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种不同头部位置的鼻腔冲洗数值模拟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评价三种不同头部位置对鼻腔冲洗的效果.方法 本论文根据健康成人鼻腔CT扫描图像构建鼻腔模型,通过Ansys Fluent 2022R2软件和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研究了临床上使用广泛的前侧位、侧卧位和仰头位三种不同头部位置鼻腔冲洗的效果,得到了冲洗液在整个鼻腔和鼻腔上部区域的实时覆盖率.结果 发现在鼻腔冲洗的过程中,三种不同头部位置的冲洗效率结果如下:冲洗时间在0~0.1 s内,三种头部位置的总体冲洗液覆盖率大体相同;在0.1~0.4 s时,侧卧位的冲洗液覆盖率最高,仰头位最低.到达半冲洗周期时,仰头位和侧卧位的冲洗周期最短,前侧位的周期略长,但覆盖率最高.当完成一个冲洗周期时,侧卧位的冲洗周期最短,前侧位的冲洗液覆盖率最高.在对鼻腔上部的冲洗过程中,侧卧位的覆盖率最高,冲洗液更容易进入窦口的位置,针对鼻窦相关疾病冲洗效果最好.根据速度流线图中结果,发现当采用侧卧位时冲洗液进入鼻腔后,流速平缓,仅有少量水流缓慢流入鼻咽部,引起呛水的风险性不高.当采用仰头位时,冲洗液进入鼻腔后流速急剧升高,有大量冲洗液以较快的流速进入鼻咽部,因此有呛水的风险.当采用前侧位时因为冲洗角度影响,冲洗液大部分从上鼻道进入后流速加快,并在狭小鼻道中始终保持一个较快的冲洗流速,能有效带走鼻腔中的粘液、过敏原等物质.结论 采用侧卧位时对鼻腔上部的覆盖率最高,更适合治疗鼻窦相关疾病,且水流流速缓慢,流入鼻咽部的水流少,舒适度高,是儿童鼻腔冲洗的首选.采用前侧位时冲洗效果好,操作简便,适合用药依从性高的成年人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Research advances in neuroimaging and ge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on-fluent/agrammatic variant of primary progressive aphasia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新型导流支架治疗复杂腹主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机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索新型导流支架治疗复杂腹主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机制,比较多层密网支架(streamliner multilayer flow modulator,SMFM)与新型导流支架对复杂腹主动脉瘤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临床采集的复杂腹主动脉瘤增强CT图像数据导入后处理软件Mimics中进行数据处理和三维重构。分别进行SMFM及新型导流支架数值建模,再导入动脉瘤数值模型,使用ICEM软件(Ansys ICEM CFD v15.0)进行网格划分后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Fluent 16.0中进行血流动力学分析。结果:两种支架均可以改变瘤腔内血液流态、稳定血流,在降低瘤腔内血流速度、瘤壁压力及剪切力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维持分支动脉血流通畅;与SMFM相比,新型导流支架可以更为显著的降低瘤腔内血流速度、瘤壁压力及剪切力,同时可以加快分支动脉血流速度。结论:新型导流支架可以显著降低复杂腹主动脉瘤内血流速度、瘤壁压力及剪切力,同时可以加快分支动脉血流速度从而利于维持分支动脉通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的外科治疗及中期随访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总结评估单中心15年对于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anomalous origin of the left coronary artery from the pulmonary artery,ALCAPA)的外科治疗经验及预后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8年9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胸外科收治的126例ALCAPA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9例,女67例,年龄为(17.8±12.6)个月,体重为(8.1±3.4)kg。所有患儿均接受ALCAPA纠治术,手术方式包括65例采用"凸窗"技术,51例利用自体组织重建冠状动脉管道(22例肺动脉组织管道,15例心包管道以及14例双活瓣延长管道),10例行"Takeuchi"技术;所有患儿中有72例合并中度以上二尖瓣反流,同时接受了二尖瓣整形手术。