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2023年白花蛇舌草研究文献可视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了解白花蛇舌草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为相关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2003年1月1日-2023年9月5日收录的白花蛇舌草研究文献.使用NoteExpress3.7软件管理文献题录,利用CiteSpace6.2.R2软件对作者、机构及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纳入2 713篇文献,年发文量呈波动上升趋势;来源期刊617种,其中《陕西中医》发文最多(136篇);涉及799位作者,核心作者包括刘健、林久茂、彭军等;主要研究机构有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等;近年高频关键词有名医经验、数据挖掘、用药规律、细胞凋亡、肺癌、肝癌等;研究前沿涉及作用机制、数据挖掘及分子对接等.结论 白花蛇舌草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疾病治疗、配伍应用、成分分析、作用机制,以及各医家临床应用白花蛇舌草的经验总结等方面.数据挖掘名医用药规律、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预测潜在药物靶点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该领域研究趋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王旭高"治肝三十法"述要及其指导现今中医肝病诊疗之思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治肝三十法"是清代著名医家王旭高基于经典并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的辨治肝病的方法,出自其代表作《西溪书屋夜话录》.王氏根据肝病的病机特点将肝病的证治分为肝气证治、肝风证治、肝火证治、肝寒肝虚证治四个方面,并提出相应的治法及方药.此分类方法别具一格,既符合一般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亦体现肝病的病机演变特点.各种治法循序渐进,丝丝入扣.而由于肝与他脏密切相关,"治肝三十法"也涵盖肝与他脏兼治之法.现阶段中医药治疗肝病还存在拘泥于专科分类、思辨不足等现象,应在系统掌握经典的中医理法方药基础上,学好、用好"治肝三十法",治肝为主,涉及全科,培养和提升临床思维模式,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运用王旭高"治肝三十法"理论辨治脾胃病思路探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清代名医王旭高在其所著《西溪书屋夜话录》中较为系统和全面地阐述了肝病证治,总结出"治肝三十法",其对肝病的分类辨治,既体现肝病的病机演变特点,也符合一般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对后世医家临床诊疗具有深远的影响.脾胃与肝在生理和病理上均联系紧密且互相影响,肝病可传于脾胃,肝气、肝风、肝火皆能侮脾乘胃,导致脾胃气机升降失司、运化功能失常、气血生化乏源等病理状态,故在治疗脾胃病时重视"治肝"已是临床常用之法.基于"治肝三十法"理论,灵活运用疏肝、柔肝、清肝、化肝、温肝、敛肝等法治疗脾胃病,不失为治疗脾胃病之思路,验之临床,疗效显著.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康复思想探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为清代著名医家叶天士晚年医案选集,所录之医案多为迁延难愈的内科杂病,其中蕴含丰富的康复思想.叶天士注重辨体质偏颇、察正气盛衰以提出适宜的摄生康复方案,参四时之气以采用圆机康复之法.对于久病康复主张"王道"养正,以药性和缓之药物改善虚损体质;对于虚损康复注重调护脾胃,以化生精气充养脏腑,调中气复元气.在治疗上,叶天士重视药食气味于病后康复,主张以薄味饮食养病,且药物剂型与服法灵活;强调节欲静养以却病,旨在形神共康.叶天士晚年提出的康复思想对当今慢性病的康复调护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已上市中成药的经典老药遴选及开发策略探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中成药是我国药品组成的重要部分,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使用年限较长的已上市中成药,为药品研发与应用等多领域提供了经验和依据.已上市中成药老品种的有效筛选,是推进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中药二次开发、适应证扩大等药品相关政策制定的重要环节.