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烷吸入麻醉对肝癌患者根治术后心功能及胃肠道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究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烷吸入麻醉对肝癌患者根治术后心功能及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收治的行根治术和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的肝癌患者共6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n=32)和对照组(n=32),对照组患者行丙泊酚麻醉,试验组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烷吸入麻醉.记录患者肠道恢复时间、血清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水平等指标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肠鸣音恢复、首次肛门排气、首次自主排便、住院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术后2 h I-FA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肠内营养开始时间晚于对照组(P<0.05);T1及T2时,两组患者心率(HR)、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较T0降低,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较T0升高,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T3时,两组肌酸磷化酶-同功酶MB(CK-MB)、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浓度(Fbg)、血浆血栓素B2(TXB2)、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及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AGmax)水平均较T0时升高,且试验组患者除PAGmax水平高于对照组外,其余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肝癌患者在行根除术治疗中,使用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烷吸入麻醉能够促进术后肠道功能康复,对心功能保护效果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Ⅰ期心脏康复运动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Ⅰ期心脏康复运动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方便抽样选取84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与护理基础上实施Ⅰ期心脏康复运动方案,采用心脏超声、6 min步行试验评价心功能、运动耐力,生命质量健康调查量表(SF-12)用以评价生命质量。结果: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干预前2组患者心功能、生命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出院前,观察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值为5.279, P=0.024);出院1个月,2组患者在左室射血分数( F值为8.119, P=0.006)、6 min步行距离( F值为9.829, P=0.002)、生命质量的总体健康( F值为6.905, P=0.010)、生理功能( F值为10.595, P=0.002)、生理职能( F值为11.168, P=0.001)、躯体疼痛( F值为12.548, P=0.001)、精神健康( F值为7.362, P=0.008)和活力( F值为13.692, P<0.001)6个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出院3个月,2组患者在左室射血分数( F值为11.156, P=0.001)、6 min步行距离( F值为16.554, P<0.001)、生命质量各维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Ⅰ期心脏康复运动方案能够改善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的心功能及生命质量,提高运动耐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I期心脏康复运动锻炼最佳证据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I期心脏康复运动锻炼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并评价其效果。方法:遵循澳大利亚Jonna Briggs Institute (JBI)临床证据应用程序和证据转化实践应用系统,通过检索、筛查和评估CABG患者Ⅰ期心脏康复运动锻炼的相关证据并制订审查指标。2019年9月—2020年2月选取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病房41名护士和收治的109例CABG患者为研究对象,最佳证据应用前收集56例患者资料,最佳证据应用后收集53例患者资料。比较最佳证据应用前后审查指标的执行率、护士和患者对最佳证据知识掌握程度、患者6 min步行试验距离(6MWT)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证据应用后,护士对Ⅰ期心脏康复运动锻炼13条审查指标的执行率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士运动锻炼知识得分从(53.66±14.01)分提升为(71.59±14.93)分,患者得分由(26.22±17.46)分提升为(60.49±15.5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5.61、-9.40; P <0.01)。证据应用后,患者的6MWT距离从(241.82±72.05)m延长至(246.25±69.26)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238, P<0.05);但证据应用前后LVEF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CABG患者Ⅰ期心脏康复运动锻炼最佳证据的临床应用,可规范护士行为,提高护士和患者对证据知识的掌握程度,延长CABG患者6 min步行试验距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心脏康复专科护士在带动护士开展Ⅰ期心脏康复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心脏康复专科护士在带动护士开展Ⅰ期心脏康复中的作用。