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16S rRNA测序技术探讨骨松益骨方对去卵巢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基于肠道菌群探究骨松益骨方(GusongYigu de-coction,GSYG)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的机制.方法 SPF级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Control)、模型组(Model)、骨松益骨方低剂量组(GSYG-L,1.25 g·kg-1)、骨松益骨方中剂量组(GSYG-M,2.5 g·kg-1),骨松益骨方高剂量组(GSYG-H,5 g·kg-1)和阿仑膦酸钠组(Al,0.89 mg·kg-1),每组10只.HE染色观察骨组织形态变化,micro CT观察大鼠的股骨组织结构变化;取Control组、Model组、GSYG-H组大鼠结肠粪便样本,提取DNA,利用Illumina Miseq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结果 与Control组比较,Model组大鼠骨小梁稀疏;BV/TV、Tb.Th、Tb.N 及 BMD 均明显降低(P<0.01),SMI、Tb.Sp 明显升高(P<0.01);与 Model 组比较,GSYG-L、GSYG-M、GSYG-H组和Al组骨小梁数目增加,骨微结构得到改善,且BV/TV、Tb.Th、Tb.N 及 BMD 明显增加(P<0.05),SMI、Tb.Sp 明显降低(P<0.05).肠道菌群测序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比较,Model组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厚壁菌门丰度降低,而拟杆菌门丰度增加;与Model组比较,GSYG-H组厚壁菌门丰度增加,拟杆菌门丰度减少.结论 GSYG能够改善PMOP患者的骨微结构,增加骨密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调节肠道菌群结构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磁共振T2*mapping序列联合纹理特征参数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磁共振T2*mapping序列联合纹理特征参数在诊断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4月某院收治的50例PMOP患者(作为骨质疏松组)的临床资料,另选择50例绝经后骨量正常(骨密度>120 mg/cm3)的体检者为骨量正常组和50例绝经后骨量减少(80 mg/cm3<骨密度<120 mg/cm3)者为骨量减少组.3组均行磁共振腰椎常规序列及T2*mapping扫描,提取图像纹理特征.对比3组腰椎T2*值及纹理特征参数(能量、对比、相关、逆差距及熵),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腰椎T2*(值、纹理特征参数与女性发生POMP的相关性,通过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确定女性发生PMOP的独立预测因子,采用ROC曲线分析T2*mapping序列联合纹理特征参数对PMOP的诊断效能,构建发生POMP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3组腰椎T2*值、能量、对比、相关、逆差距及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腰椎T2*值、对比及熵与发生POMP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能量、相关及逆差距与发生POMP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T2*值、能量、对比、相关、逆差距及熵均为POMP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T2*mapping序列联合纹理特征参数诊断的AUC、敏感度及特异度均优于单项参数诊断.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女性发生POMP的概率为75.00%,经验证模型具有较高的区分度、校准能力和净获益率.结论:磁共振T2*mapping序列联合纹理特征参数对女性发生POMP的诊断效能良好,T2*值、能量、对比、相关、逆差距及熵可作为临床筛选POMP高危人群的敏感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卵泡刺激素对骨代谢作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是由垂体嗜碱性粒细胞合成的一种促性腺激素,与FSH受体(receptor of FSH,FSHR)结合,在人类和哺乳动物生殖功能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以往将绝经后骨质疏松(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完全归因于雌激素水平的显著下降,但在围绝经期两种成熟的性激素特点是雌二醇骤然下降,FSH显著升高。增高的FSH与骨密度的降低有关,该过程独立于雌激素之外。研究发现FSHR在生殖系统以外的不同器官和组织中也有表达,如骨组织。FSH-FSHR可能成为骨代谢性疾病治疗的靶点,本文就FSH影响骨代谢的作用及相关机制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 CircRNA_0048211的表达及其与骨代谢标志物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血清 CircRNA_0048211的表达水平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的诊断价值及其与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one specific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 I N-terminal propeptide,PINP)及β-胶原降解产物(β-crosslaps,β-CTX)的相关性。 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进行体检的绝经后女性资料。所有研究对象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检测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根据BMD水平分为PMOP组、骨量减少组和骨量正常组。比较各组血清 CircRNA_0048211、BALP、OPN、PINP及β-CTX的水平。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PMOP发生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判断 CircRNA_0048211、BALP、OPN、PINP及β-CTX对PMOP的诊断价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 CircRNA_0048211表达水平与BALP、OPN、PINP及β-CTX的相关性。 