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链非编码RNASUCLG2-AS1通过调节微小RNA-491-5p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和免疫逃逸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UCLG2-AS1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和免疫逃逸的影响及对微小RNA-491-5p(miR-491-5p)的调节作用.方法:通过Cancer LncRNA Census数据库分析SUCLG2-AS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SUCLG2-AS1表达量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期的关系.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SUCLG2-AS1在非小细胞肺癌株A549、PG49、H1975、H2170和人正常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中表达量的变化.培养H1975细胞并分为si-NC组和si-SUCLG2-AS1组.集落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H1975细胞的增殖能力和细胞周期.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检测H1975细胞免疫相关蛋白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RORγt)和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3(Cdk3)、细胞周期蛋白C(Cyclin C)、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2(Cdk2)的表达.LncRMap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SUCLG2-AS1可结合的微小 RNA.RNA pull-down 实验验证 SUCLG2-AS1 与 miR-491-5p 的直接结合.通过 qRT-PCR 检测 SUCLG2-AS1对miR-491-5p表达的调节作用.结果:与正常肺组织比较,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SUCLG2-AS1表达升高(P<0.01).SUCLG2-AS1高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期短于SUCLG2-AS1低表达患者(P<0.01).与BEAS-2B细胞比较,非小细胞肺癌株中SUCLG2-AS1表达升高,H1975细胞中SUCLG2-AS1表达升高最明显(均P<0.05).与si-NC组比较,si-SUCLG2-AS1组H1975细胞增殖能力降低,G0/G1期细胞比例上升,S期细胞比例减少,G2/M期细胞比例减少(均P<0.01).与si-NC组比较,si-SUCLG2-AS1组H1975细胞中免疫相关蛋白PD-L1、RORγt表达减少,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dk3、Cyclin C、Cdk2表达减少(均P<0.01).SUCLG2-AS1靶向直接结合miR-491-5p(均 P<0.01).与 si-NC 组比较,si-SUCLG2-AS1 组 H1975 细胞中 miR-491-5p 表达上升(P<0.01).结论:沉默SUCLG2-AS1可能通过上调miR-491-5p表达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增殖和免疫逃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生物信息学筛选结肠癌失巢凋亡相关的lncRNA及预后风险模型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癌证基因图谱数据库(TCGA,https://portal.gdc.cancer.gov/)的结肠癌(colon adenocarcinoma,TCGA-COAD)数据进行挖掘与结肠癌失巢凋亡相关的lncRNA并进行效能的验证,预测潜在干预中药.方法 从TCGA数据库下载COAD基因和转录组数据及临床资料,获取LncRNA表达数据,然后从GSEA数据库(http://www.gsea-msigdb.org/gsea/index.jsp)获得失巢凋亡基因与LncRNA进行共表达分析确定失巢凋亡相关的LncRNA.通过对失巢凋亡相关LncRNA的单因素Cox分析、Lasso回归分析和多因素Cox分析,最终确定用于构建风险模型的失巢凋亡相关LncRNA.根据训练组风险评分中位数将病人分为高、低风险组,再利用独立预后分析、ROC分析、列线图、C-index分析、无进展生存期分析、生存分析、PCA分析来验证模型的预测效能和区分高、低风险人群的能力.对高、低风险组进行差异基因分析和通路富集分析,对在高风险组高表达的差异基因与TCGA-COAD基因集差异分析,取得在肿瘤中高表达的基因与高风险高表达基因组取交集基因,通过Coremine数据库查找交集基因对应中药(P值小于0.05).结果 通过单因素Cox分析获得9个与COAD患者总生存时间显著相关的失巢凋亡相关LncRNA,运用Lasso-Cox方法构建并优化模型,确定了 7个LncRNA(SUCLG2-AS1、LINC02163、AC012313.5、LINC02257、AC008494.3、AP001619.1、AP003555.1)用于构建风险模型,经验证,该模型可有效区分高、低风险人群,具备良好的生存预测能力;差异基因富集于血浆血红素的清除、清道夫受体的配体的结合和摄取、CD22介导B细胞受体调控、补体的激活等免疫信号通路;10个基因(CDKN2A、KLK6、TNNT1、CST6、FGF19、H19、AL137800.1、PRSS2、AC105460.1、RNU4ATAC)在肿瘤和高风险组中均高表达,通过对Coremine Medical数据库查找结肠癌关键基因潜在干预结肠癌的中药有茶树根、薏苡仁、姜黄、黄芩、黄芪、苦参等.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一个由7个LncRNA组成的结肠癌预后模型,预测了具有干预结肠癌潜力的中药,为结肠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借鉴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蛋白质琥珀酰化参与丁酸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及迁移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4/4/6
目的:研究丁酸对胃癌细胞增殖及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使用5 mmol/L丁酸钠处理胃癌细胞48 h后,通过EdU染色及Transwell法检测细胞增殖、迁移情况;收集丁酸处理后的胃癌细胞,提取代谢物进行代谢组学分析筛选出其中显著富集的代谢通路以及上调的代谢物;采用Western blot以及细胞免疫荧光检测丁酸钠处理后胃癌细胞蛋白质琥珀酰化程度,同时采用RT-qPCR检测SIRT5、SUCLG1、SUCLG2和SUCLA2的mRNA水平.结果:丁酸钠处理48 h后胃癌细胞增殖被显著抑制,细胞中检测到三羧酸循环及氧化磷酸化等代谢通路显著富集,其中三羧酸循环代谢物L-苹果酸、琥珀酰辅酶A及延胡索酸显著上调(均P<0.05);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显示丁酸处理后胃癌细胞蛋白琥珀酰化水平上调(P<0.05).同时RT-qPCR证实了 丁酸处理上调了琥珀酰辅酶A合成酶编码基因SUCLG1、SUCLG2和SUCLA2的mRNA表达水平(均P<0.05),但并未影响SIRT5表达(P>0.05).结论:丁酸能够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及迁移,其可能通过促进SUCLs表达以及上调琥珀酰辅酶A水平并进一步促进胃癌细胞蛋白质琥珀酰化实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