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连锁先天性肾上腺发育不良伴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低减症一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X连锁先天性肾上腺发育不良伴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低减症非常罕见,在活产婴儿中发病率仅为14万~20万分之一,多在儿科就诊。本文基于内分泌科1例成年重度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就诊经历,总结DAX-1基因突变所致X连锁先天性肾上腺发育不良伴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低减症的临床特点,侧重于其临床表现的阶段性、不连续性,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系统性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NR0B1(DAX-1)基因新发突变致X-连锁先天性肾上腺发育不良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X-连锁先天性肾上腺发育不良(AHC)是一种罕见的先天疾病,主要表现为失盐的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低促性腺激素型性腺功能减退(HH)以及不育。本文报道1例临床主要表现为HH的迟发AHC病例,患者为青年男性,以第二性征发育不全为主要表现,性激素检测提示H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兴奋试验无反应,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升高,皮质醇基本正常。进一步行全外显子测序检测提示患者NR0B1(DAX-1)基因第二外显子有1个新的错义突变:c.1352(exon2)C>T。构建突变的NB0R1基因转录因子表达质粒并与包含黄体生成素β亚基(LHβ)基因启动子的质粒共转染COS7细胞株,行双荧光素酶检测,最终证实该突变能造成NR0B1功能的部分缺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NR0B1基因新突变致三例X连锁先天性肾上腺发育不良报道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对3例X连锁先天性肾上腺发育不良(X-linked adrenal hypoplasia congenita, XL-AHC)患者进行遗传病因分析,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收集3例XL-AHC患者及家属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采用全外显子组测序筛选出致病基因,并进行Sanger测序和家系验证。结果:3例先证者均在幼年诊断为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青春期出现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低下而无青春期发育。基因检测发现先证者1携带NR0B1基因c.420delG(p.R141Gfs*123)半合子突变,其母为c.420delG杂合突变携带者,临床表型正常,其弟弟未携带该突变,符合X连锁隐性遗传。先证者2和先证者3均携带NR0B1基因c.212_213delAA(p.K71Rfs*41)半合子突变。检索人类基因突变数据库未见c.420delG和c.212_213delAA突变报道,提示为新的致病突变。结论:本研究在3例XL-AHC患者中发现2个新的NR0B1基因突变c.420delG及c.212_213delAA,对于发病早的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男性,应警惕XL-AHC可能,及早进行NR0B1基因筛查有助于本病的早期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先天性肾上腺发育不良的诊疗及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先天性肾上腺发育不良(AHC)是一组由调控肾上腺发育的关键基因突变引起的严重且罕见的遗传代谢性疾病,是导致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的罕见遗传病因之一,目前已知的可引起AHC的致病基因共分为5种,其中最常见的是DAX-1基因。该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确诊依赖于基因检测,极易误诊误治,目前缺乏系统的诊治指南及相关流行病学研究。本文拟对AHC致病基因、发病机制、诊治以及新的研究进展进行全面阐述,旨在帮助医务工作者提高对该病的识别及诊治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的病因构成及临床特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PAI)的病因构成及不同类型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1981年10月至2019年6月以PAI为首发症状的病例资料,对病因进行分析并总结临床特点。结果:共纳入PAI患者131例,年龄0~73岁,其中男87例,女44例;青少年起病57例,成年起病74例。青少年PAI的首要病因为基因缺陷,占52.6%(30/57),其中DAX1基因缺陷占50.0%(15/30);其次为自身免疫,占比为22.8%(13/57)。成年PAI的首要病因为感染,占58.1%(43/74),其中以肾上腺结核为主(93.0%,40/43);自身免疫占19.0%(14/74)。和结核组相比,自身免疫组患者女性更多见,起病年龄更小,血皮质醇、血钠、血糖、血肌酐和醛固酮的水平更低(均 P<0.05),血钾、肾素水平更高(均 P<0.05)。 