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声心动图参数联合cTnI对重症肺炎患者心肌损伤的评估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参数联合肌钙蛋白Ⅰ(cTnI)对重症肺炎(SP)患者心肌损伤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唐山市弘慈医院收治的65例SP合并心肌损伤患者作为合并心肌损伤组、41例单纯SP患者作为单纯SP组,另外选取同时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12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超声心动图参数、cTnI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评估超声心动图参数、cTnI对SP患者心肌损伤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SP患者心肌损伤的影响因素.结果 LVEF水平:对照组>单纯SP组>合并心肌损伤组,LVEDD、LVESD、cTnI水平:对照组<单纯SP组<合并心肌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心动图参数、cTnI及两者联合预测SP患者心肌损伤的曲线下面积(AUC)95%置信区间(CI)分别为0.755(0.704~0.807)、0.859(0.808~0.911)、0.904(0.853~0.956).合并心肌损伤组合并糖尿病占比、合并低钾血症占比、发病至入院时间≥1周占比大于单纯SP组,CRP、WBC、PCT、CK-MB水平高于单纯S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糖尿病(OR=2.085,95%CI:1.429~3.044)、PCT水平升高(OR=2.385,95%CI:1.598~3.578)、LVEF水平降低(OR=0.367,95%CI:0.238~0.566)、cTnI水平升高(OR=3.377,95%CI:2.135~5.342)是SP患者心肌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参数、cTnI对SP患者心肌损伤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两者联合预测的效能更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冠心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患者住院次数相关因素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与冠心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住院次数相关的疾病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1年7月,于北京市安贞医院住院并确诊冠心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1 738例,根据患者自述既往住院的次数将其分为多次住院组(518例)和首次住院组(1220例),比较两组患者合并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低氧血症、高尿酸血症、脂肪肝、心功能不全、低钾血症及肺部感染等合并症的临床资料,分析与此类患者住院次数相关的疾病因素.结果:多次住院组与首次住院组合并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低氧血症、高尿酸血症、心功能不全及肺部感染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多次住院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低氧血症、高尿酸血症、心功能不全、肺部感染的比例高于首次住院组[(80.7%vs.72.8%)、(45.9%vs.37.2%)、(19.7%vs.12.7%)、(11.8%vs.8.4%)、(23.7%vs.15.9%)、(5.0%vs.2.7%)],合并高脂血症的比例低于首次住院组(73.6%vs.81.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低氧血症、心功能不全是与冠心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多次住院相关的疾病因素(均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低氧血症、心功能不全是与冠心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多次住院相关的疾病因素,要加强患者出院后此类合并症的长期随诊和管理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之孕产妇心搏骤停防治救指南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孕妇作为特殊时期的一组人群,一旦出现突发心搏骤停(CA)会威胁到母子两人的生命。最大限度地降低孕产妇死亡,确保围产期母子全程平安,成为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要面对的巨大挑战。与相同年龄普通CA患者的心肺复苏施救策略不同,孕期CA患者施救需要考虑患者的孕龄、胎儿情况等,采用不同的复苏手法如左推子宫(MLUD),会涉及濒死剖宫产(PMCD);同时针对导致孕期CA的不同原因如出现4Hs中的低氧血症、低血容量、高血钾或低血钾及其他电解质紊乱、低体温,以及4Ts中的血栓形成、心包填塞、张力性气胸和中毒等情况的合理药物应用。针对导致孕期CA的原因中多种情况为可预防性的特点,更有必要出台符合我们国情的孕期CA指南以指导临床。