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环状RNA的表达谱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筛选AS患者PBMCs中差异表达的环状RNA(circRNA),分析其表达谱以探讨circRNAs在A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circRNA微阵列芯片技术检测3例AS活动期(ASA)患者,3例AS稳定期(ASS)患者和3名健康对照者(HC)PBMCs中circRNAs的表达并通过倍数变化(FC)和 P值进行筛选,找到差异表达的circRNAs;从差异表达靠前的circRNAs中随机选择4个circRNAs,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验证芯片结果;对差异表达的circRNAs进行基因本体论(GO)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并通过微RNA(miRNA)靶标预测软件对circRNA/miRNA相互作用关系进行预测。采用 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等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芯片结果显示,ASA组较HC组共有800个显著差异表达的circRNAs(FC>1.5, P<0.05),其中466种上调,334种下调;ASS组较HC组共有1 149个显著差异表达的circRNAs(FC>1.5, P<0.05),其中589种上调,560种下调;ASA组较ASS组间共有233个显著差异表达的circRNAs(FC>1.5, P<0.05),其中145种上调,88种下调。RT-qPCR验证结果提示,4个差异表达的circRNAs表达趋势与芯片结果一致。GO分析结果提示,这些差异表达的circRNAs主要参与无义介导的mRNA衰变、Rho GTPase酶结合等过程;KEGG分析结果在辅助性T细胞(Th)17细胞分化、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等处得到富集;miRNA靶标预测软件结果提示差异表达的circRNAs可能靶向结合miR-650、let-7b-5p等miRNAs发挥作用。 结论:和HC组相比AS患者PBMCs中存在差异表达的circRNAs,推测这些circRNAs可能参与AS的发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Dynamin 3在胃癌中的作用机制及预后价值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Dynamin 3(DNM3)在胃癌中的作用机制及预后价值。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分析、实验研究方法和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7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153例行根治性胃切除术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新鲜胃癌及配对正常组织样本和石蜡切片,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免疫印迹实验、流式细胞周期实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和预后分析。收集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的胃腺癌(STAD)数据集进行生物信息分析。观察指标:(1)胃癌中DNM3基因在TCGA-STAD中的表达情况。(2)胃癌中DNM3的突变和拷贝数改变。(3)胃癌中DNM3的启动子甲基化水平。(4)胃癌中DNM3、p53的蛋白相对表达量。(5)胃癌中DNM3相关性和富集性分析。(6)流式细胞周期G0/G1期、S期、G2/M期的比例。(7)胃癌中免疫细胞浸润和DNM3之间的相关性。(8)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与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9)影响胃癌患者5年总生存率的独立因素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x± 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法;两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M( Q1, Q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配对样本采用威尔科克森符号秩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运用Pearson相关系数或Spearman相关系数检验两组的相关性。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计算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情况分析。使用Benjamini-Hochberg错误发生率校正对 P值进行调整。 结果:(1)胃癌中DNM3基因在TCGA-STAD中的表达情况。TCGA-STAD数据库中DNM3基因在27个肿瘤组织和配对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775(0.605,1.161)和1.216(0.772,1.68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64, P<0.05)。DNM3基因在笔者中心48对胃癌组织和配对正常组织中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4.370(2.870,6.040)和2.520(0.850,4.17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4.39, P<0.05)。(2)胃癌中DNM3的突变和拷贝数改变。TCGA-STAD数据库中16例胃癌患者发生DNM3突变或体细胞拷贝数改变,其中6个错义突变,1个截断突变,8个拷贝数增加,1个拷贝数减少。