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乙酰左旋肉碱在缺氧条件下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19细胞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使用缺氧模型探究乙酰左旋肉碱(ALCAR)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ARPE-19)细胞活力、形态完整性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第一组实验通过暴露ARPE-19细胞培养物于不同浓度确定最佳CoCl2剂量.建立五组ARPE-19细胞培养物,包括对照组,假手术组(200 μM CoCl2)和分别接受1、10、100 mM ALCAR 联合 200 μM CoCl2 组,以评估 ALCAR对细胞活力的影响.使用MTT法测量细胞活力.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特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ARPE-19细胞分泌VEGF和HIF-1α的水平.结果:ARPE-19细胞暴露于不同剂量的CoCl2中,以创建缺氧模型.然而,暴露于浓度为200μMCoCl2时,细胞活力显著降低至83%.ALCAR在1 mM和10 mM浓度下可增加细胞活力,而最大浓度(100 mM)没有额外效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浓度为1 mM和10 mM ALCAR组的细胞活力显著更高(P=0.041、0.019).细胞活力和形态不受最大剂量ALCAR(100 mM)的影响.与假手术组相比,10 mM ALCAR组VEGF和HIF-1α水平显著降低(P=0.013、0.033).结论:ALCAR是可行的治疗选择,可为视网膜疾病开辟新的治疗途径,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特别相关.然而,仍需开展进一步研究明确定义其确切机制,以期充分阐明ALCAR对抗视网膜疾病的应用潜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不同低氧胁迫方式下SD大鼠急进高原模型的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对SD大鼠在高原实地和模拟高原环境这2种低氧胁迫方式下建立的急进高原模型进行比较研究,进而鉴定模拟高原实验舱的可靠性.方法 将SD大鼠分别急进模拟高原动物实验舱(4000 m)或高原实地实验室(4010 m)来建立大鼠急进高原模型,在暴露24 h或72 h后采集并测定高原生理病理变化相关指标,主要包括血常规、血生化、血气、氧化损伤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 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γ 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 1,MCP-1)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病理组织分析和低氧敏感基因((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等,最终对结果进行差异性分析,得出差异性评估报告.结果 相同海拔高度下,高原实地或模拟高原暴露72 h后均可以产生明显的肺部和脑部损伤.相同暴露时间下,动物机体的血常规、血生化和血气结果相近,炎症指标(IL-6,IL-1β,MCP-1和IFN-γ)、氧化损伤指标(MDA,SOD和GSH)和脑部低氧敏感基因(Hif-1α和Vegfa)等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但是,模拟72 h组的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和碱剩余(base excess,BE)显著高于其他低氧处理组、模拟72 h组的肺部低氧敏感基因(Hif-1α和Vegfa)与空白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以及高原实地处理组脑系数显著高于模拟高原处理组等结果提示高原实地和模拟高原环境可能存在细微区别.结论 模拟高原实验舱在4000 m海拔可成功建立急进高原动物模型,最优暴露时间应大于24 h但略短于72 h.模拟高原实验舱具有良好的可靠性,但条件允许情况下应尽量前往高原实地来建立急进高原动物模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和白细胞介素-4与支气管扩张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分析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白细胞介素-4(IL-4)与支气管扩张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本院自2019年4月至2021年5月期间收诊的200例支气管扩张患者,根据其是否并发肺部感染,分成感染组(n=122)与未感染组(n=78),对比2组患者HIF-1α、IL-4表达水平,再根据感染组病情严重程度分成为轻、中、重度感染,分析不同感染程度患者HIF-1α、IL-4表达水平,并根据感染组预后情况将其分成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对比不同预后支气管扩张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各临床资料,经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支气管扩张并发肺部感染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HIF-1α、IL-4对支气管扩张并发肺部感染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感染组HIF-1α、IL-4水平高于未感染组(P<0.05);不同感染程度支气管扩张患者HIF-1α、IL-4水平呈现轻度感染组<中度感染组<重度感染组(P<0.05);不同预后支气管扩张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在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改良基因MRC呼吸困难指数(mMRC)评分、HIF-1α、IL-4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HIF-1α、IL-4高表达是影响支气管扩张并发肺部感染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经ROC曲线分析发现血清HIF-1α、IL-4预测支气管扩张并发肺部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达到0.795、0.823,IL-4+HIF-1α联合检测AUC高达0.911,高于各单项检测(P<0.05).