结果:21例患儿因急性左心衰竭于术后72 h内行机械辅助循环,辅助3~7 d,均顺利撤机。术后早期11例患儿死亡,其中4例为机械辅助撤离后死亡,死亡原因主要为左心衰竭、多器官衰竭和脑出血。3例中远期死亡发生在术后18个月内,死亡原因为心脏休克和心力衰竭。生存患儿出院后规律随访,随访时间为(65.0±36.2)个月,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所有患儿新建的冠状动脉均血流通畅,灌注良好;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由术前的(46.2±15.0)%提高至(60.2±11.7)%( P<0.05);89.2%(58/65)二尖瓣整形术后患儿的二尖瓣反流维持在中度以内;二尖瓣整形组患儿术后二尖瓣过瓣流速较术前未见明显增快( P>0.05)。5例患儿在随访期间行二次手术,再手术率为4.5%。 结论:根据冠状动脉的解剖特点采用个体化手术方式治疗ALCAPA的手术效果满意,中远期随访的患儿心功能明显好转,预后良好;二尖瓣整形术能有效改善瓣膜反流,且不增加ALCAPA患儿手术风险;机械辅助循环是重症ALCAPA患儿术后早期安全有效的过渡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无托槽隐形矫治中牙齿移动的监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无托槽隐形矫治的成功依赖于合理的方案设计、良好的患者配合以及高质量的复诊监控。高质量的复诊监控要求正畸医师能较好地完成对牙齿移动的实时监测,包括评估牙齿位置是否与矫治方案一致,以及根骨关系是否安全合理。然而,临床上进行频繁的放射性检查并不现实。在数字化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基于生物力学原理、图像处理算法及多模态数据融合的方法均显示出监测牙齿移动的临床应用潜力。本文对这些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监测牙齿移动的应用逐一介绍,以供临床医师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15 MV医用直线加速器光中子蒙特卡罗模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高能医用直线加速器运行过程中因光核反应所形成的光中子辐射场。方法:利用蒙特卡罗(MC)程序模拟Clinic 2300CD型医用电子加速器15 MV X射线模式下光中子污染,掌握机头内不同位置光中子能谱和不同照射野下等中心处中子周围剂量当量变化,分析光中子在等中心平面内剂量分布和水模体中剂量衰减。结果:准直器关闭时,加速器机头内靶、主准直器、均整器和多叶准直器下表面的光中子平均能量分别为1.08、1.20、0.35、0.30 MeV;等中心处中子周围剂量当量随着照射野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少,在30 cm × 30 cm照射野下达到最大;随着测点在水模体中的深度增加,中子通量先增加后减小,而中子剂量却在逐渐减小;不同照射野下,光中子剂量率在水模体深度20 cm处,基本都接近本底。结论:探究高能医用直线加速器机头光中子谱和剂量分布特点,以及光中子在水模体内剂量沉积规律,能为进一步研究高能医用直线加速器光中子污染对患者产生的附加剂量提供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净化后含氚废水高压微雾大气载带蒸发实效模拟验证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确认净化后含氚废水经高压微雾喷嘴喷射后,随载带气在水平蒸发室内的输运特性和蒸发实效。方法:基于设计工况和相似性准则搭建单喷嘴蒸发特性缩比实验台架,探究所产生的微雾在水平蒸发室内的设计蒸发情况;同时结合实验数据,采用Ansys Fluent软件中的离散相模型(DPM),构建描述微雾载带和蒸发的数值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模拟分析设计水平蒸发室内多喷嘴工况条件下的蒸发进程和蒸发实效。结果:对于单喷嘴实验,喷嘴中心线处微雾的粒径分布在12~50 μm之间,近似于Rosin-Rammler粒径分布,且相对光照强度随距离增加呈指数减小,说明微雾粒径和浓度均快速减少,微雾的蒸发速度较快。对于水平蒸发室多喷嘴喷射模拟,即使对于最不利蒸发的设计工况,蒸发百分比也可高达99%,并且少量逃逸微雾也将在与其他工艺排气共同混合的过程中不断蒸发,直至在竖直烟囱段内实现完全蒸发。结论:在设计微雾粒径、典型运行工况和模拟区域来流的条件下,水平蒸发段基本可以实现微雾的完全蒸发,从而确保含氚废水经高压喷雾载带后,在离开烟囱出口处可以实现完全蒸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的脑梗死亚急性期非流利性失语症患者的脑功能连接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应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NIRS)探讨脑梗死亚急性期语言功能障碍的神经机制。