本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文献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了经典老药的概念及价值优势,明确经典老药是在中医辨证论治思想的指导下,依据方剂的配伍规律研制,临床应用广泛、疗效确切、具有明显特色及优势、不良反应较少、质量优良、现代应用时间较长、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上市的中成药.明确了 3 个维度 11 类遴选要素的遴选体系,包括经典性、有效性和临床应用性3 个维度及使用年限超过 40 年、近5 年临床仍有应用、来源于古代医籍、来源于《伤寒论》《金匮要略》、来源于官修书籍、来源于名医名家、老字号企业生产产品、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进入国家中药保护品种目录、进入国家保密配方的中成药、具有一定的销量等 11 类遴选要素.明确了相关遴选要素的权重及实现路径,并提出加强面向满足临床需求及疗效的经典老药遴选要素优化、基于"三结合"发挥经典老药品种特色及优势、以临床价值为导向明确经典老药的临床定位、加强经典老药品种关键技术质量提升的策略建议,为进一步推进已上市中成药的开发利用提供导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采用免散瞳眼底摄片法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远程检查的卫生经济学评价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采用免散瞳眼底摄片法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远程检查的卫生经济学价值和效果以及最具有成本效用的检查间隔时间方案。方法:基于18篇涉及DR流行病学、临床试验和卫生经济学的文献,全国3个三级甲等医院眼科9名医师的问卷调研资料和临床实际(全国各省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目录、2021年基本医疗保险谈判后的支付价格等),从中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角度构建Markov模型并设置参数,预测中国糖尿病患者从45岁开始无DR检查以及DR检查(均采用免散瞳眼底摄片法)间隔时间1、2、3、4、5年方案糖尿病患者的健康产出,包括累积失明天数、累积生命年、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即健康效用值),以及相应的单眼、双眼直接医疗成本(采用3.5%贴现率),进行成本效用分析。结果:累积失明天数无DR检查方案为2 375.00 d,5种DR检查间隔时间方案为701.00~738.00 d。6种DR检查方案的累积生命年为27.120 34~28.005 00年,QALY为9.502 96~9.875 02。单眼直接医疗成本无DR检查方案为72 785.00元,5种DR检查间隔时间方案为52 065.00~52 408.00元。双眼直接医疗成本无DR检查方案为72 785.00元,5种DR检查间隔时间方案为79 100.00~79 603.00元。单眼治疗情况下,与无DR检查方案相比,DR检查间隔时间1、2、3、4、5年方案的增量成本效用比(ICER)分别为-55 523.75、-55 865.32、-56 034.66、-56 194.05、-56 368.54元/QALY,均具有绝对优势;双眼治疗情况下,与无DR检查方案相比,5种DR检查间隔时间方案的ICER为17 469.07~18 325.15元/QALY。以意愿支付阈值为1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0 976元/QALY),与无DR检查方案比较,单眼治疗情况下DR检查间隔时间1年方案的成本效用概率为85.9%,具有绝对优势的概率为55.2%;双眼治疗情况下,检查间隔时间2年方案具有成本效用的概率为61.4%。结论:以Markov模型对45岁以上糖尿病患者进行卫生经济学分析,提示免散瞳眼底摄片法具有较好的卫生经济学价值和效果,可作为我国DR远程检查方法;可采用DR检查间隔时间2年方案,即2年进行1次检查,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DR检查间隔时间1年方案,即每年进行1次检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经典名方中地黄品种的演变与考证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地黄是一味常用的大宗药材,历代经典名方中常收录生地黄、干地黄、熟地黄、干熟地黄、生干地黄等多个品种。为理清经典名方中不同地黄炮制品的来源及品种演变关系,本文对历代本草著作进行了梳理。古今地黄均来源于玄参科植物地黄 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天目地黄 R. chingii Li曾作为地方品种。南北朝时期地黄已有栽培,唐宋时期栽培技术成熟;河南怀庆府自明代被认为是地黄的道地产区。