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个眼皮肤白化病家系的基因变异分析及产前诊断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对两个眼皮肤白化病(oculocutaneous albinism, OCA)家系进行基因变异分析,明确致病变异,并进行产前诊断。方法:联合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及Sanger测序技术,对2个家系患者进行基因检测,明确患者致病变异及家系成员携带者情况。对存在发病风险的胎儿进行产前基因检测。结果:家系1,孕妇父亲 OCA2基因c.1182+1G>A纯合变异,母亲 TYR基因存在c.896G>A/c.929dupC复合杂合变异,孕妇 OCA2c.1182+1G>A杂合变异和 TYRc.929dupC杂合变异;丈夫携带 OCA2c.1441G>A杂合变异。产前诊断显示胎儿此三个位点均为野生型。家系2患儿 SLC45A2基因存在c.478G>C纯合变异,夫妻均为该杂合变异携带者,胎儿该位点为野生型。 结论:明确家系中患者的致病变异是单基因病产前诊断的前提,可以提高基因诊断的效率及准确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眼皮肤白化病1家系致病基因鉴定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利用全外显子测序及Sanger测序技术对两兄弟眼皮肤白化病患者的(OCA)家系进行致病基因筛选和鉴定。方法:收集1个OCA家系的临床资料,提取家系成员的外周血DNA,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对先证者的全外显子编码区进行直接测序以寻找可能存在的基因突变,并利用Sanger测序进行一代验证。结果:先证者及其弟弟均表现为全身皮肤、毛发变白,双眼球震颤,畏光,虹膜半透明,结膜充血,双眼屈光不正。先证者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及子女表型均正常,父母非近亲结婚。两兄弟OCA2基因中均出现3个杂合变异,即c.1290T>A无义突变、c.1363A>G错义突变和c.1204T>C错义突变。其中,OCA2 c.1204T>C尚未有报道,为OCA2基因的新突变位点。此外,先证者父亲OCA2基因存在杂合变异c.1204T>C;先证者母亲OCA2基因存在杂合变异c.1290T>A及c.1363A>G;先证者儿子OCA2基因存在杂合变异c.1290T>A;先证者女儿OCA2基因存在杂合变异c.1204T>C,先证者弟弟的女儿OCA2基因存在杂合变异c.1290T>A。结论:本研究中2例OCA2患者均出现3处OCA2基因突变,其中c.1290T>A无义突变可能是导致该家系临床表型的突变位点,这些发现丰富了OCA2的致病基因突变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白化病临床症状及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白化病是一类因基因突变而导致黑色素细胞中黑色素生物合成完全缺失或减少的遗传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毛发、眼部的色素减少或缺失,少数综合征型患者除全身色素减退外还伴有其他系统的表现。如Chediak-Higashi综合征(Chediak-Higashi syndrome,CHS)和Hermansky-Pudlak综合征(Hermansky-Pudlak syndrome,HPS)。CHS还可表现为血液学改变、感染、出血和神经问题的高度易感性;HPS有炎症性肠病、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引起的出血死亡和肺纤维化等。白化病以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为主,具有高度的遗传异质性。目前已发现20个基因与白化病的不同临床表现有关,如非综合白化病眼白化病(ocular albinism,OA)致病基因 GPR143、 AROA;眼皮肤白化病(oculocutaneous albinism,OCA)主要致病基因 TYR、 P基因、 TYRP1、 SLC45A2、 OCA5、 SLC24A5、 C10ORF11;白化病综合征CHS致病基因仅为 LYST,而HPS致病基因多达10个,分别为 HPS1、 AP3B1、 HPS3、 HPS4、 HPS5、 HPS6、 DTNBP1、 BLOC1S3、 BLOC1S6、AP3D1。白化病基因突变类型主要以点突变为主,有错义突变、无义突变、移码突变和剪切位点突变等。白化病目前还没有根治的方法,患者因皮肤、毛发、眼部的色素减少或缺失,极易受到紫外线辐射的损伤和皮肤癌的风险,患者定期预防性检查或对症治疗可以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通过遗传咨询禁止近亲结婚,同时进行产前基因诊断也可预防此病患儿出生。对许多白化病患者来说,自卑、社会生活能力相对较差等社会和心理方面的负担可能比医疗问题更大,值得更多关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新生儿Prader-Willi综合征合并眼皮肤白化病一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新生儿Prader-Willi 综合征(Prader-Willi syndrome,PWS)是一种少见的印记基因功能缺陷综合征,眼皮肤白化病(oculocutaneous albinism,OCA)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约1%的PWS患者合并OCA表现。