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干预措施治疗腕舟骨骨折的网状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系统评价石膏固定、空心螺钉、Herbert螺钉、克氏针固定四种干预措施治疗腕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检索建库至2019年12月31日的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linical Trial、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医学网等数据库所收录的腕舟骨骨折治疗随机对照试验,采用Stata 16.0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数据进行网状Meta分析及作图。结果:纳入16篇文献,参与研究患者1 193例。经网状Meta分析结果表明,治疗有效率方面,空心螺钉、Herbert螺钉、克氏针三种干预措施疗效均优于石膏固定,愈合时间均短于石膏固定。结论:治疗腕舟骨骨折有效率、愈合时间SUCRA排序均为空心螺钉>Herbert螺钉>克氏针>石膏固定,因此空心螺钉成为最佳治疗措施的可能性最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腕关节镜辅助下双枚Herbert螺钉经皮内固定微创治疗不稳定腕舟骨骨折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腕关节镜辅助下双枚Herbert螺钉经皮内固定微创治疗不稳定腕舟骨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我们应用腕关节镜辅助下双枚Herbert螺钉经皮内固定微创治疗不稳定腕舟骨骨折6例,其中骨折Herbert分型ⅡA型1例,ⅡB型2例,Ⅲ型2例,Ⅳ型B型1例,术后随诊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8~13个月,平均11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7.5周(4~11周),术后石膏托外固定时间平均1.5周。腕关节功能采用Mayo腕关节评分评估:优5例,良1例。结论:对不稳定舟骨骨折采用腕关节镜辅助下双枚Herbert螺钉经皮内固定微创治疗,可取得理想的临床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腕关节镜下植骨联合机器人导航治疗舟骨骨折不愈合一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男,27岁,18个月前因骑车摔伤致左舟骨骨折,于当地医院行石膏外固定治疗,2个月后拆除石膏复查X线未见骨折愈合,伤后12个月于当地医院行腕关节CT三维重建示舟骨骨折不愈合,伤后18个月来我院就诊。临床检查:左侧鼻烟窝压痛(+),腕关节主动桡偏时疼痛(+),被动桡偏时疼痛明显(图1)。左腕X线片及CT三维重建检查提示:左手舟骨陈旧性骨折,断面硬化(图2,图3)。诊断:左舟骨骨折不愈合(Herbert D2型)。在全身麻醉下行腕中关节桡侧(MCR)及腕中关节尺侧(MCU)入路腕关节镜下滑膜清扫,球锉打磨骨折端硬化骨至点状渗血,保留舟骨桡侧骨折端的纤维连接,于右侧髂髂骨开窗取松质骨,剪刀剪碎制成骨屑,关节镜下植入骨折端填塞压实(图4)。天玑机器人(北京天智航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导航定位,规划进针点、进针方向及螺钉长度,根据机器人导航结果,置入直径2.7 mm、长度24 mm Herbert螺钉,C臂机透视及X线片提示:左舟骨骨折端对位对线良好,螺钉位置及长度合适(图5)。术后9个月随访左腕X线片及CT检查提示:左舟骨骨折线消失,骨折端对位对线良好,内固定螺钉在位(图6,图7)。左腕关节Mayo评分95分,左、右手握力分别为36、40 kg,左、右手拇指捏力分别为8、9 kg。左腕关节尺偏50°、健侧为48.2°;左腕关节桡偏31.8°,健侧为22.3°;左、右腕关节被动屈曲、背伸均为90°,主动屈曲、背伸分别为63.5°、48.4°和66.9°、68°;左腕关节旋前、旋后为90°(图8);疼痛VAS评分为1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机器人导航经皮内固定治疗新鲜无移位的舟骨腰部骨折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天玑骨科机器人导航经皮内固定治疗新鲜无移位的舟骨腰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徐州仁慈医院手外科收治的8例新鲜无移位的舟骨腰部骨折患者资料,男7例,女1例;平均年龄为27.5岁(18~42岁);左侧5例,右侧3例。采用天玑骨科机器人导航定位,经皮置入Herbert螺钉固定治疗。术后定期随访行X线片及CT检查确定骨质愈合时间,采用Mayo腕关节评分、握力、捏力及腕关节活动度评价其功能恢复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疼痛情况。结果:8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2.8个月(6~19个月)随访。所有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无炎症、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CT检查见骨折端均愈合。末次随访时伤侧腕关节主动活动范围平均为:屈曲67.9°,背伸64.1°,桡偏21.2°,尺偏52.2°;握力恢复至平均31.3 kg,平均恢复至健侧的85.2%(66.7%~100.0%);捏力平均恢复至19.5 kg,平均达健侧的89.3%(77.8%~100.0%);末次随访时患者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平均为97.5分(95~100分),8例均为优。腕关节疼痛VAS评分平均为0.88分(0~2分)。结论:采用天玑骨科机器人导航经皮螺钉固定治疗新鲜无移位的舟骨腰部骨折,可实现精准定位和置钉,从而实现快速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Herbert螺钉治疗掌指关节内骨折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报告Herbert螺钉治疗掌指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6月至2018年5月,我们共收治25例掌指关节内骨折患者。其中闭合骨折5例,开放性骨折20例,近节指骨基底骨折18例,掌骨头骨折7例,骨折均累及关节面,均采用Herbert螺钉固定,术后2周开始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随访时间为4~26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8~14周,平均10.5周。