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含羞草根乙酸乙酯部位对急性髓系白血病小鼠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研究含羞草根乙酸乙酯部位(简称为乙酸乙酯部位)对急性髓系白血病小鼠的影响.方法 以不同质量浓度(0.062 5、0.125、0.25、0.5 mg/mL)乙酸乙酯部位作用于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WEHI-3,考察其对该细胞活力的影响.将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5-氟尿嘧啶,13 mg/kg)和乙酸乙酯部位低、高剂量组(50、200 mg/kg),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腹腔注射WEHI-3细胞悬液进行造模,并在造模第2天起灌胃相应药物/水,每天1次,连续14 d.末次给药后,检测小鼠肝、脾指数,并进行肝组织病理学形态观察和血液学分析以及白细胞分化检测;检测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IL-3、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检测小鼠全血中白细胞表面标志物[分化簇3(CD3)、CD19、CD11b、分化簇107b(即Mac-3)]抗体水平.结果 经0.062 5~0.5 mg/mL的乙酸乙酯部位作用后,WEHI-3细胞增殖抑制率均显著升高(P<0.05).经高剂量的乙酸乙酯部位干预后,小鼠的肝、脾指数,血清中TNF-α水平,全血中白细胞表面CD11b、Mac-3抗体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血清中IL-2、IL-3、IFN-γ水平和全血中白细胞表面CD3、CD19抗体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肝实质偶有淋巴细胞浸润,几乎无炎症细胞浸润;血液学指标改善且白细胞分化减弱.结论 含羞草根乙酸乙酯部位可抑制WEHI-3细胞增殖,改善急性髓系白血病小鼠症状,其作用机制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LAPTM5过表达对LPS诱导小鼠B淋巴细胞WEHI231增殖与活化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构建LAPTM5野生型和NZB型腺病毒,体外感染小鼠B淋巴细胞系WEHI231,探讨LAPTM5过表达对LPS诱导WEHI231增殖与活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qRT-PCR检测RAW264.7、WEHI231和NIH3T3三种细胞系中LAPTM5表达,采用LAPTM5野生型和NZB型腺病毒体外感染WEHI231细胞,采用LPS(1μg/ml)刺激WEHI231细胞,采用qRT-PCR检测细胞内LAPTM5 mRNA的表达变化,证实LAPTM5过表达效果,CCK-8法检测WEHI231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采用qRT-PCR检测细胞内IL-6和TNFαmRNA的表达变化,初步探讨LAPTM5过表达对LPS诱导WEHI231细胞增殖与活化的影响.结果 LAPTM5在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中高度表达,在小鼠B淋巴细胞WEHI231中较低表达,而在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3T3中不表达.感染LAPTM5野生型和NZB型腺病毒的WEHI231细胞中,LAPTM5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LAPTM5过表达后,LPS诱导WEHI231增殖能力显著增加,LPS诱导细胞中IL-6和TNFα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而LAPTM5 NZB型腺病毒对细胞增殖与活化能力的影响与野生型相比并无差异(P>0.05).结论 LAPTM5过表达可促进LPS诱导小鼠B淋巴细胞WEHI231增殖与活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粒细胞刺激因子对白血病细胞趋化因子受体4表达及趋化能力和骨髓微环境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背景:骨髓微环境可通过细胞黏附分子介导白血病细胞耐药和免疫逃逸.这些黏附分子可作为新的作用靶点,通过降低其表达水平和功能,有望打破白血病耐药机制.目的:观察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rhG-CSF)对急性白血病WEHI-3细胞趋化因子受体4表达水平和趋化性的影响,以及在小鼠体内对骨髓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和外周血Treg细胞的作用.方法:①将急性白血病细胞株WEHI-3与rhG-CSF共同孵育6,12,18,24h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趋化因子受体4表达水平,微孔细胞转移实验检测其迁移能力;②健康Balb/C小鼠给予rhG-CSF皮下注射,ELISA法检测骨髓及外周血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及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结果与结论:①rhG-CSF作用后WEHI-3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4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细胞对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的趋化性显著降低(P<0.05);②健康小鼠应用rhG-CSF处理后,骨髓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水平较生理盐水组明显降低(P<0.05),外周血及骨髓Treg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5);③结果表明,rhG-CSF可以下调白血病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4的表达,降低骨髓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水平,并可动员Treg细胞进入外周血,从而打破骨髓微环境介导的免疫逃逸和耐药,改善白血病的免疫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地西他滨体外对小鼠急性粒-单核白血病细胞WEHI-3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去甲基化药物地西他滨对于小鼠急性粒-单核白血病细胞WEHI-3的凋亡、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急性粒-单核白血病细胞(WEHI-3)采用小剂量地西他滨0.25μmol/L连续体外处理3d.