本文介绍一例经高精度临床外显子基因测序确诊的PWS合并OCA 2型的病例,患儿主要表现为皮肤、毛发和虹膜色素减退,新生儿期表现为呼吸道感染、喂养困难、发育迟缓及肌张力低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一个眼皮肤白化病家系的 TYR基因变异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1个眼皮肤白化病(oculocutaneous albinism,OCA)患者家系的基因变异情况。方法:采用芯片捕获高通量测序与Sanger测序技术对先证者及其父母进行基因测序,应用PolyPhen-2、SIFT、MutationTaster和FATHMM软件对新变异进行功能预测,同时对该家系的4例白化病患者进行系谱和变异基因分析。结果: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 TYR基因(NM_000372)存在c.230G>A(p.Arg77Gln)和c.120_121insG(p.Asp42GlyfsTer35)复合杂合变异,先证者父亲携带c.230G>A杂合变异,母亲携带c.120_121insG杂合变异,表明先证者的2个变异分别来自父亲和母亲。前者属于已知的错义变异,该变异可导致蛋白质多肽链原有功能的异常或丧失。后者c.120_121insG(p.Asp42GlyfsTer35)为未报道过的 TYR基因亚区(EX1;CDS1)的移码变异。应用PolyPhen-2、SIFT、MutationTaster和FATHMM预测,均提示为"有害变异"。该变异导致氨基酸编码蛋白发生提前终止,产生截短蛋白,最终形成76个氨基酸的短型TYR蛋白。通过家系分析,该家系4例患者均为同类型复合杂合变异,致病基因均来自患者父母,属于5代以内的特殊形式近亲婚配。 结论:TYR基因c.230G>A(p.Arg77Gln)和c.120_121insG(p.Asp42GlyfsTer35)复合杂合变异可能为该家系患者的致病原因,新变异的检出丰富了 TYR基因的变异谱,可以为家系的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54个眼皮肤白化病家系的基因变异分析与产前诊断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54个眼皮肤白化病(oculocutaneous albinism, OCA)家系致病基因位点及其产前基因诊断特点。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5月至2020年5月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确诊为OCA的54例先证者及其家系,采用Sanger测序对先证者 TYR基因进行直接测序,对Sanger测序未能明确变异的先证者采用高通量测序进行变异分析,并用Sanger测序在其父母中进行验证。16个家系的母亲再次妊娠,于孕18~21周抽取羊水15 ml,联合Sanger测序及短串联重复序列连锁分析方法进行产前基因诊断。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 结果:54例OCA先证者经Sanger测序及高通量测序检测后,48例被诊断为OCA1型,5例被诊断为OCA2型,1例被诊断为OCA4型。在48例OCA1型先证者中共检测到26个变异位点,包括15种错义变异、5种无义变异、3种剪接变异、3种移码变异。其中,变异频率最高的是c.929insC(29%,28/96),其次为c.896G>A(11%,11/96)、c.832C>T(8%,8/96)和c.703T>C(5%,5/96)。16个产前诊断家系的16例胎儿均得到明确诊断,5例为患胎,均终止妊娠;7例杂合携带者和4例未检测到与先证者相同致病等位基因的胎儿孕妇均选择继续妊娠并分娩。16例胎儿短串联重复序列连锁分析均排除母源污染。11例孕妇分娩后1个月电话随访,新生儿表型均正常,与产前基因诊断结果相符。结论:基因诊断技术可成功对OCA患者进行精准分型,并有助于对再生育家庭提供产前诊断及生育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全基因组测序对一例无痛无汗症伴白化病患儿的基因变异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对1例无痛无汗症合并白化病患儿及其父母进行基因变异分析。方法: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在未完全找到变异位点的情况下对先证者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whole genome sequencing,WGS),用Sanger测序对患儿及其父母的变异位点进行了验证。结果:WES结果显示患儿NTRK1基因存在c.1729G>C(p.G577R)杂合错义变异,OCA2基因存在c.1363A>G(p.R455G)杂合错义变异和c.1182+1G>A内含子杂合变异。WGS另外检测到了NTRK1基因c.[851-798C>T; 851-794C>G]深度内含子杂合变异。结论:患儿同时患有无痛无汗症和白化病两种遗传病,分别由于NTRK1基因复合杂合变异和OCA2基因复合杂合变异引起。在WES没有检测到编码区变异位点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应用WGS对整个基因组进行检测以期找到变异位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13个白化病家系的遗传学分析及产前基因诊断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对13个眼皮肤白化病(oculocutaneous albinism, OCA)家系进行致病基因变异鉴定,并以此为基础为患者家庭提供遗传咨询和产前基因诊断。