结果:共218例患者纳入研究。年龄(60.52±6.83)岁(范围47~76岁),体质指数(24.27±2.28)kg/m 2(范围22.18~25.73 kg/m 2),绝经时间(10.16±4.25)年(范围2.30~21.80年)。PMOP组40例、骨量减少组97例、骨量正常组81例。血清 CircRNA_0048211、BALP、OPN、PINP及β-CTX水平在PMOP组、骨量减少组和正常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21.15, P<0.001; F=12.52, P<0.001; F=17.86, P<0.001; F=14.32, P<0.001; F=15.52, P<0.001);PMOP组血清CircRNA_0048211水平(0.37±0.08)低于骨量减少组(1.05±0.46)和正常组(1.73±0.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PMOP组BALP[(28.42±7.35)μg/L]、OPN[(17.28±7.30)ng/ml]、PINP[(58.40±14.37)ng/ml]及β-CTX[(1.52±0.28)μg/L]水平高于骨量减少组[(22.61±5.93)μg/L,(11.95±5.64)ng/ml,(49.16±11.24)ng/ml,(0.81±0.17)μg/L]和骨量正常组[(16.30±4.18)μg/L,(7.62±3.25)ng/ml,(35.48±7.12)ng/ml,(0.37±0.10)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 CircRNA_0048211表达水平[ OR=3.53,95% CI(2.73,10.32)]降低是PMOP发生的危险因素( P<0.001)。ROC曲线显示, CircRNA_0048211≤0.76对PMOP具有诊断意义,其联合BALP、OPN、PINP及β-CTX诊断PMOP的曲线下面积最大[0.95,95% CI(0.89,1.00)]。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 CircRNA_0048211的表达水平与BALP、OPN、PINP及β-CTX呈负相关( r=-0.46, P<0.001; r=-0.80, P<0.001; r=-0.81, P<0.001; r=-0.69, P<0.001)。 结论:CircRNA_0048211在PMOP中呈低表达,与BALP、OPN、PINP及β-CTX的水平呈负相关;五项联合对PMOP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伴腰背痛患者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核心稳定性训练(CSE)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伴腰背痛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2例PMOP腰背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6例。2组患者均给予健康宣教及药物(碳酸钙D3片、阿法骨化醇软胶囊)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CSE训练。于入组时、治疗24周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日本骨科学会评分系统(JOA)、医院焦虑和抑郁量表(HADS)、美国产BIODEX型平衡测试仪、站立行走试验、美国产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2组患者疼痛、腰椎功能、心理状态、平衡能力、行走功能及骨密度(BMD)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疼痛VAS评分、JOA评分、动静态平衡能力、站立行走时长、L 1-4腰椎BMD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P<0.05),并且观察组疼痛VAS评分[(1.91±0.41)分]、JOA评分[(23.12±3.85)分]、HADS评分[(8.03±2.13)分]、静态平衡能力指标[(0.69±0.09)°]、动态平衡能力指标[(23.10±4.84)s]、站立行走时长[(8.79±1.74)s]、L 1-4腰椎BMD[(758.24±33.58)mg/cm 2]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 P<0.05)。 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辅以CSE训练能进一步减轻PMOP患者腰背痛,改善腰椎功能、平衡能力及下肢肌力,提高腰椎BMD,同时还能缓解患者负性情绪,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血清sRANKL、Omentin-1水平与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的关联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soluble 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sRANKL)、网膜素-1(Omentin-1)水平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的关联。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1年7月青岛市市立医院收治的310例绝经患者,其中PMOP患者165例,其余145例单纯绝经妇女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检测患者血清sRANKL、Omentin-1水平;比较两组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N-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Ⅰ precollagen,PINP)、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e,BALP)、β-Ⅰ型胶原C端肽(β isomer of the C-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 Ⅰ collagen,β-CTX)和骨钙素(osteocalcin,OC)]。采用Pearson分析PMOP组血清sRANKL、Omentin-1水平与骨密度、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sRANKL、Omentin-1对PMOP的预测价值;Logistic回归分析多因素对PMOP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15.62±4.41)(42.56±8.53)比较,PMOP组血清sRANKL水平(26.63±8.12)升高,Omentin-1水平(32.32±5.52)降低( t=14.55, P<0.001; t=12.69, P<0.001)。经Pearson法分析,PMOP组血清sRANKL与PINP、β-CTX、OC呈正相关,血清Omentin-1水平与上述指标呈负相关。ROC曲线显示血清sRANKL、Omentin-1对预测PMOP有重要的参考意义。