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级别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分子特征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高级别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HG-GEP-NEN)是一种罕见但预后很差,且是一种未被充分研究的肿瘤类型。包括分化良好的神经内分泌瘤(NET G3)以及分化差的神经内分癌(NEC)。NET G3的预后优于NEC,但对于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敏感性不如NEC。HG GEP-NEC的治疗参考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目前,对于HG GEP-NEN的分类、治疗和预后的分子标志物普遍缺乏。经过病理重新评估,该研究分析了181例HG-GEP-NEN患者的肿瘤DNA和匹配的血液样本,其中152例NEC和29例NET G3。根据对360个癌症相关基因的测序,评估突变和拷贝数变化,NEC中高频突变基因为TP53(64%)、APC(28%)、KRAS(22%)和BRAF(20%)。RB1只有14%发生突变,但有34%的拷贝数变化影响RB1。其他高频拷贝数缺失为ARID1A(35%)、ESR1(25%)和ATM(31%),其中出现高频拷贝数扩增/增加的两个基因为MYC(51%)和KDM5A(45%)。虽然这些分子特征与小细胞肺癌(SCLC)的相似性有限,但在66%的NEC样本中发现了潜在的靶向性改变。突变和拷贝数变化因原发肿瘤部位的不同而不同,BRAF突变主要见于结肠(49%),FBXW7突变主要见于直肠癌(25%)。152例NEC中有8例(5.3%)为微卫星不稳定(MSI)。NET G3中高频突变常见于MEN1(21%)、ATRX(17%)、DAXX(14%)、SETD2(14%)和TP53(14%)。此外该研究还发现HG-GEP-NEN的分子差异与形态分化和起源部位有关。总之其分子水平与小细胞肺癌的相似之处有限,但高比例的靶向性改变表明,个体化治疗的潜力很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一例Claes-Jensen型X连锁精神发育迟滞的临床表型及遗传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对1例表现为全面发育落后的患儿进行临床和实验室检查以及高通量测序分析,以明确其遗传学病因。方法:应用二代目标区域捕获测序技术对先证者进行遗传病疾病相关基因的检测,对可疑变异位点进行保守性及致病性预测,并进行先证者及其父母和妹妹的Sanger测序验证。结果:基因检测示先证者 KDM5C基因存在c.150G>T和c.150+1G>T半合子变异,其母亲和妹妹携带c.150G>A和c.150+1G>T杂合变异。c.150+1G>T变异为未报道过的新变异,该变异引起剪切位点的改变,生物学软件预测具有致病性。 结论:KDM5C基因的c.150+1G>T半合子变异引起Claes-Jensen型X连锁精神发育迟滞,可能是患儿的遗传学病因。新变异的检出丰富了 KDM5C基因的变异数据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微小RNA-137-3p通过靶向下调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4A基因缓解大鼠神经病理性痛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微小RNA(miR)-137-3p对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4A基因(KDM4A)的调控在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CCI)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痛中的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CCI模型组、2 mg/kg miR-137-3p模拟物(mimic)鞘内注射组、4 mg/kg miR-137-3p mimic鞘内注射组。术后的第14天,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法检测大鼠背根神经节(DRG)和脊髓(SC)中miR-137-3p及KDM4A的表达变化。于注射前及注射后的第1、3、7、14天,采用von Frey检测大鼠机械撤足阈值(PWT)和热撤足潜伏期(PWL)。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DRG和SC中KDM4A的表达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脊髓L4~L5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含量;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检测miR-137-3p与KDM4A的靶向关系。应用GraphPad Prism 8.2.1软件,对数据进行配对 t检验、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双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分析。 结果:(1)与Sham组比较,miR-137-3p在CCI大鼠DRG和SC中的表达水平(0.363±0.130、0.490±0.099)显著低于Sham组(1.013±0.164、0.950±0.12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8.772、8.425, P<0.05),但KDM4A在CCI大鼠DRG和SC中的表达水平(3.113±0.083、3.613±0.136)高于Sham组(1.025±0.158、0.975±0.1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3.020、31.060, P<0.01)。(2)与Sham组大鼠机械撤足阈值(1 d,23.220±5.262;3 d,22.790±5.764;7 d,23.220±5.262)和热撤足潜伏期(1 d,11.617±0.518;3 d,11.345±0.867;7 d,11.645±0.588)比较,CCI组机械撤足阈值(1 d,10.269±2.422;3 d,6.484±2.314;7 d,4.434±2.273)热撤足潜伏期(1 d,8.061±0.123;3 d,6.661±0.298;7 d,5.067±0.335)显著下降( F=7.841, P<0.05; F=162.900, P<0.01);而与CCI组比较,鞘内注射miR-137-3p mimic可显著促进大鼠机械撤足阈值(1 d,15.302±8.044;3 d,13.891±5.894;7 d,11.006±2.284)和热撤足潜伏期(1 d,10.995±0.139;3 d,9.972±0.336;7 d,8.522±0.322)的上升( F=12.420, P<0.01; F=80.300, P<0.01),抑制KDM4A的表达(DRG中,1.554±0.071比2.698±0.160, t=15.672, P<0.05;SC中,1.684±0.059比3.006±0.088, t=5.223, P<0.05)。(3)与Sham组(153.600±15.600;150.900±6.302)比较,CCI组大鼠DRG和SC中BDNF表达水平(354.400±13.020;350.700±26.850)显著上升( t=4.673, P<0.05; t=1.981, P<0.05);而与CCI组比较,鞘内注射miR-137-3p mimic可显著抑制BDNF的产生(188.000±5.685, t=5.767, P<0.05;182.200±4.983, t=20.034, P<0.05)。