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种新型镍钛系统对老年人磨牙弯曲根管预备成形能力的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比较两种新型旋转镍钛系统ProTaper Next和WaveOne Gold与传统镍钛系统ProTaper Unieversal预备老年人磨牙弯曲根管的效果。方法:收集老年人离体磨牙样本30颗(96个根管),随机分成3组,分别使用传统的ProTaper Unieversal镍钛系统(PTU组)及两种新型的WaveOne Gold镍钛系统(WOG组)和ProTaper Next镍钛系统(PTN组)预备根管至#25,记录预备时间。应用Micro-CT对预备前后根管形态进行扫描重建分析,比较两组根管预备时间、预备前后体积、表面积变化以及5个水平的中心偏移情况。结果:WOG组预备根管时间为(61.0±7.1)s,明显短于PTN组(135.0±8.4)s和PTU组(259.0±8.4)s( F=11.553、 P=0.007);3组器械预备完根管后均有明显的体积增加,PTU组体积增加(6.794±2.430)mm 3,大于WOG组(4.997±2.260)mm 3和PTN组(4.554±1.988)mm 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2.673、 P=0.022);WOG组、PTN组和PTU组表面积增加(17.397±6.445)mm 2、(17.370±6.768)mm 2、(18.907±6.545)mm 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0.063、 P=0.805);3组在第1、2、4、5个水平截面的中心偏移距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在第3截面,PTU组中心偏移距离(0.103±0.028)mm,大于PTN组(0.071±0.016)mm和WOG组(0.087±0.02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8.007、 P=0.005)。 结论:新型镍钛锉系统ProTaper Next和WaveOne Gold系统预备老年人磨牙根管所用时间更短,根管中段的中心偏移更小,更高效且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4种机用镍钛器械预备树脂模拟弯曲根管成形能力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4/4/6
目的:比较4种机用镍钛器械预备树脂模拟弯曲根管的成形能力.方法:40个单弯树脂模拟根管随机分成为4组,每组10个,采用4种机用镍钛器械(ProTaper、HyFlex EDM、WaveOne Gold和Reciproc Blue)进行根管预备,分别记为A组、B组、C组和D组.比较4组预备时间,经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对预备前后根管图像进行分析,记录4组根管预备时间及根管弯曲度、弯曲半径的变化情况.以根尖为圆心,1~10 mm分别为半径,作同心圆弧线,检测点即重叠根管交点,记录不同检测点的根管内外侧壁树脂去除量与中心定位力.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根管预备时间显著长于B、C和D组(P<0.05),但4组根管弯曲度、弯曲半径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C组检测点至根尖孔距离5、6、8、9、10 mm的根管内侧壁树脂去除量显著低于A、B和D组(P<0.05),C组检测点至根尖孔距离5、6、7、9、10mm的根管外侧壁树脂去除量显著低于A、B和D组(P<0.05),A组检测点至根尖孔距离1、2、3、4、6、7、8、9、10 mm的根尖偏移显著大于B、C和D组(P<0.05).结论:4种器械中,ProTaper根尖偏移最大,HyFlex EDM、WaveOne Gold和Reciproc Blue根管成形能力相对更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6
-
四种镍钛单支锉预备弯曲根管的成形效果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比较4 种镍钛单支锉预备弯曲根管的成形效果.方法:选择64 颗离体上颌第一磨牙的近中颊根管,根据弯曲度分为中度弯曲组、重度弯曲组,每组再随机分成 4 个亚组(n =8),分别用 4 种镍钛单支锉WaveOne Gold、Reciproc Blue、M3-L以及锋度V Blue预备根管,记为WG组、RB组、M3 组和VB组.记录各组根管预备时间.采用锥形束CT测算根管偏移量、轴中心率及弯曲度变化.结果:预备过程中均未发生器械变形或折断.同一弯曲程度下各亚组根管预备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弯曲根管中,M3 组弯曲度变化值最小.4 种单支锉产生的根管偏移量均<0.30 mm;距根尖3mm处,WG组根管偏移量最大;距根尖5mm处,WG组根管偏移量较小,轴中心率最接近1.结论:虽然4 种镍钛单支锉均能较好地维持弯曲根管原有的解剖形态,但WaveOne Gold在根管中段具有更好的中心定位能力,M3-L在维持根管弯曲角度上更具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相同横截面的单支锉弯曲根管成形能力的体外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目的:比较相同横截面的不同往复运动机用镍钛器械对模拟弯曲根管的预备成形能力.