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肿瘤专科医院2022年就诊患者常见传染病感染状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了解华南地区某肿瘤专科医院就诊患者的艾滋病病毒(HIV)、梅毒螺旋体(TP)、丙型肝炎病毒(HCV)、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现状,分析确诊检查完成情况,为加强常见传染病管理和制定医院感染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对2022年华南地区某肿瘤专科医院就诊的门诊、住院患者的传染病初筛项目HIV抗原抗体联合检测(HIV-comb)、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Anti-TP)、丙肝抗体(Anti-HCV)、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阳性检出率及进一步完成确诊项目检查的检测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22年就诊患者的HIV-comb阳性率为0.07%,100%患者进一步完成HIV补充确证试验,HIV总体患病率为0.06%;Anti-TP阳性率为1.99%,100%患者进一步完成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及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检测,梅毒总体患病率为0.51%;Anti-HCV阳性率为0.90%,仅26.61%患者进一步完成丙肝RNA定量检测,其中26.44%患者丙肝RNA高于检出下限;HBsAg阳性率为21.06%,仅54.40%患者进一步完成乙肝DNA定量检测,其中51.60%患者乙肝DNA高于检出下限.其中,门诊疑似肝炎患者核酸检测完善率低于住院(P<0.05),肝癌收治科室核酸检测完善率高于全院(P<0.05).[结论]该肿瘤专科医院患者HIV、梅毒感染水平与一般人群相近,且100%完成确诊项目检查;丙肝、乙肝的感染处于较高水平,但核酸检测率较低,无法准确反映病毒复制水平.肿瘤专科医院应加强医务工作人员对肿瘤患者常见传染病初步筛查和确诊项目检查的重视,对传染病确诊病例提供抗肿瘤治疗的同时积极转介其到定点或综合性医院治疗,以改善其预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西藏地区血液集中化检测核酸筛查数据的回顾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9/23
目的 通过对西藏地区6家血站无偿献血者血清学和核酸筛查数据的回顾性分析,探讨核酸检测对降低区域范围感染性输血风险的作用.方法 对2018-2022年38 718份来自西藏血液中心、山南、日喀则、那曲、林芝、阿里地区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原和抗体(HIV Ag/Abl+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血清学测定,同时采用浩源、达安核酸检测系统对HBV DNA、HCV RNA、HIV RNA进行单人份三项联合检测,统计分析血清学3项ELISA反应性标本核酸检测结果.结果 西藏地区5年共检出178份ELISA-/NAT+标本,其中HBV DNA反应性170份、HCV RNA反应性8份、HIV RNA反应性0份,检出率为0.460%;624份ELISA+/NAT+标本,检出率1.61%;日喀则地区献血者乙肝检出人群年龄[(41.25±5.77)岁]稍高于其他地区(P<0.05).结论 西藏血液中心开展病毒核酸集中化检测,有效降低全区输血相关传染病的漏检,保障了地区的血液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23
-
浙南地区血液核酸集中化检测筛查数据回顾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对浙南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清学和核酸筛查数据的回顾性分析,探讨核酸检测(Nucleic acid test,NAT)在降低输血相关传染性疾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浙南地区无偿献血人员179 369人次,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血液传染性指标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原和抗体进行检测,同时采用罗氏、浩源核酸检测系统对HBV-DNA、HCV-RNA、HIV-RNA进行6或8人份混样三项目联合检测,统计分析血清学三项无反应性标本核酸检测(NAT)结果.结果 共检出259例ELISA-/NAT+样本,其中HBV-DNA+ 255例,HCV-RNA+5例,1例HBV-DNA重HCV-RNA+,阳性率为0.14%;罗氏核酸检测分析系统混检阳性率为1.40%,拆分阳性率为60.72%;浩源核酸检测分析系统混检阳性率为1.63%,拆分阳性率为41.67%.结论 核酸检测能弥补血清学检测的不足,有效降低输血相关传染性疾病的漏检,保障了地区的血液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山东省潍坊市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中核酸与血清学联合检测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山东省潍坊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核酸与血清学的联合检测,在血液筛查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6年6月至12月,于潍坊市中心血站参加无偿献血的55 852例无偿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无偿献血者的血浆标本进行血清学检测,检测项目包括HBsAg、抗-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梅毒螺旋体(TP)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对于ELISA检测结果呈阴性的血浆标本,分别采用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和瑞士诺华诊断公司的病毒核酸检测系统,进行核酸扩增技术(NAT)检测,检测项目包括HBV DNA、HCV RNA及HIV RNA.