Logistic回归提示sRANKL升高和Omentin-1降低是PMOP的危险因素。 结论:PMOP患者血清sRANKL、Omentin-1与骨密度、骨代谢指标有相关性,有作为PMOP诊断靶点的潜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全身振动对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系统评价全身振动(WBV)疗法对绝经后骨质疏松(PMOP)妇女的治疗效果。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限定检索时间从数据库建立到2022年12月。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并进行数据提取,采用STATA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项随机对照研究,共计677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WBV可以显著提高PMOP妇女的腰椎骨密度(BMD)[加权均数差(WMD)=0.024,95% CI:0.002~0.045, P=0.032]、股骨颈BMD(加权均数差WMD=0.040,95% CI:0.017~0.063, P=0.001)及疼痛评分[标准化均数差(SMD)=-0.786,95% CI:-1.300~-0.272, P=0.002)],但对患者脂肪质量(WMD=1.028,95% CI:-4.811~2.755, P=0.572)、肌肉质量(WMD=0.632,95% CI:-1.437~2.700, P=0.563)无显著作用。 结论:WBV训练能够提高PMOP妇女BMD并减轻疼痛,但对患者脂肪及肌肉含量无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线粒体调控的氧化应激通路对破骨细胞分化及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是因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减少引起的一种高转换型的骨质疏松。此骨质流失是因破骨大于成骨,所以我们需要研究破骨细胞的作用,破骨细胞是含丰富线粒体的多核巨噬细胞,线粒体的功能跟破骨细胞的分化和活化有密切关系。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细胞内活性氧(ROS)的产生通过干预破骨细胞的分化而高度参与骨稳态,而ROS大部分是由线粒体产生的。女性在更年期后,雌激素缺乏,ROS水平增加,引起氧化应激,氧化应激发生于线粒体,雌激素可能通过调节氧化应激介导破骨细胞的分化和功能活性来调节骨稳态。本文就雌激素、线粒体及其在破骨细胞分化过程及功能活性中影响细胞信号转导的潜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更好地理解其发病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血清非磷酸化未羧化基质Gla蛋白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血清非磷酸化未羧化基质Gla蛋白(dp-ucMGP)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及骨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健康体检中心就诊或内分泌代谢科住院的绝经后女性共248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仪(DXA)测定骨密度(BMD)。根据BMD将研究对象分为骨量正常组( n=86)、骨量减少组( n=64)和PMOP组( n=98)。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dp-ucMGP水平。并检测血钙、血磷、血β胶原降解产物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CTX)和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INP)等骨代谢指标。 结果:3组间年龄、绝经年限、体重指数(BMI)、骨钙素、β-CTX、PINP和dp-ucMG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血清dp-ucMGP与年龄( r=0.254, P=0.042)、绝经年限( r=0.343, P=0.036)、β-CTX( r=0.023, P=0.025)呈正相关,与BMI( r=-0.169, P=0.041)、腰椎BMD( r=-0.176, P=0.031)、股骨颈BMD( r=-0.234, P=0.025)和骨钙素( r=-0.176, P=0.034)呈负相关。二元 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 OR=1.164, P=0.024)、绝经年限( OR=1.151, P=0.031)、β-CTX( OR=1.122, P=0.037)和dp-ucMGP( OR=1.244, P=0.033)为PMOP的危险因素,校正年龄和绝经年限后,dp-ucMGP( OR=1.237, P=0.045)仍为PMOP的危险因素。 结论:血清dp-ucMGP可能成为PMOP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肠道微生物组分及基因功能初步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西北地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患者肠道微生物(gut microbiota,GM)组分和基因功能变化,及其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相关性。方法:以2018年11月—2019年10月到我院就诊的绝经后女性作为初筛对象,选取首次诊断为骨质疏松症(OP)患者24例、低骨量者30例及骨量正常者9例,收集粪便样本并提取微生物DNA,借助Illumina平台进行16S rRNA基因和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GM结构在不同组中存在差异,消化链球菌科、罗姆布茨菌属、梭菌目未确认属、巨单胞菌属、 Erysipelatoclostridium、克雷伯氏菌属和 Erysipelatoclostridium ramosum为OP组差异菌群。GM基因注释结果显示基因数目与BMD值呈正相关,基因KEGG功能注释结果显示新陈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淀粉和蔗糖代谢、氧化磷酸化基因功能条目均与BMD值呈负相关。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分析提示,碳水化合物代谢、淀粉和蔗糖代谢、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氧化磷酸化对鉴别OP分别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分别为0.70、0.72、0.73和0.75。 结论:高通量测序技术有助于分析PMOP患者GM组成、分布和基因功能改变,为研究GM调控BMD变化进而影响OP的发生发展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