方法:由心脏康复专科护士组织护士开展Ⅰ期心脏康复,改善科室在开展Ⅰ期心脏康复中护士方面存在的问题。选择2019年9月为开展前,2019年10~12月为开展后。开展前完成理论培训,开展后实施临床实践,比较开展前后护士进行Ⅰ期心脏康复理论知识考核得分、护士开展Ⅰ期心脏康复的动力因素得分、护士开展Ⅰ期心脏康复的阻力因素得分。结果:开展前后护士心脏康复理论知识考核成绩由54.3分上升到97.5分,各个维度内容均得到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开展后护士开展Ⅰ期心脏康复的动力因素少部分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阻力因素大部分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依靠心脏康复专科护士的带动,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护士对心脏康复的主观认识,克服阻力因素,提高护士开展Ⅰ期心脏康复的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前体能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术前体能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关系,为心脏Ⅰ期康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9年9月—2020年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天津市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心脏外科的219例CABG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评估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欧洲心脏手术危险评分以及简易体能测试进行评估。通过简易体能测试将患者分为体能较差组(<10分)和体能良好组(≥10分)。分析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基本资料,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术前体能对CABG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结果:219例患者中,52例(23.7%)患者术前体能较差,49例(22.4%)患者出现术后肺部并发症。结果显示,与体能良好组患者相比,体能较差组患者伴随高龄、男性比例高,低血红蛋白、低白蛋白、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低最大通气量、高欧洲心脏手术危险评分、长时间ICU机械通气和术后肺部并发症高发生率,且体能较差组患者的术前体能各项评分均低于体能良好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除欧洲心脏手术危险评分、高血压和ICU机械通气时间外,术前体能始终是CABG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独立影响因素( OR=10.115,95% CI:3.732~27.419, P<0.001)。 结论:简易体能测试可有效评估CABG患者术前体能状况,术前体能较差的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风险增加。护理人员应对体能较差的CABG患者进行预康复护理干预,以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心脏康复运动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心室重构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心脏康复运动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温州市中心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AMI行PCI术后患者10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康复组和常规组,每组50例。常规组行常规术后康复宣教,康复组实施针对性心脏康复运动计划,术后随访12个月,采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术前、术后3、6、12个月心室重构[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末期容积(LVEDV)、收缩末容积(LVESV)、重构指数(LVRI)]及心室同步性(Tmsv-16dif、Tmsv-16sd、Tmsv16-dif%、Tmsv16-sd%),检测血清心室重构指标[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Ⅰ型C端胶原前肽(PⅠCP)、Ⅲ型N端胶原前肽(PⅢNP)],统计12个月内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率。结果:康复组术后3、6、12个月LVEF分别为(51.81±5.43)%、(55.88±5.46)%、(55.63±5.57)%,均高于常规组的(47.16±5.38)%、(52.31±5.44)%、(51.84±5.59)%( t=4.302、3.275、3.396,均 P<0.05);LVEDV分别为(124.65±15.56)mL、(98.54±14.54)mL、(99.82±13.18)mL,均低于常规组的(132.64±16.58)mL、(112.55±15.61)mL、(114.84±17.35)mL( t=2.485、4.644、4.874,均 P<0.05);术后6、12个月LVESV分别为(52.26±5.48)mL、(52.15±5.32)mL,均低于常规组的(57.92±5.46)mL、(58.51±5.72)mL( t=5.174、5.757,均 P<0.05);LVRI分别为(1.75±0.42)g/mL、(1.74±0.35)g/mL,均高于常规组的(1.52±0.37)g/mL、(1.50±0.32)g/mL( t=2.906、3.579,均 P<0.05)。康复组术后3、6、12个月Tmsv-16dif( t=2.753、4.283、4.088,均 P<0.05)、Tmsv-16sd( t=5.134、4.326、4.670,均 P<0.05)、Tmsv16-dif%( t=7.714、8.587、7.800,均 P<0.05)、Tmsv16-sd%( t=9.004、14.061、10.305,均 P<0.05)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康复组术后3、6、12个月FGF23( t=6.303、5.053、4.619,均 P<0.05)、PⅠCP( t=3.772、2.798、3.788,均 P<0.05)、PⅢNP( t=3.110、5.912、4.294,均 P<0.05)水平均低于常规组。