TCGA-STAD数据库370例胃癌患者中DNM3突变前后的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6.13(5.40,7.08)和5.02(3.98,5.4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 2FC=-1.11, Z=-2.59, P<0.05)。(3)胃癌中DNM3的启动子甲基化水平。TCGA-STAD数据库中372例胃癌患者DNM3甲基化水平与DNM3 mRNA的检测结果显示:DNM3甲基化水平为0.198(-0.458,0.301),DNM3 mRNA表达水平为6.014(5.141,6.628),DNM3甲基化水平与DNM3 mRN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 r=-0.38, P<0.05)。32例患者随访结果显示:16例DNM3高甲基化组和16例DNM3低甲基化组患者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8.8%和41.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风险比=1.40, P<0.05)。免疫印迹实验结果显示:AGS细胞用0、0.5、1.0 μmol/L 5-azacytidin处理后的DNM3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70±0.020、0.357±0.051、0.599±0.039,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57.84, P<0.05)。HGC-27细胞用0、0.5、1.0 μmol/L 5-azacytidin处理后的DNM3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16±0.038、0.770±0.031、0.877±0.052,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56.30, P<0.05)。(4)胃癌中DNM3、p53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免疫印迹实验结果显示:转染DNM3质粒和对照质粒的AGS细胞中DNM3、p53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88±0.047、0.872±0.041和0.249±0.029、0.352±0.020;转染DNM3质粒和对照质粒的AGS细胞比较,上述蛋白相对表达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3.77,19.74, P<0.05)。转染DNM3质粒和对照质粒的HGC-27细胞中上述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69±0.069、1.464±0.081和0.456±0.048、0.794±0.0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0.57,12.06, P<0.05)。(5)胃癌中DNM3相关性和富集性分析。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DNM3与胃癌中RBMS3、CNTN4、PDE1A基因呈正相关( r=0.52,0.52,0.50, P<0.05),与SLC25A39、PAICS、GAPDH基因呈负相关( r=-0.41,-0.40,-0.40, P<0.05)。基因集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与核糖体和氧化磷酸化有关的基因集在DNM3低表达组中上调[富集分数(NES)=-3.30,-2.16, P<0.05],而淋巴细胞和非淋巴细胞之间的免疫调节相互作用在DNM3高表达组中上调(NES=1.67, P<0.05)。基因本体论分析结果显示:DNM3低表达与有丝分裂姐妹染色体分离(编号:0000070)、无义介导衰变的核转录mRNA分解过程、姐妹染色体分离(编号:0000819)、核转录mRNA分解代谢过程、氧化磷酸化的调控有关(NES=-2.29,-3.10,-2.33,-2.56,-2.68, P<0.05)。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分析结果显示:DNM3低表达在核糖体和氧化磷酸化中存在上调和串联(NES=-3.34,-2.21, P<0.05)。(6)流式细胞周期G0/G1期、S期、G2/M期的比例。流式细胞周期实验结果显示:转染pCMV-DNM3质粒的AGS细胞G0/G1期、S期、G2/M期的比例分别为65.1%±3.0%、17.3%±3.0%、17.6%±1.0%,转染对照质粒的AGS细胞上述指标分别为53.4%±4.0%、26.3%±2.0%、20.3%±3.0%。转染DNM3质粒与转染对照质粒的AGS细胞比较,G0/G1期、S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4.05,4.32, P<0.05)。(7)胃癌中免疫细胞浸润和DNM3之间的相关性。免疫细胞浸润实验结果显示:DNM3 mRNA表达水平与肥大细胞,NK细胞,pDCs,B细胞,滤泡辅助T细胞,有效记忆T细胞,T细胞,中央记忆T细胞,CD8 T细胞,DC细胞,巨噬细胞,γ-δT细胞(Tgd),iDCs,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水平呈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41,0.29,0.26,0.20,0.22,0.22,0.13,0.16,0.15,0.14,0.14,0.17,0.18,0.22, P<0.001,<0.001,<0.001,<0.001,<0.001,<0.001, P=0.015,0.002,0.004,0.005,0.005, P<0.001,<0.001,<0.001);与Th17细胞,Th2细胞,NK CD56dim细胞浸润水平呈负相关( r=-0.18,-0.23,-0.10, P<0.001, P=0.001和 P=0.046)。