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炎症小体在儿童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炎症小体及其下游白细胞介素(IL)-1β、IL-6及IL-18在儿童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AAV)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小儿肾脏风湿病中心2003年9月至2020年9月诊断并行肾活检的22例原发性AAV患儿肾组织中NLRP3炎症小体的定位及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尿IL-1β、IL-6、IL-18水平。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 ANOVA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比较采用 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分类变量采用 χ2检验;采用 Pearson相关系数或 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变量间相关性。 结果:NLRP3广泛表达于肾小管间质,且活动组的表达强度高于对照组,活动组肾小管和肾小球NLRP3半定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F=0.859、8.320,均 P<0.05);活动组肾小管NLRP3半定量评分高于肾小球半定量评分( F=3.517, P<0.05)。活动组肾小管NLRP3半定量评分与肾活检时儿童血管炎活动度评分呈正相关( r=0.471, P=0.027),与肾活检时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 r=-0.548, P=0.008)。活动组血IL-1β、IL-18及尿IL-6水平均高于缓解组和对照组( F=16.449、16.449、0.637、29.891、27.612、7.464,均 P<0.05),缓解组血IL-18水平高于对照组( F=18.671, P<0.05)。活动组血IL-1β水平与肾小管NLRP3半定量评分呈正相关( r=0.805, P=0.002)。活动组血IL-6水平与肾活检时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 r=0.728, P=0.017),尿IL-6水平与肾活检新月体比例呈正相关( r=0.677, P=0.032)。活动组血IL-18水平与肾小管NLRP3半定量评分、肾活检时儿童血管炎活动度评分及球性硬化比例呈正相关,与肾活检时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值呈负相关( r=0.644、0.612、0.695、-0.577,均 P<0.05),尿IL-18水平与肾活检时补体C 4水平呈正相关( r=0.855, P<0.05)。 结论:NLRP3炎症小体及其下游IL-1β、IL-6、IL-18可能参与AAV的发病和进展,可作为疾病活动评估的参考指标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RAG1基因新发现变异位点的结构分析及致病性预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索胚胎植入前单基因遗传学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 for monogenic,PGT-M)周期前与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SCID)相关的重组激活基因1(recombination activating gene 1,RAG1)基因结构和功能,并对其新发现变异位点进行致病性预测。方法:针对2016年8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先证者的外显子报告及其父母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及Sanger测序数据,利用PROVEAN、PolyPhen-2和Mutation Taster致病性预测软件对 RAG1基因变异位点的基因结构、蛋白保守结构域进行分析,并对突变与野生型RAG1蛋白的结构进行三维结构重建,实现致病性的预测。 结果:双方均为 RAG1基因突变携带者,突变位点位于11号染色体上,女方为c.946T>G(p.C316G)杂合错义突变,男方为c.1194_1196del(p.L399del)杂合整码突变。两个突变位点对应的氨基酸在人、黑猩猩、猪、牛、大鼠、小鼠6个物种中高度保守。二级三级结构重建显示,c.946T>G(p.C316G)突变导致对应的RING型锌指结构丧失结合锌离子的能力,c.1194_1196del(p.L399del)突变引起的第399位亮氨酸缺失导致氢键减少1条。 结论:推测 RAG1两个新发现变异位点为可致病性突变,扩大了 RAG1基因的突变谱,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线粒体相关蛋白FAHD1和GDF-15在脓毒症诊断中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线粒体相关蛋白延胡索酰乙酰乙酸酯水解酶结构域含蛋白1(FAHD1)和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在脓毒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从一项基于脓毒症的早期预警及规范化诊疗体系建立的"脓毒症全过程预警及诊治管理数据库"中,收集2014年5月至2015年10月浙江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宁波市第一医院纳入的疑似感染的成人患者。分析脓毒症和非脓毒症患者基础生命体征信息及确诊时主要血常规指标、肝肾功能指标、血气指标、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等。利用保存的血清样本,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降钙素原(PCT)水平,用免疫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FAHD1和GDF-15水平。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诊断中的危险因素,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脓毒症的诊断效能。结果:共入选132例患者,其中脓毒症76例,非脓毒症56例。与非脓毒症组相比,脓毒症组心率加快(次/min:116.4±17.8比97.4±19.1),平均动脉压(MAP)、血小板计数(PLT)、动脉血氧分压(PaO 2)显著降低〔MAP(mmHg,1 mmHg=0.133 kPa):65.8±9.7比74.7±10.3,PLT(×10 9/L):120(69,204)比163(117,239),PaO 2(mmHg):83.0(66.6,108.0)比108.0(84.4,130.0),均 P<0.05〕,直接胆红素(DBil)、血肌酐(SCr)、血乳酸(Lac)、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均显著升高〔DBil(μmol/L):13.00(5.55,55.31)比6.20(2.20,21.90),SCr(μmol/L):118.00(70.00,191.73)比77.20(59.65,110.86),Lac(mmol/L):2.90(1.50,4.10)比1.90(1.20,2.80),APACHEⅡ(分):20.0(16.0,25.0)比16.0(10.0,21.0),SOFA(分):12.0(8.0,16.0)比8.0(5.0,13.0),均 P<0.05〕。