结论 血清HIF-1α、IL-4均能有效评估、预测支气管扩张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发展,两指标联合检测的临床实用价值更高,对支气管扩张发病机制的研究有一定辅助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衰老相关分泌表型因子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细胞衰老可由应激损伤或生理过程引发,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ASP)是细胞衰老的重要表现形式。前列腺癌和正常前列腺的SASP因子包括白介素(IL-1、IL-6)、趋化因子(CXCL-8、GRO-a)、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家族、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等。P53、IL-1α、KDM4、ATM/HIF1α、ATM /TRAF6、MTORC1均调控了SASP。内分泌治疗、放疗、化疗均可诱导细胞衰老并发生SASP。SASP因子在前列腺癌细胞中的作用目前仍不完全清楚,尽管许多研究显示SASP因子在前列腺癌细胞存活、生长增殖、血管生成、转移、疾病进展、治疗抵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现有结果仍有不一致的地方,SASP因子在免疫反应上也同时具有抑制和促进的作用。并且SASP因子在其他恶性肿瘤中显示出了潜在的抑制肿瘤作用。此外,诱导前列腺癌细胞衰老是潜在的抗癌策略,多种分子均可通过诱导前列腺癌细胞衰老发挥肿瘤抑制作用,但研究显示,SASP因子诱导了前列腺正常上皮细胞系(PNT2)永生化前列腺细胞衰老,但未诱导前列腺癌细胞衰老。鉴于SASP因子在前列腺癌中的作用尚不完全清楚,并且现有的SASP因子靶向治疗临床研究仍然不足,未来应进一步加强SASP因子相关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长链非编码RNA肺癌相关转录本1通过缺氧诱导因子-1α对喉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肺癌相关转录本1(LUCAT1)喉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39例喉癌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分析喉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lncRNA LUCAT1表达水平.喉癌细胞系AMC-HN-8随机分为lncRNA对照组、lncRNA LUCAT1 KD 和 lncRNA LUCAT1 组,分别采用脂质体转染 lncRNA 对照、lncRNA LUCAT1 短发卡RNA(shRNA)和lncRNA LUCAT过表达质粒,转染72 h后,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和克隆形成实验分析3组细胞增殖能力;采用划痕实验和Traswell实验分析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RNA沉淀分析lncRNA LUCAT结合蛋白.蛋白质免疫应激分析lncRNA LUCAT结合蛋白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荧光定量PCR分析HIF-1α靶基因表达水平.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喉癌组织lncRNA LUCAT1表达水平(1.65±0.23)明显高于癌旁组织(1.01±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20,P<0.05).lncRNA对照组细胞吸光度值和EDU阳性率[1.71±0.12、(74.17±8.13)%]明显高于 lncRNA LUCAT1 KD 组[0.71±0.09、(45.50±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490、5.665,P<0.05).lncRNA 对照组细胞吸光度值和 EDU 阳性率[1.71±0.12、(74.17±8.13)%]明显低于 lncRNA LUCAT1 组[1.87±0.08、(87.83±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06、3.980,P<0.05).lncRNA 对照组细胞迁移数量和侵袭数量[(116.83±8.61)、(93.17±4.62)个]明显高于 lncRNA LUCAT1 KD 组[(68.33±10.15)、(49.33±7.11)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24、12.650,P<0.05).lncRNA 对照组细胞吸光度值和 EDU 阳性率[(116.83±8.61)、(93.17±4.62)个]明显低于 lncRNA LUCAT1 组[(143.83±7.28)、(132.83±7.25)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86、11.300,P<0.05).HIF-1α 蛋白与 lncRNA LUCAT1 存在相互作用.lncRNA 对照组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3-磷酸肌醇依赖性蛋白激酶1(PDK1)和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表达水平(0.97±0.10、0.93±0.06、1.67±0.11)明显高于 lncRNA LUCAT1 KD 组(0.38±0.10、0.36±0.51、0.5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00、16.170、8.560,P<0.05).VEGF、PDK1 和 GLUT1 表达水平(0.97±0.10、0.93±0.06、1.67±0.11)明显低于 lncRNA LUCAT1 组(1.55±0.14、1.51±0.11、1.44±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20、11.140、4.584,P<0.05).