方法:采用42 个树脂模拟重度弯曲根管,随机分成S形横截面组(A组)与平行四边形横截面组(B组).A组树脂块随机分为3 组(n=7),分别使用Reciproc Blue、O-Blue、O-Gold单支锉根管预备;B组树脂块随机分为 3 组(n=7),分别使用WaveOne GOLD、WF File(New)、WF File(Old)单支锉根管预备.预备后根尖直径0.25 mm.预备前后分别使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omputed tomography,micro-CT)扫描树脂块并计算根管全长及多个不同测量水平体积增量比、表面积增量比及根管偏移量.结果:在根尖段,O-Blue组体积增量比和表面积增量比大于Reciproc Blue组(P<0.01&P<0.05),表面积增量比小于O-Gold(P<0.05),O-Gold组体积增量比和表面积增量比大于Reciproc Blue组(P<0.001);在根中段,O-Blue的体积增量比大于O-Gold组(P<0.01);在根管全长,O-Blue组体积增量比大于Reciproc Blue组(P<0.05).Reciproc Blue组在根管中下段向弯曲内侧偏移(P<0.05);O-Blue组在根中段向弯曲内侧偏移(P<0.05);O-Gold组在根尖段向弯曲内侧偏移(P<0.05).WaveOne GOLD组、WF File(New)组和WF File(Old)组的根管体积增量比、表面积增量比无统计学差异,在根管全长均明显向弯曲内侧偏移(P<0.05).结论:S形横截面组中O-Gold和O-Blue切削能力稍优于Reciproc Blue,O-Gold对根尖区破坏较大;平行四边形横截面组中3 种单支锉成形能力相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
4种机动镍钛器械根管预备后对牙根抗折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比较单支锉往复运动器械Reciproc、WaveOne与全序列旋转运动器械ProTaper和BLX根管预备后牙根抗折性的差异.方法:收集上、下颌离体前牙各50颗,分别随机分成5组(n=10).分别用上述4种根管预备器械对4组牙进行根管预备,1组对照牙不进行根管预备.预备后将标本置于电子万能实验机上加压直至根折,记录折断瞬间所受的压力值(N)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根管预备后实验组牙根的抗折力均低于对照组(P<0.05);Reciproc组与WaveOne组、ProTaper组与BLX组预备后牙根抗折力无统计学差异(P>0.05);Reciproc组和WaveOne组牙根抗折力高于ProTaper组和BLX组(P<0.05);当应用同种器械预备至同等号数时,上颌牙根的抗折力高于下颌牙根(P<0.05).结论:往复运动预备系统器械根管预备后牙根的抗折性优于全序列旋转预备系统器械,上颌切牙预备后牙根的抗折性均高于下颌切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四种机用镍钛系统根管预备后牙本质微裂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比较4种机用镍钛系统体外预备根管后产生牙本质微裂的差异,为临床医生选择根管预备器械和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6年1-10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鞍钢集团总医院口腔科及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口腔科门诊拔除的新鲜完整下颌切牙为研究对象,按统一标准选择125颗样本制作研究模型,采用随机号码表法将样本平均分为5组,4个预备组分别应用机用ProTaper Next(N组)、WaveOneGold(W组)、M3-Pro(M组)、ProTaper Universal(P组)进行根管预备,余下一组作为对照(C组)不进行根管预备.在距根尖3、6、9 mm处水平切割牙根,显微镜下观察记录各截面出现牙本质微裂情况,应用SPSS软件进行卡方检验.结果 未预备的C组没有发现牙本质微裂,P组产生微裂的牙数与N组、W组和M组分别对比均有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预备组在距根尖3 mm处产生微裂的牙总数对比距根尖6 mm处和9 mm处有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机用镍钛器械进行根管预备可能造成牙本质微裂,在距根尖3 mm处产生的微裂要显著多于距根尖6 mm和9 mm处;相较ProTaper Universal,使用ProTaper Next、WaveOne Gold和M3-Pro可显著降低微裂的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三种镍钛器械对根尖微渗漏影响的体外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索单支锉系统WaveOne、Reciproc和传统镍钛系统ProTaper对根管根尖微渗漏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WaveOne、Reciproc和ProTaper预备根管,采用热牙胶连续波技术充填根管.染色,制作透明牙后,显微镜下测量根尖染料渗入深度,记录并统计分析.