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髋部骨折评分系统的预测作用及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建立侧重手术及麻醉相关指标的老年髋部骨折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的风险评估系统,并评价其预测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于天津市天津医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1 086例,男493例、女593例,年龄(76±5)岁(范围60~94岁)。随机选取其中543例用于老年髋部骨折评分系统的建立,男253例、女290例,年龄(75±6)岁(范围60~92岁)。以患者的术前生理学因素评分和手术风险因素评分为自变量,以是否发生并发症及死亡为因变量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老年髋部骨折评分系统;以另外543例进行验证,男240例、女303例,年龄(74±7)岁(范围60~94岁),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对比生理学和手术严重度评分系统(the physiological and operative severity score for the enumeration of mortality and morbidity,POSSUM)、大坪骨科老年患者手术风险评分系统(Daping orthopedics operative risk scoring system for senile patient,DORSSSP)和老年髋部骨折评分系统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评估对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的预测价值。结果:老年髋部骨折评分系统预测模型方程为:ln R1/(1- R1)=-7.13+0.112× PS+0.148× OS;ln R2/(1- R2)=-6.14+0.124× PS+0.136× OS[ R1为并发症发生率, R2为死亡率, PS(physiology score)为术前生理学因素评分, OS(operation score)为手术风险因素评分]。用于老年髋部骨折评分系统、POSSUM及DORSSSP比较的543例患者中,发生并发症72例、死亡36例。老年髋部骨折评分系统模型预测并发症发生率为12.05%±6.34%(范围6.18%~61.29%),预测发生并发症64例;预测死亡率为6.05%±3.26%(范围2.45%~58.36%),预测死亡29例。POSSUM预测并发症发生率为25.36%±13.95%(范围9.16%~76.34%),预测发生并发症126例;预测死亡率为10.46%±5.31%(范围6.23%~59.34%),预测死亡54例。DORSSSP预测并发症发生率为19.34%±9.67%(范围8.36%~70.85%),预测发生并发症99例;预测死亡率为10.12%±5.16%(范围7.35%~57.54%),预测死亡52例。在预测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老年髋部骨折评分系统、POSSUM及DORSSSP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0.82、0.75,灵敏度分别为0.89、0.83、0.85,特异度分别为0.80、0.86、0.92,符合率分别为0.94、0.93、0.94;在预测死亡率方面,老年髋部骨折评分系统、POSSUM及DORSSSP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0.67、0.71,灵敏度分别0.85、0.69、0.75,特异度分别为0.73、0.94、0.95,符合率分别为0.94、0.93、0.94。 结论:老年髋部骨折评分系统与POSSUM、DORSSSP相比,预测手术风险整体性能更高,预测老年髋部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灵敏度较高,但特异度较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肌少症联合POSSUM评分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严重并发症预测模型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3周前
背景与目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作为治疗胆胰-十二指肠结合部恶性肿瘤等疾病的经典手术方法,尽管技术日益成熟,但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仍居高不下.这些严重并发症不仅影响患者的恢复进程,还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预测PD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对于制定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策略至关重要.近年来,肌少症作为一种与多种术后并发症风险增加相关的疾病状态,引起了广泛关注.同时,POSSUM评分系统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风险评估的工具,其预测效能已得到初步验证.基于此,本研究旨在确定PD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基于肌少症联合POSSUM评分的风险预测模型,以期提高术后严重并发症的预测准确性,为临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2016-2023年行PD术的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SliceOmatic软件获取患者的第三腰椎骨骼肌指数,并基于该指数进行肌少症的诊断;同时,统计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并依据Clavien-Dindo分级标准对并发症进行分级,分为严重并发症组(≥Ⅲa)和非严重并发症组(<Ⅲa);采用POSSUM评分系统对患者的手术风险进行评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POSSUM评分对PD术后严重并发症的预测效能,并通过Youden指数找出最佳截断点;利用单因素和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术后严重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随后,采用R语言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并通过ROC曲线、校准曲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以及一致性指数内部验证等方法对模型的预测效能进行全面评估.结果:79例患者中,肌少症患者41例,非肌少症患者38例.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7.85%,严重并发症组与非严重并发症组患者的年龄、肌少症、POSSUM评分、术中出血量、术前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肌少症、POSSUM评分及术中出血量是PD术后严重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基于以上危险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5 9.