(4)与miR-scramble组相比,miR-137-3p mimic转染可显著降低KDM4A野生型载体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荧光强度(1.002±0.080比0.486±0.063, t=11.290, P<0.05)。 结论:miR-137-3p通过调控大鼠背根神经节和脊髓背角中KDM4A的表达参与神经病理性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一个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1F家系的 TNPO3基因变异及临床表型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明确1例发育迟缓患儿的遗传学病因。方法:对患儿进行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并抽取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静脉血样,应用二代目标区域捕获测序技术对患儿进行遗传病疾病相关基因的检测,对可疑变异位点进行保守性及致病性预测,并进行患儿及其父母的Sanger测序验证。结果:男,4个月11天,临床表现发育迟缓,四肢肌力低,基因检测示患儿 TNPO3基因存在c.1432C>T,为新发现的变异,母亲为携带者。该变异为无义变异,造成蛋白翻译的提前终止,生物学软件预测其具有致病性。 结论:TNPO3基因的c.1432C>T变异引起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1F,可能是患儿的遗传学病因。这是国内首例病例报道,该病例的发现丰富了 TNPO3基因的变异数据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Xp11.22微重复致智力障碍一家系报道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1周前
Xp11.22微重复综合征十分罕见,2017年7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0医院收治同一家系Xp11.22微重复综合征男性患者2例。诊断过程: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先证者及其父母进行医学外显子测序,并进行基因序列比对分析。利用染色体微阵列技术对先证者、其舅、其母进行基因组拷贝数变异分析。医学外显子测序未发现与先证者临床表型高度相关的基因突变;染色体芯片分析检测染色体拷贝数变异情况,发现先证者在chrXp11.22区域发生629 kb片段重复,基因位点:Xp11.22(53,188,779-53,817,598),该段包含HSD17B10、HUWE1、SMC1A、KDM5C、IQSEC2重要OMIM基因,与Xp11.22微重复综合征相关。先证者舅舅在相同区域发现有612 kb片段重复,基因组位点Xp11.22(53,188,779-53,800,670)。先证者母亲在相同区域发现有803 kb片段重复,基因组位点Xp11.22(53,188,779-53,991,495)。对不明原因智力低下家系,特别是男性患者,要警惕Xp11.22微重复综合征,有必要对患者进行全基因组拷贝数检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化酶4A对结直肠癌进展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化酶4A(KDM4A)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构建高(KDM4A)、低表达(ShKDM4A#1,ShKDM4A#2)KDM4A的结直肠癌细胞株(购自美国典型菌种保藏中心公司),同时设立对照组(NC,ShNC)。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检测KDM4A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细胞侵袭小室法(Transwell)检测KDM4A对结直肠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通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高、低表达KDM4A后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两组间统计学差异通过双尾 t检验进行分析。 结果:KDM4A高表达组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增殖率明显提高[(50.233±3.430)%和(35.417±4.501)%, t=3.900、2.942, P<0.05]。低表达KDM4A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受抑制[(58.056±2.750)%和(57.386±8.228)%, t=4.558、4.419, P<0.05]。Transwell实验显示高表达KDM4A后穿孔细胞数[(304.000±62.466)个]比对照组[(64.000±20.833)个]增多( t=5.154, P<0.01);低表达KDM4A后穿孔细胞数[(47.333±13.573)个]较对照组[(93.667±18.874)个]减少( t=2.819, P<0.05)。KDM4A可以正向调节Cyclin D1和MMP-9的蛋白表达。 结论:KDM4A在结直肠肿瘤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Cyclin D1和MMP-9的表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一个X连锁隐性精神发育迟滞Claes-Jensen型家系的临床特征及基因变异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对1个X连锁隐性遗传精神发育迟滞Claes-Jensen型家系进行 KDM5C基因变异分析,明确其致病原因。 方法:采集先证者及其父母兄弟共5人外周血,进行全外显子测序,Sanger测序验证。结果:测序结果提示先证者为 KDM5C基因第11外显子c.1565C>T(p.Ser522Phe)半合子错义变异,Sanger测序验证其两兄长也为c.1565C>T(p.Ser522Phe)变异的半合子,母亲为c.1565C>T(p.Ser522Phe)变异杂合子,父亲未检测到 KDM5C基因变异。c.1565C>T(p.Ser522Phe)变异引起患儿及其两兄长精神发育迟滞、癫痫、身材矮小、小头畸形,母亲有轻度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 KDM5C基因第11外显子c.1565C>T(p.Ser522Phe)变异是一种未见报道过的致病变异。 结论:KDM5C第11外显子c.1565C>T变异是本患儿家系的致病原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X连锁智力障碍17个家系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对17个X连锁智力障碍(XLID)家系进行临床特征与遗传学病因分析。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因不明原因智力障碍就诊于河南省人民医院遗传疾病科,并经核心家系全外显子组测序(trio-WES)确定为X连锁智力障碍的家系。