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D免疫球蛋白在Rh阴性血型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注射抗D免疫球蛋白在Rh阴性血型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1月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共就诊119例Rh阴性血型孕产妇,将孕28周自行注射抗D免疫球蛋白的33例孕妇作为抗D免疫球蛋白注射组(实验组),随机抽取未注射抗D免疫球蛋白的Rh阴性血型孕妇33例作为对照组.应用戴安娜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检测卡,对Rh阴性血型孕产妇的抗D抗体进行检测,使用试管法确定RhD血型,两组数据运用统计学分析其差异性.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产后出血量、新生儿感染,早产、死胎、新生儿贫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方式、新生儿RhD阴性比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阴性血型孕产妇注射抗D免疫球蛋白是避免发生同种免疫产生抗D抗体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使Rh同种免疫的发生率下降,在我国对孕产妇使用抗D免疫球蛋白的管理有待完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广西孕产妇RhD阴性血型抗D抗体产生与新生儿溶血病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广西南宁、贵港、百色三地孕产妇RhD阴性血型分布、抗D抗体产生及因抗D抗体而导致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HDN)的情况,合理指导当地RhD阴性血型孕产妇孕期健康宣教、生育质量及输血安全.方法 采用血型卡和试管法对三地2016年1月~2018年5月的产科门诊及产科住院孕产妇共96471人进行RhD血型鉴定及不规则抗体检查,对出生怀疑为HDN的新生儿进行溶血三项实验.结果 三地共检出RhD阴性血型孕产妇304例,阴性率0.32%(304/96471),在304例RhD阴性血型中检出7例抗D抗体,占RhD阴性血型的2.30%(7/304),在7例有抗D抗体的孕产妇所分娩的新生儿中有5例发生HDN,占检出抗D抗体的71.43%.结论 广西三地孕产妇RhD阴性血型分布频率存在差异,妊娠胎次与抗D抗体产生的能力也存在差异,因抗D抗体的产生而引起新生儿溶血病的百分率也有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番禺地区RhD阴性孕妇产前筛查策略的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对广州番禺地区RhD阴性的孕产妇的产前血型抗体筛查和RHD基因分型以及产后追踪进行调查分析,为临床产科医生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新生儿溶血病发生的产前筛查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2月广州市番禺地区RhD阴性孕产妇标本42例,用间接抗球蛋白法进行RhD确认,用吸收放散实验进行放散D确认,用PCR-SSP方法进行RHD基因分型.通过查看病历或电话回访,了解孕妇生产过程和HDN发生情况.结果 42例筛查阴性标本均确定为RhD阴性,9例经吸收放散试验确定放散D表型(Del),占比21.4%,基因分型均为RHD1227A DEL型;2例血清中检出抗-D,占比4.76%,基因分型均为RHD基因缺失型.成功追踪产妇17例,均顺利产下婴儿:RhD阴性1例、RhD阳性16例,2例血清中检查抗-D孕妇所生产的婴儿均发生RHD-HDN,其余15例均未出现明显的HDN症状.结论 本地区RhD阴性孕产妇中存在较高比例的RHD1227A DEL(放散D),临床产科医生适当结合吸收放散试验和基因分型结果,更能精准制定RhD阴性孕妇的产前抗-D筛查、预防性注射Rh免疫球蛋白阻断母体抗-D产生以及预防RHD-HDN发生的管理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孕产妇Rh抗原表型分布及其在Rh新生儿溶血病预防中价值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通过对孕妇Rh抗原表型分布及新生儿Rh表型、新生儿溶血病试验、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特异性鉴定及效价测定进行回顾性分析,为Rh新生儿溶血病(Rh-HDN)早期诊断