预测模型的校准曲线趋近于理想曲线,预测精度良好,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也提示预测模型拟合良好,一致性指数内部验证证实列线图模型预测能力较好.结论:肌少症、POSSUM评分和术中出血量为PD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肌少症联合POSSUM评分所构建的PD术后严重并发症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准确的风险评估工具,有助于制定个体化的预防和治疗策略,降低PD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POSSUM、aCCI评分用于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LCBDE围手术期并发症预测效能比较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并比较生理学及手术严重性评分(POSSUM)和年龄校正查尔森合并症指数(aCCI)用于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围手术期并发症预测的效能.方法 选取老年胆总管结石行LCBDE的患者146例,根据围手术期是否发生≥Clavien-Dindo Ⅱ级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23例和无并发症组123例.比较两组POSSUM、aCCI评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POSSUM、aCCI评分对LCBDE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预测效能,并通过Delong检验比较两种评分的预测效能.结果 并发症组的POSSUM评分[生理学评分(PS)、手术严重度评分(OSS)、POSSUM总分]和aCCI均高于无并发症组(P均<0.05).PS预测LCBDE围手术期并发症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 0.891(95%CI 0.790~0.992,P<0.01),最佳截断值、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 21.5、78.3%、96.7%;OSS的AUC为0.649(95%CI 0.513~0.785,P<0.05),最佳截断值、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10.5、39.1%、91.9%;POSSUM总分AUC为0.902(95%CI 0.813~0.990,P<0.01),最佳截断值、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29.5、82.6%、88.6%;aCCI评分的AUC为0.775(95%CI 0.665~0.886,P<0.01),最佳截断值、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6.5、47.8%、94.3%.POSSUM总分的AUC高于aCCI评分(Z=2.576,P<0.05).结论 POSSUM、aCCI评分对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LCBDE围手术期并发症均有一定预测价值,POSSUM评分预测效能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Ivor-Lewis术式导致气管上消化道瘘的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估Ivor-Lewis术式后气管上消化道瘘发生的危险因素,并评估气管上消化道瘘对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食管癌病例.通过对术前各参数和风险评分,食管特异性O-POSSUM评分,以及术中和术后变量进行危险因素分析,并通过术后并发症和生存时间来评估气管上消化道瘘对术后预后的影响.结果 9例患者术后出现气管上消化道瘘.食管特异性风险评分与气管上消化道瘘之间有显著相关性(P<0.05),其余术前、术中及术后各相关的风险因素均无统计学意义.此外,手术治疗和新辅助治疗与气管上消化道瘘的发生无相关性.有气管上消化道瘘患者的手术相关并发症为100%(P=0.014),肺部并发症比例明显增多(P=0.015),中位住院时间明显延长(52.6 d vs 26.8 d,P<0.001).两组之间30 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5),90 d病死率在有瘘组患者中显著增加(88.9%vs 45.5%,P=0.026),有瘘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显著缩短(86.5 d vs 431 d,P<0.001).结论 食管特异性风险评分可以识别处于气管上消化道瘘风险中的患者,并且气管上消化道瘘和不良预后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M-POSSUM和NRS2002在预测普外科手术风险中的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运用M-POSSUM、NRS2002对普通外科腹部大手术患者手术风险进行评估,评价其在预测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方面的效果.方法:采用连续定点抽样,对121例普外科腹部大手术患者进行M-POSSUM评分、NRS2002评分,比较两者预测手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并记录术后1、3、7d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并发症组的M-POSSUM与NRS2002评分及两者结合评分明显高于无并发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的M-POS-SUM与NRS2002评分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 M-POSSUM、NRS2002评分及两者结合预测并发症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是0.795、0.714、0.826;预测死亡率的AUC分别是0.904、0.871、0.935.术后1、3、7d,白蛋白和前白蛋白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无并发症患者组术后7d的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数值明显回升(P<0.05),而有并发症患者组与术后3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OSSUM评分、NRS2002评分能有效预测普通外科手术后的并发症和死亡率,腹部大手术患者营养风险较高,白蛋白和前白蛋白在术后均较术前显著降低,提示并发症的发生率可能增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腹部大手术患者血浆ALB变化与患者炎症反应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3/8/6
