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3 G34突变型弥漫性半球胶质瘤临床和病理学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H3 G34突变型弥漫性半球胶质瘤(DHG-G34)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例DHG-G34患者的临床资料。6例患者术前均行头颅MRI增强扫描,其中4例行肿瘤切除术,另2例行立体定向活组织检查术。行肿瘤切除术的4例患者术后复查头颅MRI,判断肿瘤的切除程度。对所有患者行电话随访,询问患者术后治疗情况和生存状态。对肿瘤组织标本行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基因检测。结果:6例患者中位年龄为18岁(14~34岁),男性占优势(5/6);病变均位于大脑半球,呈单灶性(3/6)或多灶性(3/6);增强扫描显示无明显强化(2/6)或轻度不均匀强化(4/6)。行肿瘤切除术的4例患者术后复查头颅MRI,均为次全切除。5例(5/6)患者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21个月(16~30个月);术后均同步行放、化疗。至末次随访,3例死亡,2例存活。HE染色的组织学诊断结果为,间变性星形细胞瘤3例(3/6),胶质母细胞瘤3例(3/6);其中表现单一高级别胶质瘤形态的4例(4/6),混有原始神经元成分的2例(2/6)。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6例患者的肿瘤细胞均弥漫表达突变型H3 G34R、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H3K27me3,过表达p53,均不表达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2(Olig2)和α地中海贫血伴智力低下综合征X连锁(ATRX),而突触素(Syn)局灶性中等强度表达(2/6)。4例行肿瘤切除术的患者基因检查结果显示,均无异柠檬酸脱氢酶(IDH)1/2、端粒酶反转录酶启动子(TERT)C228T/C250T及BRAF-V600E基因突变,其中2例(2/4)存在O 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启动子(MGMT)甲基化。 结论:DHG-G34多见于大脑半球,可呈多灶性生长,MRI强化不明显;组织病理学具有异质性,但分子病理学改变一致;患者预后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东北地区伊马替尼耐药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BCR-ABL1激酶区突变情况及意义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我国东北地区伊马替尼耐药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和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 + ALL)患者BCR-ABL1激酶区突变的特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0月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的252例CML患者和49例Ph + ALL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在伊马替尼治疗效果不佳时采集骨髓或者外周血标本。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BCR-ABL1激酶区,应用Sequencing Analysis v5.4软件分析BCR-ABL1激酶区突变。随访6~48个月,进行生存分析。 结果:252例CML患者中57例(22.6%)检测出BCR-ABL1激酶区突变,其中25例处于慢性期,21例处于加速期,11例处于急变期;50例患者存在20种类型单一点突变,最常见的类型为E255K(16.0%,8/50)、T315I(14.0%,7/50)、M244V(8.0%,4/50)、G250E(8.0%,4/50),突变位点主要集中在P-loop和C-helix区;7例患者存在双重突变;发生多重突变的患者预后最差,中位总生存(OS)时间3.2个月。49例Ph + ALL患者中17例(34.7%)检测出BCR-ABL1激酶区突变,其中14例患者存在12种类型单一点突变,3例患者存在多重突变;多重突变、突变位于P-loop和C-helix区、突变位于其他区域患者的中位OS时间分别为2.0、8.0、18.0个月,3组患者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我国东北地区伊马替尼耐药的CML和Ph + ALL患者中,发生于P-loop和C-helix区的点突变最为常见。多重突变、发生在P-loop和C-helix区的突变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化脓性关节炎、坏疽性脓皮病和痤疮综合征孪生兄弟报道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化脓性关节炎、坏疽性脓皮病和痤疮(PAPA)综合征是脯氨酸-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相互作用蛋白1( PSTPIP1)基因突变导致的一种罕见自身炎症性骨病。