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例 ANKRD11基因变异导致伴癫痫发作的KBG综合征患者的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总结3例携带 ANKRD11基因第9外显子杂合变异合并癫痫发作的KBG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型及遗传学特点。 方法:收集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家系全外显子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对候选变异用Sanger测序进行验证。结果:患者1和患者2为男性患儿,患者3为成年女性,均表现为癫痫发作以及智力障碍。3例患者的特殊面容包括三角脸、低发际线、宽眼距、耳廓畸形、宽鼻梁、鼻孔前倾、长人中、弓状上唇、上中切牙过大等。2例男性患者均有通贯掌。WES检测发现3人分别携带 ANKRD11基因第9号外显子的新发杂合移码变异,包括c.2948delG(p.Ser983Metfs*335) 、c.5397_c.5398insC(p.Glu1800Argfs*150)以及 c.1180_c.1184delAATAA(p.Asn394Hisfs*42)。 结论:本研究拓展了KBG综合征相关的 ANKRD11基因突变谱。基因检测有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并为遗传咨询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一个KBG综合征家系的 ANKRD11基因变异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对1个KBG综合征家系进行 ANKRD11基因变异分析,明确其遗传学病因。 方法:采集家系成员外周血样行全外显子基因测序( 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用Sanger测序进行验证。结果:WES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 ANKRD11基因存在c.4398_4401de(p.Glu1467AsnfsTer63)杂合变异。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指南,判断该变异为"致病性变异"。Sanger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妹妹和母亲的 ANKRD11基因也存在c.4398_4401de(p.Glu1467AsnfsTer63)杂合变异,父亲未检测到该变异。提示先证者及其妹妹和母亲均患者 ANKRD11基因变异所致的KBG综合征。 结论:ANKRD11基因c.4398_4401de(p.Glu1467AsnfsTer63)变异可能为该KBG综合征家系的遗传学病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同患两种罕见遗传病患儿9例的临床与遗传学特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同患两种罕见遗传病患儿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确诊的同患两种罕见遗传病的患儿病例资料,总结其临床及遗传学特征。结果:9例患儿中男6例、女3例,末次就诊或随访年龄为5.0(2.7,6.8)岁,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运动发育落后、智力发育落后、表观畸形、骨骼异常等。例1~4均为男性,表现为步态异常、跑跳差,血清肌酸激酶明显增高,遗传学分析证实为DMD基因致病性变异所致的Duchenne型或Becker型肌营养不良,同患另1种遗传病,分别为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脊髓性肌萎缩症、脆性X综合征、脑海绵状血管瘤3型。例5~9分别为COL9A1基因相关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6型和NF1基因相关神经纤维瘤病Ⅰ型,COL6A3基因相关Bethlem肌病和WNT1基因相关成骨不全症ⅩⅤ型,Turner综合征(45,X0/46,XX嵌合体)和TH基因相关Segawa综合征,22q11.2微重复综合征和DYNC1H1基因相关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下肢受累脊髓性肌萎缩症1型,ANKRD11基因相关KBG综合征与IRF2BPL基因相关神经发育障碍伴倒退、运动异常、语言丧失和癫痫。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最多见,6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为新生杂合致病性变异所致。结论:存在两种罕见遗传病的患儿临床表型复杂,当患儿临床特征及病情变化不能用一种罕见遗传病解释时,需考虑可能同时存在其他罕见遗传病,并注意新生致病性变异所致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基于核心家系的全外显子组测序联合多种分子遗传学检测有助于遗传病的精准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1例 ANKRD11基因突变致KBG综合征的临床及基因突变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ANKRD11基因新变异所致KBG综合征患儿3例的临床及遗传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3例KBG综合征患儿的临床与遗传学特征。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3例KBG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2个家系3例患儿及其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家系全外显子组测序(trio-WES)和Sanger测序。结果:3例患儿均有喂养困难、先天性心脏缺陷和特殊面容等表现。家系1中的2例患儿均检出 ANKRD11基因c.6270delT(p.Q2091Rfs*84)新发杂合变异;家系2中的1例患儿检出 ANKRD11基因c.6858delC(p.D2286Efs*51)新发杂合变异,遗传自具有轻微临床表型的母亲。 结论:ANKRD11基因移码变异可能是3例KBG综合征患儿的遗传学病因。上述发现丰富了 ANKRD11基因的变异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ANKRD11基因变异所致KBG综合征临床表现的性别差异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2例KBG综合征(Keishi-Bukuryo-Gan syndrome,KBGS)患儿临床表现的性别差异。方法:分析2例不同性别KBGS患儿的临床表现,应用二代测序进行基因检测,总结治疗并随访预后。结果:2例患儿均有特殊体貌:巨齿、毛发分布异常、手部改变等,存在语言发育落后,基因测序结果证实 ANKRD11基因致病性变异,分别自第635位赖氨酸和第1638位脯氨酸开始发生移码,为c.1903_1907del和c.4911delT。女性患儿合并中枢性性早熟,使用亮丙瑞林治疗23个月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1个月,身高增长13 cm,性征回退。 