探讨腹部大手术患者血浆白蛋白(ALB)水平变化与患者炎症反应程度的关系.选取在我院实施腹部手术的120例患者(2013年8月至2016年12月)进行研究,根据POSSUM生理学评分将患者分为大手术组(POSSUM手术创伤评分≥11分)68例、非大手术组52例(POSSUM手术创伤评分<11分),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 h、术后48 h、术后72 h的血浆ALB、血清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 (IL-8)的水平,并采用线性相关分析法探讨血浆ALB与血清炎症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术前,大手术组患者与非大手术组患者血浆ALB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经历大手术组的患者在术后3个时间段24 h、48 h、72 h的血浆ALB显著的低于非大手术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大手术组患者与非大手术组患者血清IL-6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经历大手术组的患者在术后3个时间段24 h、48 h、72 h的血清IL-6、TNF-α、IL-8水平显著的高于非大手术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腹部大手术患者血浆ALB水平降低更为显著,并且与患者炎症反应程度呈显著的负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改良POSSUM评分系统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改良POSSUM评分系统对老年髋部骨折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预测值的准确性.方法对102例60岁以上髋部骨折住院患者分别使用改良POSSUM评分系统和POSSUM评分系统进行评估,计算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 根据改良POSSUM评分系统预测:22例出现并发症,实际25例出现并发症,预测死亡6例,实际死亡4例,预测值与实际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据POSSUM量表预测31例出现并发症,预测值与实际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预测死亡例15例,预测值高于实际值.结论 改良POSSUM评分系统对60岁以上老年人髋部骨折手术有较好的预测能力,POSSUM评分过高估计手术死亡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选择性肝血流阻断技术在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术的风险预测模型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选择性肝血流阻断技术在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术的风险预测模型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1月在我院行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术患者126例,采用改良POSSUM评分系统预测选择性肝血流阻断技术在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术的风险,分析其预测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的能力.结果 改良POSSUM评分系统预测并发症发生率为14.46%~20.87%,平均为(17.11±2.65)%.改良POSSUM预测术后并发症21例,预测30 d内病死率为7.14%,预测病死数为9例.1 26例患者实际术后并发症1 8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实际死亡6例,实际病死率4.76%.改良POSSUM预测并发症发生率(x2=0.273,P=0.601)、死亡率(x2=0.638,P=0.594)与实际值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SSUM评分分成四层分析,预测并发症发生率与实际并发症发生率符合率比较,均P>0.05,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41%~60%评分预测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与实际值最接近.实际发生并发症组与未发生并发症组生理评分(t=6.254)、手术评分(t=2.472)及POSSUM评分(t=6.184)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际存活组与死亡组生理评分(t=4.189)、手术评分(t=2.286)及POSSUM评分(t=2.614)比较,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SSUM评分预测低危者并发症发生数与实际值符合率为100%,预测高危者病死数与实际病死数符合率为100%.结论 改良的POSSUM系统可直接应用于选择性肝血流阻断技术在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术,通过患者个体的生理指标和术前、术中评分可较准确地预测手术并发症和病死率,且该模型中的参数是患者术前需评估的内容而易获得,因此将该模型应用到临床术中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评价标准及风险预测
编辑人员丨2023/8/6
循证医学临床研究和大数据结果显示:胃癌胃切除术后吻合口漏、胰液漏、腹腔脓肿等为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约为20%,病死率约为1%.Clavien-Dindo分类标准、常见不良反应事件评价标准(CTCAE)4.0版和日本临床肿瘤学组(JCOG)的术后并发症标准,为胃癌外科临床研究中主要采用的并发症评价标准.功能状态评分、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评分、生理学和手术严重程度评分系统、生理能力与手术侵袭度评分系统、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Charlson共存病指数、虚弱性评价等主要用于评价手术风险程度和并发症预测.上述方法将各类风险指标量化后客观评价,有助于围术期管理和指导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Cr-POSSUM评分系统对直肠癌手术患者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价Cr-POSSUM对直肠癌患者术后死亡率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诊断为结肠恶性肿瘤及直肠恶性肿瘤并接受手术治疗的276例患者.根据Cr-POSSUM评分中各参数的分值计算总分.总分≤17分定义为低危患者,总分≥18分定义为高危患者.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值)和预测和实际病死率的比值(E:O)2种方法评估其准确性.结果 在高危组患者和低危组患者的比较中,年龄、PS评分,OS评分,术后30 d病死率和术中出血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OSSUM可准确预测直肠癌患者的术后死亡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