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老年患者共病及多重用药情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中老年患者共病及多重用药的特征,评估潜在药物间相互作用(DDIs)的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至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年龄≥45岁门诊长期随诊患者,利用门诊电子病历及年度查体报告收集患者共病及多重用药情况,通过Lexicomp ? Drug Interactions数据库分析其DDIs的发生频次及等级,进行归纳、排序,并分析其临床特征。 结果:研究共纳入1 340例患者,其中930例(69.40%)使用5种及5种以上的药物,660例(49.25%)使用≥10种的药物。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共病数量是过度多重用药的独立影响因素。纳入Lexicomp ? Drug Interactions数据库分析药品共计120种,检出具有临床意义的DDIs(C+D+X级)频次为857例次,平均总检出频次为0.8次/人。其中,X级别的DDIs以神经系统用药占比最高。 结论:中老年患者共病及多重用药现象非常突出,DDIs的潜在风险普遍存在,对于有神经系统用药者要尤其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老年住院患者慢病共病特征及多重用药情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老年住院患者慢病共病及多重用药的特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年龄≥65岁的545例老年住院慢病患者临床资料,ICD-10确定慢病疾病诊断,结合Gephi可视化软件分析老年慢病共病的特征.对老年慢病患者多重用药(合并用药≥5种)进行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多重用药的影响因素,Lexicomp?数据库评估药物相互作用(drug-drug interactions,DDIs).结果:545例患者中449例合并2种以上慢病,慢病共病率82.39%,"高血压+脑血管疾病"为患病率最高的共病模式,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与循环系统疾病联系较为紧密.274例联合用药超过5种,多重用药率50.27%,以心血管系统用药为基础的联合用药频次最高.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高龄、冠心病、糖尿病、存在慢病共病、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是老年慢病住院多重用药的危险因素.数据库共检出171例次DDIs,其中发生频次最高的是血小板聚集抑制剂为基础的DDIs,Ⅹ级别的DDIs均为神经系统用药.结论:老年患者慢病共病发生率较高,多重用药普遍,应积极开展老年慢病共病管理和相关的老年药学服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Lexicomp和Medscape数据库的米氮平处方药物相互作用调查及对策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分析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精神卫生科米氮平门诊处方中药物相互作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从信息化系统获取 2022 年1 月1 日—2023年 6月 30 日米氮平联合用药门诊处方,分别基于Lexicomp、Medscape数据库识别药物相互作用,按新划分药物相互作用严重程度分级合并 Lexicomp 和 Medscape 数据库结果.描述性统计米氮平相关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率,以Kappa检验比较Lexicomp、Medscape、Lexicomp+Medscape数据库中药物相互作用严重程度分级、风险点的一致性强度.结果 按纳排标准得到有效处方 402 张,按Lexicomp、Medscape、Lexicomp+Medscape数据库,药物相互作用处方分别为402张(100%)、383张(95.3%)、402张(100%).在严重程度分级、风险点方面,Lexicomp+Medscape数据库与Lexicomp数据库的一致性很强(Kappa>0.99,P=0),而Lexicomp+Medscape数据库或Lexicomp数据库与Medscape数据库有明显差异(Kappa<0,P<0.05);Medscape、Lexicomp数据库在风险点方面有互补性.按药品计,Lexicomp+Medscape 数据库 620 例次药物相互作用中,米氮平与丁螺环酮、抗抑郁药帕罗西汀等的严重药物相互作用(5-HT综合征)达 39.2%,应避免联用;与镇静催眠药、抗精神分裂症药的药物相互作用均为中度,达 60.8%,应密切监测或换药.结论 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米氮平与其他药物存在严重、中度药物相互作用,有必要结合Lexicomp+Medscape数据库,加强米氮平药物相互作用要点培训,采取信息化管控,防范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高龄离休老干部多重用药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 探讨高龄离休老干部多重用药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空军第九八六医院保障的226例军队高龄老干部相关资料,根据其使用药物的数量分组:非多重用药(2~4种药物)组、多重用药(5种药物及以上)组.收集研究对象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离退休老干部多重用药的影响因素,采用Excel 软件建立数据库,筛选出使用排名靠前的十大常用药物类别;采用Lexicomp Drug Interactions数据库对药物-药物相互作用(DDIs)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文化程度(OR=1.783,P=0.012)、慢性病共病(OR=7.546,P<0.001)、用药依从性差(OR=6.430,P<0.001)、有用药不良反应(OR=1.904,P=0.003)是离退休老干部多重用药的危险因素.高龄离休老干部DDIs发生频次最高的依次为降压药、心血管系统用药、抗凝药物和抗骨质疏松药物.