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20单倍剂量不足合并甲基丙二酸尿症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患儿 男,6月龄,因“反复发热2个月余”就诊,基因检测发现同时存在2个基因缺陷。TNFAIP3基因存在c.1243_1247del杂合变异,为未报道的新发变异;MMACHC基因存在c.349G>C和c.482G>A复合杂合变异。确诊A20单倍剂量不足及甲基丙二酸尿症2种罕见遗传病,给予羟钴胺、左卡尼汀、沙利度胺等治疗。随访3年,患儿生长发育正常,腹泻好转,仍有反复发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TNFAIP3基因新生变异致A20单倍体不足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患儿 女,5岁,因“间断发热、腹痛、腹泻2个月余”就诊于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结肠镜检查发现全结肠出现多处不规则深溃疡,肛周可见脓肿。基因检测显示患儿存在TNFAIP3基因杂合变异(NM_001270508:c.866delA),而其父母均为野生型。患儿确诊A20单倍体不足,予营养支持、沙利度胺口服治疗,后因严重胃肠道反应停用沙利度胺,给予生物制剂抗肿瘤坏死因子-α制剂(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半年余,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TNFAIP3基因杂合突变致婴儿型炎症性肠病一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1例10月龄女婴因"间断发热、腹泻21 d"入院。患儿生后出现不明原因周期性发热、腹泻,本次并发多处小肠穿孔,行肠穿孔修补术,给予沙利度胺治疗后完全缓解。家系全外显子检测提示患儿为TNFAIP3基因自发杂合无义突变c.133C>T(p.R45X)所致婴儿型炎症性肠病。本病临床罕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MYD88 WTCXCR4 MUT华氏巨球蛋白血症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患者,女,76岁,2021年3月起多次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大便不成形,黄色水样便为主,7~8次/d,伴有腹胀,无明显腹痛,无发热,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消化科门诊,增强CT检查提示部分小肠壁增厚水肿。给予止泻、调节肠道菌群等治疗后好转。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2021年4月7日患者因"面、颈部疱疹2 d"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皮肤科住院。查体:贫血貌,头面部左侧散在分布多个绿豆大小红斑,部分红斑上覆水疱。血常规:WBC 4.04×10 9/L、HGB 86 g/L、PLT 211×10 9/L。生化常规:总蛋白90 g/L、白蛋白30 g/L、血钾2.99 mmol/L、LDH 128 IU/L、红细胞沉降率121 mm/1h。免疫球蛋白:IgG 10.09 g/L、IgA 2.12 g/L、IgM 51.23 g/L。心电图大致正常。心脏超声:轻度三尖瓣关闭不全,肺动脉高压,收缩压41 mmHg(1 mmHg=0.133 kPa),即时心率62次/min。腹部超声未见明显异常。住院期间再次出现腹泻,给予止泻、调节肠道菌群、补液支持等治疗,腹泻症状无好转。因球蛋白明显升高转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血清蛋白电泳:在γ区可见M峰(占24.51%);血免疫固定电泳:检出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为IgM、κ型。骨髓象:增生活跃,粒红比值减低,粒系增生活跃,红系增生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成熟红细胞可见缗钱状排列,巨核系增生活跃,血小板散在或成簇可见,成熟淋巴细胞比例偏高(占35%),可见少量幼稚淋巴细胞,部分可见浆样分化,成熟浆细胞占5.5%,考虑淋巴浆细胞淋巴瘤。骨髓免疫分型:可见3.4%的单克隆浆细胞,免疫表型为CD138 +CD38 +CD19 +CD56 -CD117 -CD27 +CD81 +CD45 dimcLambda -cKappa +,胞质Kappa限制性表达。另外可见5.6%的成熟小B淋巴细胞,免疫表型为CD19 +CD5 -CD10 -CD23p +CD22 +CD79b +CD20 +FMC7 +CD200 +CD43 -CD103 -CD11C -CD25 -CD38 -CD138 -Kappa +Lambda -,免疫球蛋白轻链Kappa限制性表达,提示为单克隆B细胞。骨髓染色体核型:44~46,XX,del(6q21),del(7q22),del(19q12),+M1~M3[cp5]/46,XX。骨髓细胞基因重排:IGH FR1-JH、IGH FR2-JH、IGK VK-JK重排阳性。骨髓病理:考虑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骨髓免疫组化:CD20 +PAX5 +、CD5 +、CD10 -、BCL6 -、MUM1 +、BCL2 +、CD138部分 +、VS38C部分 +、λ -、κ +、CyclinD1 -、CD23 -、Ki67<5% +、EBER -、MPO粒系 +、CD42b巨核 +、CD235红系 +、CD34血管 +、CD117肥大细胞 +,结合免疫组化,符合具有浆样分化的低级别B细胞淋巴瘤累及骨髓,考虑为淋巴浆细胞淋巴瘤。