本文系统梳理了孕期CA的病理生理特点,孕期CA的高危因素,明确了孕期CA的正确复苏方法和防治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肾移植术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二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肾移植术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特点,提高对其认识和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肾移植术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病例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2例受者在慢性肾脏病期均无明显表现,而在肾移植后出现高血压伴持续性低钾血症,一般降压药物无疗效,口服补钾治疗效果欠佳。排除高血压和低钾血症的常见原因后对受者进行了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相关检查。2例受者的血浆醛固酮及醛固酮肾素比大幅升高,血浆肾素活性受到抑制,腹部CT检查显示肾上腺单侧腺瘤。2例受者均接受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术后血钾恢复正常,血压控制明显改善。结论:(1)肾移植术后高血压伴持续性低钾血症应考虑到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可能;(2)腹腔镜下肾上腺切除术能够有效治疗肾移植后单侧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醋甲唑胺治疗正常压力脑积水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研究醋甲唑胺(methazolamide,MTZ)治疗正常压力脑积水(NPH)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前瞻性临床研究。收集我院2019年9月至2021年3月35例NPH患者,其中包括29例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iNPH)和6例继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sNPH)患者,上述患者因各种原因不适宜或拒绝手术治疗。随机分为药物组和安慰剂组,给予口服MTZ或安慰剂25 mg,2次/d,1周后无不适增加至50 mg,2次/d治疗。口服前、口服1月后分别进行10 m步态评分、认知功能评分、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分级量表(iNPHGS)评分、头MRI检查,口服3个月后进行iNPHGS评分。主要疗效终点为用药后3个月iNPHGS评分,次要疗效终点为用药后1个月上述各项评分。结果:35例NPH患者中28例进入最终分析。药物组18例,安慰剂组10例。用药1月后药物组MOCA评分[(16.2±8.8)分和(14.8±8.7)分, t=-2.68, P=0.02]、10 m步态评分[(22.3±11.2)分和(25.6±12.9)分, t=2.76, P=0.02]、iNPHGS评分[(7.3±3.2)分和(8.1±3.5)分, t=4.08, P<0.01]均较基线改善;用药3个月后药物组iNPHGS评分(6.1±2.4)分较基线时( t=5.07, P<0.01)和1个月时改善( t=4.11, P<0.01);而对照组用药1个月和3个月后各项评分较基线均无明显改善(均 P>0.05);用药1个月后药物组较对照组10 m步态评分、iNPHGS评分改善(均 P<0.05);用药3个月后iNPHGS评分相对于基线水平较对照组改善( t=-4.41, P<0.05)。上述35例患者未出现低钾、酸中毒等严重不良反应。两组间不良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01, P=1.00)。 结论:醋甲唑胺可有效改善部分不能手术的NPH患者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特点及外科处理策略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一种因肾上腺过量分泌醛固酮而引起的内分泌疾病。临床特点常常表现为难治性的高血压及顽固性低钾血症。除药物治疗以外,外科手术治疗往往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本文主要阐述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常见临床表现、筛查及诊断方法,探讨手术处理单侧醛固酮腺瘤、单侧肾上腺皮质增生的临床策略和术后预后情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左西孟旦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和阿斯综合征
编辑人员丨6天前
1例72岁女性患者因心力衰竭接受静脉注射呋塞米注射液,口服美托洛尔缓释片、呋塞米片、螺内酯片、地高辛片和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因心力衰竭症状未改善,加用左西孟旦12.5 mg入0.9%氯化钠注射液45 ml,以1.5 ml/h速度持续静脉泵入。静脉泵入左西孟旦20 h时,患者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呼之不应,瞳孔散大。心电监护示心率200次/min,QT间期延长,QTc间期520 ms;血钾3.02 mmol/L。诊断: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阿斯综合征。考虑与左西孟旦有关。立即停用该药,给予胸外心脏按压、电除颤和补钾治疗。4 d后复查,血钾4.60 mmol/L,心电图检查示心率80次/min,QTc间期450 ms。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成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早期血钾水平与全因死亡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成人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早期血钾水平与全因死亡的相关性。