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鼠胚胎心脏房室管心肌与心外膜的形态学变化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小鼠胚胎心脏房室管分隔、重塑过程中房室管心肌与心外膜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用抗心肌肌球蛋白轻链Ⅱa(MLC2a)抗体、抗心肌肌球蛋白轻链Ⅱ(MLC-2)抗体、抗转录因子Tbx3(Tbx3)抗体、抗淋巴增强因子1(Lef1)抗体,对25只胚龄10 ~ 15 d小鼠胚胎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染色.结果 胚龄10~15 d,房室管心肌呈MLC2a阳性、MLC-2阴性,同时表达Tbx3.胚龄11 ~12 d,心外膜形成.胚龄12 ~ 13 d,两侧房室管心内膜垫彼此接近并融合形成房室瓣,心外膜来源间充质细胞数量增加,部分表达Lef1.胚龄13 d开始,部分心外膜来源间充质细胞穿过心肌延伸入壁侧房室瓣.胚龄15d,房室瓣膜基部直接与MLC2a阳性的房室管心肌相连.结论 小鼠胚胎房室管心肌发育为成体心脏房室环瓣膜基部的心肌;心外膜通过产生间充质细胞参与房室瓣的形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转录因子Tbx3在小鼠胚胎第二生心区的表达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转录因子Tbx3在小鼠胚胎第二生心区(SHF)的时空表达模式,为其对SHF的调节作用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40只胚龄9~15d小鼠胚胎心脏连续石蜡切片,用抗胰岛素基因增强子结合蛋白l(ISL-1)抗体、抗心肌肌球蛋白重链(MHC)抗体、抗心肌肌球蛋白轻链Ⅱa(MLC2a)抗体、小鼠抗增殖细胞核抗体(PCNA)、抗Tbx3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双标染色.结果 胚龄9d,咽腹侧内胚层增厚,且表达Tbx3与SHF标记物ISL-1.胚龄10~12 d,咽腹侧间充质出现ISL-1阳性细胞并逐渐增多,部分细胞共表达Tbx3.动脉囊壁、心包腔背侧壁以及流出道远端壁也可见ISL-1表达,Tbx3在这些部位均呈阴性.心背侧间充质突(DMP)内可见ISL-1、Tbx3散在表达.胚龄13 ~ 15 d,DMP逐渐心肌化,同时可见Tbx3阳性细胞分布.结论 Tbx3在SHF的表达集中在咽腹侧间充质,可能参与调节SHF前体细胞的存在与增殖;但在后第二生心区(pSHF)的作用与在动脉端的SHF可能不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组织TBX15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TBX15(T-box 15)是T-box基因家族的一员,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与肿瘤的恶性进展和转移密切相关.TBX15在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的表达及其作用尚未阐明.本研究通过检测TBX15蛋白在ccRCC组织中的表达,探讨该蛋白在ccRCC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09-01-01-2011-12-31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60例手术切除的ccRCC组织及17例癌旁正常肾组织制作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BX15蛋白的表达,利用癌症基因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分析TBX15 mRNA在ccRCC组织和正常肾组织中的差异性表达,分析TBX15蛋白表达与ccRCC临床病理的关联性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组织芯片结果显示,与正常肾组织相比,TBX15蛋白在ccRCC组织中高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91,P<0.001;ccRCC组织中TBX15的表达水平与远处转移(χ2=2.60,P=0.049)、临床分期(χ2=3.15,P=0.038)及生存时间(χ2=4.62,P=0.032)有关联.TCGA数据库分析结果表明,TBX15 mRNA在ccRCC组织中的表达(2.474±0·172)高于正常肾组织(0.093±0.028),t=-13.67,P<0.001,且TBX15基因高表达的ccRCC患者生存时间短于TBX15基因低表达的ccRCC患者(χ2=8.009,P=0.005),提示TBX15基因高表达与ccRCC患者预后差有关联.结论TBX15可能成为判断ccRCC患者预后的有用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三物黄芩汤对白塞病模型小鼠IFN-γ、IL-17A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三物黄芩汤对白塞病(BD)模型小鼠IFN-γ、IL-17A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临床样本并分离单个核细胞,采用RNA-seq高通量测序并鉴别白塞病与健康受试者的差异基因.通过虾原肌球蛋白致敏构建BD小鼠模型并给予三物黄芩汤浓缩液灌胃治疗,ELISA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和单个核细胞中IFN-γ、IL-17A的水平,RT-PCR法检测脾脏组织中TBX21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健康受试者相比,BD患者共有31个差异基因,其中19个基因表达上调,12个基因表达下调.PPI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基因中排名前5的基因分别为TBX21、STAT3、IL15、PRF1和IFNG.动物实验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外周血及PBMC中IFN-γ、IL-17A的水平明显增高(P<0.01),三物黄芩汤能明显降低小鼠外周血及PBMC中IFN-γ、IL-17A的水平(P<0.05).RT-PCR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脾脏组织中TBX21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1).