检查协诊及原发病灶转移情况。出院后随访,患者胸部CT示右肺上叶占位并纵隔淋巴结肿大,性质不明,锁骨上区及腹部彩超未见明显异常。考虑转移癌可能性大,患者拒绝行穿刺活检及进一步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