骨髓单克隆淋巴细胞二代测序检测到以下基因突变:TNFAIP3(29.55%)、CCND3(1.92%)、CXCR4(8.93%)、ATM(25.81%),未检测到MYD88突变。肠系膜血管CTA增强:小肠黏膜弥漫性水肿,回肠黏膜空肠化改变,考虑血液系统疾病累及可能。PET-CT:纵隔区淋巴结代谢指标稍高,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为3.2。综上,诊断为MYD88 WTCXCR4 MUT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华氏巨球蛋白血症国际预后评分(IPSS WM)3分,高危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A20及NLRP3炎症小体与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相关性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JIA)是一组原因不明,以慢性(持续6周或以上)关节炎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其他组织器官损害的慢性全身性疾病,是儿童关节慢性炎症的最常见原因,目前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A20又名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tumor necrosis factor α-induced protein 3,TNFAIP3),是NF-κB信号通路的负调控因子,可以通过双重泛素编辑功能调控细胞分化凋亡,参与炎症反应以及调节免疫。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是由模式识别受体组装成的一组多蛋白复合体,可感知微生物感染及细胞损伤等危险信号,介导半胱氨酸蛋白酶-1(cysteine aspartic acid specific protease-1,caspase-1)的活化并促进IL-1β和IL-18的生成与分泌,在多种炎症疾病中发挥促炎作用。研究发现A20可直接降低NLRP3的基础表达,抑制caspase-1的活化,同时可以负调控NF-κB信号通路间接限制NLRP3炎症小体的组装,限制炎症反应,在JIA中发挥重要抑炎作用。A20与NLRP3炎症小体有望成为判断JIA治疗疗效及预后的新型标志物及治疗靶点。本文主要总结A20和NLRP3炎症小体的结构组成及生物学功能,并就A20及NLRP3炎症小体与JIA遗传易感性及发病机制的相关性作系统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预测肝癌免疫治疗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induced protein 3,TNFAIP3)由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诱导生成,可负反馈调节抑制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活化 [1]。本研究拟基于生物信息学探索TNFAIP3在肝癌免疫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TNFAIP3基因多态性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TNFAIP3是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的负向调节基因。TNFAIP3编码的蛋白A20具有强大的抗炎功能,在炎症和免疫的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TNFAIP3作为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易感基因备受关注,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等。此外,TNFAIP3高外显率杂合突变导致A20单倍剂量不足(haploinsufficiency of A20,HA20)。HA20是一种单基因自身炎症性疾病,但是部分HA20患者具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临床表型,包括不同程度的自身抗体阳性、狼疮样表型、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等。该文聚焦于TNFAIP3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及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旨在强调TNFAIP3在相关疾病发生发展以及治疗中的意义,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以及可能的药物治疗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TNFAIP3基因多态性与老年性骨质疏松性骨折及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TNFAIP3基因多态性与老年性骨质疏松性骨折及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山西省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就诊的115例老年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120例与观察组性别、年龄和体质量指数相匹配的老年骨质疏松无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25-羟基维生素D等骨代谢指标的水平。