采用瑞氏吉姆萨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变化,AnnexinV-PI法检测WEHI-3不同时间的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情况,Q-PCR检测处理前后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地西他滨处理后,WEHI-3细胞体积明显增大,胞质增多,形态不规则,染色质浓缩、边缘化;PBS处理的WEHI-3细胞G1期占39.64%,S期占49.43%,G2期占8.74%,地西他滨处理后WEHI-3细胞G1期增加至78.02%,S期减少至15.86%,G2期减少至2.91%,可见地西他滨处理后WEHI-3被阻滞于G1期;经地西他滨处理后WEHI-3细胞中MMD、TSG101、TAF7L、CITED2 mRNA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均<0.01).结论 地西他滨可上调MMD、CITED2、TAF7L、TSG101基因表达,诱导小鼠急性粒-单核白血病WEHI-3细胞凋亡、细胞周期阻滞.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英夫利西单抗质量控制中的趋势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对英夫利西单抗的质量控制项目进行趋势分析.方法:利用WEHI164-13var细胞株作为靶细胞,通过细胞增殖抑制作用,使用CellTiter 96AQu.s检测试剂进行英夫利西单抗的生物学活性检测,以英夫利西单抗参比品计算供试品相对百分效价;采用分子排阻色谱方法,按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单体峰面积百分比进行抗体纯度检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蛋白质含量检测;采用电位法进行pH检测;对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NIFDC)和企业质控实验室多批次英夫利西单抗的上述检测结果,分别建立警戒限(均值±2SD)和行动限(均值±3SD),绘制趋势分析图,对结果进行连续性趋势分析;并对生物学活性的检测结果进行周期性趋势分析.结果:英夫利西单抗供试品和参比品在生物学活性中均存在量效关系,符合四参数方程式:γ=(A-D)/[1+(x/C)B]+D,在半对数坐标纸上呈S型曲线分布.对2008-2017年某企业65批英夫利西单抗的生物学活性检测结果显示,生物学活性相对百分效价均值NIFDC与企业分别为(98.000±9.384)%和(103.046±4.421)%;蛋白质含量均值分别为(96.431±3.000) mg·瓶-1和(99.692±1.185)mg·瓶-1;分子排阻色谱单体峰面积均值分别为(99.771±0.177)%和(99.543±0.179)%;pH均值分别为7.272±0.111和7.309±0.038.对上述结果进行连续性和周期性趋势分析,总体趋势较平稳.结论:通过对英夫利西单抗的部分关键质量属性(CQA)进行趋势分析,结果反映了该制品的变化情况,对评价英夫利西单抗的批间一致性和生产工艺稳定性提供了参考,也为其他单抗质控中的趋势分析提供重要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CpG ODN对急性粒一单核细胞白血病荷瘤小鼠免疫治疗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两种CpG ODN序列对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荷瘤小鼠模型的免疫治疗作用.方法:通过注射WEHI-3细胞构建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荷瘤小鼠模型,分别皮下注射PBS无菌缓冲液、CpG1826、CpG Seq14,观察治疗后各组小鼠的一般状况、生存时间、瘤结节生长、病理切片等,综合评价两种CpGODN的治疗效果.结果:皮下接种1×106个WEHI-3细胞,成功建立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荷瘤小鼠模型.肿瘤组平均生存时间20.87天,CpG 1826组32.60天,CpG Seq14组28.35天,两种CpG治疗组小鼠平均存活时间明显较肿瘤组长,P<0.05;实验初期,肿瘤组及两CpG治疗组小鼠较正常组小鼠体重增长明显,终末期体重明显下降;肿瘤组小鼠瘤结节较同期两CpG治疗组小鼠大,且增长速度快;肿瘤组小鼠肝脏、脾脏、肿瘤组织中均可见广泛瘤细胞浸润,CpG治疗组肝脏、脾脏中瘤细胞浸润明显减少,脾脏白髓区明显较对照组扩大,小鼠免疫功能增强,减少了肿瘤细胞的器官浸润;两实验组小鼠注射CpG部位均未见红肿、硬结、坏死等不良反应.结论:CpG 1826、CpG Seq14直接用于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荷瘤小鼠模型的免疫治疗,均可增强小鼠抗肿瘤作用,延长生存时间,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胎肝低分子天然抑瘤物对白血病细胞的选择性抑制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胎儿肝脏中存在着一类低分子量肿瘤抑制物。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它对人和小鼠多种白血病细胞系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而对正常人和小鼠CFU--GM仅有轻度影响。对6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患者骨髓的CFU-L也具有明显的选择性抑制效果。这类抑瘤物在体外液体培养条件下,可选择性地清除AML患者骨髓中的白血病细胞。用于体外净化髓系白血病骨髓,有可能提高自身骨髓移植的成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普鲁士蓝处理AML细胞WEHI-3制备的疫苗抗皮下瘤效应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究经普鲁士蓝纳米颗粒(prussianblue nanoparticles,PBNPs)处理的小鼠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细胞系WEHI-3所制备的疫苗,对AML皮下瘤生长的拮抗作用,为PBNPs用于AML免疫治疗研究提供新策略.方法 用无血清培养基(serum free medium,SFM)和PBNPs处理WEHI-3细胞,观察细胞形态的改变,并检测干性相关基因的表达;用PBNPs处理过的1×106个WEHI-3细胞反复冻融法制备AML细胞疫苗,免疫BALB/c小鼠3次10 d后,再用1×105个WEHI-3细胞攻击免疫鼠,观察不同处理疫苗免疫鼠皮下瘤生长状况.结果 SFM处理WEHI-3细胞14 d后和PBNPs处理WEHI-3细胞3 d后,细胞悬浮成团,干性相关基因的表达上调;PBNPs处理的WEHI-3细胞疫苗免疫鼠,与其他对照组相比,生存期更长、皮下瘤块更小.结论 PBNPs处理的WEHI-3细胞系可以诱导其发生干细胞样变化,用其制备的细胞疫苗免疫鼠,具有拮抗AML皮下瘤生长效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