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泛素化修饰和SUMO化修饰在电离辐射诱导的DNA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泛素和小泛素样修饰物(SUMO)以共价键形式连接到特定的蛋白底物上,进行泛素化修饰或SUMO化修饰,通过调控蛋白质的稳定性、活性、定位或相互作用来影响多种细胞活动,其中包括DNA损伤修复、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和免疫应答等。当细胞受到DNA损伤时,泛素化修饰和SUMO化修饰能够调控相关蛋白质的功能和相互作用,参与到DNA损伤修复和信号传导的过程中。这些修饰作用对于维持基因组的完整性至关重要。近年来,研究发现泛素化修饰和SUMO化修饰在DNA损伤修复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对这些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深入了解电离辐射诱导的DNA损伤修复机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精子DNA碎片指数对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周期助孕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比较精子DNA碎片指数(DFI)对因男方因素行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周期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探讨DFI与临床助孕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因男方因素进行ICSI助孕的387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所有周期均为首次进行ICSI助孕,选用拮抗剂灵活方案促排卵。根据精子DFI的检测结果将所有周期分成3组,A组:精子核DNA完整性良好(DFI≤15%,167个周期),B组:精子核DNA完整性中等(15%
0.05),C组的男方年龄[(32.56±5.70)岁]高于A组[(30.27±4.04)岁, P=0.002]和B组[(30.22±4.81)岁, P=0.003]。A组ICSI的正常受精率(86.7%)和可移植胚胎率(88.3%)均显著高于B组(83.8%, P=0.024 5;84.9%, P=0.012 1)和C组(82.1%, P=0.005 6;84.4%, P=0.022 7),但优质胚胎率和流产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C组的累积活产率(74.7%)较A组和B组下降(82.0%、78.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精子DFI是评估男性生育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男方年龄增高可能会导致DFI升高。精子DNA损伤可能会影响胚胎发育及辅助生殖的结局,DFI≥30%可能降低ICSI周期的累积活产率,但还需更大样本的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化学环境污染物暴露对线粒体DNA损伤作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人们通过日常生活、饮食和职业环境等暴露于各种不同的危害因素,这些危害因素的暴露会对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环境中化学有害因素暴露对线粒体的损伤日益受到关注。线粒体基因组的完整性对线粒体功能和细胞稳态至关重要,在各种有害化学环境因素的刺激下,线粒体极易出现损伤,造成线粒体功能障碍。目前,已有多种化学污染物暴露可对线粒体产生不同程度损伤,这些污染物可能通过诱发氧化应激造成线粒体结构和功能障碍,包括电子呼吸链传递障碍、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线粒体DNA突变/缺失、线粒体DNA拷贝数变异等方面。线粒体损伤可进一步导致细胞功能异常、凋亡和死亡等,从而诱发相关疾病。因此,本文就重金属等环境中的化学因素暴露对线粒体的损伤作用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缺血预处理心肌保护作用的线粒体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线粒体是目前研究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IPC)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mia/reperfusion injury, MI/RI)的主要细胞器。线粒体蛋白如缝隙连接蛋白43 (connexins, Cx43)、亲环蛋白(cyclophilin D, CyPD)等通过调节线粒体膜ATP敏感性K +通道(mitochondrial mem-brane ATP-sensitive potassium channels, mitoK ATP)、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 mPTP)及线粒体钠钙交换蛋白等通道的开放与关闭,参与调控线粒体生物功能,影响心肌细胞能量代谢。此外,IPC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Akt-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转导通路,抑制过度自噬,发挥IPC心肌保护作用。IPC调节miRNA、线粒体DNA等线粒体相关基因的表达,影响线粒体结构完整性及ATP合成,减轻MI/RI. IPC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与线粒密切相关,因此深入研究IPC心肌保护作用的线粒体机制,有益于发现减轻MI/RI的新靶点,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IQSEC2无义变异所致X连锁精神发育迟缓患儿的基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报道1例由 IQSEC2基因变异所致的X连锁精神发育迟缓患儿,并分析 IQSEC2基因的致病变异。 方法:先证者为男性,1岁6月龄,以"精神发育迟缓伴双眼内斜视"为主要表现。提取患儿及其双亲外周血DNA物,应用全外显子基因组测序法检测相关基因变异,并通过Sanger测序法验证。对可疑变异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经全外显子基因组测序分析发现,患儿 IQSEC2基因第12外显子存在一个c.3163C>T (p. Arg1055*)杂合无义变异,该变异为国内未见报道的新发变异。c.3163C>T(p.Arg1055*)变异经Mutation Taster、PROVEAN、SIFT等变异预测软件预测,结果均提示为有害变异,并经HomoloGene及BLAST系统分析 IQSEC2基因编码蛋白第1055位Arg在哺乳动物及无脊椎动物中均高度保守,该氨基酸的提前终止编码可严重影响PH结构域(951-1085)的形成进而导致IQSEC2蛋白完整性严重破坏。同时经UCSF chimera软件对蛋白3D结构建模分析发现,该氨基酸的提前终止编码可导致编码蛋白结构中α螺旋、β折叠及无规卷曲等蛋白二级结构丧失,空间结构严重变形,原有功能丧失。 