(8)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与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显示:DNM3在105例胃癌组织和105例配对正常组织中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分分别为3(2,4)分和6(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7.35, P<0.05)。70例DNM3低表达与35例DNM3高表达胃癌患者性别、肿瘤部位、N分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 =4.29,7.67,6.86, P<0.05)。(9)影响胃癌患者5年总生存率的独立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学T分期为T3~4期和DNM3染色评分低是胃癌患者5年总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1.91,0.51,95%可信区间为1.06~3.43,0.26~0.98, P<0.05)。DNM3低表达组胃癌患者和高表达组胃癌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4.3%和65.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02, P<0.05)。 结论:DNM3是一种肿瘤抑制因子,也是胃癌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它可能通过甲基化调控胃癌的细胞周期和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抑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肺腺癌中LncRNA LINC00525通过mRNA衰减和三联体介导的染色质结构改变抑制p21表达
编辑人员丨2023/8/12
背景与目的 长非编码RNAs(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s)在各种癌症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本研究中,我们旨在研究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LUAD)中上调以及和生存相关的lncRNA LINC00525的功能和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和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ISH)测定组织中LINC00525的表达水平.在体内外实验中,采用功能获得和功能丧失的方法研究LINC00525在LUAD中的功能作用.RNA pull-down,RNA免疫沉淀(RNA immunoprecipitation,RIP)、染色质免疫沉淀(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IP)、三联体捕获试验、双荧光素酶检测试验、基因表达芯片和生物信息学等手段用于研究潜在机制.结果 LINC00525在LUAD细胞和组织中高表达.生存分析表明,LINC00525的上调与LUAD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体外敲低LINC00525可抑制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进程.在异种移植模型中,LINC00525的敲低抑制了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和肿瘤发生.其机制为LINC00525通过与p21启动子形成RNA-DNA三联体,引导Zeste增强子多聚梳抑制复合物2亚基(zeste 2 polycomb repressive complex 2 subunit,EZH2)至p21启动子,导致p21启动子的组蛋白3(trimethylation of lysine 27 on histone 3,H3K27me3)Lys27三甲基化增加,从表观遗传水平抑制p21表达.另外,LINC00525还通过与RNA结合基序单链相互作用蛋白2(RNA binding motif single stranded interacting protein 2,RBMS2)竞争性结合,促进p21 mRNA的衰变,从而在转录后水平抑制p21的表达.结论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LINC00525与EZH2和RBMS2协同降低p21 mRNA的转录和稳定性,从而促进LUAD的进展,表明LINC00525可能是LUAD临床干预的潜在治疗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2
-
ERK通路在凋亡细胞抑制CCL5表达中作用和机制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通路对凋亡细胞抑制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诱导巨噬细胞分泌炎症性趋化因子5(CC cehemokine ligand 5,CCL5)的影响.方法 用Jurakt细胞制备凋亡细胞,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用LPS刺激骨髓诱导巨噬细胞(bone marrow induced macrophages,BMDM)和RAW264.7细胞,观察凋亡细胞对LPS诱导的CCL5表达的影响.观察ERK通路在凋亡细胞抑制CCL5表达中的作用,用对照质粒PcDNA3.1、MEKK2/3和MEK5质粒转染RAW264.7细胞,分别以LPS(1 mg/L)、凋亡细胞(apo)和LPS(1mg/L) +apo作用RAW细胞6h,收集细胞,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CCL5 mRNA表达.阻断ERK通路,观察CCL5 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LPS刺激组和LPS+凋亡细胞刺激组CCL5 mRNA表达明显高于空白组和凋亡细胞刺激组,LPS+凋亡细胞刺激组CCL5 mRNA表达明显低于LPS刺激组(P<0.05).PD98059 5 mmoL/L、10 mmoL/L、20 mmoL/L组mCCL5 mRNA表达低于DMSO组,PD98059 10 mmoL/L、20 mmoL/L组mCCL5 RNA表达低于PD98059 5 mmoL/L组,PD98059 20 mmoL/L组CCL5 mRNA表达低于PD98059 10 mmoL/L组(P<0.05).PcDN A3.1转染组、MEKK2/3转染组和MEK5转染组CCL5 mRN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MEKK2/3转染组和MEK5转染组CCL5 mRNA水平明显高于PcDNA3.1转染组,MEK5转染组CCL5 mRNA水平明显高于MEKK2/3转染组(P<0.05).D98059组CCL5 mRNA衰变速度快于空白组(P<0.05).