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刺联合COOK双球囊对足月妊娠催产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5/25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COOK双球囊对足月妊娠催产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100例足月妊娠催产患者展开回顾性研究,根据催产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COOK双球囊催产,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合谷、三阴交催产.观察两组产程、宫颈Bishop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宫颈扩张耗时、分娩方式的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新生儿不良结局.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0%)高于对照组(78.0%)(P<0.05).观察组第一、第二、第三产程及总产程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宫颈Bishop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h后、6h后、12 h后及胎儿娩出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宫颈扩张2 cm、4 cm、6 cm、8 cm和10 cm耗时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经阴道分娩率(84.0%)高于对照组(62.0%)(P<0.05).观察组新生儿不良结局总发生率(2.0%)低于对照组(16.0%)(P<0.05).结论 针刺联合COOK双球囊可有效缩短足月妊娠催产产妇产程,促进宫颈扩张,减轻分娩疼痛感,提高经阴道分娩率,改善新生儿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25
-
COOK双球囊和缩宫素促进宫颈成熟效果及引产安全性的对比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应用COOK双球囊与缩宫素在引产中促进宫颈成熟效果及安全性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拟进行引产的112例晚期妊娠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COOK组(56例)和缩宫素组(56例).两组产妇在引产前准备和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分别采用COOK双球囊和缩宫素促进宫颈成熟,比较两组产妇宫颈成熟的效果、宫颈Bishop评分、产程时间、分娩方式、相关并发症(如宫缩过频、胎盘早剥、胎心率异常和宫颈损伤等)和新生儿体质量及Apgar评分.结果 COOK组产妇宫颈成熟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缩宫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Bishop评分及1 min和5 min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缩宫素组,总产程时间、剖宫产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缩宫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新生儿平均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妊娠晚期引产时应用COOK双球囊促进宫颈成熟,疗效较好且安全性较高,可以明显缩短产程,显著降低剖宫产率,值得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计划性剖宫产后阴道分娩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比较计划性剖宫产后阴道分娩和自然分娩的分娩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4月-2016年10月愿意试产的单胎妊娠且有过一次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史者106例,其中计划性剖宫产后阴道分娩55例设为研究组,自然分娩51例设为对照组.计划性剖宫产后阴道分娩方法:对于宫颈Bishop评分<6分者给予Cook双球囊宫颈口放置,24 h未发作再给予缩宫素引产;对于宫颈Bishop评分≥6分者直接给予缩宫素引产,自然临产者不给与任何药物.观察两组阴道分娩成功率、母亲出血量、产褥感染发生率、子宫破裂率、子宫切除率、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进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率及新生儿死亡率等.结果 研究组阴道分娩成功33例(60.00%);对照组阴道分娩成功27例(88.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子宫破裂及子宫切除.研究组出血量为(221.85±136.40) ml,对照组出血量为(203.48±126.48) 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两组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及5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转入NICU 1例,对照组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新生儿死亡.结论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计划性剖宫产后阴道分娩可以增加60.00%的阴道分娩率,只要掌握好适应证,分娩期严密监控,母婴均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COOK球囊在低宫颈Bishop评分足月妊娠引产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COOK球囊在低宫颈Bishop评分足月妊娠引产中的效果.方法 以126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65例通过COOK双球囊导管引产为观察组,61例用低剂量缩宫素引产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剖宫产各项指征情况.结果 经过促宫颈成熟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宫颈评分明显较高;观察组剖宫产手术率(20.0%)明显低于对照组(40.9%);诱发临产时间明显缩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对于有引产指征的孕产妇,采用COOK球囊进行引产方法简单且安全有效,能够有效的促进宫颈成熟,降低剖宫产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COOK双球囊联合人工破膜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COOK双球囊联合人工破膜在足月引产中的疗效.方法 对180例单胎头位足月妊娠、符合引产指征的初产孕妇进行随机对照的回顾性研究,其中研究组90例,对照组90例.