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州地区新生儿希特林蛋白缺乏症筛查和基因突变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通过筛查了解徐州地区新生儿希特林蛋白缺乏所致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neonatal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caused by cirtin deficiency,NICCD)的发病情况、临床特征和基因突变特点。方法:对2015年9月至2020年9月徐州地区采用串联质谱技术进行遗传代谢病筛查的新生儿进行前瞻性研究,筛查疑似的患儿进一步通过尿有机酸及SLC25A13基因突变分析确诊,对确诊病例的临床表现、生化指标改变、基因突变特点、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共筛查活产新生儿468 494名,疑似患儿112例,进行尿有机酸分析95例,SLC25A13基因突变分析95例,共确诊NICCD患儿13例,患病率1∶36 038。多数患儿早期表现为黄疸消退延迟、喂养困难及体重不增等。生化指标改变包括胆汁酸升高、肝功能异常、甲胎蛋白异常升高、低血糖、血红蛋白降低、凝血功能异常及血氨增高等。血氨基酸及酰基肉碱谱检测提示瓜氨酸、蛋氨酸、精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等特异性升高,部分伴酰基肉碱轻度升高;尿有机酸分析主要表现为4-羟基苯乳酸和4-羟基苯丙酮酸升高。13例患儿均进行基因检测,共检出13种突变类型,分别为c.852_855delTATG、c.511dupG、c.1638_1660dup、IVS16ins3kb、c.1078C>T、c.615+5G>A、c.742G>A、c.44G>A、c.1311+1G>A、c.1399C>T、c.889G>T、c.1177+1G>A、c.1841+3_1841+4del,其中c.852_855delTATG最常见,5种为新发变异,新发变异中c.1841+3_1841+4del、c.511dupG和c.889G>T预测为有害变异。确诊病例予以饮食管理和对症治疗,均于1岁内症状缓解,生化指标明显改善。结论:徐州地区NICCD患病率为1∶36 038,c.852_855delTATG变异出现频率最高。共检测出5个新发变异位点,扩展了SLC25A13基因变异谱。NICCD患儿多数预后良好,需早期诊断和治疗,终身随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不明原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331例遗传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广东地区不明原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遗传因素及进行新生儿黄疸相关基因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1年7~9月广东地区出生的不明原因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基于目的基因捕获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对24个新生儿黄疸相关基因的外显子区域进行检测,对变异致病性进行解读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331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中,筛出阳性患儿139例(42.0%),包含5种疾病,Gilbert综合征65例(19.6%),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48例(14.5%),钠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缺陷病18例(5.4%),Citrin缺乏症4例(1.2%),Dubin-Johnson综合征4例(1.2%)。149例(45.0%)携带1个或多个基因变异位点,43例(13.0%)未检出有临床意义的变异位点。8个高频变异位点(携带率>1%)为UGT1A1基因c.211G>A和c.1091C>T位点、G6PD基因c.1466G>T和c.1478G>A位点、SLC10A1基因c.800C>T位点、SLC25A13基因c.852_855del TATG位点、HBB基因c.126_129delCTTT和c.316-197C>T位点。结论:遗传因素是广东地区不明原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的重要因素,常见致病基因是UGT1A1基因、G6PD基因、SLC10A1基因和SLC25A13基因,且存在人群高频携带位点,对不明原因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基因检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串联质谱联合二代测序技术在陕西地区遗传代谢病诊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串联质谱联合二代测序技术在遗传代谢病(inborn errors of metabolism,IE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串联质谱技术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筛查中心的60 272例新生儿进行遗传代谢病筛查,对其中34例阳性患者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遗传学分析。结果:39例患者被确诊为遗传代谢病,包括氨基酸代谢病18例(46.15%),有机酸代谢病15例(38.46%)和脂肪酸氧化障碍类疾病6例(15.38%),本地区IEMs发生率为1∶1545。高苯丙氨酸血症和甲基丙二酸血症是两种最常见的遗传代谢病,占所有确诊病例的66.67%(26/39)。高苯丙氨酸血症的 PAH基因c.728G>A和c.721C>T、甲基丙二酸血症的 MMACHC基因c.567dupT和c.609G>A、 MMUT基因c.323G>A和c.1630_1631delGGinsTA以及希特林蛋白缺乏症的 SLC25A13基因c.852_855del是常见的突变位点。 