无骨髓炎发生,无明显创伤性关节炎表现,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疗效:优12例,良8例,中5例,优良率为80.0%。结论:应用Herbert螺钉固定治疗掌指关节内撕脱骨折,操作方法简单,骨折固定牢固,疗效可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关节镜下与切开复位Herbert钉内固定治疗桡骨小头骨折短期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与切开复位Herbert钉内固定治疗桡骨小头骨折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上海中冶医院收治的38例单侧桡骨小头骨折(Mason Ⅱ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20~65岁[(37.4±12.6)岁]。20例采用关节镜下复位Herbert钉内固定治疗(A组),18例采用切开复位Herbert钉内固定治疗(B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前、术后1,3,6,12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肘关节屈伸范围、前臂旋转范围、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及上肢功能评定表(DASH)评分。同时评估并发症情况,包括螺钉松动、断裂或骨折移位等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14个月[(12.3±2.3)个月]。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骨折愈合时间A组为(8.9±0.6)周,B组为(8.7±0.6)周( P>0.05)。术前两组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个月时A组VAS为(4.8±0.5)分,低于B组的(6.0±0.7)分( P<0.05);术后3,6,12个月时A组与B组VA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前两组关节屈伸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3个月时A组肘关节屈伸范围分别为(110.4±3.8)°、(137.1±4.04)°,显著大于B组的(90.6±4.7)°、(125.1±3.5)°( P<0.05);术后6,12个月时A组和B组肘关节屈伸范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前两组肘前臂旋转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3个月时A组前臂旋转范围分别为(107.1±2.8)°、(138.1±2.9)°,显著大于B组的(95.5±3.9)°、(121.5±3.0)°( P<0.05);术后6,12个月时A组和B组前臂旋转范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前两组MEP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个月时A组MEPS为(50.4±3.8)分,高于B组的(40.6±4.7)分( P<0.05);术后3,6,12个月时A组和B组MEP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前两组DASH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个月时A组DASH评分为(57.1±2.8)分,高于B组的(42.5±3.9)分( P<0.05);术后3,6,12个月时A组和B组DASH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均未发生螺钉松动或断裂,两组各有1例患者出现骨折再移位( P>0.05)。 结论:对于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关节镜下Herbert钉内固定较切开复位Herbert钉内固定治疗具有疼痛轻、患肢早期功能恢复快等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机器人导航经皮微创内固定术治疗钩骨钩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应用骨科机器人导航经皮内固定治疗钩骨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9年9月—2020年11月徐州仁慈医院手外科治疗的21例新鲜钩骨钩骨折患者的资料。其中男18例,女3例;年龄26~56岁,平均40.7岁。患者均采用骨科机器人导航定位,经皮精准置入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定期复查,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测量并比较患侧与健侧腕关节屈曲、背伸活动角度,尺侧、桡侧偏斜角度,捏力及握力;采用改良 Mayo 腕关节评分评估腕关节功能;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腕关节主动及被动活动疼痛程度。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5~55 min,平均50 min。术中出血量0.5~1.0 mL,平均0.75 mL。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切口感染,无尺神经损伤、环小指屈肌腱损伤。2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18个月,平均11.5个月。患者术后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4个月。患者末次随访时:患侧腕关节屈曲、背伸活动角度,尺侧、桡侧偏斜角度,捏力及握力分别为69.4°±1.5°、54.5°±2.1°、41.2°±1.7°、14.5°±1.6°、(10.5±1.5)kg、(35.1±1.6)kg,健侧分别为70.2°±1.4°、55.3°±2.0°、42.3°±1.6°、15.3°±1.5°、(11.3±1.3)kg、(35.9±1.5)kg,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腕关节主动活动疼痛VAS评分0~2分、平均0.88分,被动活动疼痛VAS评分0~2分、平均0.98分;改良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89~100分,平均94.5分,其中优20例、良1例。 