采用毛细管电泳和片段分析(SNaPshot)技术进行分析TNFAIP3基因上rs10499194和rs13207033位点的基因型。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定外周血中的TNFAIP3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rs10499194、rs13207033基因型分布和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对于rs10499194位点,相较于野生型CC基因型携带者,CT基因型携带者发生骨折的风险显著增大[ OR=3.25(1.22~8.65), P=0.014];显性模型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P=0.003)。对于rs13207033位点,相较于野生型GG基因携带者,GA基因携带者发生骨折的风险显著增大[ OR=3.78(1.19~11.95), P=0.016];显性模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9)。rs13207033位点AA+GA组的血钙水平显著高于GG组( P=0.006)。观察组TNFAIP3基因mRNA表达水平为(1.41±0.09),显著低于观察组的表达水平(2.07±0.12)( t=6.69, P<0.001)。rs10499194位点TT+CT组患者的TNFAIP3基因mRNA表达水平为(1.35±0.11),显著低于CC组的表达水平(1.43±0.13)( t=2.82, P=0.007)。 结论:TNFAIP3基因多态性与老年性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及骨代谢指标有关,并可影响基因表达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血清阴性类风湿关节炎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对血清阴性RA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通过查阅文献对其病因、编码基因、新型生物标记物、发病机制等多方面进行补充。多个编码基因例如含LEM结构域的蛋白2基因、FC受体样3基因、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STAT3)基因、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TNFAIP3)基因、分泌型磷酸蛋白1(SPP1)基因、抗原呈递凝集素样受体复合物(APLEC)基因、树突状细胞免疫受体(DCIR)基因被发现可能与血清阴性RA的发生有关,也存在一些可降低其发病率的基因,多个新型生物标志物如抗正五聚蛋白3抗体和抗双特异性磷酸酶11抗体联合检测,SR-A,同型半胱氨酸化α1抗胰蛋白酶(Hcy-α1AT)被发现有助于提高血清阴性RA检出率;基因通路的研究有助于药物研发。这些发现都为疾病的早期诊断,识别以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单细胞测序分析人结直肠癌白细胞抗原D受体抗原高表达CD209和CD163低表达型巨噬细胞诱导免疫抑制的机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结直肠癌(CRC)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促进趋化因子C-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3(CCL3)的分泌引导免疫负调节的机制。方法:获取人CRC和正常组织(CON)中的scRNA-seq(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数据进行降维、聚类、细胞注释,分析不同表型TAM、调节T细胞(Tregs)UMAP分布;分析CRC-TAM基因差异表达和富集通路情况。String分析免疫负调控基因的蛋白-蛋白互作(PPI)。分析免疫负调控相关基因之间pearson相关性,基于celltalker和cellphoneDB工具评估TAM分泌CCL3与Tregs之间的相互作用。卡方检验和Wilcoxon检验用于组间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CRC-TAM中CCL3表达量显著高于CON组(2.566±1.877比0.000±0.000 log 2TPM, P<0.01),且是免疫负调节途径( P<0.01)的核心基因;与免疫负调控基因包括IRF1(2.550±1.882比0.605±0.802 log 2TPM, t=13.221, r=0.82, P<0.05)、TNFAIP3(2.550±1.882比1.037±1.039 log 2TPM, t=22.419, r=0.90, P<0.01)、IFI16(0.451±0.671比0.605±0.802 log 2TPM, t=5.914, r=0.80, P<0.05)等的表达呈中强正相关。CCL3主要在Mf1(100%,CD14 hiHLA-DR loCD209 loCD163 lo)和Mf2(93%,CD14 hi/loHLA-DR hiCD209 loCD163 lo)表达。CCL3阳性Mf2(CCL3 +Mf2)与Treg表面配体-受体对IL1B-IL1R2/ICAM1-IL2RA/FN1-CD79A/CD14-ITGB1/CD14-ITGA4(R>3, P<0.01)有强相互作用。 结论:CRC中CD14 hi/loHLA-DR hiCD209 loCD163 lo型TAM可能分泌CCL3募集Tregs,诱导免疫负调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