结论:串联质谱新生儿筛查与二代测序技术的联合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遗传代谢病的诊断效率。遗传代谢病在陕西地区并不罕见,初步呈现了本地区遗传代谢病的发病率、疾病谱及遗传特征,为串联质谱技术在陕西地区新生儿筛查中的推广应用及基因检测的临床实践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MassARRAY技术在希特林蛋白缺乏症二阶段分子筛查中的应用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MassARRAY技术在希特林蛋白缺乏症二阶段分子筛查中的应用价值,了解两种筛查方法下新生儿希特林蛋白缺乏症的检出率、临床特征、基因突变特点及随访结果。方法:单独通过串联质技术对181 459例新生儿进行瓜氨酸(citrulline,Cit)浓度检测;通过串联质技术对33 156例新生儿检测瓜氨酸浓度,把瓜氨酸浓度截断值大于90百分位(Cit>20 μmol/L),且小于99.5百分位(Cit<43 μmol/L)2 506例进一步应用MassARRAY技术进行二阶段SLC25A13基因筛查,并对阳性患儿进行系统治疗随访。结果:确诊的4例患儿均来自同一地区,单独串联质谱方法确诊2例,串联质谱方法结合MassARRAY技术确诊2例。4例患者中3例检出SLC25A13基因复合杂合突变,1例只检测出一个SLC25A13基因突变;2 506例检出36例携带者,携带率1/70。单独通过串联质技术筛查检出率1/90 729,二阶段分子筛查检出率1/1 253。结论:淄博市希特林蛋白缺乏症总体发病率较高,MassARRAY技术可以提高串联质谱技术筛查产生假阴性聚集性地区的检出率,早诊断、早治疗,预后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广州市Citrin缺乏症新生儿筛查及 SLC25A13基因变异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广州市Citrin缺乏症即Citrin缺乏致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NICCD)新生儿筛查的敏感性及人群 SLC25A13基因已知致病变异携带率。 方法:采用串联质谱技术对广州市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出生的124 250例新生儿行NICCD筛查,对疑似NICCD患儿行 SLC25A13基因变异分析确诊。回顾分析广州市2 395例健康儿童全外显子测序结果中 SLC25A13基因已知致病变异位点携带率。 结果:在124 250例新生儿中,NICCD筛查阳性31例,确诊1例,假阴性3例,NICCD筛查敏感性为25%(1/4例),4例患儿 SLC25A13基因型均为c.851_854del纯合变异。在2 395例健康儿童中,60例检出 SLC25A13基因已知致病性杂合变异,包括8种变异类型, SLC25A13致病性变异人群携带率为1/40(60/2 395例),推测Citrin缺乏症患病率为1/6 400。c.851_854del为最常见变异,占检出位点的56.7%(34例),其次为c.790G>A,占23.3%(14例)。此外,致病性尚未确定的变异位点c.2T>C的人群携带率为1/20(117/2 395例),检出113例杂合子及2例纯合子。 结论:广州地区 SLC25A13基因已知变异携带率及理论推测Citrin缺乏症患病率较高。NICCD新生儿筛查的敏感性较低,既使串联质谱法多种遗传代谢病筛查阴性,对黄疸消退延迟的新生儿或小婴儿建议重新采血复查,以免漏诊NICCD。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南宁市部分地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疾病谱和基因谱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南宁市部分地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疾病谱和基因谱的特征。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1年12月在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出生并进行多种遗传代谢病筛查的新生儿进行前瞻性研究。取新生儿足跟血后采用串联质谱法进行初筛,初筛阳性者予召回后复查串联质谱并进行生化和影像学检查,采用医学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对疑似病例进行遗传病基因检测,最后结合临床表现进行确诊,并采用Sanger测序法对确诊患儿及其父母的基因变异进行验证。结果:共16 207名新生儿接受遗传代谢病筛查,初筛阳性1 423例(8.8%),召回新生儿1 311例,召回率92.1%,疑似病例15例,确诊8例,总体检出率为1∶2 026。包括氨基酸代谢病4例(苯丙酮尿症2例、希特林蛋白缺乏症和酪氨酸血症各1例),有机酸代谢病2例(甲基丙二酸血症和戊二酸血症各1例),脂肪酸氧化障碍疾病2例(肉碱棕榈酰转移酶Ⅱ缺乏症和原发性肉碱缺乏各1例),其中纯合基因变异5例,分别为PAH基因2例,SLC25A13基因、SLC22A5基因、FAH基因各1例;杂合基因变异3例,分别为CPT2基因、MUT基因、GCDH基因各1例。8例患儿经规范治疗及随访,均生长发育良好。结论:南宁市部分地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检出率较高、种类较多,及时行基因检测可早期诊断及治疗,改善患儿生存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河南省新生儿希特林蛋白缺乏症筛查、临床特征及基因变异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河南省新生儿希特林蛋白缺乏症的患病率、临床特征、基因变异情况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应用串联质谱法完成的986 565例河南省新生儿的筛查结果。采用二代测序法对希特林蛋白缺乏症筛查阳性的患儿进行 SLC25A13基因的变异分析及亲代验证。