结论:IQSEC2基因c.3163C>T(p.Arg1055*)变异可能为该患儿罹患X连锁精神发育迟缓的致病原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一例Wiedemann-Steiner综合征患儿的 KMT2A移码变异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对1例Wiedemann-Steiner综合征(Wiedemann-Steiner syndrome, WDSTS)患儿的 KMT2A基因进行变异分析,明确其可能的致病原因,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方法:提取患儿及双亲外周血DNA,应用一家三口全外显子基因组测序法(trio-whole exome sequencing, trio-WES)检测相关基因变异,通过Sanger测序法验证检出的变异。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经trio-WES分析结果显示患儿 KMT2A基因第27外显子检出c.10488dupG (p.Leu3498Thrfs*41)杂合移码变异,该变异为未见报道过的新变异(noval);经Sanger测序验证患儿父母均未检出该变异,属于新发变异( de novo)(PS2),且在主要人群基因频率数据库中均不存在(PM2)。c.10488dupG (p.Leu3498Thrfs*41)经MutationTaster变异预测软件预测,结果提示为有害变异(disease-causing);经HomoloGene系统分析 KMT2A基因编码的KMT2A是一类修饰与早期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的重要组蛋白修饰酶,其第3498位Leu在哺乳动物至无脊椎动物之间均高度保守,它的改变会导致编码蛋白完整性受损,进而影响蛋白功能(PP3);进一步通过BLAST系统分析,c.10488dupG变异导致编码蛋白第3498位Leu变为Thr,导致编码蛋白在第3539位即提前终止编码,最终引起多个参与组蛋白修饰和识别的关键结构域丢失,生物学活性丧失(PVS1+PM1)。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遗传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该变异判定为致病性变异(PVS1+PS2+PM1+PM2+PP3)。 结论:KMT2A基因c.10488dupG (p.Leu3498Thrfs*41)变异可能为该患儿罹患WDSTS的原因, KMT2A新致病变异的检出丰富了 KMT2A基因的变异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男性不育症患者支原体感染与精液常规参数、精子DNA完整性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症患者支原体感染与精液常规参数及精子DNA完整性的关系。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12月于本院不孕不育科门诊就诊的男性不育症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同期另选择正常生育的男性60例作为正常对照。两组取精液进行解脲支原体(UU)培养及精液常规检测,包括精液pH值、精子浓度、精子活力、精子活率等;对男性不育症患者行精子DNA碎片检测。分析男性不育症患者UU感染与精液常规参数及精子DNA完整性的关系。结果:男性不育症组和正常对照组UU感染阳性率分别为40.0%(36/90)、5.0%(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1.138, P=0.000)。男性不育症组精液pH值、精子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而精子活力、精子活率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均 P<0.05)。男性不育症患者中,UU感染阳性组精液pH值、精子浓度与UU感染阴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而精子活力、精子活率均显著低于UU感染阴性组,精子DNA碎片率高于UU感染阴性组(均 P<0.05)。男性不育症患者UU感染与精子活力、精子活率呈负相关,与精子DNA碎片率呈正相关( rs=?0.341、?0.327、0.398,均 P<0.05)。 结论:男性不育症患者UU感染与精子活力、精子活率及精子DNA完整性有关,UU感染可影响男性精子质量和精子DNA完整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一例Floating-Harbor综合征患儿的 SRCAP基因移码变异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报道1例由 SRCAP基因移码变异所致的Floating-Harbor综合征,并分析 SCRAP基因的致病性变异。 方法:先证者为男性,2岁8月龄,以"发现生长迟缓、语言发育落后2年余"为主要表现。提取患儿及其亲本外周血全基因组DNA,应用全外显子基因测序法检测相关基因变异,并通过Sanger测序验证变异。对可疑的变异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分析。结果:经全外显子基因测序分析,发现患儿 SRCAP基因上第34外显子存在一个c.7273dupA (p. Thr2425Asnfs*18)移码变异,该变异为国内外未经报道的新发变异。通过HomoloGene系统及MEGA软件分析,发现SRCAP蛋白第2425位Thr在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乃至无脊椎动物中均高度保守,该氨基酸变异为Asn,可导致编码蛋白在2443位后终止编码,导致编码蛋白完整性严重破坏。同时经PubMed CD-search系统分析,显示SRCAP蛋白在2443位即终止编码,可导致其丧失所有与DNA结合的蛋白基序即AT-hook结构域,从而影响相关目的基因的转录激活,进而导致机体生长发育受影响。另一方面,c.7273dupA (p. Thr2425Asnfs*18)变异经MutationTaster变异预测软件预测,提示该变异为有害变异。 结论:SRCAP基因c.7273dupA(p.Thr2425Asnfs*18)可能为该患儿罹患Floating-Harbor综合征的病因,致病性变异的检出为临床诊断提供了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45,X,der(15) t(Y;15)(p11.3;p11.2)一家系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男,32岁,因结婚3年,妻子流产2次来我院就诊。查体:身高175 cm,体重75 kg,外观正常。精液常规检查示:精子计数186个(正常参考值>39个),精子总活力83.3%(正常参考值>40.0%),精子向前活动率70.51%(正常参考值>32.0%),精子DNA碎片指数8.91%(正常参考值≤15%:精子完整性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碱基切除修复基因多态性与肿瘤相关性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DNA损伤修复机制在维持基因组完整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碱基切除修复(base excision repair,BER)是修复活性氧引起的内源性DNA损伤的主要机制。碱基切除核心基因的基因多态性,会影响编码蛋白功能,降低DNA损伤修复的能力,并增加特定人群的患肿瘤风险。此文主要就碱基切除修复基因多态性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