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2018年5月至2020年9月用Rh分型微柱凝胶卡测定的8801例孕产妇Rh表型结果进行统计,并对同期12例Rh-HDN患儿的Rh分型、新生儿溶血3项试验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8801例孕产妇中,RhD阳性为8760例、阴性41例.RhD阳性孕产妇表型分布规律为:CCee(40.93%)>CcEe(38.3%)>Ccee(10.32%)>ccEE(5.26%)>ccEe(3.61%)>CCEe(0.87%)>CcEE(0.39%)>ccee(0.32%),CCDEE未检出;RhD阴性孕妇中Rh表型分布为,Ccee(43.93%)>ccee(36.6%)>CCee(7.3%)=ccEe(7.3%)>CcEe(4.87%).新生儿溶血试验共检出Rh血型特异性抗体12例:抗-D 8例,抗-E 3例,抗-c1例,D抗原以外抗体占总检出抗体33.3%.结论 Rh抗原表型检测纳入常规产前检查对预测Rh-HDN发生有一定价值.对有输血史、不明原因流产史、死胎、HDN既往史的孕产妇,有必要对夫妻双方进行Rh抗原表型检测.孕期连续监测不规则抗体效价,为预防胎儿发生Rh-HDN提供早期干预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青岛地区孕产妇Rh系统血型抗原分布和Rh系统新生儿溶血病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青岛地区孕产妇Rh系统血型抗原分布和Rh系统新生儿溶血病分布特点.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20年2月在本院10597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进行ABO、Rh(D、C、c、E、e)血型抗原和不规则抗体检测,抗体阳性时进行抗体鉴定,根据输血史和妊娠史对孕产妇Rh系统的不规则抗体进行统计分析.12例确诊的Rh系统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中,回顾性分析ABO、Rh血型抗原和不规则抗体、抗体性质、新生儿溶血病试验、血常规等相关检测结果.结果 在10513例Rh阳性孕产妇中,常见表型依次为CCee>CcEe>Ccee>ccEE>ccEe,84例RhD阴性孕产妇中,常见表型依次为ccee>Ccee>CCee>ccEE>ccEe;10597例孕产妇中不规则抗体阳性率为1.06%(112/10597),其中Rh血型抗体检出率最高为56.25%(63/112),抗体阳性孕产妇中,64例Rh系统血型抗体和其他抗体按照输血史(P<0.05)和妊娠史(P<0.05)进行比较,统计具有差异性;12例新生儿确诊为Rh系统新生儿溶血病,分别为IgG抗-E 6例,IgG抗-D 3例,IgG抗-cE 1例,IgG抗-C 1例,IgG抗-c 1例,其中3例新生儿病情严重进行换血治疗.结论 随着国家二孩政策的开放,Rh系统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率增加,对育龄期输血的女性进行ABO、RhD、E、C、c、e7种抗原匹配性输注,同时在妊娠期进行监测,对预测有Rh系统新生儿溶血病且情况危急的孕产妇,建议临床采取提前终止分娩,并备Rh表型匹配的新鲜血液,为抢救新生儿换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26例RhD阴性患者不规则抗体特异性鉴定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分析RhD阴性患者不规则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微柱凝胶法(MGT)对患者血标本进行ABO、RhD血型鉴定及不规则抗体筛选,对RhD阴性患者血标本再采用试管盐水法(NS)进行复检及确认试验,采用NS、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及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 在26例不规则抗体中,男5例(19.23%),女21例(80.77%),年龄22 ~66岁.在26例特异性不规则抗体中,抗D抗体6例(23.08%)、抗DC抗体7例(26.92%)、抗DE抗体2例(7.69%)、抗E抗体8例(30.77%)、抗E+ Jkb抗体1例(3.85%)、抗Fyb抗体1例(3.85%)、抗Jkb抗体1例(3.85%).抗体类型为IgG型,抗体效价1∶4~1∶32.结论 RhD阴性患者除容易产生抗D抗体以外,血清中还可能存在抗E、抗C及其他血型不规则抗体.对RhD阴性孕产妇及输血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及特异性鉴定,对预防新生儿溶血病和保证输血安全有重要临床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