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解聚方法在不同血细胞检测系统的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目的 通过比较不同方法对25例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PTCP)标本中聚集血小板(platelets,PLT)的荧光染色法通道(PLT-O)解离效果,为实验室处理EDTA-PTCP标本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在广州第一人民医院符合诊断为EDTA-PTCP的25例患者的EDTA-K2抗凝静脉血.在血细胞分析仪旁采集静脉血于无抗凝剂管、枸橼酸钠抗凝管、肝素抗凝管各1管,EDTA-K2抗凝管3管(A、B、C管).无抗凝剂管即时检测所得值为患者PLT真值;肝素抗凝管、枸橼酸钠抗凝管及A管在不同时间段(即时、0.5 h、1.0 h、2.0 h、3.0 h)分别在2台血细胞分析仪上测定PLT数值;B、C管分别放置0.5 h、1.0 h后,加入丁胺卡那霉素1.0、2.0、3.0 h后测定PLT数值,比较各管各时间段的PLT解聚情况.结果 用XE-5000的PLT-O通道检测EDTA-PTCP组25例样本的肝素、枸橼酸钠和EDTA-K2抗凝剂管PLT数值均随着样本放置时间的延长而下降.BC-6800 Plus的PLT-O对EDTA-K2抗凝剂管在各时间段的PLT解聚率均大于XE-5000.加入丁胺卡那霉素后,BC-6800 Plus的PLT-O对各管在各时间段PLT检测结果均比XE-5000更加接近准确值(即时检测值).结论 对于EDTA-PTCP血小板准确计数优先选用机旁抽血即时检测,在抽血1 h内用BC-6800 Plus的PLT-O模式检测或1 h内加入丁胺卡那霉素检测是EDTA-PTCP患者获得准确的PLT数值的最佳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
血细胞多参数联合分析在大细胞性贫血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血细胞多参数联合分析在大细胞性贫血疾病中的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用Sysmex XE-500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急性白血病(AL)组42例、溶血性贫血(HA)组3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组27例、巨幼细胞性贫血(MA)组24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组16例,多发性骨髓瘤(MM)组15例及健康组50例的抗凝静脉血标本进行红细胞参数(HGB、MCV、MCH、MCHC、RDW-CV)、网织红细胞参数(Het%、LFR、MFR、HFR、Ret-He、IRF)及血小板相关参数(PLT、MPV、PDW、IPF)检测,并作统计分析大细胞性贫血患者各参数的分布规律及临床鉴别诊断.结果 ①所有疾病贫血患者组的RDW-CV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HA组RDW-CV与其他疾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所有疾病贫血患者组的MFR、HFR、IRF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LFR低于正常对照组,HA组的MFR、HFR、IRF显著高于其他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HA、MA、MM组的Ret-He均升高,MDS组与其他疾病组比较,Ret-H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DS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Ret-H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MDS组患者PDW值均高于其余各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细胞相关参数是诊断大细胞性贫血疾病的重要依据,对于不同大细胞性贫血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为临床医生提供有方向地选择特异性诊断检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EDTA-K2抗凝剂诱发的血小板聚集与再解聚动态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对EDTA-K2抗凝剂诱发的血小板(PLT)聚集到再解聚现象进行动态分析,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发生机制及纠正措施.方法 采用SYSMEX-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同一患者EDTA-K2和枸橼酸钠(1∶9)抗凝的血常规标本进行PLT计数,并用空白管采血后立即检测所得PLT计数结果作为其参考值.分别于采血后不同时间段检测PLT,并进行涂片和瑞氏染色,动态观察其PLT计数结果及显微镜下PLT聚集情况.结果 EDTA-K2抗凝的PLT在5 min~1O min时聚集最明显,计数结果最低;随着时间的延长,计数结果逐渐上升;在0 min以及30 min ~60 min时,结果接近空白管PLT计数值.枸橼酸钠(1∶9)抗凝的PLT计数结果经校正后在各时间段均接近空白管PLT计数值.结论 此类患者采用EDTA-K2抗凝剂采血后应立即检测,也可将标本放置30 min后再检测;或者采用空白管抽血后立即检测以及改用枸橼酸钠(1∶9)抗凝检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未成熟血小板的性能评价及在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应用Sysmex XN-2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外周血中的未成熟血小板分数(IPF%)和未成熟血小板绝对值(IPF#),对其进行性能评价和建立参考区间,探讨其在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该分析仪检测IPF% 和IPF#进行性能评价包括精密度、稳定性、携带污染和线性范围,并与Sysmex XE-5000检测IPF% 和IPF#进行相关性研究.