对于ELISA检测HBsAg呈阴性,而NAT拆分试验和鉴定试验检测HBV DNA呈阳性的血浆标本,进行HBsAg、HBsAb、HBeAg、HBeAb及HBcAb的乙型肝炎病毒(HBV)5项病毒标志物检测,并且根据HBV 5项病毒标志物检测结果,推测献血者HBV感染情况.采用x2检验的统计学方法,比较NAT检测中,科华病毒核酸检测系统和诺华病毒核酸检测系统的血浆标本核酸阳性检出率;以及采用连续性校正x2检验,比较科华病毒核酸检测系统的有效拆分率和诺华病毒核酸检测系统的鉴定试验对血浆标本HBV DNA、HCV RNA及HIV RNA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①本研究55 852份无偿献血者血浆标本中,ELISA检测结果呈阳性的血浆标本为1 962份.ELISA检测结果呈阴性的53 890份血浆标本中,NAT检测结果呈阳性血浆标本为19份,占0.035%.②本研究进行NAT检测的血浆标本为53 890份.其中,科华病毒核酸检测系统的血浆标本核酸阳性检出率为0.014%(4/28 199),诺华病毒核酸检测系统的血浆标本核酸阳性检出率为0.058%(15/25 691),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0,P<0.05).③本研究科华病毒核酸检测系统的有效拆分率为44.4% (4/9),诺华病毒核酸检测系统的鉴定试验对血浆标本HBV DNA、HCV RNA及HIV RNA的阳性检出率为50.0%(15/30),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3,P=0.87).④本研究18例无偿献血者的HBsAg ELISA检测结果呈阴性、HBV DNA NAT检测结果呈阳性.其HBV5项病毒标志物检测结果显示,18例献血者存在5种血清学感染模式,其中隐匿性HBV感染占88.9%(16/18),可疑“窗口期”HBV感染占11.1%(2/18).结论 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中,ELISA血清学检测存在一定的漏检风险,NAT核酸检测是对ELISA的有效补充.混合样品检测的方法可能降低病毒核酸阳性检出率,从而影响NAT检测的灵敏度.经输血传播HBV的风险需引起潍坊市采供血机构的高度警惕.核酸检测作为血清学检测的补充方法,可以进一步降低经输血传播HBV的风险,对保障血液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ELISA联合NAT技术在献血者血液筛查和输血残余风险分析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简称乙肝)表面抗原(HBsAg)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阴性献血者血液输血存在乙肝病毒(HBV)感染的残余风险,评价其感染状况.方法 选择初筛合格的45 551份无偿献血者样本,采用2种不同的ELISA试剂盒进行HBsAg检测,同时三联荧光病毒单人份核酸扩增检测技术(NAT)检测HBV、丙型肝炎病毒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并对有反应的样本再进行核酸鉴别试验来检测病毒类型,对HBsAg-ELISA阴性且NAT单反应(HBsAg-/HBV DNA+)样本进行HBV定量和血清学检测.结果 共检出44份HBsAg-/HBV DNA+样本,42份为隐匿性HBV感染(OBI),2份为窗口期感染(WP).OBI发生率0.90%,32份OBI样本HBV DNA定量小于20 IU/ml,OBI检出率不同性别、年龄及献血次数人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学检测OBI样本存在6种模式,HBcAb阳性最多39份92.9%(39/42),其中HBcAb阳性样本中76.9%(30/39) HBV DNA定量小于20 IU/ml;29.5% (13/42)的OBI献血者HBeAb和HBcAb同时阳性,其中84.6% (11/13) HBV DNA定量小于20 IU/ml.结论 HBsAg-献血者部分NAT单反应献血者为HBV感染者,多以OBI为主,且HBV DNA浓度低,屏蔽NAT单反应样本对预防经输血传播HBV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血液核酸筛查技术的应用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核酸检测技术在无偿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及艾滋病病毒(HIV)核酸联合检测中的应用,并了解该地区无偿献血的残余风险.方法 首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献血者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和梅毒抗体(抗-TP)四个项目进行检测,符合核酸检测条件的标本再采用罗氏COBASs 201全自动核酸检测系统进行6样本混样检测,或科华核酸检测系统进行8样本混样检测,混样管呈反应性再进行拆分检测,如拆分呈阳性,进行病毒定量检测或其他补充血清学试验.结果 在核酸检测的206 752份样本中,共有231份标本核酸检测呈阳性,核酸检测阳性率为1.12‰,其中229份为HBV脱氧核糖核酸(DNA)阳性,1份为HCV核糖核酸(RNA)阳性,1份为HIV RNA阳性.罗氏和科华核酸检测系统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17‰(221/189 543)和0.58‰(10/17 209).结论 血液核酸筛查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输血安全性,降低输血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种策略鉴定ELISA无反应性Procleix Ultrio Elite血液核酸检测不确定标本的功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比较2种策略鉴定ELISA无反应性Procleix Ultrio Elite单人份血液HBV/HCV/HIV核酸联合检测不确定献血者标本的效果.