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发酵性碳水化合物肠内营养改善肠易激综合征一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类与排便改变相关、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功能性胃肠病。发酵性碳水化合物(fermentable oligosaccharides,disaccharides,monosaccharides and polyols,FODMAPs)指食物中可被发酵的寡糖、双糖、单糖和多元醇。高发酵性碳水化合物饮食可诱发或加重IBS相关肠道症状,但在国内较少被消化科医生所认识。该文报道1例IBS患者,并介绍其高FODMAP饮食与症状的关系和如何实施低FODMAP饮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食物不耐受:深入解析可发酵低聚二单糖与多元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食物不耐受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影响着高达20%的人群.然而,由于相关表现和非免疫机制的差异,对其诊断和管理的认识仍存在较大分歧.该文回顾了目前关于高可发酵低聚二单糖和多元醇(FODMAPs)食物、相关症状、作用机制、食物不耐受特点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 FODMAPs引起腹胀、腹痛等症状的机制.尽管FODMAPs与功能性胃肠道疾病的关系日益明确,但仍缺乏可重复的、精心设计的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这使得深入理解其机制、优化诊断和管理策略面临挑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重庆地区消化内科医师对IBS新诊断标准及FODMAP饮食知晓情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重庆地区消化内科医师对罗马Ⅳ标准中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新诊断标准及发酵性寡糖、双糖、单糖及多元醇(fermentable oligo-di-monosaccharides-polyols,FODMAP)饮食的知晓情况.方法 对重庆市54家医院的187名消化内科医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87名消化内科医师中,有164人(87.7%)了解罗马Ⅳ标准中IBS新诊断标准;其中,四组不同职称医师的了解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住院医师认知度最低.仅有42人了解FODMAP饮食,占22.5%;住院医师与主任医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2).但178人(95.2%)赞同将低FODMAP饮食运用于IBS患者的治疗.结论 重庆地区消化内科医师对罗马Ⅳ标准中IBS新诊断标准的知晓度尚可,但对FODMAP饮食了解明显不足,在低年资医师中尤为明显,应加强消化内科医师,特别是低年资医师的知识更新及培训.大多数临床医师支持将低FODMAP运用于IBS的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Low-FODMAPs diet在肠易激综合征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饮食管理在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患者的症状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成为IBS治疗和护理的有效方法并备受关注.限制摄入可发酵的低聚糖、二糖、单糖、多元醇(fermentable oligosaccharides,disaccharides,monosaccharides and polyols,FODMAPs)是一种新型的饮食管理方法,它可以有效改善IBS胃肠道不良反应症状以及提高生活质量.本文就低FODMAPs饮食在IBS健康管理中对患者症状、生活质量以及肠道菌群的改善做一综述,对比传统饮食管理提出新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低FODMAP饮食在炎症性肠病患者中的应用—益处和风险
编辑人员丨2023/8/6
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常伴有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等胃肠功能紊乱症状,低可发酵低聚糖、二糖、单糖、多元醇(FODMAPs)饮食可改善此类症状,因此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IBD患者.但亦有研究提示低FODMAP饮食可能加重患者的营养失调风险和肠道微生态紊乱.本文就低FODMAP饮食对IBD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症状的作用及其机制、潜在不利影响和相应处理措施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肠易激综合征与饮食因素
编辑人员丨2023/8/6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症状与饮食关系密切,饮食疗法是IBS的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饮食疗法主要包括传统的饮食建议,低可发酵的低聚糖、二糖、单糖和多元醇(fermentable oligosaccharides,disaccharides,monosaccharides and polyols,FODMAPs)饮食,无麸质饮食(gluten-free diet,GFD)以及益生菌.文章重点阐述了饮食因素与IBS发病的关系以及饮食管理在IBS治疗中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肠易激综合征的非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痛,与排便相关或伴随排便习惯改变[1].