检测240例健康人建立参考区间,设立为健康对照组;选择111例血小板减少性疾病患者作为疾病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组与健康对照组绘制IPF% 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 该血细胞分析仪检测IPF% 和IPF#的批内精密度正常、高值的变异系数(CV)分别是2.52% 、2.32% 和3.60% 、1.93%,批间CV为1.8% 和3.7%;正常值、高值的IPF% 和IPF#在24 h内CV分别为8.4% 、8.8% 和4.4% 、4.5%;IPF% 携带污染率为0.16%,IPF#携带污染率为0.27%;IPF#在(0~94.8)×109/L成线性,与Sysmex XE-5000检测IPF% 和IPF#无相关性(P>0.05);不同性别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考范围IPF%:0.9% ~4.5%,IPF#:(3.7~9.7)×109/L;ITP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IPF%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生障碍性贫血(A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ML)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IP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F% 最佳临界值为11.6%,该点灵敏度100%,特异度100%.结论 应用Sysmex XN-2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IPF% 和IPF#精密度高、稳定性好、携带污染率极低、IPF#线性范围宽广,满足临床检测需求,对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新生儿外周血有核红细胞检测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新生儿外周血有核红细胞(NRBC)检测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6年1月-10月住院的430例新生儿患者为观察组,另随机抽取40例健康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组,利用Sysmex XE-5000血液分析仪测定患儿外周血NRBC的比例、计数绝对值,大于正常参考值0% ~ 1%的结果为阳性.结果 430例新生儿患者NRBC总检出率为58.37%,男性组检出率为56.58%(129/228),女性组检出率为60.39%(122/202),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外周血NRBC检出率为99.23%;窒息患儿外周血NRBC检出率为94.44%;产前宫内窘迫婴儿外周血NRBC检出率为93.75%;酸血症患儿外周血NRBC检出率为91.67%;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外周血NRBC检出率为3.41%.各类型患儿检出率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产儿、新生窒息胎儿、产前宫内窘迫婴儿、酸血症患儿外周血NRBC计数比例与绝对值均会升高,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外周血NRBC检出率较低,测定外周血NRBC可用于评价新生儿健康状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Sysmex XE-5000血液分析仪在胸腹水与脑脊液细胞计数中的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价Sysmex XE-5000血液分析仪在计数脑脊液和胸腹水细胞及分类的性能.方法 选取131例胸腹水及69例脑脊液标本,分别采用仪器法和手工镜检法进行细胞计数及分类,并对所测结果进行比对.结果 Sysmex XE-5000在检测体液高、中、低值红细胞计数和白细胞计数的变异系数均低于手工法;携带污染率分别为0.12%和0.23%.仪器法与手工镜检法计数胸腹水和脑脊液中红细胞、白细胞、单个核细胞和多个核细胞的结果相关性均良好(r =0.7523 ~0.967),两种方法所测得的各项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Sysmex XE-5000血细胞分析仪体液检测模式重复性好,携带污染率低,与手工显微镜镜检法结果有较好的符合性,在检测临床体液细胞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血细胞分析仪XE-5000与流式细胞仪FACSCali-bur在测定造血干细胞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和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在测定造血干细胞中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应用XE-5000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上的HPC分析模式和流式细胞术对全血、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SC)及白血病患者骨髓中的HPC及CD34 +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测定的样本为自体动员的全血时,XE-5000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的HPC绝对数与流式细胞仪测定的CD34 +细胞绝对数呈正相关(r=0.52).