结论:应用机器人导航定位系统辅助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钩骨钩骨折具有精准定位、精准置钉及不损伤尺神经、环小指屈肌腱等优点,临床疗效可靠,可作为治疗无移位的钩骨钩骨折的优先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C臂机引导下经皮背侧入路Herbert螺钉治疗腕舟骨B2型骨折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讨C臂机引导下经皮背侧入路Herbert螺钉治疗腕舟骨B2型骨折的效果.方法 对自2018年8月至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11例腕舟骨B2型骨折患者行空心Herbert螺钉微创治疗,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改良Mayo腕关节评分(modified Mayo wrist score,MMWS)评估患者手术前后临床症状及腕关节功能.结果 1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完整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9.6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11~16周,平均14.2周.术后患者VAS(1.55±0.69)分和 MMWS 评分(89.55±7.89)分,均较术前 VAS(5.45±0.93)分和 MMWS 评分(55.45±6.88)分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臂机引导下经皮背侧入路Herbert螺钉治疗腕舟骨B2型骨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腕关节功能,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生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机器人辅助下经皮加压螺钉治疗Herbert B2型腕舟骨骨折
编辑人员丨2024/3/2
目的 比较机器人辅助与C型臂透视下徒手经皮加压螺钉治疗新鲜Herbert B2型腕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35例新鲜Herbert B2型腕舟骨骨折患者资料,其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18~38岁,平均(29.37±18.42)岁.17例采用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下经皮螺钉内固定(机器人组),18例采用透视下经皮螺钉内固定(徒手组).比较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Mayo评分、手术时间、穿针次数、放射次数、打入2枚螺钉病例数以及并发症.结果 3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0个月,平均(15.89±4.63)个月.机器人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徒手组(P<0.001),机器人组穿针次数和放射次数均显著少于徒手组(P<0.001).成功置入2枚螺钉病例数,机器人组显著高于徒手组(P<0.001);术后2d机器人组VAS小于徒手组(P<0.05);术后12周患者均骨性愈合,两组VAS评分和Mayo腕关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过程中均未发现内固定移位、关节炎等并发症.结论 对于新鲜Herbert B2型腕舟骨骨折,机器人辅助下经皮内固定,更简单、安全和高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
-
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和闭合复位Her-bert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新鲜不稳定舟状骨腰部骨折的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和闭合复位Herbert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新鲜不稳定舟状骨腰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就诊于本院的新鲜不稳定舟状骨腰部骨折病人7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试验组36例,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对照组36例,采用闭合复位Herbert螺钉内固定术.观察两组病人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12周愈合率、并发症率、舟状骨坏死率,术后6个月和12个月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包括腕关节活动度、改良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疼痛指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愈合率、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试验组和对照组病人尺偏、桡偏、背伸、掌屈等腕关节活动度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腕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6个月比,试验组术后12个月的Mayo评分显著改善[(95.36±3.34)分vs.(78.52±5.62)分](P<0.05),VAS评分显著降低[(1.04±2.24)分vs.(3.25±1.6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Mayo评分和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闭合复位Herbert螺钉内固定术比较,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能取得满意效果,但其手术费用、手术难度相对较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