由于常不被临床医师所认识,临床诊断困难,易误诊或漏诊。现报道一对双胞胎兄弟因反复出现发热及关节肿痛,多家医院诊断为化脓性关节炎,多次行关节腔切开负压引流手术及抗生素治疗无效。基因检测显示双胞胎兄弟 PSTPIP1基因存在杂合突变p.E250K (NM003978.3;c.748G>A;p.Glu250Lys)。最终诊断为PAPA综合征,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好转。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浙江省1200万例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高苯丙氨酸血症筛查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了解浙江省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H)及高苯丙氨酸血症(HPA)的筛查及发病情况.方法:收集1999年9月至2022年12月浙江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11 922 318名新生儿血促甲状腺素(TSH)及苯丙氨酸(Phe)检测的资料.其中,血TSH浓度采用荧光法检测,血Phe浓度采用荧光法或串联质谱法检测.TSH在9 μIU/mL及以上的新生儿为CH筛查阳性,血Phe浓度超过120 μmol/L和(或)血Phe与酪氨酸(Tyr)比值大于2.0为HPA筛查阳性,召回复查.采用高通量测序和MassARRAY技术检测基因变异.结果:1999-2022年共筛查新生儿11 922 318名,总筛查率为89.41%,筛查率由1999年6.46%提升至2022年的100.00%.检出CH患儿8924例,患病率为1/1336,检出HPA患儿563例,患病率为1/21 176,其中508例为经典型苯丙酮尿症(cPKU),55例为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BH4D).97例CH患儿完善基因检测,检出9种CH相关基因,双氧化酶2(DUOX2)基因检出频率最高(69.0%),其中c.3329G>A(p.R1110Q)(18.2%)和c.1588A>T(p.K530X)(17.3%)为热点突变.250例cPKU患者中检出81种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基因变异,其中c728G>A(p.R243Q)(24.4%)和c.721C>T(p.R241C)(15.0%)为热点突变,7种为新发变异:c.107C>A(p.S36*)、c.137G>T(p.G46V)、c.148A>G(p.K50E)、c.285C>T(p.I95I)、c.843-10delTTCC、exon4-7del和c.1066-2A>G.36例BH4D患者中检出12种6-丙酮酰四氢蝶呤合成酶(PTS)基因变异,热点突变为c.259C>T(p.P87S)(31.9%).结论:浙江省新生儿筛查率逐年升高,CH发病率明显增高,HPA发病率与全国平均水平接近.DUOX2基因变异为CH患儿最常见基因变异,c728G>A(p.R243Q)为cPKU患者的热点突变,c.259C>T(p.P87S)为BH4D患者的热点突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闽南地区核苷(酸)类药物经治的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逆转录酶区耐药突变特点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闽南地区核苷酸(类)药物(NAs)经治的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与逆转录酶区(RT)耐药突变特点.方法 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10医院肝病中心收治的524例HBV感染者HBV RT区K169~M250核苷酸序列.随访患者抗病毒治疗史,同时检测其血清中HBV e抗原(HBeAg)、HBV DN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水平.结果 入组524例患者中,293例(55.92%)为HBV B型,231例(44.08%)为HBV C型.HBV B型和C型患者性别、HBeAg状态、病程、NAs药物选择、不同药物治疗方式下NAs相关耐药突变率、NAs用药时间及血清HBV DNA载量、ALT、AST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HBV C型患者年龄(t=6.486、P<0.001)和NAs相关耐药突变率(64.94%vs.51.88%,χ2=8.493、P=0.003)显著高于HBV B型患者.524例患者中NAs相关耐药突变检出率为57.63%(302/524),204位点突变频率最高,其次为180、181和229.10个位点突变均伴随M204变异出现,包括169、173、180、200、202、207、214、237、245和250.HBV C型患者在9个位点上(180、181、184、191、200、221、224、229和238)的突变率显著高于B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BV B型患者在236和250位点的突变率显著高于C型患者(χ2=5.867、P=0.015,χ2=4.226、P=0.040).M204相关的伴随突变在基因型B和C中亦表现出不同的倾向性:M204I突变更易出现在B型患者中,而L180+M204I、T184+L180+M204V更易出现在C型患者中.