结论 lncRNA LUCAT1在喉癌组织呈高表达,通过与HIF-1α结合,调节下游基因表达,进而影响喉癌细胞增殖和转移过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吲哚-3-甲醇通过抑制mTOR/HIF-1α信号通路减弱低氧诱导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观察吲哚-3-甲醇(I3C)对低氧诱导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增殖的作用.方法 采用0.2%Ⅰ型胶原酶消化分离SD大鼠PASMCs,以低氧(1%O2)作为诱导剂,建立PASMCs增殖的细胞模型,以不同浓度的I3C(25、50、100、200 μmol·L-1)干预24h,检测细胞增殖及存活率;设置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抑制剂rapamycin或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抑制剂LW6为阳性对照组,以100 μmol·L-1 I3C,HIF-1α稳定剂DMOG或mTOR激活剂MHY1485干预24 h后,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HIF-1α、总的mTOR及磷酸化的mTOR和细胞周期调控相关蛋白的表达,确定I3C抑制PASMCs增殖的作用机制.结果 25~100μmol·L-1 I3C抑制低氧诱导的PASMCs增殖的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P<0.05),而100 μmol·L-1与200 μmol·L-1 I3C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无明显差异,且I3C无明显细胞毒性作用.I3C(100 μmol·L-1)与LW6均可抑制低氧诱导的PASMCs增殖,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抑制HIF-1α、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Cyclin E、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2、CDK4和CDK6的表达(P<0.05),且DMOG能够逆转I3C的上述作用(P<0.05).另外I3C与rapamycin在抑制低氧诱导的PASMCs增殖与mTOR/HIF-1α信号通路活化方面作用相似,且MHY1485能够逆转I3C抑制细胞增殖及mTOR/HIF-1α信号通路活化的作用(P<0.05).结论 I3C可通过抑制mTOR/HIF-1α信号通路减弱低氧诱导的PASMCs增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HFNC联合药物治疗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心脏功能及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天前
本研究旨在探讨HFNC联合药物治疗对ALHF患者心脏功能及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影响.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收集150例在济南市第八人民医院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ALH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包括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正性肌力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HFNC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脏功能(NYHA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血清HIF-1α、TGF-β1水平的变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2-甲氧基雌二醇对布-加综合征模型小鼠肝纤维化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2-甲氧基雌二醇(2-MeOE2)对布-加综合征(BCS)所致肝纤维化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40 只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 组,每组10 只,BCS组、BCS+2-MeOE2 组采用下腔静脉部分结扎法制备BCS模型,假手术组和2-MeOE2 组行造模操作但不结扎;2-MeOE2 组和BCS+2-MeOE2 组每隔 1 日腹腔注射 2-MeOE2(15 mg/kg)1 次.6 周后处死小鼠,取血清检测ALT与AST水平;取肝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天狼星红染色观察胶原沉积情况,免疫组化染色观察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肝组织中纤维连接蛋白(FN)、Ⅰ型胶原(Col Ⅰ)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上述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BCS组小鼠肝脏淤血,胶原沉积,ALT、AST水平升高,α-SMA表达水平升高,FN、ColⅠ、HIF-1α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2-MeOE2 可拮抗BCS导致的上述指标的变化(P<0.05).