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南汉籍《海上心得神方》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海上心得神方》是越南后黎朝著名医家黎有卓所著的一部汉文古医籍,深受中国温补学派代表医家冯兆张所著《冯氏锦囊秘录》的影响。经考,全书66首方剂,其中45首来自于《冯氏锦囊秘录》,或直接抄录,或从《冯氏锦囊秘录》的医案中进行提炼,并补充方剂名而形成有固定名称的方剂;21首为仿效《冯氏锦囊秘录》创制的新方。《海上心得神方》反映了中国明清温补学派学术思想在越南的传播、延伸和发展状态,透视出越南传统医学的汉文化渊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浙派中医冯兆张诊治阳痿病学术思想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探索浙江医家冯兆张所著《冯氏锦囊秘录》中诊治阳痿病的学术思想,为阳痿病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以《冯氏锦囊秘录》中方脉阳痿篇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结合该书中其他篇章相关论述,对该书中治疗阳痿病的学术思想特色进行系统整理.[结果]冯氏推崇"命门"学说,尤其重视阴阳水火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其在方脉阳痿篇详细论述了阳痿病的病因病机,认为五脏受损可为病痿前兆,而多种原因引起的阴阳失调、郁火阻滞等均可导致本病发生.治疗上列举诸多方药,注重补益阴阳,且以丸剂为主,药物送服多以酒、姜汤、盐汤等,并记载了分时采用不同汤剂送服的方法及分节气服药的方法,颇具特色.[结论]冯氏对阳痿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论述颇详,认识特色鲜明,其学术思想对当今阳痿病的治疗亦具有现实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基于《冯氏锦囊秘录》探讨冯兆张诊治麻疹学术特色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研究冯兆张《冯氏锦囊秘录》诊治麻疹的学术特色,从而为临床诊治麻疹提供思路.[方法]以《冯氏锦囊秘录·痘疹全集·麻疹门》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黄帝内经》《医贯》等著作中的相关内容,对冯氏诊治麻疹的特色进行系统研究.[结果]冯兆张是我国医学史上最早系统论述麻疹的医学家之一.诊断方面,他从皮疹的颜色、形态、部位、患者一般状况等方面判断病情之轻重,并将麻疹与广义伤寒、天花等病相鉴别.治疗方面,他赞同前人以清凉、疏散之法治疗麻疹,善用火郁发之、表里分消之法,但鲜明地提出麻疹的病机不仅有肺胃蕴热,还有脾胃内伤、命门亏虚,治疗虚证应始终以固本培元为先,对纠正古往今来滥用寒凉、疏散治疗麻疹的风气有补偏救弊之功.此外,冯氏对麻疹的调护和妊娠合并麻疹的治疗,亦多有精辟的论述.[结论]冯兆张诊治麻疹经验丰富,理法方药完备,为临床诊治麻疹提供了思路和方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清代医家顾世澄生平及《疡医大全》探微
编辑人员丨2023/8/6
《疡医大全》为清代医家顾世澄所著.后世对其生平和著作研究成果较少,且错漏较多.顾世澄,一名澄,字练江,号静斋,安徽芜湖人,生活于康熙朝晚期至乾隆朝中后期.顾氏为中医世家,其祖父顾宁华、父亲顾青岩,均为当地名医.大约1721年前其侨居广陵(扬州)行医.《疡医大全》共40卷,成书于1760年,初刊于1762年.卷一《内经篡要》选自冯兆张《冯氏锦囊秘录》,其余各卷引述历代外科著作及30多位医家有关疮疡的理法方药文献,并结合自身经验分类编辑而成.顾氏另有一部节选于《疡医大全》《杂病源流犀烛》《续验方集》而成的《喉症三书节钞》抄本存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明清医家冯兆张辨治"乳痈"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以冯兆张《冯氏锦囊秘录·女科精要》中关于乳痈的论述为基础,分析冯兆张关于乳痈发病特点及其遣方用药原则、治疗方法及禁忌,总结冯氏关于乳痈的临证经验,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张杰教授运用全真一气汤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析张杰教授运用全真一气汤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临床侍诊学习,选取张师运用全真一气汤治疗腋窝淋巴结炎术后、畏寒泄泻、早泄之验案3则,从方剂源流与方剂应用特色角度对《冯氏锦囊秘录·杂证大小合参》所载全真一气汤进行解读,并结合张师"虚、毒、瘀"理论、"脾阳为本"理论和现代药理研究成果,对验案进行研讨,以便进一步探析张杰教授运用全真一气汤的经验.[结果]全真一气汤由人参、制附子、熟地、麦冬、白术、牛膝、五味子组成,药少效宏.张杰教授继承并发展了冯氏重视"补气""滋阴""敛纳"三法的思想,强调人体阳气的主导作用,讲究药物剂量和炮制.并与时俱进,结合现代药理研究将全真一气汤古方今用,善抓"阳虚阴损"所致的临床指征与"虚、毒、瘀""久病多虚,久必及肾"这些核心病机,因证施治.案一患者行腋窝肿物切除术后,呈气阴两虚、浊毒内蕴、痰瘀互结证,治以益阴和阳、解毒散瘀、清化痰结;案二患者极度怕冷伴泄泻,为中阳极亏、营卫不足证,治以补脾助阳、温养营卫;案三患者早泄日久,属肾元不固证,治以固本培元.[结论]张师临床上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以"通利上焦""健运中焦""缓资下焦"三法,灵活化裁全真一气汤,治疗三焦之疾等各种疑难杂症,更加扩大了全真一气汤的应用范围,对当今临床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从肺论治肾脏病的思路与方法
编辑人员丨2023/8/5
肾脏病的病位在肾,而又涉及中医学肺、脾、三焦、膀胱等诸多脏腑,其中肾与肺之间生理和病理上的相互关系值得关注.《灵枢·本输》云:"肾 上连肺",《冯氏锦囊秘录》云:"治肾病必先求之于肺",可见肺肾二脏在生理上经络连属,脏气相通,病理上彼此影响,互为因果,所以治肾必当理肺.因此本期肾海探骊论坛特邀国内肾病领域的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郭立中、王耀光、占永立、刘伟敬和刘玉宁教授共同探讨从肺论治肾脏病的思路与方法.本次论坛由刘玉宁教授主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