结论:对比2例不同性别的患儿并总结既往病例报道,发现男性KBGS的特殊面容(三角脸、连眉、眼距宽)以及椎体异常较女性明显,癫痫、智力障碍、自闭症、先天性心脏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等并发症的发病率均高于女性。男性常累及多系统,女性更需早期识别特殊体貌,避免漏诊,改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ANKRD11基因突变所致KBG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报告1例KBG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表型和基因型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采集1例KBG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采集家系外周血行全外显子基因测序(WES),Sanger测序验证.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已报道的ANKRD11突变导致KBG综合征的病例,总结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谱.结果 女,8岁,因"生长发育迟缓"就诊.生后匀称性矮小并有特殊面容,手短伴第5手指弯曲,语言发育迟缓;生长激素激发峰值5.7 ng·mL-1;WES检测发现ANKRD11基因c.6792dupC(p.P2271Pfs?8)杂合突变,导致ANKRD11蛋白自第2271位起后第8位编码天冬氨酸的密码子突变为终止密码子,使高度保守的羧基末端肽链合成提前终止,为有害突变.文献复习共检索到22篇(加上本文病例共155例KBG综合征患者),男:女比1.5:1,包括ANKRD11基因突变114例和16q24.3微缺失型41例,临床表现以颅面部异常如三角形脸(31.8%~64.2%)、眼距过宽(24.0%~61.7%)、鼻梁宽(31.3%~82.7%)、人中异常(52.4%~86.8%)、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如语言发育迟缓(92.6%~93.6%)、智力低下(66.7%~73.0%)、学习障碍(71.4%~75.0%),上颌中切牙过大(55.6%~84.4%)、骨骼异常如小指侧弯(53.5%~72.6%)和矮小(57.5%~72.6%)最为经典.ANKRD11突变型及16q24.3微缺失型分别检出先天性心脏病12.2%,28.9%;16q24.3微缺失型检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12.2%.结论 语言发育迟缓、学习障碍、智力低下等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表现是KBG综合征特异性表型,如合并典型的颅面部异常(三角形脸、眼距过宽、鼻梁宽、人中异常)、上颌中切牙过大、矮小及小指侧弯,需考虑ANKRD11基因突变型;16q24.3微缺失型除表现中枢神经系统特异性表型外,常合并隐睾、先天性心脏病及ITP等异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KBG综合征1例报告及文献回顾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KBG综合征的临床及基因突变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l例KBG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分子遗传学检测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儿,男,1岁11个月.因智力运动发育落后、耳聋及抽搐就诊.特殊外貌:身材矮小,眼睑下垂,眼距宽,内眦赘皮,耳廓及鼻梁突出,球状鼻,长人中,中切牙宽大畸形,手指短,小指弯曲.超声心动图示动脉导管未闭.脑电监测示双侧顶、枕导痫性放电.基因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示患儿ANKRD11基因6号外显子存在一处杂合突变c.316C>T,导致蛋白编码提前终止(p.R106X).此突变未见报道,相关软件预测为致病变异,确诊为KBG综合征.文献复习共检索到28篇,共200例KBG综合征患者,男∶女比1.5∶1,其中71%为ANKRDJ1基因突变,29%为16q24.3微缺失.KBGS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颅面部畸形(99%),巨齿畸形(84%),智力迟缓(90%),行为问题(60%),骨骼异常(75%),身材矮小(50%),听力异常(32%)等.结论 扩充了KBG综合征患者ANKRD 11基因突变谱,基因检测有助于该病早期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五例Keishi-Bukuryo-Gan综合征患儿临床及遗传学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分析5例Keishi-Bukuryo-Gan综合征(KBG综合征)患儿的临床及遗传学特征,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罕见遗传性疾病的诊治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8年11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5例KBG综合征患儿,对其临床特征、基因突变及治疗结果进行归纳总结.结果:5例患儿均为男性,来自4个家系,5例均有三角脸、浓眉、薄上唇、前囟大或闭合延迟、骨骼发育异常;4例有生长发育迟缓、大耳、耳唇厚等表现;3例有中切牙大;2例伴先天性心脏病;2例存在皮肤改变;2例存在生殖器改变;2例出现性格异常.所有患儿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血气分析、电解质等均在正常范围;行骨龄检查的3例患儿均显示存在不同程度落后;2例头颅磁共振成像显示为白质髓鞘化落后.全外显子组测序检出5例患儿均存在ANKRD11基因杂合突变,其中c.6836_6837delTG、c.5866C>T、c.6270delT为新发突变位点.所有患儿的父母均未发现携带突变.2例患儿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后实现身高追赶及认知能力的提高.结论:KBG综合征表型谱广,前囟大或闭合延迟、耳大耳唇厚可能是该病婴幼儿期的主要表现,ANKRD11基因突变多为自发突变,早期应用生长激素治疗可实现身高追赶及认知能力提高,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ANKRD11突变导致KBG综合征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5
患儿,男,4岁3个月,于2020年9月26日因"生长发育迟缓4年余"至门诊就诊.患儿自出生起较同龄人生长缓慢,近1年身高生长约5 cm,就诊时身高92 cm,体重13 kg,身高标准差为-3.5SD.患儿于14个月独立行走,脾气暴躁,既往无抽动癫痫史,无特殊慢性疾病史.平素饮食欠佳,挑食,幼时无喂养困难,睡眠正常,大小便正常.体格检查:患儿牙齿脱落较多,多颗龋齿,上颌中切牙过大(图1),先天性眼睑下垂,内眦赘皮,弓形眉,招风耳,小指侧弯,左眼视力4.5,右眼视力4.5,听力正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