综合希特林蛋白缺乏症患儿的临床、生化和基因变异特征,指导饮食治疗,随访生长发育情况。采用配对设计 t检验比较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的氨基酸水平。 结果:本研究在986 565例新生儿中共确诊9例希特林蛋白缺乏症。9例患儿均有血瓜氨酸特异性的升高,基因测序共检出6种变异,其中c.852_855delTATG、c.615+5G>A、c.550C>T、IVS16ins3kb为已知变异,c.1111_1112delAT、c.837T>A为新发现的变异。c.852_855delTATG变异的检出率最高,占61.6%(11/18),IVS16ins3kb次之,占16.7%(3/18)。9例患儿经治疗后均症状缓解,血氨基酸谱及生化指标明显改善,逐渐降至正常水平。截至2022年6月,所有患儿均预后良好。结论:河南省新生儿串联质谱法筛查希特林蛋白缺乏症的患病率为1/109 618,人群 SLC25A13基因致病性变异的携带率为1/166。c.852_855delTATG可能是河南省希特林蛋白缺乏症患者的热点变异。新发现的变异丰富了 SLC25A13基因的变异谱,为该病的早期诊断、治疗、预后和遗传咨询提供了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中国人群21种遗传代谢病的孕前携带者筛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中国育龄人群中21种遗传代谢病的携带率,为遗传咨询和生育指导提供依据,同时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病种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采集897位无关健康个体(包括143对夫妇)的外周血,提取DNA。应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对该897位个体的54个基因(21种遗传代谢病的致病基因)进行检测,筛选在数据库记载的致病性/疑似致病性变异和未记载的功能丧失型变异。结果:897位个体中检出数据库记载的54个致病基因中致病性/疑似致病性变异和未记载的功能丧失型变异共140个,总频次为183次,人均携带0.20个。一对夫妇同时携带 SLC25A13基因致病性变异,通过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生育一健康婴儿。检出的变异涉及40个基因,变异数频次较多的5个基因分别是 ATP7B、SLC25A13、PAH、CBS和 MMACHC。根据Hardy-Weinberg定律,人群中该21种遗传代谢病发病率约为1/1100,发病率较高的5种单基因病是瓜氨酸血症、甲基丙二酸血症、肝豆状核变性、糖原累积病和苯丙酮尿症。 结论:本研究初步明确了21种遗传代谢性疾病在中国育龄人群中的携带率及发病率,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病种的选择提供了参考。孕前遗传病携带者筛查是主动的一级预防措施,是阻断患儿出生的有效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宿迁地区新生儿氨基酸代谢病串联质谱筛查及基因突变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12
目的 应用串联质谱技术对新生儿氨基酸代谢病进行筛查,对宿迁地区确诊为氨基酸代谢病的新生儿遗传特征、发病率、疾病谱、基因突变谱进行分析.方法 分析2016年9月—2021年12月参加宿迁市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新生儿氨基酸串联质谱检测结果,筛选出符合条件的215 263例样本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发现7种氨基酸代谢病,共81例,其中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症占86.42%,是宿迁地区氨基酸代谢病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9种突变基因PAH、PTS、MAT1A、CBS、TAT、SLC25A13、OTC、ASS1、CPS1中发现76种不同的突变位点,包括一些热点突变,如在PAH基因中发现c.158G>A、c.728G>A、e.611A>G、c.331 C>T、c.1197A>T、c.721C>T、c.1068C>A 突变,在 SLC25A13 基因中发现 IVS16ins3kb 突变.结论 通过串联质谱筛查确定了宿迁地区新生儿氨基酸代谢病的遗传特征、发病情况、疾病谱及基因突变谱,为宿迁地区新生儿疾病筛查和遗传咨询、诊断工作提供了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2
-
20个希特林缺陷病家系的SLC25A13基因分析及产前诊断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20个希特林缺陷病家系SLC25A13基因的突变特点以及产前诊断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高频突变筛查结合直接测序的技术对20例先证者及其父母进行SLC25A13基因突变分析.在确定每个家系基因型后,为先证者母亲再次妊娠的胎儿提供遗传咨询并进行产前诊断.结果 20个希特林缺陷病先证者均检出SLC25A13双等位基因致病性突变,共发现10种致病突变类型,包括3种缺失突变:c.851de14、c.1092_1095delT和c.495delA;2种剪接位点突变:IVS6+ 5G>A和IVS11+ 1G>A;2种无义突变:c.775C>T (p.Q259X)和c.72T>A(p.Y24X);1种重复突变:c.1638_1660dup;1种插入突变:IVS16ins3 kb;1种错义突变:c.1775A>C(p.Q592P).20个家系共行24次产前诊断.其中8例胎儿基因型正常,11例为SLC25A13基因突变携带者,5例为SLC25A13双等位基因突变.2例c.851del4/c.851del4纯合突变胎儿的父母选择继续妊娠,其余3例双等位基因突变胎儿的父母选择终止妊娠.结论 对希特林缺陷病家系进行SLC25A13基因突变分析,可以为先证者确诊、受影响家庭的遗传咨询和下一胎产前诊断提供实验依据,有效降低缺陷患儿再发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