随访12个月内,康复组心血管终点事件总发生率[12.00%(6/50)]明显较常规组[32.00%(16/50)]低(χ 2=5.828, P<0.05)。 结论:心脏康复运动对改善AMI行PCI术后患者心室重构、心室同步性有积极意义,且有利于减少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建立基于医院和居家协同管理的心脏康复管理路径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大量循证医学研究证明,心脏康复对冠心病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后运动治疗有效并广泛应用于临床。2020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发布《慢性冠心病诊治指南》推荐心脏康复(Ⅰ类A级)作为慢性冠心病的有效治疗措施,尤其是急性冠脉综合征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1年内,首选心脏康复干预以减少急性冠脉事件的复发,改善预后 [1]。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多次组织心血管专家和全科医学专家共同讨论并撰写了我国首部《冠心病心脏康复基层指南(2020年)》 [2],内容涵盖心脏康复定义、分期、康复目标、评估与危险分层、运动处方、康复管理路径、健康教育及随访等,旨在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对心脏康复的认识和心脏康复适宜技术的应用能力。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冠心病心脏康复在基层医院的管理路径,探讨建立基于医院与家庭协同管理的心脏康复新模式,推动冠心病心脏康复适宜技术在基层医院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择期PCI术后患者Ⅰ期心脏康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构建择期PCI术后患者Ⅰ期心脏康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价心脏康复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以"要素-环节-终末"三维质量结构模式为理论框架,通过文献分析拟订择期PCI术后患者Ⅰ期心脏康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初稿,于2022年6—8月选取16名专家进行2轮专家函询,确定指标内容。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7、0.88;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62、0.211( P<0.01)。最终构建的择期PCI术后Ⅰ期心脏康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包括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7项和三级指标41项。 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择期PCI术后患者Ⅰ期心脏康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为评价心脏康复护理质量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二次手术治疗肺动脉吊带矫治术后气管狭窄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肺动脉吊带合并气管狭窄的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017年2月至2022年10月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26例肺动脉吊带矫治术后因气管狭窄接受二次手术治疗的患儿资料。其中男14例,女12例;中位年龄为31.3个月;中位体重为13.7 kg;两次手术间隔中位时间为12.5个月。1级狭窄3例,2级狭窄15例,3级狭窄8例。合并右位心3例,合并左肺动脉狭窄或闭锁3例,合并迷走左锁骨下动脉畸形及Kommerell憩室1例。患儿均采用Slide气管成形术加宽气道。术后定期复查电子支气管镜。非正态分布数据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配对样本)。结果:26例患儿气管狭窄段长度中位数为4 cm,范围为2.5~6.6 cm。本研究病例无手术死亡,无住院期间死亡。术后呼吸机辅助中位通气时间为19.1 h。术后并发症包括吻合口漏合并胸骨哆开1例,声带麻痹3例,气管软化1例,乳糜胸1例,脑损伤2例。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7.0个月。活动耐力略差3例,其余患儿无呼吸道症状。3例行左肺动脉加宽术的患儿术后定期复查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左肺动脉血流通畅。3例声带麻痹患儿术后3个月症状消失,2例脑损伤患儿均康复治疗中。结论:当肺动脉吊带合并气管狭窄,气管最窄处宽度小于正常宽度的40%,或为正常宽度的40%~60%且临床症状明显时,应一期手术加宽气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参加Ⅱ期心脏康复障碍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患者参加Ⅱ期心脏康复障碍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减少患者参加康复的障碍,提升心脏康复参与率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334例CABG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脏康复障碍量表(CRBS-C/M)、心脏康复相关信息知晓状况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CABG术后患者参加Ⅱ期心脏康复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334例患者中,男248例,女86例,年龄(54.74 ± 7.61)岁。CABG术后患者CRBS-C/M总均分为(3.20 ± 0.43)分,其中外部后勤因素维度得分最高为(3.42 ± 0.58)分。心脏康复相关信息知晓状况得分为(42.11 ± 7.94)分。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婚姻状况、是否参加过Ⅰ期心脏康复、合并其他疾病数量、心脏康复相关信息知晓状况是CABG术后患者参加Ⅱ期心脏康复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 t值为-4.87~3.35,均 P<0.05)。 结论:CABG术后患者参加Ⅱ期心脏康复障碍处于中上水平,医护人员应重视对CABG术后患者进行障碍因素的评估,从影响因素着手,针对性制订和实施Ⅱ期心脏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