结果 Reciproc组染料渗入深度为(2.88 ±0.16)mm,WaveOne组为(2.89 ±0.22)mm,ProTaper组为(2.92 ±0.19)mm.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aveOne组、Reciproc组和ProTaper组均能达到同样的根管封闭效果.从提高操作效率和减少根管偏移的角度,建议使用WaveOne和Reciproc系统;从切削能力更强,能有效避免牙本质碎屑被推出根尖孔的角度,推荐使用Reciproc系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3种机用镍钛锉根管预备对上颌第一磨牙应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比较3种机用镍钛锉根管预备对上颌第一磨牙应力大小和分布影响的差异.方法 采用上颌第一磨牙树脂模型,分别用Reciproc、WaveOne和Protaper机用镍钛根管锉进行根管预备.使用Micro-CT分别扫描预备前后的树脂模型,将扫描结果导入Mimics 16.0软件建立相应的三维模型,通过Abaqus 6.14有限元分析软件在垂直和侧方加载条件下进行应力分析.结果 3种机用镍钛根管锉根管预备后,在垂直力加载下,Reciproc组、WaveOne组、Protaper组牙釉质最大应力增幅分别为1.36%、21.48%、20.99%;牙骨质最大应力增幅分别为55.98%、41.18%、33.04%;牙槽骨最大应力增幅分别为45.55%、40.37%、24.09%;在斜向45°力加载下,Reciproc组、WaveOne组、Protaper组牙釉质最大应力增幅分别为1.79%、-4.58%、3.82%;牙骨质最大应力增幅分别为16.33%、7.58%、4.32%;牙槽骨最大应力增幅分别为46.82%、36.40%、8.29%.3种机用镍钛根管锉根管预备后,在相同的加载条件下,牙骨质和牙槽骨的最大应力均较预备前增大,应力集中区均位于牙冠与牙根交界区.3组在侧方加载时的应力均明显大于垂直加载时的应力.两种加载条件下,Reciproc组牙骨质和牙槽骨应力增大幅度均大于其余两组.结论 根管预备会造成上颌第一磨牙应力增大,Reciproc组牙骨质和牙槽骨应力增大更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4种器械在模拟弯曲根管内成形能力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利用树脂模拟根管比较ProTaper Universal、ProTaper Next、WaveOne与M3预备根管的成形效果.方法: 选取透明树脂根管40个,随机分为4组(n = 4).分别用ProTaper Universal(PU组) 、ProTaper Next(PN组) 、WaveOne(WO组) 和M3(M3组) 进行根管预备.记录根管预备时间、预备前后的形态图像.使用图像处理、分析软件测量各观测点树脂切割量.计算根管偏移程度以及根尖孔碎屑溢出量.结果: WO组根管预备时间最短(P < 0. 05),PN组、M3组较PU组根管预备时间短(P< 0. 05;PN 组与M3 组比较P> 0. 05),PN 组、M3 组在多个测量点的根管偏移程度小于PU 组和WO 组(P < 0. 05).PN 组根尖孔碎屑溢出量少于PU 组、M3 组和WO 组(P < 0. 05).结论: WaveOne 预备弯曲根管省时省力,ProTaper Next 和M3 预备弯曲根管时能较好地保持原有根管形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种镍钛机动预备器械对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后疼痛影响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对急性牙髓炎行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的患者,比较全序列旋转运动式镍钛预备系统Mtwo及往复运动式镍钛机动预备系统WaveOne对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9月—2017年8月接收的急性牙髓炎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Mtwo组及WaveOne组,对两组患者根管治疗术后6、24、48 h及术后7 d疼痛发生率、疼痛程度及服用止痛药物情况进行比较,术后疼痛程度(VAS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术后疼痛发生率及止痛药物的服用率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完成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后6 h、术后24 h,WaveOne组疼痛发生率明显高于Mtwo组,Mtwo组疼痛强度大于Wave?On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aveOne组中口服止痛药物的患者为15例(19.7%),Mtwo组19例(2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25,P>0.05).结论 往复运动预备器械WaveOne更易引起术后即刻的疼痛反应,但疼痛程度较Mtwo预备系统轻,绝大多数患者疼痛主要发生于术后24 h以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