收集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家系全外显子组测序、Sanger测序、X染色体失活(XCI)等检测,并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相关指南和家系共分离分析判断变异的致病性。结果:17个家系的先证者男女比例为9∶8,年龄0.6 ~ 8岁,均表现为智力障碍和发育迟缓。共检测出14种变异,其中4种被评级为致病性( MECP2: c.502C>T、c.916C>T、c.806delG, IQSEC2:c.1417G>T),4种被评级为可能致病性( MECP2:c.1157_1197del、c.925C>T, KDM5C:c.2128A>T, SLC6A8:c.1631C>T),6种被评级为临床意义不明( KLHL15:c.26G>C, PAK3:c.970A>G、c.1520G>A, GRIA3:c.2153C>G, TAF1:c.2233T>G, HUWE1:c.10301T>A)。家系12、14、15经共分离分析,提示 PAK3:c.970A>G、 GRIA3:c.2153C>G、 TAF1:c.2233T>G可能为其遗传学病因。XCI实验提示家系13表达母源X染色体与表达父源X染色体的比值约为81∶19,为非随机失活, PAK3:c.1520G>A可考虑为该家系的致病原因。 结论:本研究通过trio-WES诊断了17个XLID家系的遗传学病因。Sanger测序和XCI技术能够为诊断XLID提供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口腔癌患者癌组织KLF5和KDM2A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探讨口腔癌患者癌组织Krüppel样因子5(KLF5)、赖氨酸去甲基化酶2A(KDM2A)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0例口腔癌患者癌组织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正常癌旁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口腔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KLF5和KDM2A表达情况,并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癌组织KLF5和KDM2A表达的相关性.收集口腔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资料,分析癌组织KLF5和KDM2A表达情况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经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口腔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KLF5和KDM2A表达情况与口腔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口腔癌患者癌组织KDM2A和KLF5高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KDM2A和KLF5高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口腔癌患者癌组织KLF5和KDM2A表达呈正相关(r=0.375,P<0.05).口腔癌患者KLF5和KDM2A表达与TNM分期、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局部浸润和分化程度有关(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KLF5、KDM2A表达水平、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局部浸润和分化程度均为口腔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癌组织KLF5、KDM2A高表达患者5年生存率[依次为38.88%(21/54)、42.37%(25/59)],均低于癌组织KLF5、KDM2A低表达患者5年生存率[依次为65.38%(17/26)、61.90%(1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54、4.046,P<0.05).结论 口腔癌患者癌组织KLF5和KDM2A呈高表达且影响患者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缩泉益肾方含药血清通过抑制KDM6A调节肾小球足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探讨缩泉益肾方含药血清通过抑制组蛋白去甲基化酶(Histone demethylase,KDM6A),调控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标志物和足细胞损伤因子的表达,改善足细胞(Podocyte)EMT和足细胞损伤的机制研究.方法:除正常对照组外,高糖胁迫足细胞损伤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缩泉益肾方14.4 g/kg含药血清5%、10%、20%组和卡格列净4.45 μg/mL组.采用显微镜观察足细胞形态实验、CCK-8法、细胞划痕实验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足细胞形态变化、活力、迁移力和凋亡率;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足细胞中组蛋白去甲基化酶(Kdm6a)、Krüppel样因子10(Klf10)、足细胞裂孔膜蛋白(Neph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Asma)、N-钙粘蛋白(Ncadherin)和P-钙粘蛋白(Pcadherin)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足细胞活力、迁移力显著降低,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Kdm6a、Klf10、Asma、Ncadher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上调(P<0.01),Pcadherin、Nephr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下调(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缩泉益肾方14.4 g/kg含药血清5%、10%和卡格列净4.45 μg/mL组足细胞活力、细胞迁移力显著升高(P<0.01),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1),缩泉益肾方14.4 g/kg含药血清10%组和卡格列净4.45 μg/mL组中Kdm6a、Klf10、Asma、Ncadher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下调(P<0.05或P>0.01),Pcadherin、Nephr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或P<0.01).结论:缩泉益肾方含药血清可能通过抑制KDM6A,调控EMT相关标志物和足细胞损伤因子,从而改善足细胞EMT和足细胞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