研究组使用COOK双球囊促宫颈成熟后15h,取出球囊后人工破膜,破膜lh后无有效宫缩,予小剂量静脉滴注缩宫素引产;对照组使用宫颈双球囊促宫颈成熟后15h,直接小剂量滴注缩宫素引产.对比两组静滴缩宫素至临产的时间、第一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量、产后产褥感染率等.结果 两组静滴缩宫素至临产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产程及总产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量、产后产褥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OOK双球囊联合人工破膜用于足月引产可提高引产的有效性,不增加感染概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Cook双球囊联合Bakri球囊填塞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Cook双球囊联合Bakri球囊填塞在产后出血(PPH)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河北省人民医院2015年12月-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剖宫产分娩的PPH患者,随机分为Cook组和Bakri组,每组30例.Cook组和Bakri组分别采用Cook双球囊联合Bakri球囊及Bakri球囊子宫填塞法止血.比较两种止血方法平均出血量、平均输血量、止血成功时间、球囊留置时间及子宫切除率;比较两组术中球囊放置失败或中途脱落情况,比较术后1周内总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Cook组平均出血量及平均输血量显著低于Bakri组(P<0.05),Cook组止血成功时间和球囊留置时间显著短于Bakri组(P<0.05),两组子宫切除率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术中球囊放置失败或中途脱落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ok组术后1周总并发症发生率与Bakri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ok双球囊联合Bakri球囊填塞可显著缩短止血时间及球囊留置时间,减少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不会增加,治疗PPH更为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控释地诺前列酮栓与COOK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由于部分足月产妇存在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胎盘功能不良及过期妊娠等问题,需通过引产结束妊娠.足月妊娠引产需在宫颈成熟条件下进行,采取有效方法促进宫颈成熟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促宫颈成熟手段主要包括药物方式(阴道控释前列腺素栓剂、缩宫素、米索前列腺醇等)与非药物方式(双球囊扩张器、Foley导尿管等)[1].本文对控释地诺前列酮栓与COOK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术中应用宫颈COOK双球囊及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产后出血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产后出血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1].前置胎盘、胎盘植入、孕产史、宫腔手术史等均是产后出血的常见危险因素,尤其是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者,其产时及产后出血风险更高,可引起出血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严重并发症[2].剖宫产术是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孕妇终止妊娠的理想手段,但术中及术后有较高的出血风险,因此,采取有效的干预手段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风险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院为预防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发生产后出血,术中联合应用宫颈COOK双球囊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取得较好效果,总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Cook双球囊和欣普贝生用于初产妇足月妊娠引产的回顾性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比较Cook双球囊和欣普贝生促宫颈成熟用于足月妊娠初产妇引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符合引产指征,促宫颈成熟引产的1 308例足月妊娠初产妇临床资料,包括使用Cook双球囊670例与使用欣普贝生638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x2检验对两组间相关临床参数进行比较,回顾性分析两组促宫颈成熟方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 Cook双球囊组24 h内的阴道分娩率及剖宫产率和欣普贝生组大致相当,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ok双球囊组缩宫素使用率显著高于欣普贝生组(P<0.05),但Cook双球囊引产较少引起子宫过度刺激(P<0.05).结论 对足月宫颈条件不成熟初产妇采用Cook双球囊和欣普贝生均可有效地促宫颈成熟及引产,Cook双球囊可明显减少子宫过度刺激,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COOK宫颈扩张双球囊和地诺前列酮栓对宫颈微波治疗术后足月引产促宫颈成熟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宫颈微波治疗术后足月孕妇促宫颈成熟有效方法 .方法 选择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有引产指征的既往宫颈微波治疗史的足月产妇66例,分为球囊组30例和药物组36例,比较两组孕妇促宫颈成熟前后的宫颈Bishop评分,评价两组促宫颈成熟前后的宫颈Bishop评分,记录两组分娩方式,比较两组(阴道分娩)孕妇总产程、产后出血、宫颈裂伤例数.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Bishop评分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成功阴道分娩的产妇比较,球囊组总产程大于药物组,宫颈裂伤明显少于药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产后出血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宫颈微波术后需促宫颈成熟的孕妇,宫颈球囊以及欣普贝生均有效,宫颈球囊相对安全稳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