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栓弹力图联合床旁B超指导预防颈内静脉置管后血栓形成的价值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联合床旁B超指导预防颈内静脉置管后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20年4月北海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需留置颈内静脉导管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联合置管组在置管前B超检查双侧颈内静脉,选择内径较大、充盈良好的血管及部位置管,若双侧颈内静脉均不充盈,补液改善后再穿刺;同时在TEG监测下根据凝血功能及出血风险选择抗凝、抗血小板或降低血黏度等药物抗栓;每日B超监测置管颈内静脉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发现置管静脉塌陷或血流缓慢,则查找原因并予以改善,一旦发现血栓形成,拔除导管。常规置管组优先选择右侧颈内静脉并根据体表标志穿刺置管。两组其他治疗均按常规方案执行。记录患者颈内静脉置管后血栓形成及出血风险情况。结果:最终纳入97例患者,其中联合置管组51例,常规置管组4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深静脉血栓风险评分(Caprini)、CRUSADE出血风险评分、高出血风险比例、疾病类型、凝血障碍比例、置管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联合置管组抗凝治疗比例高于常规置管组(66.7%比30.4%, P<0.01),且血栓发生率也低于常规置管组(39.2%比78.3%, P<0.01),形成的血栓也明显小于常规置管组〔cm 3:0.077(0.047,0.089)比0.341(0.070,0.378), P<0.01〕。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大出血事件发生。 结论:基于TEG及床旁B超指导下的集束化抗栓措施能降低颈内静脉置管后血栓发生率,且形成的血栓较小,未增加出血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GRACE联合CRUSADE评分的分级护理干预对ACS患者心功能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评分(GRACE)联合出血风险评分(CRUSADE)的分级护理干预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心功能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4月至2021年5月接收的168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n=84)和观察组( n=84)。对照组实施ACS常规临床照护,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GRACE联合CRUSADE评分的分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EV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统计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死亡率情况并对生活质量(SF-36)进行评估。 结果:干预后,两组EVD、ESV均下降,LVEF均升高,且观察组EVD、ESV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干预后1个月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 P均<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 P>0.05)。 结论:GRACE联合CRUSADE评分的分级护理干预能够改善ACS患者的心功能并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一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易发生出血,合并急性心肌梗死者存在高出血及高栓塞风险,介入治疗方案及抗血小板药物的选择问题十分棘手。该文报道1例既往有脑出血病史的MDS患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时使用出血风险评分CRUSADE及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危险评分辅助选择围手术期抗血小板药物,以单纯球囊扩张及选择性冠状动脉内溶栓术为急诊介入策略,避免了支架置入后长时间的抗血小板治疗,降低了出血风险,术后随访无心血管事件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PCI围术期应用比伐芦定与肝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比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在真实世界中对比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应用比伐芦定和肝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间接受PCI的冠心病患者13 097例,按PCI围术期抗凝治疗方案分为比伐芦定组和肝素组。主要终点为术后30 d净临床不良事件(NACE)发生率,NACE定义为包括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卒中、紧急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uTLR)和全部出血的复合终点。次要终点为30 d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定义为由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卒中和uTLR组成的复合事件。其他观察指标还包括支架内血栓发生率。依据人口学特征和临床危险因素计算倾向性评分,以1∶2的比例匹配两组患者。匹配前、后均比较两组的终点事件发生率。结果:最终纳入13 097例患者,年龄(61±10)岁,其中女性3 421例(26.1%)。比伐芦定组2 734例,肝素组10 363例;倾向评分匹配后比伐芦定组2 734例,肝素组5 468例。匹配前与肝素组比较,比伐芦定组中患者的年龄偏大,CRUSADE出血风险评分更高,合并高血压和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比例更高( P均<0.05)。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比伐芦定组在PCI术后30 d内NACE[(3.8%(103/2 734)比5.0%(271/5 468), P=0.015]和全部出血事件[2.0%(54/2 734)比2.8%(151/5 468), P=0.032]发生率均低于肝素组,但两组的MACCE[1.9%(51/2 734)比2.3%(127/5 468), P=0.180]和支架内血栓[0.1%(2/2 734)比0.1%(3/5 468), P=1.000]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与肝素相比,比伐芦定可显著减少出血和NACE事件发生率,且不增加缺血事件发生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风险评分系统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3/16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状动脉疾病最为严重的临床表现,主要治疗方法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部分患者术后仍预后不良.影响预后的因素主要包括伴随疾病、血液检验以及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等.构建简便实用的风险评分是当前 AMI治疗的关键.目前 AMI相关的风险评分主要分为三类:传统经典评分(TIMI、GRACE等),出血评分(CRUSADE、ACUITY等)和 PCI 术后评分(Mayo Clinic PCI、CAMI 等),这些评分各有优势,但仍有不足,如传统经典评分虽体系完整且应用广泛,但缺乏PCI相关信息,在预后预测上表现并不佳.因此,未来的 AMI研究应更加关注创新指标的纳入及模型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比伐芦定减量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抗凝治疗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探讨比伐芦定减量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经皮急诊冠状动脉介入(PCI)病人术中抗凝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0年 1月—2022年 1月在涿州市医院接受急诊 PCI治疗的 84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比伐芦定组(420例)和肝素组(420例).比伐卢定组与肝素组年龄、性别、CRUSADE评分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应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消除混杂因素影响,最终纳入肝素组 373例,比伐卢定组 373 例.