结论:本组PAI病例成年组感染比例高于青少年组,成年PAI的最常见病因是肾上腺结核;基因缺陷是青少年PAI的最常见病因,DAX1基因缺陷占比最多。自身免疫性肾上腺炎较肾上腺结核对肾上腺皮质的功能影响更严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不同地理种群中缅树鼩MC1R基因的差异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黑色素皮质激素受体1基因(Melanocortin receptor 1,Mc1r)作为控制动物毛色的主效候选基因,在动物的毛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10个地理种群112只中缅树鼩为研究对象,采用PCR扩增测序共获得954 bp mc1r序列.结果显示:1)954 bp mc1r序列共编码317个氨基酸,蛋白质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并含有7个跨膜结构域.2)mc1r构建的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10个地理种群中缅树鼩聚为4支,海南种群一支、大新种群一支、片马种群一支、其他种群一支.结果说明,不同地理种群中缅树鼩生存环境的差异导致了毛色的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完全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一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报道一个完全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家系.方法 对一例表现为原发闭经和处女膜先天缺失的16岁女孩及其家系进行临床、内分泌和遗传学分析.结果 先证者睾酮8.19 ng/mL,高于女性正常参考值,外周血染色体分析发现先证者及其小姨均为46,XY核型,FISH检测SRY信号阳性,AR基因检测出c.1605C>G纯合突变,母亲为杂合子.而SRY、NRSA1 (SF1)、DHH、DAX1、WNT4等基因则未发现突变.确诊为完全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结论 对性发育不良患者的准确诊断有赖于医生对临床症状和致病基因的清晰掌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河南地区21-羟化酶缺乏症患儿CYP21A2基因突变谱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河南地区21羟化酶缺乏症(21-OHD)遗传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2009—2016年,祖籍河南,汉族,临床诊断为21-OHD患儿及其家系的基因检测结果.应用Sanger测序和MLPA方法进行21羟化酶基因CYP21A2检测,对于CYP21A2基因突变呈阴性的患儿,再进行二代测序以明确诊断.结果 共54个家系55例患儿,病程1个月~8年,其中临床诊断失盐型49例(男37例、女12例),单纯男性化型6例(女3例、男3例).46例患儿检测到CYP21A2基因突变,突变频率依次为c.293-13A/C>G(I2G)、全基因缺失或大片段缺失、C.955G>T(p.Q319X)、C.515T>A(p.I172N)、c.1069G>T(p.R357W).9例CYP21A2检测阴性者,二代测序检测到NROB1(DAX1)7例,更正诊断为先天性肾上腺发育不良.结论河南地区临床诊断21-OHD患儿CYP21A2最常见热点突变类型是c.293-13A/C>G(I2G),其次为基因大片段缺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SRY阴性46,XX男性性反转综合征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性反转综合征是染色体性别与性腺性别不一致的病理现象,包括46,XX男性和46,XY女性.性别分化是多基因参与的复杂过程,除SRY(Y染色体性别决定基因)基因外,SOX9、WNT4、DAX1、SF1、WT1、DMRT1、SOX3等基因均参与其过程.儿童性反转综合征患者多因外阴发育异常就诊,成年性反转综合征患者多因闭经、无精子、不育、女性化乳房等就诊.目前,性反转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仍有些不明确,本文我们对SRY阴性46,XX男性性反转综合征的遗传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一个X连锁先天性肾上腺发育不良家系的DAX1基因突变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一个X连锁肾上腺发育不良家系的临床特点和分子发病机制.方法 收集就诊于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内分泌代谢科的一个X连锁先天性肾上腺发育不良家系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随访结局等资料.用二代测序结合Sanger法验证对家系患者进行DAX1基因突变分析.结果 家系7例患者中3例均于1岁内发病、青春期前死亡.4例存活患者有典型肾上腺发育不良及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低下的临床和激素改变,均需超生理量氢化可的松替代;3例成人患者替代治疗后男性化,但精子生成不理想.4例存活患者均存在DAX1基因c.827A>C(p.Gln276Pro)变异,PolyPhen 2预测有害.结论 DAX1基因c.827A>C(p.Gln276Pro)变异可能是该家系先天性肾上腺发育不良和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低下的致病原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