虽然部分患者会出现阶段性自发缓解,但大多数情况下,IBS表现为慢性复发性疾病,仅12%~18%的患者出现临床缓解,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额外医疗负担[2].IBS的全球平均患病率约为11.2%,但由于诊断标准、性别及年龄构成的不同,各个国家患病率存在较大差异,我国报道的患病率为5%~10.7%,总体患病率为6.5%,略低于全球平均患病率,但呈逐年增高趋势,以女性和中青年多见[3-4].目前临床常用的药物治疗均为对症处理,尚缺乏可以缓解IBS整体症状的药物,非药物治疗作为IBS的补充或替代治疗方案受到关注.本文针对受到临床关注的限制可酵解的低聚糖、双糖、单糖和多元醇(FODMAPs)饮食治疗、粪菌移植(FMT)和心理疗法3种非药物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低发酵饮食缓解肠易激综合征腹胀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功能性肠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痛,与排便相关或伴随排便习惯改变,并常有腹胀/腹部膨胀症状.IBS全球患病率逐年升高,导致患者严重身心不适,并造成卫生经济资源浪费.多项研究显示限制可发酵的低聚糖、二糖、单糖和多元醇(统称FODMAPs)摄入可明显缓解IBS相关症状,尤其是腹胀,但对其生理机制和临床效果的研究仍较少.通过分析归纳近年相关临床与基础研究,笔者发现低发酵饮食有助于减少肠腔内容物蓄积、维护肠道微环境稳态、提高循环5-羟色胺水平等,这些均可能是缓解IBS腹胀症状的关键性因素.本文将对此进行综述,为低发酵饮食的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肠道菌群代谢产物探索低FODMAPs饮食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及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背景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发生与肠道菌群紊乱引起代谢产物异常改变相关.低可发酵的寡糖、双糖、单糖、多元醇(fermentable oligosaccharides,disaccharides,monosaccharides and polyols,FODMAPs)饮食在IBS治疗上是否通过影响肠道菌群代谢产物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PHE)的产生进而起到治疗作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的 观察低FODMAPs饮食在腹泻型IB S(diarrhea-type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治疗上的疗效及其通过肠道菌群代谢产物PHE调控胰高血糖素样肽-1 (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的分子机制.方法 选择30例符合罗马Ⅳ标准的IB S-D患者入组,予低FODMAPs饮食,疗程4周.征集30名健康志愿者作基线检测对照.观察健康志愿者及IBS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检测血清PHE,GLP-1,TNF-α,IFN-γ.采用NCI-H716细胞,加入不同浓度PHE,观察PHE对GLP-1的影响.结果 经低FODMAPs饮食干预后,IBS患者临床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01 &P<0.001);IBS组血清PHE和GLP-1浓度较前上升(P<0.05),TNF-α和IFN-γ浓度较前下降(P<0.0001&P<0.001).试验过程中无一例出现不良反应.体外实验发现,1 mmol/L PHE可以显著促进GLP-1分泌.结论 低FODMAPs饮食能改善IBS-D患者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饮食因素影响肠道菌群代谢产物PHE调控GLP-1,抑制促炎细胞因子分泌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安肠汤治疗对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症状体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究安肠汤治疗对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症状体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消化科就诊的92例肝郁脾虚证腹泻型IBS患者作为受试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6例,均接受低FODMAPs饮食结构并口服匹维溴铵片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安肠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记录其治疗前、治疗8周后的症状体征积分[中医证候积分、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问卷(IBS-SSS)评分]、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直肠动力[肛管静息压(ARP)、肛门括约肌最大收缩压(AMCP)、直肠静息压(RRP)、直肠最低敏感量]及生活质量[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量表(IBS-QOL)]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为73.9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总积分、IBS-SSS评分、IL-1β、TNF-α、CRP水平、IBS-QOL各维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RP、直肠最低敏感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绪论:对肝郁脾虚证腹泻型IBS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安肠汤治疗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体征,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促进直肠功能的恢复,且有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