三物黄芩汤能降低小鼠脾脏组织中TBX21 mRNA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三物黄芩汤通过靶向抑制TBX21 mRNA的表达水平,进而抑制INF-γ和IL-17的水平,达到治疗BD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5-氮杂胞苷诱导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进程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5-氮杂胞苷(5-aza)诱导心脏成纤维细胞(CFs)向心肌样细胞分化5 d、7 d、14 d、21 d和28 d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方法 新生1~3 d SD大鼠12只,胰蛋白酶/胶原酶联合消化法分离培养新生大鼠CFs,采用CFs分子标记盘状结构域受体2(DDR2)并行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含15 μmol/L 5-aza心肌细胞诱导液培养第3代CFs,Real-time PCR 检测心肌化诱导不同时间点相关基因vimentin、DDR2、Nanog、sox2、c-kit、sca-l、Tbx5、CD73、CD34、cMyc、klf4、Gata4、0ct4、Mef2c和心肌肌钙蛋白T(cTnT)的表达差异,细胞免疫荧光检测心肌化诱导后5 d、7 d、14 d、21 d和28 d肌钙蛋白T(cTnT)的表达.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心肌化诱导28 d CFs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5-aza诱导CFs后3d细胞生长速率减慢,部分细胞由三角形、梭形向圆形和杆状转变.诱导后7 d、14 d、21 d和28 d,与诱导前相比,DDR2表达稳定,vimentin在14 d表达下降,Nanog、c-kit、sox2和Tbx5伴随着心肌化进程呈现表达下降趋势,而CD73、Mef2c、CD34、Gata4、0ct4和cTnT表达逐步增加,sca-1在7d表达上升又下降,cMyc和klf4在14 d表达上升又下降.诱导后5d少量细胞表达cTnT,14~21 d cTnT阳性细胞数明显增高,28 d表达cTnT较多且趋于稳定.透射电子显微镜显示,CFs心肌化诱导28 d,细胞与细胞间出现端-端连接,细胞质内出现大量的肌原纤维,排列较为规律,但肌节不明显,H带、Z线和M线显示不清.结论 CFs经5-aza诱导,可向心肌样细胞分化,但不能形成成熟的心肌细胞.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透明细胞肾细胞癌组织中miR-4313、TBX15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研究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cRCC)中微小RNA(miR)-4313及T-box转录因子15(TBX15)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2018年3月—2019年12月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诊治的93例ccRCC患者癌组织中miR-4313、TBX15的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癌组织中TBX15蛋白表达,以癌旁正常组织为对照.分析癌组织中miR-4313、TBX15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关系.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miR-4313与TBX15 mRNA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与癌旁组织比较,ccRCC癌组织中miR-4313相对表达量明显较低,而TBX15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癌组织中TBX15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组织中miR-4313、TBX15蛋白表达在患者不同年龄、性别、病理分级、远处转移及淋巴结转移中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分期Ⅲ~Ⅵ期ccRCC癌组织中miR-4313表达明显低于Ⅰ~Ⅱ期癌组织,肿瘤分期Ⅲ~Ⅵ期ccRCC癌组织中TBX15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Ⅰ~Ⅱ期癌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癌组织中miR-4313与TBX15 mRNA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671,P=0.001).结论 ccRCC癌组织中miR-4313表达降低,而TBX15表达升高,两者表达与肿瘤分期有关,有可能成为新的ccRCC肿瘤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MiR-4313靶向TBX15抑制肾透明细胞癌增殖的分子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miR-4313对肾透明细胞癌(ccRCC)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中国科学院细胞库的人肾癌细胞株786-O和OS-RC-2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分为阴性对照组、miR-4313模拟物组和miR-324-3p模拟物组.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时相的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Cyclin D3、p21、p27和p53的表达;运用生物信息学网站分析miR-4313的候选靶基因,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转染miR-4313模拟物后786-O细胞中各候选靶基因的表达水平;运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转染miR-4313模拟物后,786-O细胞中TBX15蛋白表达;运用荧光素酶双报告基因系统检测miR-4313与TBX15的3′-UTR是否能够直接结合.结果 过表达miR-4313后,肾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在24、36、48 h均低于阴性对照组,F=337.696,P<0.001.miR-4313过表达组G0/G1期细胞比例从(57.15±1.62)%升高至(64.45±0.05)%,F=60.860,P=0.001;G2/M期细胞比例从(24.25±2.52)%下降至(19.44±0.51)%,F=115.174,P<0.001.miR-4313过表达后Cyclin D1蛋白表达降低,F=36.478,P=0.004;Cyclin D3蛋白表达降低,F=122.697,P<0.001;而p21蛋白表达升高,F=110.501,P<0.001;p27蛋白表达升高,F=74.595,P=0.001;p53表达升高,F=185.271,P<0.001.miR-4313过表达后TBX15基因表达降低,F=39.044,P=0.003;TBX15蛋白表达降低,F=54.212,P=0.002.荧光素酶报告结果显示,miR-4313能与TBX15的3′-UTR直接结合,F=16.368,P=0.001.结论 miR-4313可通过靶向负调控TBX15的表达进而抑制ccRCC细胞的增殖能力,且TBX15可成为临床评估ccRCC预后的可靠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