采用肝素或比伐卢定抗凝剂浸泡、定时冲洗介入操作系统,使用肝素或减量比伐卢完成急诊 PCI.比较不同方法治疗前后介入相关血管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恢复程度、术后 30d支架内血栓事件发生率、出血事件发生率及术后 30d主要不良临床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匹配后,两组治疗后罪犯血管 TIMI血流分级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 30 d,比伐芦定组MACE总发生率为 10.45%(39/373),低于肝素组的 14.48%(54/3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0 d,比伐芦定组总出血事件发生率为 4.83%(18/373),低于肝素组的 13.94%(52/3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0 d,比伐芦定组支架内血栓发生率为 0.80%(3/373),低于肝素组的 1.07%(4/3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急诊 PCI术中合理减量使用比伐芦定抗凝疗效不劣于肝素,且 MACE发生率低于肝素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上尿路肿瘤患者腹腔镜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预测模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搜集上尿路泌尿系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相关临床指标,构建预测模型以评判各项变量对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性纳入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拟行腹腔镜手术的上尿路肿瘤患者作为观察队列,搜集相关临床资料,并观察术后28 d内VTE的预后转归情况.依据随访结果预判术后VTE风险的影响性指标,并分析相关指标的临界值.结果:最终纳入464例接受手术的上尿路泌尿系肿瘤患者,42例患者于术后28 d内发生VTE,422例患者于相应时间窗内未见相关异常.经统计分析得知,过高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过低的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过高的CRUSADE评分、较长的手术时间等因素可导致术后VTE风险增加;相关因素的具体临界指标为BMI≥26.42 kg/m2、ABI< 92.46%、CRUSADE评分≥38.74分、手术时间≥3.16h.结论:BMI、ABI、CRUSADE评分、手术时间是上尿路肿瘤腹腔镜手术后VTE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上尿路肿瘤患者术后VTE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CRUSADE评分与出血高危人群的识别
编辑人员丨2023/8/6
如何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的患者进行出血风险评估,筛选出血高危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治,曾是困扰临床的难题.CRUSADE评分系统作为出血风险评估工具,具有特异性和敏感性强、直观、简单易操作等特点,对于患者的出血风险分层和指导临床用药具有临床意义.本文将从CRUSADE评分的诞生、认识及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种出血评分系统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后近期出血风险的预测价值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比较PRECISE-DAPT、CRUSADE评分系统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近期出血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因ACS行PCI的患者共417例,其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34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73例、不稳定心绞痛10例.根据有无出血事件将患者分为出血组(n=98)和未出血组(n=319).记录患者PRECISE-DAPT、CRUSADE出血评分,logistic回归分析两种出血评分与出血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两种出血评分对出血事件预测的准确性.结果:出血组患者的年龄、>65岁老年人的比例、入院时基线PRECISE-DAPT评分和CRUSADE评分均显著高于未出血组(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RECISE-DAPT评分、CRUSADE评分均与出血事件密切相关(PRECISE-DAPT评分OR=1.061,95%CI:1.04~1.084,P<0.001;CRUSADE评分OR=1.041,95%CI:1.026~1.056,P<0.001).根据PRECISE-DAPT评分将患者分成4组:A组(≤10分)107例;B组(11~17分)130例;C组(18~24分)79例;D组(≥25分)101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组发生出血的风险是A组的5.582倍.根据CRUSADE评分将患者分成5组:A组(≤20分)185例;B组(21~30分)107例;C组(31~40分)57例;D组(41~50分)33例,E组(≥51分)35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随着CRUSADE评分增高,出血风险增加(E组>D组>C组>B组>A组),E组出血风险是A组的7.262倍.ROC曲线分析显示,PRECISE-DAPT评分的曲线下面积为0.674(95%CI:0.611~0.737),CRUSADE评分的曲线下面积为0.677(95%CI:0.616~0.737),其中PRECISE-DAPT评分≥25分的曲线下面积为0.635(95%CI:0.569~0.702),CRUSADE评分≥41分的曲线下面积为0.587(95%CI:0.519~0.655).结论:PRECISE-DAPT、CRUSADE出血评分对ACS患者近期出血均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其中CRUSADE评分对于院内出血事件的预测作用较好,而PRECISE-DAPT评分的预测作用存在局限性,仅在评分较高的患者中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比伐卢定用于老年女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价比伐卢定用于老年女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5年7月-2016年11月在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后勤学院附属医院接受介入治疗的老年(年龄>65岁)女性ACS患者235例,根据治疗过程中应用的抗凝药物将患者分为比伐卢定组(115例)和普通肝素组(120例),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出血情况和治疗后30 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间患者的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既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史、使用替罗非班、NYHA心功能分级Ⅰ或Ⅱ级、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构成比,以及住院天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间患者收缩压、舒张压、BMI、射血分数(EF)、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肌酐(Cr)、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水平,以及Crusade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间桡动脉入路患者构成比、支架数、支架长度、手术时间,以及冠状动脉多支病变、长病变(≥20mm)、钙化病变患者构成比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比伐卢定组血小板下降幅度显著小于普通肝素组(P<0.05),首次给药后5 min活化凝血时间(ACT)显著长于普通肝素组(P<0.05).两组间术前和术后血小板计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比伐卢定组血小板减少症、小出血事件、大出血事件和治疗后30 d MACE发生率均较普通肝素组有下降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比伐卢定用于老年女性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安全且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