此外,脓毒症组血清FAHD1、GDF-15、PCT、CRP水平均显著高于非脓毒症组〔FAHD1(μg/L):3.96(2.25,5.92)比2.47(1.03,3.54),GDF-15(μg/L):8.46(4.37,19.68)比4.32(1.74,10.39),PCT(μg/L):3.79(1.37,11.32)比0.42(0.12,2.14),CRP(mg/L):154.43(61.33,283.20)比65.95(28.15,144.69),均 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FAHD1〔优势比( OR)=1.135,95%可信区间(95% CI)为1.045~1.234〕、GDF-15( OR=1.090,95% CI为1.029~1.155)和CRP( OR=1.007,95% CI为1.002~1.011)均是脓毒症诊断的风险因素(均 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在脓毒症诊断中,血清线粒体相关蛋白FAHD1和GDF-15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7(95% CI为0.641~0.802)、0.677(95% CI为0.588~0.757),经典感染指标PCT和CRP的AUC分别为0.767(95% CI为0.683~0.837)、0.680(95% CI为0.591~0.760),线粒体相关蛋白与经典感染指标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AHD1、GDF-15、PCT与CRP联合诊断的AUC最大,为0.809(95% CI为0.730~0.874),其敏感度为75.00%,特异度为80.00%。 结论:线粒体相关蛋白FAHD1和GDF-15在脓毒症诊断中具有一定作用,与PCT、CRP指标联合诊断效能会提高,可为脓毒症诊断标志物的筛查提供试验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LRRC15、SUN2表达变化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15(LRRC15)、SUN结构域蛋白2(SUN2)在上皮性卵巢癌(EOC)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102例EOC患者手术切除癌组织(观察组),以60例因卵巢良性囊肿行手术治疗的正常卵巢组织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及正常卵巢组织中LRRC15、SUN2表达.通过Spearman秩相关分析评估LRRC15与SUN2表达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回归分析LRRC15、SUN2表达与EOC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LRRC15阳性率高于对照组,SUN2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中LRRC15与SUN2表达呈负相关(r=-0.634,P<0.05).LRRC15在EOC患者FIGO分期Ⅲ期、淋巴结转移中的阳性率高于FIGO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癌组织,SUN2在EOC患者FIGO分期Ⅲ期、淋巴结转移中的阳性率低于FIGO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癌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RRC15阳性组EOC患者3年总生存率低于LRRC15阴性组,SUN2阴性组EOC患者3年总生存率低于SUN2阳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FIGO分期Ⅲ期、病理分级Ⅲ级、淋巴结转移、LRRC15阳性是影响EO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SUN2阳性是保护因素(P均<0.05).结论 EOC患者癌组织中LRRC15表达升高、SUN2表达降低,LRRC15、SUN2表达与EOC肿瘤进展有关,检测二者水平有助于评估EOC患者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高等植物中LINC复合体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在高等植物中发现了含SUN (Sad1/UNC84)结构域的蛋白质AtSUN1和AtSUN2后,人们发现了核骨架和细胞骨架复合物的连接体LINC (linker of nucleoskeleton and cytoskeleton).虽然一些关键成分和相互作用还不清楚,但SUN结构域蛋白质在所有植物中高度保守.植物SUN结构域蛋白和新发现的KASH (Klarsicht/Anc/Syne-1)同源蛋白是构成植物LINC复合体的关键成分.WIPs (WPP域相互作用蛋白质)锚定在外核被膜(outer nuclear envelope,ONE)上.植物KASH蛋白的C末端锚定在植物核周质上.与opisthokonts中的PPPX相比,WIPs在C端具有高度保守的X-VPT序列.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连接植物内核膜和外核膜的相关植物核膜蛋白的研究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干扰NSUN2通过调控细胞周期蛋白表达抑制黑素瘤细胞增殖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为探讨太阳结构域家族蛋白酶2(NOP2/Sun RNA methyltransferase 2,Nsun2)RNA甲基化酶在黑素瘤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以小鼠黑素瘤B16细胞为对象,构建靶向干扰Nsun2基因的shRNA慢病毒干扰载体,包装病毒后感染B16细胞.与对照组相比,干扰组细胞中Nsun2的敲低效率达到80%.EdU染色结果表明,干扰Nsun2显著抑制B16细胞DNA合成能力.转录物组测序技术系统分析干扰组与对照组细胞基因表达水平,共筛选获得1 062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其中678个表达上调,384个表达下调.DEGs主要富集在染色体、着丝粒区、蛋白质结合等GO条目.KEGG分析表明,DEGs显著富集在细胞周期、DNA复制、细胞衰老等通路.荧光定量PCR和转录物组测序结果均发现,Cdk2、Ccna2、Cdc25b等促进细胞分裂的相关基因显著下调,而Gadd45g和Gadd45a等阻滞细胞增殖的基因显著上调.本研究表明,NSUN2通过调控细胞周期和DNA复制等生物学过程,影响黑素瘤细胞增殖,为黑素瘤发生和发展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