结论 凋亡细胞能够抑制LPS诱导的CCL5表达,ERK通路在凋亡细胞抑制CCL5表达中发挥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m6A甲基化修饰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Nt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甲基化修饰是真核生物mRNA最常见的一种表观遗传修饰方式.该方式不仅能够在相关酶的催化调控下介导RNA剪接、翻译、衰变等多种RNA代谢过程,还可以通过调节骨髓造血微环境中的多能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增殖与分化来影响骨髓造血过程.近年来,诸多研究表明m6A甲基化修饰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生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靶向抑制m6A相关因子有助于增加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患者对治疗药物的敏感性.该文就m6A甲基化修饰的生物学特征、造血调控功能以及其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RNA转运蛋白及其在肿瘤中的表达与功能
编辑人员丨2023/8/5
恶性肿瘤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存质量,其发生发展与多种RNA转运蛋白有关.正常情况下,RNA转运蛋白助力RNA分子的核浆穿梭及定位,有效地耦联细胞核与细胞质中的生命活动.肿瘤的发生及演进过程中,某些RNA转运蛋白的表达、定位异常或功能失调,可改变下游关键RNA分子细胞亚定位、表达水平、转运效率及细胞质mRNA衰变率,影响肿瘤的增殖、侵袭及转移.文章主要就RNA转运蛋白及其在肿瘤中的表达变化与调控作用展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DDX3的病理生理学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DEAD-box RNA解旋酶3(DEAD-box RNA helicase 3,DDX3),亦称DEAD-box RNA解旋酶3 X连锁(DEAD-box RNA helicase 3 X-linked,DDX3X),是一种高度保守并依赖ATP的RNA解旋酶,广泛分布于真核生物中,主要定位在细胞核和细胞质发挥生理作用,与RNA剪接和衰变、mRNA输出、转录、翻译相关,进一步参与细胞周期的进展、先天免疫反应、细胞凋亡、癌症发生与抑制、病毒的复制周期等多种重要的细胞生理过程.长期以来,DDX3的基因表达,调控及其功能以及它与疾病的关系一直被关注,尤其是与病毒和癌症的关系更为热点研究.因此,本文主要探讨、总结DDX3的病理生理学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N6-甲基腺苷(m6A)RNA修饰在生殖系统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N6-甲基腺苷(m6A)RNA修饰是发生在RNA腺嘌呤第6位N原子上的一种转录后的甲基化修饰,调控mRNA的结构、稳定性、剪接、输出、转译和衰变等,进而广泛影响各种生物的生命过程.本文总结了在生殖系统疾病及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各种m6A甲基化酶的作用及机制,旨在为生殖系统疾病及乳腺癌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新的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m6A修饰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甲基化修饰是真核生物mRNA最常见的表观遗传修饰之一,在相关酶的催化调控下,m6A通过介导RNA转录、剪接、翻译、衰变等参与机体的生理和病理生理过程.以往主要关注m6A在肿瘤,如血液系统肿瘤、宫颈癌、乳腺癌等中的调控作用,近年来发现m6A富集于与神经发生、细胞周期、神经元分化等相关的mRNA中,其在神经系统中的调控作用逐渐被重视.m6A修饰水平及相关酶蛋白表达水平发生改变会引起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参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与转归.m6A修饰及其相关酶在重度抑郁症、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症、脆性X综合征、肌萎缩侧索硬化、创伤性脑损伤及神经系统肿瘤等众多神经系统疾病的发展进程中扮演关键角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红细胞血型Cromer抗原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CROM抗原是一种直接链接在红细胞膜外GPI上的抗原,近年来CROM抗原的研究有了许多新进展和发现,本文就目前国内外的一些研究报道,做一简略综述.1 基因CROM抗原的基因位点在1号染色体长臂3区2带;1q32.2,基因名:CROM/DAF或CD55,基因长:46 495 bp,基因编号:1604,基因库注册号:NG_007465.1(DNA基因组),基因有10个外显子(图1).10个外显子长:2796 bp,基因库注册号:NM_000574.4(mRNA转录体1).基因编码翻译产物补体调节蛋白或衰变加速因子(de-cay acceleration factor,DAF)或CD55,蛋白登记编号:NP_000565.1.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