《神农本草经》所载"干地黄"包括了今天的生地黄和熟地黄;《名医别录》将"生地黄"和"干地黄"相应分条描述,此时所载的生地黄为今之鲜地黄;宋代《本草图经》将"生地黄"与"熟地黄"相应描述,所载生地黄与今之生地黄相近,生地黄在宋代发生了含义的转变;"熟地黄"在秦汉时期的药方中已有记载,宋代单列并独立描述,明代熟地黄的加工方法多样,近代熟地黄加工方式趋于简化。"生干地黄"与"干熟地黄"在本草中独立成条见于明代本草,分别为今之生地黄和熟地黄,两者名称现今基本不用。通过梳理,为经典名方中地黄类药材的基原及加工提供本草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医学生显微外科学习现状及教学方式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究8所学校临床医学生对显微外科的认识情况,并以此有针对性地提出显微外科学在医学教学中的方法。方法:围绕我国医学生对显微外科学习现状、显微外科学习对今后医学生职业生涯的影响、8所学校开展显微外科课程现状及提高显微外科学习的意见与建议四方面进行问卷设计。采用电子问卷及纸质问卷相结合的调查方式,对北京大学医学部等8所院校1 000名医学生开展显微外科认识情况调查。随后对所收集问卷的有效性进行审核。电子版问卷信息及纸质版数据录入电脑后,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有效问卷808份(回收率=80.8%)。受访医学生对显微外科的了解程度停留在"仅仅听说过"的水平(2.18±2.83);98.41%(795/808)的学生认为显微外科相关学科会对今后职业生涯带来一定帮助,男生较女生更认可显微外科学习对职业生涯的影响(男生:6.19±2.36,女生:5.76±2.09, P<0.05);8所被调查的院校中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及中山大学医学院开展显微外科课程,在未开设课程的学校中,有80.01%(531/663)的学生希望开设显微外科课程学习。采用观摩显微外科手术(86.82%,701/808)、使用动物模型进行显微外科实操培训(82.95%,670/808)及线上课程理论授课(43.18%,349/808)的方法能够提高学生对显微外科的学习兴趣。 结论:显微外科课程的开设能给医学生带来诸多益处,国内医学院校亟需开展显微外科相关课程的学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程林生平及家世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程林为明末清初著名医家,医学造诣颇深,考诸书序跋及地方志等文献资料,推测程林生年早于1616年,卒年晚于1700年,为歙县槐塘人。程氏少时跟随叔祖程敬通习医,后问学于名医喻昌,曾在开封、杭州、苏州、扬州多地寄寓,与周亮工、林嗣环、尤侗等诸多名士交往。程林著有《金匮要略直解》《医暇卮言》《圣济总录纂要》等书,除精于医学外,亦善绘画、篆刻等。其家族为新安槐塘程氏一族,族内名医辈出,如程琎、程玠、程衍道、程应旄,医学传承不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物联网辅助评估管理肺结节中国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制定再版物联网辅助评估和管理肺结节中国专家共识,目的为在原基础上通过使"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数字化、数字问题程序化,程序问题体系化"的策略,将肺结节诊治中国共识和亚太指南融入"AI肺结节管理程序"(PNapp 5A)和初评与研判二流程体系,将手工业作坊式诊疗模式提升为达到国家和国际标准的物联网流水作业工程。(1)初评流程,由初诊医师和初评专家执行PNapp 5A的1A~3A程序。1A(Ask,询问):录入吸烟史、肿瘤家族史、职业粉尘接触史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病史等;2A(Assessment,评估):应用影像学评估肺结节外观、内涵的良恶性特点和随访变化;3A(Advice,建议):完成鉴别诊断所需肿瘤标志物、真菌和结核等常规检查。其后PNapp 5A自动反馈智能评估的肺结节恶性风险级别(低、中、高),然后由初诊医师管理低级风险患者;对中、高度风险患者则建议AI和循环异常细胞等个体化检查,供初评和研判专家会诊参考;高度风险患者则需进入下述程序。(2)研判流程,由研判专家执行PNapp 5A的4A和5A程序。4A(Arrangement,安排):有活检适应证者,首先顺序选择支气管镜引导(包括支气管内超声或磁导航支气管镜等)的非手术活检;不合适支气管镜检查或者有转移可能者,可考虑经胸壁针吸活检术。不能除外感染者,可考虑经验性抗生素治疗1~2周后复查;肺结节<10 mm者,可根据共识、指南安排随访。肺结节>10 mm难以确诊者应考虑为难定性肺结节,建议邀请更有经验的研判专家与AI系统交流互动(人机多学科会诊)会诊提供诊疗意见。5A(Assistance,辅助):根据组织病理、分子病理和分期、实施术后常规管理,也可参考AI、循环异常细胞和表观遗传等个体化信息,制定个体化防治复发和转移方案,最终实现"名医治未病,大医惠众生"愿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