结论:2-MeOE2 可以改善BCS所致的小鼠肝纤维化,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肝细胞缺氧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栝楼桂枝颗粒通过HIF-1α-Netrin-1-UNC5B/VEGF促进大鼠脑缺血后血管生成和神经功能恢复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栝楼桂枝颗粒是否通过HIF-1α-Netrin-1-UNC5B/VEGF促进脑缺血后血管生成和神经功能恢复.方法:随机选取32只SD大鼠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模型对照组、栝楼桂枝颗粒3.6 g/kg组,另设16只假手术对照组.各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mNSS)评分、肌张力测评试验及Cat Walk步态分析系统评价各组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采用MRI检测各组大鼠脑梗死面积,计算脑梗死率;采用免疫组化法、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m blot)检测各组大鼠促血管生成及HIF-1α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mNSS评分和肌张力评分均显著升高,运动时间和最大速率变化均显著升高(P<0.01),大鼠大脑检测出大片白色梗死区域,脑梗死面积显著增加;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大鼠缺血侧大脑皮层组织中白细胞分化抗原(CD34)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栝楼桂枝颗粒3.6 g/kg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肌张力明显降低(P<0.05或P<0.01),脑梗死率显著减少,大鼠运动时间显著降低(P<0.01);血管生成相关蛋白VEGFA、CD34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或P<0.01),HIF-1α、神经导向因子-1蛋白(NETRIN-1)、神经导向因子受体(UNC5B)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或P<0.01).结论:栝楼桂枝颗粒能够促进缺血性脑中风后的血管生成和神经功能恢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HIF-1α-NETRIN-1-UNC5B/VEGF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水蛭素对缺氧诱导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间质转分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探讨通络药物水蛭素对缺氧诱导的人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HCMECs)间质转分化(EndMT)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取常规培养的HCMECs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缺氧组、水蛭素组(包括0、20、40、80、100 μg/ml 5个浓度).对照组常规培养不做任何处理,缺氧组置入低氧培养箱72 h,水蛭素组预加入Hirudin工作液,4 h后置入低氧培养箱72 h.MTS比色法检测HCMECs增殖能力;倒置显微镜观察HCMECs形态;免疫荧光鉴定HCMECs间质转分化情况,Western-blot检测内皮间质转分化相关蛋白:包括内皮细胞标记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PECAM-1/CD31)、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herin),间质细胞标记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成纤维细胞特异性蛋白-1(FSP-1),以及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Smad同源物2/3(Smad2/3)、锌指转录因子(snail)等相关信号通路的蛋白表达.结果 MTS法检测显示,缺氧显著抑制细胞活性(P<0.01),水蛭素在20~100 μg/ml浓度范围内可提高细胞活性,且呈现浓度依赖性,当浓度为100μg/ml时细胞活性最强(P<0.01).各组细胞培养72 h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对照组细胞呈铺路石样或鹅卵石状结构,缺氧组细胞由鹅卵石状结构变为分散的长梭形,接近成纤维细胞形态,水蛭素组长梭形细胞形态明显改善,细胞恢复鹅卵石样.Western-blot与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缺氧组CD31、VE-cadherin蛋白水平降低(P<0.01),且vWF表达减少,α-SMA、FSP-1蛋白水平升高(P<0.01),且vimentin表达增强;与缺氧组比较,水蛭素明显增加CD31、VE-cadherin蛋白表达(P<0.01),并增强vWF表达,下调α-SMA、FSP-1蛋白表达(P<0.01),并减弱vimentin表达;与对照组相比,缺氧组信号通路HIF-1α、TGF-β1、p-smad2/3、snail蛋白表达均升高(P<0.01),与缺氧组比较,水蛭素下调HIF-1α、TGF-β,、p-smad2/3、snail蛋白表达(P<0.01).结论 水蛭素可以改善缺氧诱导的HCMECs细胞发生EndMT,其机制可能与调控 HIF-α/TGF-β1/smad/snail 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