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泥鳅早期生长特征及不同投喂策略对仔稚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3/30
实验通过研究不同投喂策略对泥鳅仔稚鱼时期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筛选出理想的饵料组合,通过对泥鳅早期生长曲线的拟合分析,初步探究泥鳅早期生长的特点,为泥鳅苗种培养和健康养殖提供参考.用蛋黄、轮虫、卤虫及配合饲料的不同组合分阶段投喂均重为0.01 g左右的泥鳅,并在15dph、40dph和55dph时对各组称重并测量全长,比较不同饵料组合对泥鳅仔稚鱼生长性能的影响,采用SPSS 26.0进行方差分析及生长曲线拟合和回归分析.在15--40dph期间,轮虫+卤虫+蛋黄组SGR(9.50±0.18)%显著高于轮虫+蛋黄组(7.40± 0.13)%及卤虫组(5.75±0.04)%(P<0.05);在41-55dph阶段,饲喂卤虫+配合饲料组SGR最高,为(8.89±0.49)%,显著高于轮虫+卤虫+蛋黄及卤虫+蛋黄+配合饲料组(P<0.05).终末全长、末均重及WGR变化与SGR趋势相同.对仔稚鳅前期15--40dph投喂轮虫+卤虫+蛋黄,后期41-55dph投喂卤虫+配合饲料组进行生长曲线拟合及回归分析,全长和日龄之间的关系符合三次函数:TL=1E-05x3-0.0007x2+0.0679x+0.4071(R2=0.995);体重与日龄之间的关系符合三次函数:BW=5E-06x3-0.0002x2+0.0048x-0.0125(R2=0.958);全长与体重之间的关系符合幂函数,关系式:LWR=0.0062x2.7838(R2=0.988).实验表明泥鳅仔稚鱼期前期15-40dph投喂轮虫+卤虫+蛋黄,后期41-55dph投喂卤虫+配合饲料可获得较佳生长性能.泥鳅仔稚鱼体重与全长之间呈显著的幂函数关系:LWR=0.0062x27838(R2=0.988),6值显著小于3(P<0.05),为负异速生长模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上海饮用水源地青草沙水库轮虫群落结构的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子
编辑人员丨2023/8/6
青草沙水库是位于长江河口的一座江心水库,是现今上海最大的水源地,作为一个半自然半人工水体,其生态系统具有特殊性,既会受到来水影响,又有自身独特性,轮虫作为最有效的水质监测生物之一,能很好地反应水库的水体现状,为水库管理提供生物学参考依据.于2014 ~ 2015年对青草沙水库轮虫群落结构的特征进行了研究,依据水库轮虫水平分布和时间分布特征,分析了该水库轮虫的种类组成、优势种、污染指示种、数量分布.结合多样性指数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分析轮虫群落结构特征,采用冗余分析方法研究轮虫和环境因子的关系.两年共发现轮虫32种,2014年为20种,优势种7种;2015年为26种,优势种2种.其中针簇多肢轮虫(Polyarthra trigla)为两年共有优势种.寡污型种类共鉴定出8种.2014年年均生物密度比2015年低,分别为(156.37±119.48)ind/L和(237.12±252.86) ind/L.2014年年均生物量比2015年高,分别为(0.1316±0.1146)mg/L和(0.1229±0.1371)mg/L.聚类分析表明,轮虫的水平分布与水库的形状、地理特征水文情况有着很大关系.冗余分析(RDA)表明,水温、溶氧、总氮、总磷、浮游植物生物密度为主要影响因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北运河水系河流轮虫群落结构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分析不同季节轮虫群落结构的分布特征.方法:于2015年6月(春季)、8月(夏季)和10月(秋季)分别对北京地区北运河水系16个站点进行采样调查,应用轮虫群落的香农维纳指数、均匀度指数评价北京地区水质健康状况,并应用典范对应分析法判定影响北运河水系轮虫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北京水体共鉴定出轮虫种类23属46种,主要以龟甲轮属和臂尾轮属为主.春季、夏季和秋季种类丰富度分别为42、38和29种,轮虫密度平均值为53.23、166.63和34.13/L.香农维纳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65、0.43和0.53;均匀度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17、0.12和0.21.结论:春季高锰酸钾指数是影响轮虫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夏季水温是影响轮虫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秋季溶解氧是影响轮虫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北京地区北运河水系水体呈多污型,水生态系统呈重度污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汀棠湖轮虫主要食性功能群及其优势种群的周年动态对水环境变化的响应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探讨轻度富营养湖泊中轮虫主要食性功能群及其优势种群的动态对水环境响应的生态机理,于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每月4次采集了芜湖市汀棠湖水体中的浮游动物样品,同步测定了水温、水体透明度、pH值、水体叶绿素a含量和氮磷含量,利用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轮虫主要食性功能群及其优势种群的密度与非生物因子(如水温等)、食物资源(以粒径大小不同的藻类中的叶绿素a含量作为指标)及生物因子(枝角类、桡足类和晶囊轮虫等轮虫潜在竞争者和捕食者的密度)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汀棠湖中,掠食性轮虫的优势轮虫为针簇多肢轮虫(Polyarthra trigla);滤食性轮虫的优势种包括裂足臂尾轮虫(Brachionus diversicornis)、长三肢轮虫(Filinia longiseta)和裂痕龟纹轮虫(Anuraeopsis fissa);(2)主成分分析表明,水温、叶绿素a含量、枝角类、桡足类及其无节幼体和晶囊轮虫的密度是影响与汀塘湖轮虫群落结构有关的变动最大的水环境因子.水温和藻类叶绿素a总含量分别对滤食性轮虫和掠食性轮虫总密度的周年变动的影响最大,而轮虫的潜在竞争者和捕食者对它们的负面影响均不大;(3)轮虫的潜在竞争者和捕食者对于轮虫优势种群密度动态的负面影响也不大.