方法:选择自2023年3月至8月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及康复科诊疗的16例脑梗死亚急性期非流利性失语症患者(失语组)、16例脑梗死后无失语症患者(无失语组)及同期从社会招募的16例健康中老年志愿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集所有受试者6 min的静息态fNIRS数据,选择Broca区、Wernicke区、背外侧前额叶(DLPFC)、辅助运动区(SMA)这4个语言相关关键脑区作为感兴趣区域(ROI),应用NirSpark软件分析各组受试者间全脑功能连接强度及各ROI脑区内、各ROI脑区间功能连接强度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0.53±0.15)及无失语组(0.47±0.12)相比,失语组患者全脑功能连接强度(0.29±0.14)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及无失语组相比,失语组患者左侧Wernicke区、右侧Wernicke区、左侧Broca区、左侧SMA区、右侧SMA区、左侧DLPFC区内的功能连接强度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FDR校正)。与对照组及无失语组相比,失语组患者右侧Wernicke区-左侧Wernicke区、右侧Wernicke区-右侧Broca区、右侧Wernicke区-左侧Broca区、右侧Wernicke区-右侧DLPFC区、右侧Wernicke区-左侧DLPFC区、右侧Wernicke区-右侧SMA区、右侧Wernicke区-左侧SMA区、左侧Wernicke区-右侧Broca区、左侧Wernicke区-左侧Broca区、左侧Wernicke区-右侧DLPFC区、左侧Wernicke区-左侧DLPFC区、左侧Wernicke区-右侧SMA区、左侧Wernicke区-左侧SMA区、右侧Broca区-左侧Broca区、右侧Broca区-左侧DLPFC区、右侧Broca区-右侧SMA区、右侧Broca区-左侧SMA区、左侧Broca区-右侧DLPFC区、左侧Broca区-左侧DLPFC区、左侧Broca区-右侧SMA区、左侧Broca区-左侧SMA区、右侧DLPFC区-左侧DLPFC区、右侧DLPFC区-右侧SMA区、右侧DLPFC区-左侧SMA区、左侧DLPFC区-右侧SMA区、左侧DLPFC区-左侧SMA区、右侧SMA区-左侧SMA区间的功能连接强度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FDR校正)。 结论:全脑及语言相关关键脑区功能连接异常可能是脑梗死亚急性期患者语言功能障碍的潜在神经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泪道内窥镜检查对外伤性泪小管撕裂置管术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以泪道内窥镜评价外伤性泪小管撕裂置管吻合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2019年5月至2019年12月外伤性泪小管撕裂45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0例,女性15例。下泪小管撕裂43例,上下泪小管撕裂2例。均于手术显微镜下行泪小管撕裂置管吻合术,术后3个月拔管,行泪道内窥镜检查及泪道冲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本研究45例术后均无溢泪症状,44例泪道冲洗通畅;拔管后,泪道内窥镜检查44例管壁光滑,吻合口愈合良好,管腔通畅;1例有肉芽组织增生而使管腔阻塞,泪道冲洗部分返流,治愈率达97.78%(44/45)。所有患者随访半年仍无溢泪症状。结论:泪小管置管吻合术后以泪道内窥镜观察泪小管撕裂术后吻合口的愈合情况,管壁是否光滑,有无肉芽增生,可借以客观评价手术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低创吸脂手术系统吸脂分区法在大腿吸脂手术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低创吸脂手术系统分区法在双侧大腿吸脂的应用及效果。方法:2019年7月至2021年3月,到怡脂医疗美容整形科要求大腿吸脂患者868例,男2例、女866例,年龄18~56(29±12)岁。根据解剖及美学形态特点,将大腿部细分为12个区域,不同区域用不同方式进行脂肪抽吸,平均脂肪抽吸量2 154.4 ml,平均手术时长156.8 min。结果:723例(83.3%)患者手术当天离院,术后血清肿14例,皮肤感觉异常7例,切口延迟愈合4例,无皮肤坏死、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随访3~18(4.6±1.7)个月,双侧大腿线条流畅,大腿周径明显缩小;801例患者表示满意,占92.3%;并发症24例,占2.8%;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低创吸脂手术系统分区法将双侧大腿吸脂技术流程化、标准化,吸脂手术易掌握,减少并发症,达到了较好的美学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