结论 在NAs药物选择压力下,HBV B型感染者和C型感染者表现出不同耐药突变特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疫苗候选抗原Pvs48/45在中缅边境的遗传多样性特点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间日疟原虫传播阻断疫苗候选抗原Pvs48/45在中缅边境地区的基因多态性和自然选择特点.方法 提取39例来自中缅边境主要流行区(Laiza)的间日疟原虫基因组DNA,采用巢式PCR(nest-PCR)扩增Pvs48/45基因开放阅读区(Open reading frame,ORF);通过MEGA 4.0、DnaSP v5.10和NETWORK 4.6对Pvs48/45基因多态性和自然选择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发现了6个突变位点,均为非同义突变(E35K,H211N,K250N,D335Y,A376T,K418R),导致了5种单倍型;Pvs48/45基因的核苷酸多态性水平极低(π=0.00064),CRDⅢ区最高(π=0.00163);多种中性检验均表明Pvs48/45基因处于平衡选择;种群进化分析和单倍型网络图显示Pvs48/45具有较强的地理分化,且H2型为中缅边境地区频率最高的单倍型.结论 Pvs48/45在中缅边境地区遗传多样性很低,且在进化过程中经历平衡选择,提示其可作为传播阻断疫苗候选靶点;Pvs48/45在全球具有较强的地理分化,应根据地区遗传特点开发更加有效的传播阻断疫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定点突变提高环氧化物水解酶AuEH2催化对甲基苯基缩水甘油醚的对映选择性
编辑人员丨2023/8/5
环氧化物水解酶可催化外消旋环氧化物的动力学拆分或对映归一性水解制备手性环氧化物或邻二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提高宇佐美曲霉环氧化物水解酶(AuEH2)催化外消旋对甲基苯基缩水甘油醚(rac-pMPGE)的对映体选择率(E).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MD)选取相互作用频率最高的位点A250替换为其他19种氨基酸;选取对映选择性显著提高的突变体测定其动力学参数(k和kcat)及区域选择性系数(βS和βR),并利用重组大肠杆菌全细胞拆分rac-pMPGE.突变体AuEH2A250H的E值从12.7提高至38.4,重组菌比活力为51.9U/g湿细胞;其水解(S)-pMPGE的kcat/Km从10.0mmol/(L·s)提高至12.8 mmol/(L·s),而水解(R)-pMPGE的kcat/Km从1.13mmol/(L·s)降低至0.35mmol/(L·s);全细胞拆分20mmol/L rac-pMPGE获得(R)-pMPGE的ees为>99%,产率从33.0%提高至40.7%.A250位点的突变对AuEH2的对映选择性和酶活力具有显著影响;高对映选择性的AuEH2突变体在制备高光学纯的(R)-pMPGE中具有应用潜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应用Citespace软件分析钙离子通道在心血管领域中的文献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通过对有关钙离子通道在心血管领域的文献进行计量、共现、共被引及可视化分析,探索该领域近15年的发展状况、研究热点及动态前沿.方法 以Web of Science(WOS)中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SCI-E)收录2004~2018年相关文献为对象,应用CiteSpace进行作者、机构、国家、关键词共现分析,文献、期刊共被引分析,并绘制相关可视化图谱.结果 总检索获得3716篇文献,年均发文量接近250篇.年度发文量以上升并趋于稳定为主,高产国家为美国、英国、德国,其中美国在该领域占据主导优势,最高产的机构为美国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发文量最高的作者为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DONALD MB,DONALD MB、XANDER HT、DOBROMIR DOBREV是该领域的代表人物,具有重要的影响力.被引频次最高的期刊是CIRCULATION.热点关键词为随机对照试验、基因表达、肌浆网、双盲、Ca2+激活的K通道、蛋白激酶A、细胞凋亡、心脏性猝死,可形成9个聚类群.预测发展趋势是方案设计改善,分子通路的突变层面研究,通过结构化方法对患者个体治疗寻找系统策略,预防并发症,从而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结论 应用CiteSpace进行钙离子通道文献计量分析,初步直观地展示其发展仍较热门,揭示可合作的作者和机构,提供可参考的选题内容和发展方向,结果具有一定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