结论 高龄离休老干部多重用药比例较高,文化程度、慢性病共病、用药依从性、用药不良反应是其多重用药的影响因素,临床应指导其有效地进行个体化用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基于双系统药物相互作用软件提供的药学服务模式初探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探索更优的药学服务模式,以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方法:通过使用M icromedex和Lexicomp数据库,筛选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cardiovascular intensive care unit,CCU)病人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对筛选级别为Contraindicated、Major、Moderate或X级、D级、C级的药物相互作用,需结合病人情况提出优化建议或监测措施.结果:通过该药学服务模式临床药师可快速、准确、有效地为临床提供药学服务.结论:基于双系统药物相互作用软件为病人提供药学服务的模式可使临床药师的干预更快速、准确和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高血压患者常见合并症及潜在药物相互作用筛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调查高血压患者的合并症情况,并对合并症患者可能存在的药物相互作用进行筛查,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17年12月1日-31日诊断为高血压的门诊患者进行合并症情况调查,并结合国内相关疾病诊治指南,利用Lexicomp药物相互作用数据库对指南中推荐的药物进行相互作用筛查.结果:高血压患者的合并症主要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缺血性脑卒中、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高脂血症等.在全部所纳入指南中,C、D、X级相互作用记录共1459条,其中C级1305条,占89.44%;D级81条,占5.55%;X级73条,占5.01%.结论:高血压患者可能存在多病共存现象.这些患者若同时服用治疗多种疾病的药物,可能存在多种药物相互作用,影响临床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阿比特龙潜在药物相互作用的医嘱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和总结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使用阿比特龙和其他药物之间存在的潜在药物相互作用,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调取2016年1月-2018年8月本院使用阿比特龙的住院患者病历,并根据Lexicomp和MICROMEDEX 2.0数据库中的药物相互作用评价标准予以总结.结果 62例患者中,潜在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发生率分别为55%(Lexicomp)和52%(MICROMEDEX 2.0).结论 阿比特龙潜在药物相互作用应引起高度重视,以减少其可能带来的用药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推荐的抗病毒药物的Lexicomp数据库相互作用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推荐的抗病毒药物与此类患者常见合并症[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死、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临床指南推荐用药的药物间相互作用进行全面筛查,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各方案及指南中的推荐治疗药物进行汇总,利用Lexicomp数据库对指南中推荐的药物进行相互作用筛查.结果 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与高血压指南推荐药物间相互作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19条,氯喹9条;与糖尿病指南推荐药物间相互作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24条,氯喹30条;与心肌梗死指南推荐药物间相互作用:利巴韦林1条,洛匹那韦/利托那韦19条,氯喹6条;与COPD指南推荐药物间相互作用:干扰素α-2b 2条,洛匹那韦/利托那韦8条.结论 新冠肺炎患者若同时服用治疗多种疾病的药物,可能存在多种药物相互作用,影响临床治疗及产生药物不良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不同来源的妊娠期用药危险性评估证据的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通过比较不同来源的妊娠期用药危险性评估证据,为妊娠期用药危险性评估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检索药物数据库Lexicomp、Micromedex,妊娠期和哺乳期用药专用数据库TERIS、Reprotox,并查找由Briggs、Schaefer分别主编的妊娠期和哺乳期用药专用书籍,搜集不同来源的妊娠期用药危险性评估证据.描述性分析不同来源资料对妊娠期用药介绍的体例、妊娠期用药风险评估的方法及妊娠期用药的具体内容.结果 6种来源资料对妊娠期用药介绍的体例稍有不同,但都包括药物胎盘透过情况、妊娠用药文献情况(人类研究和动物研究)和妊娠期使用总结.Micromedex、TERIS数据库和Briggs主编书籍分别采用简明的分级评估妊娠期药物使用风险.不同文献针对具体药物,不同资料的总结不尽相同,罗列证据的数量和内容亦有差别,尚无对证据的质量和相关性评价.结论 妊娠期用药危险性评估尚无统一共识,危险性分级是目前临床快速判断妊娠期用药危险性的重要方法.现有资料仅对妊娠期用药研究进行了罗列,没有对其进行全面的质量和相关性评价,亟需妊娠期用药危险性评估的方法学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药学信息数据库评价肺癌治疗药物的相互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评价肺癌治疗药物的药物相互作用(DDI).方法 在Lexicomp和Micromedex两个数据库中检索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原发性肺癌诊疗指南》(2018版)所涉及的全部肺癌治疗药物的DDI,并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25种肺癌治疗药物在Lexicomp中提示存在931对DDI,在Micromedex中则为349对,其中达到禁忌级别的分别为170对和47对.Lexicomp显示抗肿瘤植物药的DDI最多,平均每种药物的DDI数量为70对.结论 对于存在多种基础疾病以及使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患者,临床药师应对其进行药物治疗方案整理与优化,避免因DDI引起药物不良反应或导致疗效下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