方法 首先采用Procleix Ultrio Elite单人份血液HBV/HCV/HIV核酸联合试剂和2种不同厂家的ELISA试剂对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HBV、HCV及HIV-1/2感染性标志物筛查.ELISA无反应性Procleix Ultrio Elite血液核酸检测不确定献血者标本再分别进行一次TaqScreen MPX v2.0单人份标本HBV/HCV/HIV核酸联合检测(策略1)、2次Procleix Ultrio Elite HBV/HCV/HIV分项鉴别实验(策略2).随后对其中的30份血液核酸检测不确定标本进行追踪分析.结果 在检测的81 874份献血者标本中,181份为HBsAg、抗HCV、抗HIV的ELISA检测无反应性而经Procleix Ultrio Elite试剂血液HBV/HCWHIV核酸联合检测不确定标本(0.22%).在这些不确定标本中,策略l和策略2试验分别检测出核酸反应性标本33份和38份,均为HBV DNA阳性,两者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追踪结果显示,30份血液核酸检测不确定标本在3个月~6个月内均未出现HBV DNA、HCV RNA、HIV RNA反应性结果.结论 ELISA无反应性Proeleix Uhrio Elite单人份血液HBV/HCWHIV核酸联合检测不确定标本中存在着一定数量的血液HBV DNA反应性标本,多种厂家试剂联合检测可提升检出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核酸检测技术在盐城地区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核酸检测技术在盐城地区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应用效果及必要性.方法 选取在2015年3~12月盐城地区采集的至少一种酶免试剂阴性的无偿献血者标本55 186例,采用Roche Cobas s201检测系统和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的仪器及试剂开展HBV DNA、HCV RNA及HIV RNA联合NAT检测,采用6/8人份混样池血液筛查核酸检测.对筛查阳性的部分标本送至江苏省血液中心进行确证.结果 至少一种酶免试剂阴性的55 186份标本共检测了7 965个pool,其中罗氏系统检测3 930个pool,检出47个反应性pool,pool阳性反应率为1.20%.达安系统检测4 035个pool,检出39个反应性pool,pool阳性反应率为0.97%.拆分检测共筛查出42份核酸反应性标本,总反应性率为0.076%.其中罗氏核酸检测系统反应性率为0.12%,达安核酸检测系统反应性率为0.04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6份送检标本中,有25份被确认为HBV DNA阳性,确认阳性率为69.44%.所有标本中无HCV RNA和HIV RNA的检出.结论 在常规血清学检测的基础上进行核酸检测,能降低常规血清学检测漏检率,提高血液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福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血液核酸检测情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核酸检测技术在福州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应用情况,评估开展血液核酸检测的必要性和试剂升级前后的检测性能差异.方法 应用Procleix TIGRIS全自动核酸检测系统,对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HBV/HCV/HIV-1联合检测,同时采用2种血清学ELISA试剂对所有标本进行HBsAg、抗-HCV、抗-HIV/P24和抗-TP等项目并行检测,并对核酸联合筛查反应性的标本进行鉴别试验.结果 2012年~2017年,共检测献血者血液标本491159份,其中ELISA无反应性,NAT反应性标本共计1637份,检出HBV窗口期标本共477份,HIV窗口期标本2份.2015年核酸检测升级后,ELISA无反应性NAT反应性率由0.28%提高到0.41%,鉴别阳性的预测值由25.61%提高到33.89%.结论 核酸检测技术应用于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能有效降低输血感染风险,保证临床用血安全,试剂的更新升级有助于检测性能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HBV/HCV共感染对依非韦伦在HIV/AIDS患者血药浓度、疗效及肝毒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HBV/HCV共感染对HIV/AIDS患者依非韦伦血药浓度、临床疗效及主要肝功能生化指标的影响,以明确依非韦伦血药浓度、肝毒性及共感染三者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PCR、流式细胞术、全自动生化分析及HPLC对494例采用替诺福韦、拉米夫定联合依非韦伦治疗方案的单纯HIV感染、HIV/HBV、HIV/HCV共感染者外周血的HIV RNA病毒载量、CD4+T细胞、肝功能生化指标及依非韦伦血药浓度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治疗48周时,单纯HIV感染、HIV/HBV、HIV/HCV组依非韦伦血药浓度分别为3.781 mg·L-1(3.012~4.980 mg·L-1)、3.057 mg·L-1 (2.040~5.144 mg· L-1)、2.557 mg·L-1(2.212~4.334 mg·L-1) (P <0.05),病毒学部分及完全抑制的比例分别为78.59%、76.36%和100.00%,CD4细胞计数分别从基线的(290±118)、(273±120)和(282±134) cells·mm-3上升到了48周的(442±184)、(457±221)和(391±151) cells·mm-3(P <0.05),肝功能生化指标总体保持在正常范围内,且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入组的绝大多数患者免疫重建顺利,疗效理想.HBV/HCV共感染不会导致依非韦伦在HIV/AIDS患者体内蓄积,对肝功能生化指标也未见显著影响.HIV/HBV、HIV/HCV初治患者服用依非韦伦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