测定的样本为PBSC时,对于稀释5 倍的 PBSC样本其相关系数 r=0.057.标本批内变异系数(CV)为3.9%.同一患者自体干细胞动员后的第4天WBC、CD34 +和HPC同时明显上升,动员第5天同时达到高峰.结论 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时,流式细胞仪能准确测定造血干细胞的含量,Sysmex XE -5000虽然具有快捷、简捷的特点,但仍不能替代流式细胞术测定造血干细胞.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血小板参数参考范围的建立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调查武汉地区正常体检人群的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4项参数的参考范围.方法:采用国际先进的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2 375例正常人的MPV、PDW、PCT以及P-LCR 4项参数,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正常男性MPV(10.995±0.923) fl、P-LCR(33.090±7.592)%与女性MPV(10.990±0.948) fl、P-LCR(32.931±7.7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男性(0.251±0.047)%显著低于女性(0.270±0.046)% (P<0.05),PDW男性(13.606±2.189)%显著高于女性(13.363±2.069)% (P<0.05).正常人群MPV、PDW、P-LCR各年龄组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CT则在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步建立了武汉地区正常人群血小板相关参数的参考范围,对临床医生诊断和评估15~95岁年龄组患者血液以及其他相关疾病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EDTA-K2诱导血小板假性减少症患者的不同检测方式及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诱导血小板假性减少症(EDTA-PTCP)患者的血小板的不同检测方式及结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EDTA-K2诱导的血小板假性减少患者35例,采用Sysmex-XE 5000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分别对EDTA-K2抗凝电阻抗法、核酸荧光染色法、枸橼酸钠抗凝电阻抗法进行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手工计数,并比较标本静置0~5 min、30 min、60 min、120 min不同时间段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变化差异.结果 35例患者采集后0~5 min,EDTA-K2抗凝电阻抗法、枸橼酸钠抗凝电阻抗法仪器检测和血小板手工计数结果分别为(237.5±89.2)×109/L、(268.5±87.8)×109/L、(257.2±91.4)×109/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DTA-K2抗凝电阻抗法静置30 min、60 min、120 min后血小板计数均值分别为(55.2±23.4)×109/L、(39.5±25.0)×109/L、(37.5±22.0)×109/L,结果均显著低于0~5 min内血小板计数结果(P<0.01),亦显著低于同时段枸橼酸钠抗凝电阻抗法和血小板手工计数结果(P<0.01).电阻抗法和核酸荧光染色法显示,EDTA-K2抗凝标本静置30 min、60 min、120 min后MPV、PDW均显著高于0~5 min的检测结果(P<0.01),PCT则显著低于0~5 min的检测结果(P<0.01);两种方法同一时间段MPV、PDW、PC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DTA-PTCP患者EDTA-K2抗凝在一定程度上引发血小板聚集,MPV、PDW、PCT的数值变化可以提示血小板聚集的发生.应采用末梢血血小板手工计数,从而将可靠数据提供给临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性粒细胞参数与感染性疾病关系的初步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Sysmex XE-5000自动化血液分析仪的中性粒细胞参数 (NEUT-X、NEUT-Y) 与中性粒细胞毒性改变之间的关系, 及其在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112例细菌感染患者 (实验组) 和98例健康体检者 (对照组) 的血液样本, 在Sysmex XE-5000上对其NEUT-X、NEUT-Y参数进行检测, 显微镜镜检计算实验组毒性指数.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NEUT-X、NEUT-Y 2个参数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中的2组NEUT-X、NEUT-Y值均较对照组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中毒颗粒和空泡变性组NEUT-X、NEUT-Y值与仅见中毒颗粒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中毒性指数不同组之间NEUT-X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随着毒性指数的升高, NEUT-Y值升高 (除毒性指数≥75%外).结论 中性粒细胞参数NEUTX、NEUT-Y值对有无细菌性感染的判断有价值;NEUT-Y值对细菌性感染严重程度的诊断价值更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