方法:收集13例临床确诊的无亲缘关系的白化病患者,并根据患者皮肤和眼睛的临床表现确定疾病分型;采集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的外周血样各3~5 mL;用常规酚-氯仿法提取基因组DNA;对候选基因进行外显子靶向测序(panel sequencing),通过PCR和Sanger测序鉴定致病变异;针对先证者致病基因型对其母所妊娠胎儿进行产前基因诊断。结果:在13例OCA先证者中均鉴定出致病变异,其中10例为 TYR复合杂合或纯合变异致病,3例为 OCA2基因复合杂合变异致病;在鉴定的15个变异中,发现2个新变异( TYR: c.650G>C, p.Arg217Pro; OCA2: c.516-2 A>T),并针对错义变异 TYR: c.650G>C(p.Arg217Pro)进行致病性分析和蛋白结构预测;对上述家系中的6例高风险胎儿进行产前基因诊断,4例胎儿为致病变异携带者,1例胎儿未携带致病变异,1例胎儿具有与先证者相同的致病基因型。 结论:在13例OCA先证者中成功完成致病基因型鉴定,发现2种新致病变异,拓展了该病的致病变异谱;为患者家庭提供的遗传咨询和产前基因诊断有效地预防了患儿的出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OCA2基因rs4778137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以表柔比星为基础方案化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使用表柔比星为基础方案化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OCA2基因rs4778137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4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52例接受表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多西他赛(EC-T方案)化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资料。检测化疗前外周静脉血OCA2基因rs4778137单核苷酸多态性。随访截至2017年4月,分析患者复发情况及无病生存(DFS)情况;分析不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情况、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情况、Ki-67阳性指数患者中rs4778137位点不同基因型患者的DFS情况。结果:中位随访时间60个月(28~80个月),失访2例,复发26例。有随访结果的150例患者中,rs4778137基因型为CC型68例(45.33%),GC型47例(31.33%),GG型35例(23.33%)。是否复发患者N分期、HER2表达情况、ER/PR表达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分别为5.79、6.08、6.05, P值分别为0.016、0.014、0.014)。150例乳腺癌患者5年DFS率为82.2%,rs4778137位点不同基因型患者的D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2.35, P=0.167);Cox回归分析显示,N分期、ER/PR表达情况均为患者DFS的独立影响因素(均 P<0.05)。71例ER/PR阴性患者中,rs4778137位点不同基因型患者的D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52, P=0.030);79例ER/PR阳性患者、60例HER2阳性患者、90例HER2阴性患者、118例Ki-67阳性指数>14%患者和32例Ki-67阳性指数≤14%患者中,rs4778137位点不同基因型患者的DF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ER/PR阴性早期乳腺癌患者以表柔比星为基础方案化疗后DFS与OCA2基因rs4778137单核苷酸多态性有关,其中rs4778137位点GG基因型患者的预后更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9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携带者筛查在单基因病一级预防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9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RD)携带者筛查对于出生缺陷一级预防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21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ARD携带者筛查的345例受检者的临床资料,对各病种的携带率、致病基因变异率及其性别差异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71例单基因病致病变异携带者,携带率为20.58%。携带率较高的病种依次为苯丙酮尿症(5.80%)、OCA2型白化病(4.35%)、脊髓性肌萎缩(4.35%)和 GJB2型耳聋(4.06%)。 结论:针对检出率较高且患儿有明显表现的9种ARD设计基因检测包,进行高效的携带者筛查,有利于减少单基因遗传病患儿的出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