方法:该研究是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浙江省透析质量控制中心登记系统中新进入的MHD患者资料,随访至2020年12月31日。将患者开始血液透析的前3个月内透析前血钾的平均值定义为早期血钾,根据早期血钾水平将患者分为6组。将MHD患者1年内死亡定义为短期死亡。应用Kaplan-Meier法比较各组患者长期和短期生存率,应用Cox回归模型分析不同血钾水平与MHD患者短期全因死亡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27 362例,年龄为(61.2±14.4)岁,男性16 775例(61.3%),低钾血症(血钾<3.5 mmol/L)1 303例(4.8%),高钾血症(血钾≥5.0 mmol/L)10 034例(36.7%),其中血钾≥5.5 mmol/L患者5 145例(18.8%)。根据早期血钾水平,患者被分为组1(血钾<3.5 mmol/L)、组2(3.5≤血钾<4.0 mmol/L)、组3(4.0≤血钾<4.5 mmol/L)、组4(4.5≤血钾<5.0 mmol/L)、组5(5.0≤血钾<5.5 mmol/L)和组6(血钾≥5.5 mmol/L)。截至随访终点,随访时间为(40.7±27.8)个月,5 400例患者死亡,其中心脑血管疾病[1 551例(28.7%)]和感染[366例(6.8%)]是主要死亡原因。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早期血钾<3.5 mmol/L组患者的长期及短期累积生存率均最低(Log-rank检验分别为 χ2=119.0, P<0.001; χ2=74.6, P<0.001)。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早期血钾<3.5 mmol/L是MHD患者短期全因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以4.5≤血钾<5.0 mmol/L为参照, HR=1.54,95% CI 1.26~1.89, P<0.001)。在年龄≥65岁亚组,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早期血钾<4.5 mmol/L与MHD患者短期死亡独立相关(以4.5≤血钾<5.0 mmol/L为参照,血钾<3.5 mmol/L, HR=2.16,95% CI 1.69~2.75, P<0.001;3.5≤血钾<4.0 mmol/L, HR=1.40,95% CI 1.14~1.72, P=0.001;4.0≤血钾<4.5 mmol/L, HR=1.46,95% CI 1.21~1.75, P<0.001);而在年龄<65岁亚组中,不同血钾水平与MHD患者短期死亡风险无明显相关。早期血钾水平与短期全因死亡风险呈"U"形相关,低血钾和高血钾都会增加MHD患者短期全因死亡风险,最佳早期血钾水平约为4.75 mmol/L。 结论:浙江省成人MHD患者透析早期低钾血症患病率约为4.8%。成人MHD患者早期血钾水平与短期(1年)全因死亡风险呈"U"形相关,血钾<3.5 mmol/L是MHD患者长期和短期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五例17α-羟化酶缺陷症患者临床特征及类固醇激素的质谱测定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成年后诊断的17α-羟化酶缺陷症患者临床特征,提高对17α-羟化酶缺陷症的认识和合理诊治。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至2020年在我院诊治的5例17α-羟化酶缺陷症患者临床特征及生化结果。结果:5例17α-羟化酶缺陷症患者的社会性别均为女性,首次就诊我科并诊断时均已成年。所有5例患者均有高血压,低钾血症,双侧肾上腺增生或腺瘤,合并骨质疏松。均有典型的类固醇合成相关激素谱的变化。结论:应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检测类固醇激素可以为17α-羟化酶缺陷症的早期诊断,酶缺乏种类、程度的评估以及治疗提供重要帮助。对此类患者,需选用合理的抗骨质疏松药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妊娠剧吐致双胎新生儿假性巴特综合征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总结妊娠剧吐所致新生儿假性巴特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治疗和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河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一对双胎假性巴特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病例特点。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双胎早产儿,出生胎龄30周 +3,生后因早产、呼吸窘迫均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并于生后2 h转运至本院。患儿母亲有妊娠剧吐,产前3 d仍呕吐明显且伴低钾血症。2例患儿生后2 h血气分析均提示严重代谢性碱中毒,低钠、低钾、低氯、高乳酸血症,生后6 h出现高血糖,生后24 h出现皮肤硬肿。血、尿串联质谱分析未见明显异常,全外显子组测序未检出与表型相关的基因异常,故诊断假性巴特综合征。经对症支持治疗,2例患儿均在生后4 d代谢性碱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完全纠正,生后51 d治愈出院,此后病情无反复;生后11月龄随访,患儿体格及神经系统发育均未见异常。 结论:母亲妊娠剧吐可导致新生儿假性巴特综合征,表现为生后早期出现严重代谢紊乱及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如能及时诊断治疗,通常预后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