水温、藻类叶绿素a总含量及小型藻类叶绿素a含量(经孔径为25 μm的筛绢过滤后水样中的叶绿素a含量(Chl-a<25 μm))均与滤食性裂足臂尾轮虫和长三肢轮虫的密度间呈现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仅小型藻类的叶绿素a含量对裂足臂尾轮虫和长三肢轮虫密度的周年变动的影响最大.水温是影响滤食性裂痕龟纹轮虫密度动态的主要因子;(4)两食性功能群中的优势轮虫种群的卵率均未与其潜在竞争者和捕食者密度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性.裂足臂尾轮虫、长三肢轮虫和针簇多肢轮虫种群卵率的变动受水温的影响最大,且它们之间均分别呈现显著的负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水温和食物资源可能是影响汀塘湖中滤食性轮虫和掠食性轮虫密度变动的重要的生态因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上海市河道水体拟浮丝藻生物量与环境因子的回归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拟浮丝藻是一类常见的水华蓝藻,为探究城市河道生境中该类蓝藻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本研究采用广义加性模型(GAM)回归分析法对2013-2016年夏季上海地区36条河道的野外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夏季拟浮丝藻生物量与水温(25~35℃)和pH(6.5~9.5)二者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氮、磷浓度相关性不显著(P>0.05);上海市河道水体中营养盐(总氮浓度平均为2.62 mg·L-1,总磷浓度平均为0.46 mg·L-1)不是拟浮丝藻生长的限制性因素;另外,拟浮丝藻生物量与轮虫、原生动物和小型枝角类生物量总体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桡足类的生物量呈负相关;这可能与食物资源(小型可食性藻类的增加)以及不同类型的浮游动物对于丝状蓝藻的耐受性差异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铜绿微囊藻对轮虫生命表参数和表型特征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评价铜绿微囊藻的有毒(Microcystin-producing Microcystis aeruginosa)、无毒(Microcystin-free M.aeruginosa)品系对轮虫种群增长和表型特征的影响,研究探讨了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在不同微囊藻溶液中的生活史参数及形态变化.实验中各处理组单位体积总含碳量为(20.61±0.15)g C/mL,以使轮虫获得等碳量的食物供应.实验组轮虫分别用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有毒和无毒微囊藻溶液单独投喂,并用有毒、无毒蓝藻菌分别与不同绿藻的混合液投喂.生命表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微囊藻混合液投喂的轮虫净生殖率R0 (F=102.71,df=32,P<0.001)、世代时间T(F=17.05,df=32,P<0.001)和内禀增长率rm (F=18.89,df=32,P<0.001)与对照组相比降低1.36%-210.34%.侧棘刺长(F=28.18,df=65,P<0.001)和游泳速度(F=181.69,df=65,P<0.001)下降2.63%-39.07%,轮虫体长(F=690.04,df=65,P<0.001)变化显著.与绿藻投喂的轮虫参数值相比,轮虫的生命表参数和表型特征变化规律随微囊藻溶液浓度改变.萼花臂尾轮虫受到铜绿微囊藻胁迫时,生长繁殖受到抑制并通过改变自身形态以抵御不利的生存环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枯水期鄱阳湖子湖轮虫休眠卵空间分布特征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了研究枯水期鄱阳湖子湖泊轮虫休眠卵空间分布的差异,于2015年1月份,在鄱阳湖南矶山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南深湖和白沙湖2个子湖泊进行取样调查.研究发现,不同生境类型中轮虫休眠卵的密度具有显著差异俨<0.05),轮虫休眠卵的分布具有明显的梯度性,在洲滩植被区、泥滩区和积水区中轮虫休眠卵的密度逐渐减少.南深湖植被区中轮虫休眠卵的密度最高,为(3.34±1.28) ind./cm3,茭白中密度高达5.45 ind./cm3.不同水生植被生境中轮虫休眠卵的密度趋势为:挺水植物>洲滩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不同水深区轮虫休眠卵的分布不具有明确的规律性.此外,研究还发现轮虫休眠卵的密度与底泥的软硬程度具有一定相关性,泥质越软,轮虫休眠卵的密度越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新疆石河子市蘑菇湖水库浮游动物的群落特征及营养状态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2016年4月至2016年11月针对新疆石河子蘑菇湖水库不同库区水量状况时期(4月份丰水期,7月份平水期,11月份枯水期)进行了3次采样调查,共检出浮游动物36种,其中原生动物7种,轮虫18种,枝角类4种,桡足类7种;3次采样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均主要以轮虫和桡足类为主.浮游动物年平均密度为3 574 ind/L,各采样点密度变化范围为284 ~ 5 162 ind/L;年生物量为3.79 mg/L,各采样点生物量变化范围为0.84 ~ 6.56 mg/L.3次采样浮游动物密度和生物量均在7月份达到最大值,不同时期密度和生物量差异均显著(P < 0.05).根据浮游动物密度对蘑菇湖水库进行营养化评级,水库营养状况在一年中随着时间的变化是以中营养化水平向富营养化转化的状态.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和环境因子的冗余分析(RDA)表明,水温、硝态氮、溶解氧、酸碱度、化学需氧量能够在4月份(丰水期)影响浮游动物群落结构;水温、溶解氧、总磷、化学需氧量能够在7月份(平水期)共同影响浮游动物群落结构;水温、酸碱度、溶解氧在11月份(枯水期)能够影响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其中,水温和溶解氧在3个不同时期是主要影响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环境因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